時間比理性創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托馬斯·潘恩
寫在前面:
7、8月,襲來的不止體感的高溫,還有大眾情緒的高溫。
這個深夏,雪糕的背刺記憶尤在,二舅引發的精神喧囂未消,高溫籠罩下,品牌的夏日營銷開始向精神療愈方向偏移,除了傳遞快樂感知,也有品牌開始構建戶外社交場。作為主打情感溝通的節點,品牌的七夕營銷也不再唯聲勢論,恰當好處更為妥帖。還有再掀波瀾的SVG營銷、愈發吃香的品牌“太子們”,人與技術把互動營銷又推向高潮……
數英【月度營銷洞察】,結合2022年七、八月社會熱點、行業動向、數英文章/項目庫、行業洞察報告等,歸納月度營銷現象、總結營銷輕趨勢、另附熱點關鍵詞,讓大而全的信息增量聚焦而生動,為行業帶來更多新思考。
月度營銷洞察往期回顧:
月度營銷洞察1-2月:大國情懷與營銷小愛
月度營銷洞察3-4月:關心具體的人,重拾附近美好
月度營銷洞察5-6月:劉亦菲、王心凌等公眾人物點燃大眾情緒
五個營銷熱門現象,洞見新思考
1、緩解高溫情緒,已成為夏日營銷新范式
今年的夏日,高溫感比以往更為強烈,伴隨的情緒起伏也更為凸顯。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雪糕刺客”事件輿情監測報告》顯示,有關“雪糕刺客”事件的討論度在7月8日,網絡熱度高達到968。網絡輿論基本對于該事件持負面態度,負面輿論居多,網絡口碑指數低至34.9。
雪糕刺客對于大眾情緒的“增溫”顯而易見,因此,在常規的夏日風情與場景的塑造之余,品牌也在對消暑降溫、緩解情緒等層面上著重發力。例如奶茶品牌益禾堂,直接建立冷庫、免費送雪糕;淘特將灑水車開上街頭的同時,還聯動其他品牌精神降溫:在閑魚看冤種冷故事,在網易云看圖猜卑微苦情冷歌曲等等。
益禾堂老板送雪糕
淘特灑水車
高德地圖涼快打車節,請來于謙講冷笑話
manner聯名大黃鴨,營造夏日氛圍感
在品牌不遺余力的情緒降溫中,夏日營銷的冷卻感十足。
項目舉例:
MANNER聯名"大黃鴨"推出新品「鴨ya美式」,一整個被可愛住了!
文章檢索:
報告參考:
2、戶外運動,年輕人逃離身心焦慮的新興社交場
精致露營的風勢尚未減輕,飛盤運動風潮又襲來,這個夏日,高溫也抵擋不住人們向往室外的心情,以社交價值為導向的戶外運動,也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精神療愈。
馬蜂窩的《2022戶外風行休閑報告》顯示,41.1%的年輕人選擇和同學朋友一起進行戶外玩樂,只有14.9%的人選擇獨行。
克勞銳發布的《年輕人生活消費觀察系列研究—戶外社交篇》指出,不同代際的人對于戶外運動的需求重合點,都在于社交與情感溝通。特別是Z世代群體,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結交朋友是他們的最大需求。
隨著戶外運動的精致化、低門檻化,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于這種不必“費神”就能輕松交友的休閑運動場。品牌也在留意戶外社交化的趨勢:擅長建立社區圈子的小紅書,在露營、飛盤、陸沖、徒步之后,又開啟了「騎行友好計劃」,幫助用戶在城市創造新的際遇;麥當勞在「大薯日」推出的周邊皆為戶外屬性,風箏、飛盤、充氣沙發……當戶外運動的舒展與輕松社交的愉悅開始兼容,快樂翻倍,品牌何樂不為?
項目舉例:
文章檢索:
報告參考:
3、七夕營銷,還需在產品基因里找“愛商”
今年的七夕營銷,品牌們少了些常規的浪漫,多了些另類的情緒,更多的,還是在產品側下了功夫。
高奢品牌們看上去依然不太接地氣:巴黎世家走的是無厘頭風格,限定七夕產品將賽博朋克與中式懷舊融為一體,追求記憶點;華倫天奴攜手李榮浩的輕巧音樂風有些偏復古,但凸顯產品特色;Burberry推出了一支哲理風格的手繪動畫,需要反復琢磨文案背后的意義……
巴黎世家的AI情侶
Burberry的哲理動畫
還有用借代手法展示產品的品牌們:途虎養車的汽配表白手法,成功將浪漫聚焦到產品側的細節;阿里媽媽聯合多家品牌,把產品功能轉移到特定蔬果上,再用“情蔬”說愛……
節日過后,藝恩數據的《七夕輿情趨勢及營銷熱度洞察》顯示,送禮仍然是七夕節點的主要認知。可見品牌深耕產品特點,也是浪漫營銷的主要路徑。
項目舉例:
文章檢索:
報告參考:
4、正視苦難后,平和療愈才是勝利法
橫空出世的“二舅文學”,讓苦難與療愈同時擊中了大眾的情緒燃點。正如原作者所言,可能每一個家庭里都有這樣一個默默自強的“二舅”,每一個代際的人都活在自己的苦難里,也在苦難里完成自我的療愈,“二舅文學”更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讓身處各自苦難中的人,正視苦難,平和療愈。
近兩月,同樣有兩部在療愈苦難的口碑作品,電影《隱入塵煙》與短劇《膽小鬼》,這些影片,將生活在各自年代最底層的老人、中年人與年輕人,平實刻畫,沒有對苦難的歌頌,只有對內心的平和治愈。
《隱入塵煙》的豆瓣高分評價
因此,品牌在營銷中傳遞樂觀情緒,依然是不會出錯的選擇。樂樂茶的快樂正義,名創優品的笑臉不倒翁,小紅書將情緒解決辦法與產品掛鉤,麥當勞讓美食發出快樂的聲音……反emo大旗高高舉起,消弭不了的苦難現實,就讓快樂的情緒包裹它。
項目舉例:
文章檢索:
5、出圈的“太子”、爆火的SVG,再掀互動營銷小高潮
繼董明珠、雷軍等一代品牌boss帶貨成名后,二代boss們也在慢慢出圈:旺旺集團二公子在微博上搶新媒體小編的活兒,還會對佩羅西陰陽怪氣;旺旺集團的三公子人設是求漲粉的搞笑男;好利來集團的二公子則扎根抖音,成為百萬粉絲網紅。
無論是一代總裁,還是二代太子,以人為主的boss們,其臺前行為都是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營銷。不同身份的boss,也在吸引著不同的目標受眾群。
另一方面,以技術為主導的互動營銷,近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資生堂×GQ的《紅了》,一向以創意與SVG技術為競爭力的GQ,又徹底發揮了自身優勢,帶起一小波“紅了”的風潮,引得百度等多家品牌也來借勢。
此前,數英采訪過SVG細分賽道的新銳公司——意符創意,公司創始人表示:SVG不只是技術,是為了更好地交互,打開品牌與用戶之間溝通的大門。目前看來,人也好、技術也罷,在互動類型的營銷領域中,仍有無限空間等待探索。
項目舉例:
文章檢索:
附:13個關鍵詞,鎖定7-8月熱點
以時間維度梳理,7月至8月霸占大眾視野的熱門營銷關鍵詞、社會熱點等。
【節點】
1、七夕
七夕仍是品牌和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的重要節點。今年的品牌方們玩得轉浪漫情懷,也hold住單身經濟,奢侈品的表現尤為突出,腦洞大開的營銷也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
以愛為名的七夕,誰說品牌玩浪漫才受寵?
萬物皆可浪漫!細數這屆腦洞大開的奢侈品七夕大片
2、中元節
中元節是和“鬼”有關的節日。今年中元節的營銷則是披著“鬼”的外衣,玩創意、搞煽情、講情懷,處處有鬼,但體現的卻處處是人文關懷。
【熱點】
3、雪糕文學
五毛一包的“雪蓮”被傳塌房,生產間臟亂差。按套路本應對雪蓮粉轉黑的網友,卻紛紛聲援雪蓮,有才的網友還進行各種文學創作,形成風靡一時的“雪糕文學”。
4、樂視反996
沒有內卷和996,不拖工資和社保,神仙公司樂視也因此沖上熱搜。對此,樂視回應基本屬實,還補了一句未來可能實行四天半工作制,屬實羨煞一眾網友。
5、二舅
B站二舅一出,全網刷屏,各方意見不一,有人稱二舅治好了他們的精神內耗,也有人稱二舅讓他們更加焦慮,但無論如何,苦難都不應該被贊頌。
滿屏“敬二舅”之后,批判聲隨之而來,爭議中我們該記住什么?
《二舅》刷屏后,創作者群訪整理:不要升華苦難
6、每日優鮮疑解散
7 月 28 日,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對外正式宣布將關閉收入超 95% 的即時配送業務,退市警告、拖欠供應商錢款、裁員等也讓人察覺到了解散的苗頭。
【營銷現象】
7、餓了么免單
餓了么推出“免單一分鐘”活動,迅速登上熱搜。隨著活動持續發酵,餓了么又連發100多條微博艾特各類大V出題,讓事件營銷戰線拉長,也吸引很多網友的積極參與,為餓了么賺足聲量。
8、紅了
「GQ實驗室」微信公眾號為資生堂創作的一篇《紅了》刷屏。形式新奇+長達150句關于美的文案迅速引爆朋友圈,也引得百度、微信公眾號的模仿。
9、一整根
前有「保溫杯里泡枸杞」,后有「一整根」熬夜水。鋪貨羅森,在小紅書爆火的一整根,除了踩準年輕人的養生需求外,具備社交屬性也是其爆火的原因之一。
“一整根人參水”成飲品圈爆款,3個營銷思路請收好
“一整根”爆火破圈,憑一萬塊營銷投放如何賣斷貨
10、雪碧放棄綠瓶
為了環保,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自8月1日起,將雪碧的綠色塑料瓶包裝改為透明包裝,這也意味著綠色雪碧瓶長達60多年的歷史的結束。網友們表示雖然難過,但是支持。
11、茅臺冰淇淋
早在5月,國酒茅臺就聯合蒙牛集團推出“茅臺冰淇淋”,在線上唯一銷售平臺“i茅臺”以及線下“茅臺冰淇淋”旗艦店售賣。此舉也讓茅臺的熱度在各大社交平臺飆升,或許醉翁之意在“酒”,更在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
12、元氣森林上新可樂味
愛出新品的元氣森林這次把目光投向了可樂,推出可樂味的蘇打氣泡水,當然,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也表態,認為是“大概率會失敗的產品”。
13、盒馬送水抽獎
盒馬常規的抽獎送水活動,因動物們的參與變得「離奇」,逐漸演變成網友們“比體重”的盛大狂歡。4972kg的大象“寶龍”、330斤的老虎“咖啡”……盒馬雖然“抽獎翻車”,但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網友的轉發和關注。
情緒、感知力與社會議題的敏感度,是這個夏天的關鍵詞,緊抓消費者的洞察,才能做好不“刺”人的品牌營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