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作者提出產品設計不僅要“看上去不錯”,也要“用起來感覺很好”,這就需要從深層次去分析人的內在直覺與本能特點。
生活中有很多碎片化時間,而在這些場景跟時間中,陪伴用戶最多的就是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而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特點融入設計,從而提供用戶體驗。
剛接觸UI時,碰到最多的就是尺寸問題,畫布要建多大,文字該用多大合適,做幾套界面才可以?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怎么說吧。
植入營銷并不是追求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在影片中簡單的露出。
談到試駕,買過車或從事汽車營銷行業的朋友都再熟悉不過,作為汽車營銷的重要一環,試乘試駕往往是消費者買車最后的參考環節。本文就憑作者的個人經驗談談中國式試駕的弊病。
用戶體驗不是單獨的個體,它是系統中所有環節必不可少的部分。小日本沒有把它單獨拿出來的說法,他們所有的建筑設計、工業設計、服務業、制造業等,過程中是必須處理好和人的關系。
成功的頁面設計不僅有很高的轉化率更便于用戶使用,既能滿足商業目標更能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本文分享一些Good UI 在一些項目中獲取的設計以及運營策略等方面的經驗。?
5月中旬,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成都、武漢等主流城市的核心商務區出現了帶有京東logo的紅色ATM機:火辣辣的紅色、不明覺厲的京東logo,這些簡單但不同尋常的元素混搭在ATM機上,瞬間吸引了以都市白領為核心的人群廣泛關注、參與和社會化分享...
設計表單樣式是一件單調而苦逼的差事。但仔細想想,如果你設計的表單是支付流程中最重要的環節,那么情況就又不一樣了,因為它將是用戶選擇你的起點。所以這個環節的用戶體驗必須精雕細琢,盡量臻于完美。除了設計好表格和UI樣式之外,合理地運用轉場動畫會讓整個體驗提高許多。
當談到在移動設備上app的可用性時,最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它如何在不同環境下運行,如何與其他應用同時運行以及與用戶智能手機上眾多信號共存。要確保不論是下載還是后臺運行,用戶在使用你的app時都感覺很舒適。
無論你是在設計一個網站還是一個物品,關系的建立取決于我們體驗到的有用、可用和令人愉悅的程度。歸根結底,我們會基于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同樣的理由而與產品和服務建立關系。
前不久網上掀起了一場關于視頻廣告的論戰:一方面,認為廣告是視頻網站合法的盈利方式,更是網站購買版權的本錢;另一方面,用戶們則對目前長達一分鐘以上的視頻廣告表達了不滿,認為其是破壞用戶體驗的罪魁禍首。既然加入會員便可去廣告,那為何大眾寧可忍受廣告,而不愿成為會員呢?
生活中總會有些狀況讓我們無所適從摸不著頭腦:面對一排電燈或空調的按鈕,哪個才是控制我想要的?開鎖時掏出一把鑰匙,哪個才是正確的?拿起U盤插入電腦,朝那個方向才是對的?類似的猶豫充分說明,你呆住了。現在,是需要“防呆設計”來拯救你了。
一般人對於企業產品的預期,可能僅停留在功能要強大,信息要安全,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工作效率。但今時已不同往日,除此以外,人們開始更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那么,在面對企業產品的設計上,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呢?本文為大家帶來一些國內外的優秀案例以及一些設計Web App時的思考方向。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程序商店呈現欣欣向榮之態,應用程序的下載量,用戶體驗得到了進一步重視。在這則信息圖中,可以清楚了解到下載量最高,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序,以及用戶對應用程序和設計體驗的心態與看法。
“UX至關重要。”這是所有人都奉若珪寶的一句話。好的用戶體驗是所有商業設計的最終目的。但用戶體驗究竟包含了什么,又被什么所囊括?私人化且無形的體驗如何被設計?
Hakim 非常擅長 Web 動畫和交互,他有很多關于 HTML5、CSS3 和 JavaScript 的個人項目,這里列出其中最酷的一些。
360度變幻的演出裝置、炫目的燈效、上天入地的空間創意。Fuera Bruta打破了傳統劇院藝術觀眾坐臺下, 表演者在臺上表演的觀賞經驗,強調立體空間和極致的互動。
Design.org刊載了Ed Lea用麥片粥相關創作的一副信息圖,里面顯示了產品、用戶體驗、用戶界面、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區別,權當一樂
歷史告訴我們,大部分技術的創造發明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提高生產力。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放眼如今市場上最成功的商業產品,無疑都是基于用戶習性而設計的——用戶體驗是設計的首要依據。
好設計究竟從何而來? 與滕磊的面對面,讓我們認識到了優秀設計背后是強大的科學理論與實踐的支撐。他與我們一同聊到了優秀設計的現在,與未來。而他的經驗與觀點中,也許能為不少人帶來參照,共鳴與激勵。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探討數字科技能為我們帶來的可預見到的商城購物體驗會是什么樣子。
觸摸屏真的會是我們的未來嗎?會不會出現一種顛覆性的操控方式呢?
今天我們從一份名為《The Horizon Report》的報告出發,前往世界幾大博物館里,尋找新興科技與用戶體驗應用的足跡。
大家有沒有追求異性經歷, 結果你是馬到功成, 還是百折不撓呢。也許優秀的你總是遇到很多追求者, 而本文希望通過探索人與人之間關系來分析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良好可用性的網站的目標就是協助使用者去尋找他們想要的資料,使用者經驗是可用性的基礎,而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則是在執行上的工具。對于互動廣告的執行產出階段來說,其實與IT行業并無區別。
UED這個詞來自海外,但在海外除Yahoo很少有公司提起。老外并不習慣叫UE,所以理論上描述“用戶體驗設計”的縮寫不應該是UED,而是UXD。
企業如何在創造更好用戶體驗的同時平衡好自身的商業價值?UPA2008于2008年10月24日在深圳舉行, 托哥、綠桔應邀主持了一場圓桌會和一場Workshop, 以下是圓桌會議《商業價值與用戶價值的平衡》的現場記錄。
因為事實上我想說的是: 用戶測試的作用并不是限于測試可用性, 找出可用性問題, 它還能讓我們進一步去了解用戶的行為和習慣, 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去解釋各種可用性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個多月前讀到的一篇博文,找不到原文地址,更不知道是哪位大俠的文字。印象中是位女俠,一個并非在線營銷業內人士,更非網頁設計師的人。道出了目前我對“UED”這個紅的如火如茶的概念的種種質疑: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