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柱哥,監制:鬼鬼,首發:廣告常識
原標題:100句文案,共度夏天(2023年版)
做文案盤點時間久了,心里會出現拉扯的情緒。
一邊覺得,商業廣告應該為了銷售服務,另一邊,仍然還是被溫暖的文字戳中,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樣的疑惑,張大鵬導演對廣告的商業性和藝術性邊界的見解,或許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本期,我們還是分享一些熱烈的夏季文案,感謝它們陪我們走過又一個夏天。
一、廣告作品
001
小丸子和媽媽的真心話
來自日本優衣庫母親節海報。
優衣庫將這張圖分為左右兩邊,印在《朝日新聞》的第6頁和第23頁,兩頁的距離看似遙遠,但把夾在中間的報紙拿掉,就會發現其實兩人的頁面是連在一起的,像極了母女之間的感情,有隔閡,但無法輕易割舍。能有這樣的效果,離不開品牌對母女親情的深刻體悟,和對報紙媒介的創新利用。
002
小時候的我 長大的我
結婚的我 不結婚的我
生小孩的我 不生小孩的我
說話的我 不說話的我
其實都是我
來自全聯《媽媽的黑洞》。
媽媽也曾經是小女孩,媽媽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是作為一個母親,而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003
愿媽媽
幸福美滿 永遠明媚
來自麥當勞母親節文案。
文案并不特別,但拼音跟“M”標志的結合,讓這張海報很有品牌特色。
004
很多媽媽1/12的人生
在廚房里度過
但
又有多少人真的關心
她到底熱不熱?
來自美的《媽媽的熱度》。
做飯的時候,廚房真的特別特別熱,為了不讓油煙跑出來,大家還會把廚房門關起來,就更熱了,美的抓住這個生活細節,也就抓住了消費痛點。
005
買包解決不了的問題
背包試試
來自奔馳。
這句文案是對“買包梗”的優雅反擊,其實挺討厭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買包梗”,當它成為流量密碼和段子萬金油,無形中也建立起了大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其實喜歡買買買這件事,并不分男女。
006
B站是一個沒有書的圖書館
也沒有架子
007
每一個學習的人
都是一個在UP的主兒
以上來自B站“悅讀季”戶外裝置。
兩條文案都用的意義置換技法,讓“沒有架子”和“UP”這兩個詞有了引人思考的深層含義,風趣幽默,也很暖心。
008
清明·青味美食圖鑒
來自餓了么清明節氣海報。
餓了么的節氣美食圖鑒讓用戶感受到節日氛圍,也鼓勵大家上餓了么點單節氣美食,真正將節氣營銷做到位了。
009
找不到可靠的男朋友沒關系
這只不只(止)可靠、可抱還很可愛
來自臺灣宜家。
宜家的毛絨玩具總有一種,乍看有點丑又有點怪,再看好像又有點可愛,再看又丑又可愛的神奇魔力。
010
成年人也有為1塊錢開心一天的權利
來自大潤發煙火文學。
看到這個就想起《王子變青蛙》里面葉天瑜在超市搶一塊錢一把的大蔥,還有宜家按照價格排列的產品目錄冊。看來在這件事上,大家的悲喜是相通的。
011
吃我老樂一拳
來自樂樂茶。
打工人哪有不發瘋的,一起發瘋的品牌文案,不用說啥,就沖這精神狀態堪憂的包裝圖案,我買了。
012
英雄,并非無所不能
而是為家竭盡所能
來自北京現代父親節海報。
看了好多父親節海報,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現代的這張。沒有“為母則剛”,也沒有“為父則剛”,有的只是一家人同舟共濟彼此支持,為了愛的人全力以赴而已。讓人想起《麥琪的禮物》了。
013
吾愿吾親愛之青年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李大釗
來自人民日報。
《覺醒年代》中,李大釗提筆寫下這段話,振奮了無數青年。喪文化盛行,愈發讓我們懷念起先輩們青春熱血的強大精神力。這段時間在聽少兒版《三國演義》,結束語“聽英雄故事,長少年志氣”,也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014
May the 4th Be With You
五四與你同在
來自肛泰五四節海報。
節日海報一般都挺無趣的,但肛泰每次都有新腦洞。改“原力與你同在”為“五四與你同在”,居然還挺合適的。
015
我們最不需要的
就是和年輕劃清界限。
在真正變老之前
我們還是享受年輕吧!
來自B站《如何快速變老》。
中國科學院博士,前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老先生,80歲了,一本正經地向年輕人傳授“如何快速變老”的秘訣,其實是說反話,鼓勵年輕人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用叛逆的話術勸導叛逆的年輕人,阿B你果然是懂年輕人的。
016
人生的路
走下去
總能有不塞車的方向
來自馬自達。
誰沒被《黑金》中梁家輝的“我們都是坐奔馳、勞斯萊斯,你坐馬自達,怪不得你會塞車”名句洗腦過?當時看到這里的第一反應就是,馬自達居然沒有公關這句臺詞?結果馬自達居然請了梁家輝代言,這波格局馬自達在大氣層。
017
生活的一萬種朝向
以上來自小米城市陽臺影展。
我一直記得剛工作時做的一道測心理年齡的心理測試,里面有一道題是“你一般在哪里看風景”,我和同事一個選了“陽臺”一個選了“車窗”,測試結果就差了一個年齡段。看到小米的陽臺影展,突然很感慨,你有多久沒專心地站在陽臺上看風景了?生活的朝向和陽臺的朝向一樣,不一定能選到坐北朝南沒西曬的好方位,但每一個方位,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018
慢下來和生活合拍
來自小米城市影像漫游計劃。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拍別人的生活,和生活合拍,有種讓人著迷的宿命感,對吧?
019
媽媽說的『不合適』
有時只是『不打折不合適』
020
你覺得只有你是被剩下的那個
其實 我也一樣被剩下了
以上來自美團。
戳中用戶心思的“輕文案”,也能帶來四兩撥千斤的大效果,每句話都覺得說到了心坎里,加上使用體驗確實不錯,用戶有需求的時候想到美團也是很自然的事。
021
吃得苦中苦 方能甜上甜
說的很好 下次不要說了
我屁話過敏
——
獻給每一個生活中的苦命甜心
來自but。
打工人的互聯網嘴替。據說海報中的人物都是AI生成的,后面的同事都頂著一樣的橘黃色頭發,所以都不給換個發色嗎?AI這么快就學會摸魚了,什么都學只會害了你的,AI。
022
馬頭巖肉桂茶
歷經層層焙火試煉
如在舌尖馴化杯中烈馬
來自小罐茶。
只吃過肉桂糖,濃烈的味道讓人一嘗難忘,還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肉桂茶味道應該也類似,但“舌尖馴化杯中烈馬”卻讓人有了想嘗試一下的沖動。
023
天貓好運提取處
行李在轉運
生活也在轉運
來自天貓。
之前在年輕人中流行“轉發這輛垃圾轉運車,每一個垃圾都能轉運”表情圖,調侃自己的同時也包含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天貓的文案,可以說是這種期待的升級版,把握大眾希望能擺脫過去三年的陰霾的心情,巧妙借助“行李轉運處”的場景環境,傳遞出品牌祝愿。
024
錢不是大風刮來的
但跟風買
真的會把錢刮走
來自小紅書。
很有道理的一句話,讓緊跟其后的“不沖動,買心動”有了強說服力。
025
沒有“適合女生的專業”
只有適合人生的專業
來自小紅書2023高考季文案。
前幾天看到陸軍新一批女飛行員畢業的新聞,駕駛飛行器時沉著冷靜,業務能力超強。不是說女性就一定要與男性做一模一樣的工作,但不要在她們還沒選擇前,就告訴她們“女孩子不適合做這個”。
026
沒考上特別好的學校
人生也不會就這樣完蛋的
027
去培養一個『沒用』的愛好吧
以上來自北辰青年。
這個系列,就像學姐學長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學弟學妹們分享人生經驗,樸實真誠,讓人很有好感。說到“沒用的愛好”,讓人想起之前關于“空心人”的調查研究,考上大學之后,很多人就失去了生活目標變得空虛,有一些“沒用的愛好”填滿學習和工作之外的生活,真的會讓人更加熱愛生活。
028
小時候沒舍得買的寶
老板還幫寶寶留著
來自小紅書#街巷小店幫扶計劃。
被這句文案戳中。想起上高中時學校門口的文具店。高中畢業之后就沒再去買過東西,沒想到工作了幾年之后再去買東西,老板一眼就認出了我,笑著說“回來了啊”,就好像我只是放了個暑假,從來沒有離開。
029
打車定位選那里
司機更好找到你
來自滴滴出行。
打車難定位,尤其是商場這樣很多出口地形復雜又不方便長時間路邊停車的場所,更讓人抓狂,滴滴的新文案,很貼心。
030
說我像奧特曼的你別走
來自《如果國寶會說話》。
本來沒覺得像的,說完再也無法直視三星堆青銅人像,央視是懂反向安利的。
031
那時風動 此時心動
來自央視《每天認識一件文物》。
很浪漫,越想越浪漫,已經腦補出畫面了。
032
找各種搭子,就上Soul
來自Soul。
聽說現在不但有飯搭子,還有上廁所搭子,買買買搭子,作業搭子逛街搭子,沒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我想,搭子大概就是興趣相投的人,但又不像朋友那樣需要對TA有全方位的情感付出,在興趣行為之外,大家保持禮貌的距離,這種關系確實還蠻舒服的。
033
我是品牌短袖
具體什么牌子我忘了
你得搜搜
今天我先69塊錢
來自某服裝店標簽文案。
還記得小時候逛服裝店時碰到的超熱情老板,跟我媽各種家長里短地聊,碰到不聊天的老板,我媽還有意見說老板不熱情。但對現在的社恐年輕來說,碰到這樣的老板大概是心理酷刑,可有時又希望老板能多介紹一點,碎碎念文案就滿足了這種心理。親切,但又不需要顧客回應,不給人帶來壓迫感,難怪受到年輕人追捧。
034
真的,會卸
來自至本。
用流行語改編的文案,符合產品特性,念起來也很順口,最主要是,足夠簡單但是很精準。
035
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所以壓力大的時候
就躺會兒吧
來自《張朝陽的物理課》。
別的不說,睡飽了之后心情真的會好很多,前提是睡覺之前不要玩開心消消樂,不然夢里都在炸炸炸。
036
“放棄”二字15筆
“堅持”二字16筆
放棄和堅持就在一筆之差
037
你早已身經百戰
又何懼一次全力以赴?
這里是鯉魚門站
走過這一站,魚躍龍門
來自網易云音樂。
還記得珀萊雅的“下一站 翻身”嗎?鯉魚門站,魚躍龍門,簡直是為高考廣告而生的站名了。
038
或許
只要我們還有嘗鮮的勇氣
日子就永遠也過不膩
來自好望水。
用文藝的方式勸潛在用戶嘗試新品,促銷也變得清新生動了。
039
出門吧
來自無印良品《出門吧》。
無印良品邀請日本現代舞雙人組合Aguyoshi穿著無印良品的春夏服飾,用新奇有趣的肢體語言喚起人們對戶外出游的渴望。你們會走著走著突然忍不住做一些搞怪的姿勢嗎?周圍沒人的時候,我倒是經常這樣,還挺好玩的。
040
好的零島
來自京A精釀啤酒。
看得出來,這個品牌是老陰陽人了。這個啤酒的消費場景,大概有同事攢局吐槽領導,朋友聚餐大罵上司,一個人喝悶酒的時候應該不會選。
041
當沒有巨人借給你肩膀
當你要跑完一整個馬拉松
才夠得著人家的起跑線
當你用盡全力
才能拼到一個跟別人比的機會
那些多跑到路
多流的汗
會把你自己鍛造成這里的巨人
這是臨海
小地方照樣能做巨人的夢
來自耐克。
一年一度的耐高,浙江臨海的回浦中學對陣清華附中,最終成功奪得全國總決賽男子組冠軍。一邊是履歷輝煌的清華附中,一邊是來自“小地方”臨海的回浦中學,“小地方照樣能做巨人的夢”,這樣一句文案,會點亮多少小地方孩子心里的火?
042
城市 是一成不變的事嗎?
生活 還有另一種寫法
劃水摸魚
劃水交給風
摸魚交給鵜鶘
我 就負責看看
來自蟠龍天地。
想要逃離城市生活,但又無法割舍城市便利,品牌為這一群體提供新的城市觀察視角,引導他們思考人與城市的關系。文案讓人覺得很舒服,很喜歡這種氛圍感。
043
上山也好 下山也好
懂得放下的人 腳步就輕快
葉子不能往內卷
要舒展
來自螞蟻森林《我是一棵樹》。
我最喜歡這支廣告的配音,有點口音反而更添質感,一字一句的韻味讓人著迷。南京婆婆的聲音更有種歷經歲月后的通達感,讓人就想坐在這棵樹下,聽她慢慢說話,心里的焦慮都被熨平了。
044
不可不知的叮包指壓圖鑒
來自全聯。
賣滅蚊產品,不能只說能殺蚊子快來買,而是先把大家摳蚊子包的怪癖都收集起來出版成冊,然后再告訴你,你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蚊子給的,你還不快殺殺殺。怎么說呢,有點怪,但是好上頭。
045
!
來自凡士林泰國廣告。
將烈日的倒影翻轉過來,形成大大的感嘆號,翻轉的畫面吸引注意力,位居畫面正中的太陽讓人聯想到被烈日晃到眼睛都睜不開的體驗。視覺語言相當簡潔,但效果很好。
046
來瓶『82年的雪碧』
不再是開玩笑
來自雪碧。
來瓶82年的雪碧,居然真的要實現了。這個雪碧梗,還有上面馬自達的塞車梗,我們會發現,品牌好像越來越愿意從這些已經廣為流傳的品牌梗中汲取創意靈感。這種做法一方面帶來“品牌居然有了回應”的驚喜,產生互動感,另一方面,話題自帶的流量更容易形成自發傳播,增強了傳播效果。不過,想要坐擁這種“國民梗”,倒真的是門玄學。
二、書籍
047
我望著天空 吃著蘋果
好像這件事是我的工作一樣
就是這么投入
來自美國作家布勞提根。
為這段話描寫的狀態著迷。
048
似乎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
忽略許多美好的時光
而當所有的時光在被辜負被浪費后
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
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
感嘆它是最好的
049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
像飯里的砂礫或者出骨
魚片里未凈的刺
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050
不受教育的人
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
受教育的人
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來自錢鐘書《圍城》。
初看圍城還是高中,只記住了“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這句話。如今再看一遍,里面有不少段落都引人深思。文學經典,常看常新。
051
唉!都錯過了
年輕人是時常錯過
老人的故事
一串串像掛在樹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
已經痛苦得提不起來
052
一個人的文章好
總是給人提供一些智慧的線索
正如托爾斯泰贊嘆契科夫文章說的
“既美麗又有用”
053
流光倏忽并非時人寬宏大量
而是上天原宥這些苦難眾生
來自黃永玉《比我老的老頭》。
黃永玉在書里描述,他和表叔沈從文、張樂平等文藝工作者的相處,風趣幽默,生活艱難卻處處閃爍著樂觀。就像前面說的《我是一棵樹》里的南京婆婆,他們歷經歲月風霜,沉淀下來一股云淡風輕的氣度,讓人心安。
第一次看完這本書,還想著要送一本給教我畫畫的老師,等再看到關于黃老的新聞,竟是與世長辭。不過,如此樂觀豁達的人,應該已經看透生死,離開這個世界,也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幽默。
054
總有一句書里的話
偷走我的心里話
055
既然我無法走入世界
就讓世界通過文字撲向我吧
來自小紅書“夏日書評小賞”。
056
一個人,出生了
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
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
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
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057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
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
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
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來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在這本書里,史鐵生回憶了他失去雙腿的經歷,那時的他還很年輕,朋友們來醫院看他,醫生護士們也怕他想不開。出院后,他沖母親發脾氣,日日待在地壇,看到母親來尋他,故意不出聲,看母親焦急擔心他想不開死掉,心里充滿報復的快感,再到母親去世后,他懷念母親,想起之前的種種。
整本書的風格冷靜,對于死亡,有非常深入的哲學思考。感到絕望的時候,可以看看,或許能給予你一絲安慰。
058
我們的心總是被現實的壓力擠壓著
很容易把玩樂當成浪費
把運動當成健身
凡事似乎都為了一個目的
使正當的享受亦產生心理上的愧疚感
來自郭紅《長島小記》。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于“精致羞恥癥”的討論,指一種打扮后覺得自我局促,怕被人看到,更怕被人評價的微妙心理狀態。有人引用作家郭紅的這段話來解釋背后的原因,我覺得還挺有道理的。
059
There are always flowers
for those who want to see them
渴望見到花的人
總會看到花
來自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
無論如何,不要放棄希望。
三、歌曲
060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楮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來自《三國演義》。
小時候最不喜歡看三國演義,最近電視上又在重播,陪著父母一起看,認真聽完了片頭曲,居然心潮澎湃。回頭把水滸傳也看一遍。
四、電影&電視劇
061
盲目的善意和倫理原則
只不過是華而不實的榮耀
062
什么破晚霞
還美成這樣
063
水太冷了
我們等春天到了再死吧
以上來自《黑暗榮耀》。
《黑暗榮耀》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女主文東恩,而是里面三個配角媽媽。男主的媽媽,有自己的對“倫理與善意”的思考;保姆大嬸,被丈夫家暴,但依然沒放棄對生活的希望,還努力保護女兒;房東太太在兒子去世后一度想要蹈海,但碰到同樣要自殺的文東恩,卻溫柔地抱住她說,等春天到了再死吧。雖然主線是復仇,但這些配角的人性的光輝,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燈。
064
飛向天空的人
來自阿那亞戲劇節海報。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十分喜歡這張海報。
五、網絡綜藝&熱梗
065
在狹窄的價值認同體系里去做別人認為對的事情
我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我的時間很有限
可能不見得能活很久
那我為什么不去多看一看多感受感受
066
有趣往往藏在細節之中
細節會讓人有一種觸感
來自王昱珩。
據說王昱珩是新的“智性戀”代名詞,看過他的綜藝,很喜歡他說話時的狀態,溫和堅定,對世界和他人保持尊重,看到網上對他的評價,“他是天才,但不卷咱們”,很精準。
067
全職兒女
來自網絡。
全職兒女現象的火爆,大概和越來越多人選擇考公考研上岸的大環境密切相關。網絡上玩梗的段子很多,仔細想想,其實是個挺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
068
月亮這個東西
它平等的對待著每一個人
本身這種平等就會讓人平靜
069
還健在的人的離別
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
因為我們從此離別之后
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
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情
070
小樹不長歪
只要長點枝丫是沒有問題的
來自李雪琴。
李雪琴的三行情詩火了,看她寫的詩說的話會發現,她的感受力真的很強,而且很會用修辭。“月亮偏袒了我們”,充滿了詩意的溫柔。
071
廣告是大眾通俗的東西
是因為品牌想把東西賣掉而產生的文化類產品
它不全是什么高雅的藝術
但是也并不影響你的藝術品位和藝術追求
072
做什么行業比的都是對世界的理解
073
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
把想做的事兒做好、做充分
沒有耽誤,沒有對不起時間就好
來自導演張大鵬。
我尤其喜歡那句“做什么行業比的都是對世界的理解”,那些雋永的好作品,未必是最有技巧的,是因為這些作品傳遞出的精神高度,啟發大眾思考討論,才有了流傳的必要。借用黃永玉老先生的話,“一個人的文章好,總是給人提供一些智慧的線索”,做廣告也是如此,我們未必會成為大家,但也不要放棄追求。
074
為什么你要發工資給我
不是因為我為公司做了些什么
而是因為我為了這份工
我沒為自己做過些什么
075
自從你擁有這一部有攝錄功能的電話
你就是一個戰地記者
你無時無刻不希望在你身邊有些大鑊事情發生
076
買勞力士的人
大部分都不是靠勞力過活的人士
來自黃子華的脫口秀。
笑果文化翻車,炸出了黃子華的脫口秀名場面。他用脫口秀的方式表達他對世界的理解,未必有很多花哨的說辭,但就是讓人覺得很有共鳴。所以還是張大鵬導演的那句話,“做什么行業比的都是對世界的理解”。
六、其他
077
哈哈哈哈哈這句話
小孩子是笑出聲來的
而大人們總是用字打出來的
來自小紅書@but lab。
有人說現在“哈哈”正在貶值,以前說哈哈就表示開心,后來兩個不夠用了,要說哈哈哈,現在三個也不行了,不打到換行不能表達要笑死的心情。問題是,很多人其實在面無表情打哈哈哈哈哈,他的開心和打出來的字,程度并不匹配。
其實這樣也挺累的,是吧?還是小孩子好。
078
還記得你小時候在蹦床上摔倒
因為大家一直跳所以你怎么都爬不起來嗎?
成年人的生活就是這種感覺
來自小紅書@but lab。
曾經以為畢業了,就是互相競爭排名的時代結束了,殊不知,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079
我們不是網紅店
只是沒錢裝修了
來自“宋先生的烤肉店”。
從“被樹擋住的烤肉店”,到“窮比快樂屋”,窮鬼風格的店鋪裝修好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歡迎。老板是真的窮,年輕人是真的捧,主打一個不羈加叛逆,送你上青云。
080
不像我的朋友 去創業
辛辛苦苦虧損十幾萬
來自網絡。
好文案,懂反轉。
081
震驚
有人在風箏節放屁
來自網絡。
風箏節屬實讓你玩明白了哈哈哈哈哈。
082
內向者就像緩慢的網站
他們可能是最酷的站點
但大家沒有耐心等到他們打開
而外向者就像彈窗廣告
來自網絡。
同樣的,內向者就像一個承載量不大的網站,當有太多人同時訪問時,會404報錯,這大概就是社恐的正常狀況吧。
083
請把時間還給閱讀
084
試試把槍交給我
把絕望交給安徒生
以上來自一家有意思的書店。
真的好久沒去書店了,以前最喜歡逛新華書店的農業科技區,不是因為愛看,是因為只有在這里看,營業員才不會趕人。不過我真的看出樂趣來了,把《蜜蜂大全》當故事書,看了得有四五遍,以至于后來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到養蜂人追蜜,都覺得分外親切,這是我精神同行啊!
085
求人不如求佛
上班不如上香
來自網絡。
玄學、上香、算命,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心理治療。
086
我在版納忍你很久了
來自網絡。
全國各地都是“我在XX很想你”、“我在XX等你來”,版納人真的好叛逆。
087
不要迷失方向
來自網絡。
不要迷失方向,記得從哪里來,記得到哪里去。
088
這個世界三種辣
“微辣”
“中辣”
“你女朋友的花戳到我辣”
來自太原北美新天地時尚中心的520戶外文案。
曾經在520,看到過垃圾桶里有鮮花和蛋糕,雖然這大概率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還是提醒大家,理性追求,不要造成浪費。
089
祝大家擁有愛情
而我擁有金錢
來自臺州中盛城市廣場的520戶外文案。
090
朋友收到一束花得瑟半天
笑死,花而已
我自己墳頭也會長
091
什么檔次?
跟我同一天過情人節
092
工資什么的不重要
主要就是愛上班
以上來自內江萬晟匯“反骨文學”。
年輕人追捧發瘋文學,商場文案也跟著一身反骨。但有意思的是,當代年輕人跟80年代的憤青相比,同樣是反抗,同樣一身反骨,明顯喪感更重了。或許,不能稱之為反骨,只能說是叛逆。
093
上次淄博這么熱鬧
還是在齊國
來自淄博萬象匯打卡廣告牌。
用自嘲口吻調侃淄博燒烤的火爆影響力,有點可愛。
094
假性自我關懷
那些表面上看似在關愛自己
但實際上并沒有滿足內心真實的情感需求
甚至給人帶去壓力
或以其他方式侵蝕了健康的行為
來自@KnowYourself。
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對照概念解釋,發現這種現象確實挺普遍。
095
友誼是一種選擇的結伴關系
關愛和沖突都是正常現象
如果女孩懂得了
關系是可以選擇的、沖突很正常
她們在社交中就不會再糾纏于
自己能維持多少份理想化的友誼
來自@人物《女孩霸凌女孩,為什么會更隱秘?》。
“關系是可以選擇的,沖突很正常”,這句忠告對男孩和女孩都適用。我見過很多人遭遇社交困境,甚至社交恐懼,都是因為害怕發生沖突。哪怕是討論普通問題時持有不同觀點,他們都會害怕關系因此破裂,因此只能戰戰兢兢保持沉默,要么干脆逃避社交。
不再過分追求理想化的友誼,和完全無沖突的關系,大概就是把自己從社交恐懼的泥潭里解救出來的第一步。
096
很多時候
人之所以感到疲憊
正是因為大腦接收了太多無意義的信息
久而久之,填滿了生活各處
來自@央視新聞。
都是很實用的建議,總結一下就是,多讀書多看報少買東西多睡覺。
097
如今他的音樂追求的是個人的樂觀主義
不在意與現實對抗的矛盾
也拒絕悲觀的道德
來自@中國新聞周刊《當“魔巖三杰”年過半百》。
這是一篇關于張楚的報道。張楚講述了自己從北京到西安又回到北京的那段經歷,也把自己現在的狀態做了說明。文中有句話說得很準,“人們允許偶像老去,但不能接受他們走入煙火生活”,人總是會變的,沒有人真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但他們陪伴我們走過青春的憤怒,這份記憶不會褪色。
098
理想永遠年輕 愛會找到出路
099
控制你 控制我
不要控制靈魂對自由的渴望
100
世界可能不會變好
但你會
作者公眾號:廣告常識(ID: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