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本文作者結合自己8年實戰經驗,把奧格威理論的精華,總結出一套實戰廣告路徑。一共4步,1-2-3-4-1-2-3-4,如此閉環操作,只要認真做,任何一個不是太傻的人都能做出75分以上的廣告。
每一只廣告狗入行以后,輩分都直降一級,甚至兩級,因為他們終于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甲方爹!有的狗兒直接變孫子了好嗎?
《騰訊公關手冊》僅限騰訊內部學習交流使用,一直未對外發行過。這本書在2012年推出第一版,2015年6月再版,本文算是為《騰訊公關手冊》(2015版)的精編內容的一個鋪墊。
很多童鞋都在問:剛開始做廣告應該學點兒什么?本文與你分享些過來人的個人經驗和感悟。若三年后你成大人物了,能想起我來都是慰籍,如果三年后,你失敗了,來打我啊...
鑒于之前碰到過為數不少為SEO和SEM迷茫的圈內人士,我稍稍整理了下自己對這二者的理解,和各位一起分享探討下搜索引擎這塊的理論和實踐。
我來到了阿里(一直的夢想),我有幸能加入阿里做運營,最近工作不忙,居然能從加班狗變成準點下班,所以想記錄下在這里的感悟,讓自己總結出什么是運營。
流行觀點大行其道,它和流行服裝、流行歌曲一起,像臺風一樣,每年變著花樣登陸,風卷殘云,左右大眾言行。熱鬧過后再反思,其中多數經不起推敲。
微信運營團隊的最佳配置:運營+設計,運營要有產品和策劃的能力。本文從設計和運營兩方面,結合微信小編的實戰經驗,與大家聊聊微信運營需要整體把握的幾大核心能力,共勉之。
本文是本人的一些總結:我只花費了1000元不到的費用去拍的一個創意視頻,并在1個只有200個粉絲的公眾號進行推廣,而最后圖文閱讀10W+,而視頻閱讀是25.6萬。
一些大公司總部的新媒體傳播負責人會問:我們公司的社交媒體賬號(前3年是微博,現在是微信)太多了,又雜又亂。作為總部,我們該怎么管理它們?本文是針對此問題提煉的實戰經驗。
羅子雄,現任錘子科技視覺設計總監,他在TEDxChongqing2015大會上,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的經驗和體會。
一篇好的微信文章,標題至關重要。本文通過運營實踐經驗為大家送出“微信標題九大招式”,以及101條萬能的微信標題公式模板,分分鐘掌握撰寫技巧。
本文作者工作8年,游戲社區運營,做過1年市場。雖然只跳過2次槽,但遇到的奇葩邀約也真是不少。仔細數數,把朋友的經歷也算上,真是五彩斑斕各種神奇。
廣告人很有趣,在他們的腦海中會涌現出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價值觀。在此推薦英國奧美總監的演講,不嚴肅非教條,反而在幽默中受益匪淺。
你到底為什么而辭職?你到底想清楚了沒?本文炮制“黃金72小時”辭職自我評估攻略,用三天時間回答10個問題,然后再選擇去留。
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有太多人想做自媒體,希望能分享經驗,讓他們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自己也需要整理一下做自媒體的關鍵點,以便于以后繼續修煉。
本文作者是一個被獵頭坑害的鵝廠前員工,他現在經常一個人夜里睡不著。經過這個血淚史,特別提示!珍惜生命,遠離獵頭!
一. 過于自信;二. 過于刻板;三. 過于草率... 等等不足的地方,就是那些“過”,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設計中的那些“過”。
一位 90 后知友將自身創業經歷總結成文:創業的第一步是什么?比如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想法/點子,現在想創業,應該做什么?雞湯和冷水已準備好,請慢用。
看到知乎有位兄弟在問:文案的價值在哪里?憑幾句廣告語就能拿那么多工資?文案有沒有價值,要看寫的夠不夠牛逼,好文案價值連城,這么說一點不夸張。
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會被迫去為守護自己的作品而戰。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因此改變作品。外界的意見是好的。設計師們并非無所不知。溝通有助于產品的推導。在此基礎上,我想針對設計師給出五條“政策”。
社會化營銷的關鍵在于“人”,如何與“人”打交道從而達到對品牌最有效的傳播?本文由一位專業營銷人與你分享他所記錄的17條心得,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值得參考。
那些偉大的廣告往往并不遵循基本的文案規則。規則是用來打破的。但在你能打破常規之前,你需要先了解這些規則。
復雜多變的世界讓人自動過濾”一板正經“的大道理,但是若是能說點人話,咱們還是有話可聊。本文就是一位文案對自己工作的一次總結和梳理,簡單平實的敘述,相信能為各位同行帶來一點借鑒。
此前一些設計師從視覺設計的角度探討了多終端產品的設計,而作為一枚用研,我們會更多地去關注用戶的功能使用體驗。本文將從用戶的角度進行分析,講講在進行跨終端體驗的功能設計時,有哪些繞不開的用戶檻兒。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和我說想進廣告圈,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原本的工作太無聊枯燥。好吧,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想的話,歡迎你來咯。
在知乎,總有一群人能滿足你各式各樣的好奇。本文精選96條問答,包含生活工作趣味種種,讓你的思維更為明朗??赐旰?,相信你會對人生有了全新的視角,愛上生活的豐富與樂趣。
作為專業的設計者,學會解決設計瓶頸,是隨心所欲潑灑靈感的重要保證。但我發現這種阻力往往與靈感同時出現,且無法徹底將其消除。對于正在趕工期的設計師而言,應該如何做?
工作中,吸收的能量直接關乎產出的質量,信息收集和整理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步驟。面對漫天的信息如何選擇你需要的?如何再將它們整理歸納成為有用的內容?本文經驗,值得借鑒參考。
你有關注過每天真正高效工作的時間嗎?以及每天那些漫長又毫無效率的模糊時間?其實,只要通過短時間內高能量,沖刺性地專注工作,你就可以享受到驚人的流暢創作狀態。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