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目前最成功的溝通者們,剛開始,都始于一個“實用的立足點”。
前美泰、肯德基、Timberland職業經理,30年營銷老手的人生下半場故事。
創業八年坐擁400W粉絲,G僧東做內容的秘訣,都在這里了。
那么多“觀點”只是觀點,而不是“事實”。
絕大多數的企業自媒體,更像是免費的廣告發布平臺。
聽說寫擺攤的都能火,我也來試試……
自媒體人也是人,也都還是要恰飯的。但至少,留一點敬畏心吧。
當我們冷靜下來后,也許要對此進行一些思考。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99%的自媒體都賣不了貨,連明星都是如此,自媒體能給你做好背書就不錯了。
對所有甲方來說,這是拷問靈魂的一問。
企業壓根沒有真正做過自媒體,他們只不過又開了一個發廣告的窗口而已。
自媒體的內容也應該像傳統媒體一樣,具有長尾效應,有收藏和研究價值。
廣告公司真的會被網紅干掉嗎?
有余力就多做點“雙微一抖”吧,萬一成網紅了呢?
祝你,不要成為狹隘的人。
未來一年,新世相要做出短片領域的《延禧宮略》
在市場氛圍并不樂觀的形勢下,品牌需要另辟蹊徑。
創作+運作=爆發傳播。
從他們的經歷里,或許能獲得一些除了高光時刻之外的感悟。
“00 后已經不是不懂事的一代了。”
內容混亂,閱讀量走低,自媒體的紅利消退已久,轉型迫在眉睫。
一篇文章 500 萬閱讀漲粉 5 萬,讓 90 后淚奔刷屏,曾經他卻打算賣掉公眾號……
有的時候,不在于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在于你給用戶傳達的誠意。
「才華有限青年」,一個開號 8 個月、粉絲 50 萬、廣告費單條 10 萬、打開率 30% 多的 95 后公眾號。
個別名聲不顯的“小號”再怎么“詆毀”自媒體,在整個行業“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難免有些“嘩眾取寵”。
廣告越來越不像廣告了,它與我們生活的聯系更緊密了。
“中年”,在今年忽然成了內容生產者們選題必備的熱點。
從內容創作者獲得高曝光量,實現變現或品牌升級的案例中,或能窺探其中一二原因。
全文超過14000字,粗粗看完至少需要30分鐘,建議你在安靜的環境下閱讀。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