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這篇文字實際上是寫給二十出頭的新鮮人看的。三十歲一晃就到,做廣告并不好玩,騎驢沒勁,騎虎難下,人生命運,務必仔細思量。今天的題目是“三十歲和廣告人”。
昨天和幾個同事看了杜拉拉, 覺得老徐的才情并沒有完整地體現在這里面, 倒是那種刻意營造的外企工作氛圍讓我想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經歷。有點像, 也有點不像。
有人為了這戲癡狂, 有人為了這角瘋癲。殊不知, 這曲終人散, 你也是為人父母, 為人子女的凡人。你唱的王侯將相, 你唱的才子佳人。也不過是菲林一張, TVC一段。勸諸君, 珍惜枕邊人, 攜老扶幼, 與人…為善!
業內有這么個笑話: 半夜三更在馬路上叫出租的: 嫖客、Ji 女、廣告人。
我覺得設計師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能夠判斷個人產出的效率和當下時機, 找到最適切的方案。而做網頁設計最適切的方案之一, 可能是買一個網站模板。有人可能會說:使用『網站模板』是貶低了『設計師的價值』?
向偉大的廣告AE們致敬。
廣告、公關業沒有永恒的成功,誰也上不了巔峰。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努力創新。
擁有19年豐富經驗的林友琴在去年升任安索帕 (Isobar) 的全球首席策略官,近期被亞太區的Media雜志, 評選為13位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女性管理人材之一,文中是該雜志對她的專訪。
廣告當真是個“青春飯”的行業, 不是體力的關系, 而是環境千變萬化, 不能應時應需而變就隨時會被淘汰。不論是營業、創意、媒體、策略、網絡, 都需要與時俱進, 才能忽悠得更高明, 更輕松, 更長久, 忽悠出“溢價”來。
必須學會幾個必要的英文單詞,就算你大學時候4級都沒過,也得知道follow/banner/point/idea/perfect等,時不時要加進說的話里,例:David啊,手頭這個case的timeline是什么時候?現在出layout是不是有點late了?
看作者的意思,對于各位混跡于4A的廣告同仁,貌似不學會IB都說不過去了呢...呵呵
誰沒被騙過稿?對付客戶不但是個體力活,還是個腦力活,特別是我們這些對商業潛規則并不太諳熟的設計師們,一旦上了賊船就像待宰的羔羊一般。那么如何識別常見的騙稿手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可能對Art來說, 面試過N多互動公司純屬正常, 但對于從傳統轉行到互動的菜鳥Planner來說, 我竟然誤打誤撞地面試過千橡互動、安瑞索思、Tribal DDB、易傳媒、安捷達、Nurun、瑞意恒動、三子數碼、歐安派…….
這真的是一個骯臟的行業, 到處都是阿諛奉承和狼狽為奸, 一路上的烏煙瘴氣和勾心斗角, 你的Big Idea最多只是客戶用來調侃的談資, 你接的Brief有時只是客戶一時興起逗你玩玩的說辭…
如果碰巧你也是個做廣告的,并且是做創意的,每天有12-17個小時不等是在公司度過的,年紀也不算小,該婚該育了,這么賣命,到頭來卻還是沒有多少存款,那么你對“沒有未來”這四個字的理解,應該和我們是一樣的。
有做設計的去了經營美體產品,有做文案的去開了火鍋店,去捧場是去年隆冬的事了,不知在那楊柳花開的人間四月天的今天,是否依然庭前車馬喧...
廣告人/創意人進入行業后, 有些在半路受不了各種苦難而選擇改行, 有些進化升級緩慢, 有些憑借口頭功夫不不高升后突然墜落懸崖。 從業初期到最終進化完成, 修煉功德圓滿,歷經無數磨練。
最近我的一些做總監的朋友失業了, 或者正要失業。經濟危機面前, 4A總監的寶座更加猶如熱氈, 雖然炙手可熱, 但不易久坐、淘汰率快, 而且坐上去之后要兢兢業業、戒慎恐懼。但是總監真有那么難為嗎?
伊藤直樹,從2005年開始便包攬了許多國際廣告獎項,也受邀參加各大國際廣告比賽的評審工作。
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其實總監越來越難為。
你對互動廣告了解多少? 在互動江湖中,你是坐井觀天的菜鳥,還是見多識廣的大蝦? 做完以下十道等級測試題,一切就見分曉。
有資深廣告創作人曾在論壇上分享, 做好廣告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懂得如何說故事。因為廣告要吸引觀眾, 要在短短的幾十秒內, 將一個大家本來毫不關心的信息, 轉化為人人都留意甚至談論的話題, 說故事的技巧要相當高。
這本書初來乍到商場的人必讀, 久經沙場的白領也應該溫習. 因為此書并不是MBA的教科書, 而是提醒所有MBA和非MBA做人的道理——特別是在中國商場做人的道理.
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點子從哪里而來. 點子來無蹤, 去無影. 有時搜索枯腸, 幾天幾夜都想不出來;有時思緒如泉, 點子忽然涌現眼前. 作為創意人當然不能每天等待靈感降臨, 所以不得不借助一些方法應付日常的工作.
第一課, 我想先與大家談談簡報 (Briefing) 這回事. 我們每天都會接到大大小小不同的簡報, 不知大家收到簡報會怎辦? 或許, 你已習慣了有簡報等如沒有, 或者收到簡報便按著本子辦事。在里面找出重點, 然后開始工作。
昨天聽了周錦翔 (Elvis Chau) 的《金獅子是怎么玩出來的》講座, (Elvis Chau, 原在TWBA, 目前加盟了JWT), 覺得: 當你為忘記了什么是生活的時候, 廣告已經離你而去!
她是在中華地區最炙手可熱的互動創意人之一, 當奧美在2000年設立互動部門后, 楊燕燕是第一個職員參加者。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們的執行創意總監Sylvian Fung,我們特地做了一次訪談.。以下內容來自Digitas Greater China 06年的內部Newsletter,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果你是一位廣告新鮮人,本期專題能成為你的行動指南;如果你混跡廣告江湖已有時日,本期專題是你的懷舊畫冊;如果你僅僅是一位廣告熱愛分子,我想本期專題能提供給你不一樣的視角。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