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媒介大賞,讓廣告發生在大海天空陽光里
或許有朋友已經注意到,上半年出現了一些特別的媒介創意。
比如在杭州蕭山機場行李提取處,你并不是無聊等待行李,而是正在「轉運」。也有代理商和大海玩文字游戲,將低價信息埋在落潮里......
好的媒介創意就像在意料之外開的一朵花。當創意找到全新載體,不僅能產生不錯的傳播效果,更難得是那久違的創意力量——它關乎商業,也給生活帶來了些奇思妙想。
文章選擇國內外若干媒介創新案例,算是拋磚引玉,希望能給各位帶去些沖動和靈感。下半年找個機會試試吧~
01、廣告上天又下海?它只是想換個方式和你見面
要想在大家默認廣告會發生的地方搞出點名堂,并不容易。那換個地方再變個身呢?
濰坊風箏節
今年山東濰坊風箏節上,蜜雪冰城、天貓、王老吉、加多寶、B站等眾多品牌的巨型風箏飛上天。明明是那種“為什么這兒也有它”的事兒,卻并沒有讓人覺得被打擾。
到現在也不清楚品牌是怎么參與其中的,是真的合作,還是說品牌都想來風箏節玩一把?但據網友發出的圖片來看,除了巨型風箏外,現場并沒有其他廣告。只參與不搶占存在感,成為城市活動中小小的一環,這種點到為止的營銷,放在哪里可能都會討喜。
高度降低一些,讓我們看向陽光里。
夏天是啤酒的消費高峰,科羅娜找到與夏日強相關的元素——陽光,通過營銷持續綁定,在大眾心中形成感官記憶。另外,陽光也能讓人想到它的誕生地——墨西哥。
最能體現其與光影游戲的案例,莫過于去年那個戶外廣告:
太陽落山時有驚喜
印有科羅娜logo的墻面看似平平無奇,但當日落前夕,陽光透過裁剪過后的綠植剛剛好投影出「一瓶科羅娜」以及廣告slogan:源自自然世界(Made from the natural world)。
廣告一方面強化了產品原料的天然;另外投影發生時也是人們用餐時間,科羅娜有意借這樣一波連天公都作美的創意,帶動銷售。
日光活潑,月色情長。同樣用到投影但工程量更大的,是網易云音樂。
把遺憾托付給滿月
去年中秋節,網易云音樂去到寧波象山海邊,讓十五的月光照在印有樂評的船帆上。
即使不曾身處其中,也能想象到那一幕浪漫。一行行樂評被月色點亮,投影出的「圓滿」也給了遺憾另一種詮釋:與過去和解,也指向未來新生活。
“有些遺憾,也是圓滿。”
天空與大海,自由的鏡像兩面,人們對其永遠有說不完的本能沖動。如果廣告也能從中找到可結合的點,讓偶然性疊加,總能產生超出預期的效果。
驚喜落潮后見
天貓從潮漲潮落中發現了創意空間:落潮=價格低潮,語義明晰。大海的浪漫和溝通目標之間又有反差感,創意借低潮打了個年中大促的直球。
無論將創意放在天貓618完整傳播中,還是橫向對比各平臺同時期的低價策略,落潮這一媒介都是那個特別的存在。它為平臺傳播平衡了一部分硬廣性,也形成一定差異感。
好廣告在現場。品牌無論是作為參與者融入,比如濰坊風箏節;還是主動構建一個對話場,比如落潮后有驚喜,都沒有脫離營銷的本質。與此同時廣告的空間在不斷拓寬,創意能扶云直上,也在光線中搖曳出別樣形態,如有幸和大海同頻,也會讓人淺發會兒呆。
02、公共空間也可以是創意的畫布
高度再降低一點,自由的心再克制一些。大自然不確定因素太多,但公共空間還是有很多機會嘛。當然能不能通過審批,還執行出來,就各憑本事了。
上半年的典型案例,莫過于天貓好運提取處。如果暫避開爭議點回到項目本身,可能誰都想羨慕地說一句:刪掉讓我做。
行李傳送帶=好運提取處,秒懂又能讓人會心一笑。雖說洞察、策略已被創意一次性解決,但我們還是要做些“笨功夫”的復盤。
在今年,玄學,準確地說娛樂式玄學流行開來。大家在半認真半玩笑中求個心理安慰,算是重啟生活后找到的小小支點。另外出行高峰不斷,人們試著重建關系網絡,也期待在或長或短的旅途中,找回對空間對自己的覺知和掌控感。
「行李在轉運,生活也在轉運」,創意所捕捉到的正是上述兩點。而當你身處其中,也能體驗到,這一媒介創意也改變了過往等行李時的無聊和焦躁感。
但具體執行過程如何,始終沒機會完全了解。先不說它的首創性(應該是國內首個在機場行李提取處落地的商業案例),單從機場安全級別這一點,就能想象到審批過程的復雜和艱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最辛苦又費牙的,但請一定繼續創新~
意外轉運是一種驚喜,在日常中看到諧音梗另一種玩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什么都“折”只會更劃算
半價——對折——床單對折。聚劃算在晾床單被套等稀松平常的生活情景中,找到關鍵詞來轉譯。床單藝術展之外,一系列精彩的文案,也為「對折」賦予更多內容力和解釋性。
文字字形對折出花樣:
捕捉工作生活中那些一「對折」就會暗爽的時刻:
那些你我忍不住咔嚓的完美鏡像:
以及旁人很難理解的「生理沖動」:
自律人士的多巴胺快樂:
類似的思路還能在B站看到。
在世界讀書日這天,即使是泛知識平臺要找到一條合情合理的溝通邏輯也并不容易。B站索性就說自己沒有書,不過,是那種“沒有書的圖書館”。
我在大學路讀書
四月底,B站在上海大學路打造出一個80平米巨書戶外裝置,十個優秀站內視頻變成「書」,展覽其中。
創意呈現時還有意還原了用戶使用B站的真實情景:用戶可以躺著看、趴著看、坐下來看......
不同造型的裝置也暗指,B站不僅沒有書架子,知識類型也很豐富。任你興趣再小眾,在這里都能找到合適的知識區。
除了巨型圖書之外,大學路兩側還有圖書造型的戶外廣告。廣告包裹著花壇,文案透著B站那股野生又靈動的勁兒。
B站是一個沒有書的圖書館,也沒有架子
我們在花壇里植入了一些廣告,周圍也植入了不少
站這看,站對面看,去B站看
少看看屏幕,也看看樹
每一個學習的人,都是一個在UP的主兒
歡迎好學的你,把bilibili 看成bookbook
沿街小店也豎起了超大「書簽」,對應文案、推薦UP主與店鋪三者之間都有一定關聯。
看到這里,心底想說還沒說出口的“這不就是個戶外裝置嗎”是不是慢慢消退了~
從巨書裝置、花壇廣告位、到書簽,B站充分調動附近空間,也構建出一個范圍更大的敘事場域。大學路這一資源,可以說被用到了極致。
品牌帶來的儀式感愈發精致,前有承包一條馬路,后就像追光者跟隨你我的腳步。
晚八點總有好事發生
去年雙十一,天貓嘗試用移動投影的方式將晚8點預售文案,映在人們身邊。投影地選在上海、重慶、杭州三城,共計10個高流量點位。
文案出現在地鐵里、廣場上、火鍋店;點亮了下班路上、朋友聚餐那些生動日常。「此情此景」因為「浪漫的媒介」「暖心文案」更有情緒穿透力。
但不清楚投影時間具體有多長?如果晚上11點加班回家路上不巧看到,簡直是傷口上撒鹽。
恭喜每個正要回家的社恐,從你看到這條晚八點廣告開始,沒有社交圈只有舒適圈。
不說成年人一瞬間的崩潰了,來看看一些「新」鮮事。
三月有新事
相信已經有朋友曾在廣州、北京、廈門的一些街道,看到天貓三月上新的信息。
創意巧借帶「新」字的路牌,讓天貓三月活動以另一種方式走到更多人身邊。路牌經過二次設計后「新」字更加突出,同時路名下也添加了一行敘事體文案:
廣州革新路 街口的腸粉很久沒出攤了
北京新開胡同 老奶奶總是提著營養餐路過這兒
像是你我寫下的日記,也似街道在默默記錄著這個城市的瑣碎發生。但「新」也不止于這些,當人們路過路牌,會發現文案在發生變化:
街口的腸粉很久沒出攤了,他倆的三月新事是終于有了自己的鋪面;
老奶奶總是提著營養餐路過這兒,她的三月新事是老爺爺康復出院啦。
路牌不再只是簡單的廣告載體,它們完整承載了發生過以及正在發生的故事,將生活的變化一并道出。而通過創新媒介,天貓也為三月上新活動注入人文感,讓「新」擁有更多寓意。
“在夾縫中微笑,不過硬撐罷了。”
去年名創優品世界微笑日的案例放在現在來看,依然扎心。果然童話里「總會過去的」都是騙人的~新的一年只有新的硬撐。
2022年是名創優品邁入的第十年,品牌也提出全新理念:點亮全球99國美好生活。不知道有人曾注意到沒,品牌logo右下角一直都有一個笑臉。
但這一「美好小設計」并沒有被廣泛所知。名創優品決定就從這里入手,結合時下社會情緒,在世界微笑日,打造「夾縫中的笑臉」創意大事件。
笑臉直徑達13米,置于立柱與天花板中間,被擠壓到變形。網友看了都說:這不就是我本人~
兩個月后:笑臉又來到剛上海。不一樣的是這次它沒有被擠壓到變形,而變成了不倒翁。
它搖搖晃晃是真,但從未被打倒也是真。聯想到上海人民曾有過的艱難經歷,很難不動容。
能看到,名創優品在這兩次項目中找到的,不僅是品牌與社會情緒最大公約數,更為這笑臉這一符號在不同場景匹配到合適的形態。至于是logo營銷,還是媒介創意,都不是最重要的。
///
相比文章最開始那種上天又入海,在公共空間發生媒介創意的概率會更大一些,也相對更現實。這里有一定流量優勢,完成基本的曝光目標不算很難。另外已有的設施建設也可能成為創意的一部分,有時會起到點睛的效果,參考案例「聚劃算創意藝術展」。
退一步來看,公共空間是社會行為最集中的地方,在創意之前就已經承載了群體情感和故事性。如能借媒介有效調動,或許有可能產生社會效應。參考名創優品笑臉案例。
而具體的媒介創新方法,也可大致分為兩種:或就特定空間再創作,參考天貓好運行李處;或引入另一媒介形式,激發所在空間的內容感。參考案例晚八點好事發生,移動投影是那個關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