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謙瑪很低調。創立至今十年,它很少在媒體前曝光自己。
從作品中一窺究竟,它的特質不似創意熱店那般鮮明。但細品起來,謙瑪在業務種類上的「全面」,以及執行效果上的「到位」,卻是令人印象深刻:
從傳統的整合營銷麥樂送春節品牌視頻《共此時》,紅星美凱龍跨界還原《夜宴圖》,到時興的明星、KOL 推薦種草 Next Idea 騰訊新文創大賽作品《棗知道》;從線上 Social 互動天貓「雙十一離家出走」,到線下實景體驗餓了么「新春好運號」;從品牌 IP 聯動麥當勞×美團外賣 CP 官宣,到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第一次推廣 Duvel 督威啤酒「你的起風時刻」……各式各樣的廣告品類它均有涉及,交出的作品可圈可點。
謙瑪在媒介投放上的能力異常強勁:與頭部 MCN 聯合,身兼 B 站花火平臺服務商、抖音星圖代理商、快手快接單服務商、小紅書代理商等多個頭部資源和渠道優勢,每年有數億級新媒體 KOL / KOC 采買體量。
它是 Social 爆款「助燃機」,曾協助多個美妝、母嬰、快銷品牌產品成為線上銷售黑馬。
表面風平浪靜,內里在快速跟進新媒體營銷格局的變化── 這是一家底盤穩健、有序,架構靈活、應需而動的公司。唯有如此,才能在風起云涌的 Social 版圖上,始終為自己贏得一份先機。
/ 本篇目錄
一、謙瑪初印象
二、謙瑪之架構:穩
1、生存,長期地生存下去
2、穩定、靈活的公司架構
3、戰略性資本與技術布局
4、靠譜是最大的情商三、謙瑪之創意:心
1、謙瑪式創意:高效、務實、走心
2、創意 A 組:整合營銷,為品牌釋放共情力
(1)「麥樂送」:不失個性,充滿溫馨
(2)紅星美凱龍《夜宴圖》:走下「神壇」,更 Social,更好玩
(3)督威啤酒:攜手 KOL ,提升公眾對精釀酒的認知
(4)來謙瑪做創意,究竟有哪些優勢?3、創意 B 組:上熱搜,有高招
(1)張藝興 × 淘寶人生微電影:話題點,讓我找到你
(2)華晨宇新專輯×天貓小黑盒:「七萬之子」campaign 背后4、創意 C 組:「細節控」十足的 KOL 服務
四、 謙瑪之媒介:快
1、第一時間,玩轉視頻號
2、謙瑪媒介部:左手高效拓新,右手數字化管理
3、創立新事業部,他們只花了 1 個月五、除了磨煉,來謙瑪還將收獲什么?
六、互動福利環節
注意:全文一萬三千字,可先收藏后慢慢品讀。最后的提問福利環節,別錯過!如果對 QM 謙瑪感興趣,文末還有招聘詳情哦!
采訪:Choco、Yi L.
撰文:Yi L.
數英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探店 第十八期
謙瑪 QM
一、謙瑪初印象
「創意」的靈活、跳脫和「流量」的高效、有序,在同一個工作空間里交織纏繞。
QM 謙瑪階梯教室
QM 謙瑪前臺
謙瑪總部坐落在上海品尊國際大廈 A 座。
在它的自我介紹里,「創意」和「流量」在業務板塊中平起平坐。走進辦公區,能感受到「創意」的靈活、跳脫和「流量」的高效、有序,在同一個空間里交織纏繞:
入口處的黑板墻上,畫著年框客戶「麥樂送」的標志和一包金黃薯條。往里走幾步,一輛紅、黃雙人自行車空降于窗臺。
房間另一側,彩色霓虹字燈閃著光,上面寫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只是謙瑪的 A 面。
以互聯網媒介投放起家,謙瑪的 B 面保留著「流量」業務的原始痕跡:追求效率,以結果為導向。它夾雜在以上種種浪漫之間,以十分直接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
比如工區專設的「1000 W 小額業務辦理處」里,碩大的萬元支票模板靠墻而立。
作為一家扎根新媒體行業、具備全鏈路服務能力的營銷公司,業務板塊的豐富意味著公司文化的多元。如「大熔爐」一般的混合特質,不僅體現在工作環境中,也體現在謙瑪人身上。
公司創始人兼 CEO 劉迎濱(Tony),85 后,前互聯網行業產品運營。像分析一件產品,他客觀、理性地梳理起自己當年創業的機遇和條件,以及謙瑪在當下的生存能力與市場挑戰。
COO 朱吉鴻(James),70 后。在那個流行寫博客的年代,他和 Tony 都曾是該浪潮的參與者。多年的電商運營經驗令 James 十分注重數據、邏輯和效率。
第一事業部總經理兼品牌總監楊焱森(Yansen),85 后, 7 年國際 4A 經驗,3 年前他加入謙瑪。這位戴著耳釘、愛哈哈大笑的年輕領導,采訪當天的出場畫風挺厲害:上身穿了身鮮亮的姜黃色外套,受了傷的左腳套著碩大的護具和繃帶,走起路來刷刷帶風。
「我在謙瑪,就是代表年輕一代。」Yansen 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兩位大哥不時投來微笑。
左起:Yi、Yansen、Tony、James、Choco
「公司為什么取名叫謙瑪?」
「謙謙君子,一馬當先。你要有上進心,在行業里可能做不到引領,但至少對大家是有促進的。同時也要保持低調和謙虛」,Tony 給出了解答。
創立至今第十年,謙瑪正經歷著穩步發展與擴張。當運營人才、創意人才、媒介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匯聚一堂,如不同季候帶交界的海域,這里多元且熱鬧。
二、 謙瑪之架構:穩
謙瑪崇尚誠信、靠譜。這聽起來有點土,卻是我們能夠走過十年的基石。
Tony 將謙瑪定義為一家「扎根于新媒體的全案型營銷公司」:
「對品牌而言,如果你想在新媒體上做點事情,無論是創意內容的驅動,或者是打爆款、種草導流,以及內容投放,我們都十分擅長。」
QM 謙瑪獲快手磁力引擎最佳貢獻獎
Social 格局向來風起云涌、變數長存。實現「全案」布局,就意味著一面要深耕與沉淀,另一面也要跟得上新風向。
這對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十分挑戰。
步調緩慢者也曾被無情淘汰:Yansen 聊起入行之初服務過的一家公司,業務范疇和謙瑪類似,最終卻敵不過難以預測的行業動向,在人數達到 200 人時,船就翻了。
「每一個新流量平臺出現,都會帶來新公司。出現的有許多,但最終活下來很少。」
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 Social 環境中,長期地生存下去?這是謙瑪團隊自創始之初便不斷思考的問題。
從最初的 60 人,到 18 年的 200 人,再到今年的 350 人,十年間謙瑪人員體量不斷擴大。回頭看,當初那些本著長期主義心態進行的基建投資,雖然暫時帶來了經濟上的耗損和管理成本上的增加,如今卻是謙瑪能夠穩步向前的基石。
1、生存,長期地生存下去
謙瑪的創業故事沒那么風花雪月,甚至有些過于理性和真實。
當年,創始人 Tony 還在一家二手房交易網站做著產品運營,微博令他意識到商機的出現:「將社交關系鏈與創意內容融合起來的模式,它確實改變了信息的傳播」。
他考慮到手上的工作涉及網站和社媒的采買及運營,如果自己創立一家專注于此的公司,這些經驗也能得用上。
2011 年,Tony 注冊了謙瑪。2013 年,他正式全職經營這家公司。2015 年,原先供職于電商代理公司的 James 加入,出任公司 COO。隨后 Keynes 程、David 劉兩位加入,謙瑪初創的靈魂團隊成型。
從一開始,創始團隊就希望將謙瑪打造成一個可以長期經營下去的產品。
所有的創業者都有激情,都是上進者。但謙瑪能夠活下來,能夠持續有發展,因為我們在經營上追求穩健和靠譜。
—— 謙瑪創始人兼 CEO Tony
帶著「長期主義」心態,許多決策都注視在將來,而非顧于眼前。比如解決資金問題、解決數字化平臺問題、解決合規問題……這些在當時看上去耗時、耗力、又磨人的基建,最終孕育出謙瑪的良性生態。
2、 穩定、靈活的公司架構
謙瑪有著極其穩定的前、中、后臺公司架構。創立至今,只有微調,從未經歷重大變更。
Yansen 對著這三大架構帶著有趣的個人解讀:
「前臺是全能的進擊者,核心是引進和服務好客戶」;
「中臺是馬達,包括媒介中心和創意策劃中心:整個媒介采買和新資源的發掘都在媒介中心運行;創意策劃中心一方面滿足謙瑪提供全案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協助完成創意方法論的沉淀」;
「后臺是中流砥柱,包括公司自有的管理系統,以及媒介投放資源管理系統,都依靠技術同事不斷完備」。
James 對公司三大架構給出了個人補充:
「前臺追求服務速度;中臺需要給到客戶驚喜;后臺需要給到員工幸福感和效率。」
橫軸的前、中、后臺如基石去錨定,縱軸的各大事業部則柔性、靈活地隨市場需求而變。
「我們有四大事業群,旗下包含十余個事業部。事業部數量隨客戶需求不斷增加。對接的客戶可能不同,但架構都涉及創意和流量的業務配合。謙瑪能在高手如林的比稿中獲勝,靠的正是 Social 全案的整合營銷能力。」
幾年前,謙瑪推出了內部定制的數字化管理系統「ERP」。大到業務接單、項目組人員分配與管理,小到請假申請,都在這上面執行。
「對于一個有更大抱負的公司,它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數字化工作管理系統。」James 解釋說,ERP 幫助謙瑪管理客戶和資源,更能帶來包括知識庫、資源、自我能力的梳理與沉淀,協助公司不斷復盤與升級。
3、戰略性資本與技術布局
面對媒介采買需要投入的無限資金,以及新流量池出現后的又一輪支出,謙瑪說自己沒遇過太大壓力。
2018 年 9 月,它正式加入了中國禮贈品行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元隆雅圖,在資金上獲得保障,并且元隆雅圖也將在今年完成對謙瑪的 100% 收購。
謙瑪元隆人共同參與「冰雪嘉年華」主題戶外活動
「謙瑪一路都在做資本化方面的布局。」James 解釋說,早在 2016 年公司就開始籌備新三板,在 2017 年 1 月 26 日,正式拿到了新三板牌照。雖然這本身并無夸耀,但對營銷公司而言,也算是標志性事件。
另一樁標志性事件是「沃米優選」平臺的搭建。
QM 謙瑪位于蘇州的技術中心
身兼多個頭部資源和渠道優勢,與頭部 MCN 展開合作,謙瑪每年有數億級的新媒體 KOL/KOC 采買體量,「沃米優選」是謙瑪高效管理龐大業務量的背后利器。
「它是謙瑪內部的 KOL/KOC 管理系統,負責數據的挖掘與沉淀。通過 review 一個個項目不斷積累下來的過往表現,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效且精準匹配的創意玩法」,James 介紹到。
4、靠譜是最大的情商
Tony 說,謙瑪不是一間高調的公司。
之所以能夠活下來且不斷增長,靠的是人才不斷引進:「謙瑪內部不是特別崇尚個人主義,把事情踏實做好,講契約,講責任,這些更重要。」謙瑪也始終如一日秉持這份原則,歡迎并接納各大靠譜團隊的加入。
James 同意 Tony 的人才觀,他補充說謙瑪文化其實挺簡單 —— 崇尚問題的解決,也崇尚誠信。「這些說比來比較土,但卻是我們能夠走過 10 年的基石。」
作為謙瑪從國際 4A 引進的人才之一,Yansen 覺得公司上下散發出的靠譜氣質挺有魅力:「謙瑪創始團隊偏向理性和務實。年輕人做選擇,可能剛開始會看重一些風花雪月,但日后會發現,靠譜是最大的情商。」
2020 年謙瑪沒有裁員,也沒有工資打折。「謙瑪不敢講自己是行業里做得做好的,但確實看重人與人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上至客戶、下至供應商之間的合作與契約精神」,James 補充說。
除去靠譜內核,作為一家隨 Social 版圖不斷變化、時刻都在積極應戰的公司,謙瑪也看重人才的學習能力:
「每次為客戶開發新服務,稱不上革命,但絕對是創新。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案例支持,對新資源也十分敏感。」
James 回憶起去年 1 月視頻號剛推出時,大家并沒有急著去做這塊生意,而是全公司都在玩它:「在玩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可不可以賣給客戶?對客戶而言會有什么價值?如何整合到現有的服務項目里?」
一旦明確業務可能性,包括視頻號在內的新型流量程序將快速擴散至四大事業群,進而推薦給客戶。在業務節點,每個部門將通過自己的復盤體系,沉淀由項目積累的信息。
三、謙瑪之創意:心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我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就踏踏實實將它執行好。」
「在謙瑪,創意不只是大創意,也包括 KOL 等在內的流量創意。」
對于創意,謙瑪說自己更多抱著的是崇敬和學習的心態。
卡座吧臺:腦暴的好地方!
由于業務類型多樣且全面,謙瑪內部有分 A、B、C 三大創意小組,負責跟進不同內容:
創意 A 組擅長傳統的品牌整合營銷,從廣告片的拍攝,到文案的撰寫,為品牌進行全方位包裝;
創意 B 組擅長平臺類項目,熟悉各個流量池的新鮮玩法,助力品牌信息刷屏上熱搜;
創意 C 組擅長 Social 互動,與媒介部門合作緊密,負責包括 KOL/KOC 直播種草的內容創意。
1、謙瑪式創意:高效、務實、走心
Social Media 業務出身,謙瑪尤其注重創意為客戶帶來的實效。
「從客戶的口碑看,大家為什么會選擇謙瑪?因為我們的方案考慮真實效益更多一些。」Yanson 說,相較于比稿時把 insight 鋪得天花亂墜,謙瑪更擅長幫客戶把錢花得「到位」:「這次花了100 萬,我們就想辦法讓 TA 得到高效的引流,或者是在流量池贏得熱搜或上評。」
「很多公司比稿很厲害,但執行卻換了一群人。謙瑪不這樣:我們給客戶匹配的服務團隊就是比稿團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我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就踏踏實實將它執行好。」
針對「好創意」究竟是什么,James 有他的心得:
有些創意本身是好的,我也非常尊敬,但它也有可能在為客戶制造難題:如果執行團隊跟不上,整合效果不好,這個創意對后續的鏈路并不起作用。
—— 謙瑪 COO James
以結果和效率為導向,謙瑪希望提出的解決方案有著執行上的可操作性,它自身也能夠為客戶提供「創意 + 流量 + 執行」的一站式服務:
「我們并不是一個純采買公司。相對于純粹的 KOL/KOC 平臺,謙瑪會參與到媒介投放的內容創作中。比如小紅書的 KOL/KOC 內容投放,我們需要去采編,去拍照,還要試用產品。」
「務實與靠譜,似乎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的‘廣告狂人’有所差異。謙瑪如何看待自身創意力的發揮?」
數年 Social 平臺的項目執行經驗,James 對創意形式的理解遠不止「夸張」:
「對于 Z 世代而言,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注意力做選擇。夸張的手法也許可以用,但歸根到底想要持續地吸引他們,需要走心,需要有情感上的連接力。比如在小紅書上,一個不走心的梗,可能對受眾就不起效果。」
2、創意 A 組:整合營銷,為品牌釋放共情力
小馬和小蔥是一對 Couple,都系前國際 4A 員工。來到謙瑪后,一個負責創意,一個負責 account。
他們曾帶領創意 A 組為包括麥樂送、紅星美凱龍、督威啤酒等客戶推出系列整合營銷項目,贏得了優異的市場口碑。
細品這些案例,能感受到字里行間傳遞出的強烈共情與感受力。用「走心」二字去形容,并不為過。
「你們怎么形容創意 A 組的特質?」
「嗯,我們組,就比較會花錢。」
(1)「麥樂送」:不失個性,充滿溫馨
2020 年年初,謙瑪全員在北京郊區滑雪,歡度年假。
「麥樂送」brief 忽然而至,包括 Yansen、小馬、小蔥在內的 7位年輕人匆匆收拾好行李,清晨 6 點起床。他們先坐了 3 小時大巴到北京南站,再坐 5 小時動車到上海虹橋,再坐 1 小時汽車抵達客戶總部。
一路狂奔,拎著行李去做 Pitch。
那一次,「麥樂送」對謙瑪印象很深,隨即簽約成為了年框客戶。
謙瑪首先為「麥樂送」解決的問題,是品牌個性不夠鮮明:「麥當勞傳遞出的是溫暖、樸素的生活智慧,但也因為母品牌太多深入人心,導致市場對麥樂送的認知非常弱。我們要做的是將它單拎出來,賦予個性。」
「麥樂送有兩個核心品牌 DNA,一個是 fun(快樂),另一個是送餐服務的品質。我們從這些入手,為品牌做一些情感化的表達。」小馬回憶起當初的腦暴過程,他們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外賣箱子上。
2020 年 9 月 17 日,也是「麥樂送日」,謙瑪為品牌打造了「麥樂送真箱」推廣活動,全網販售一支有點酷的外賣箱。「蜜汁操作」,引發互動無數。
12 月,這條被命名為「一起來開箱」的傳播主線再度發力:作為品牌年底的收官之作,謙瑪將鏡頭瞄準生活中的各種小確幸,用唯美、恬淡的表現手法,演繹「麥樂送」的快樂哲學。
「其實 2020 年大家過得都不怎么順。到年尾了,我們的私心并不想給公眾傳遞太悲或太亢的內容。稍微平淡一點,溫暖一點,也很符合麥樂送的感覺。仔細看這些文案,它有溫暖感,也有刺痛感,留白之處給大家思考的空隙。」
2021 年初,麥樂送發來過年項目計劃。
「這個 brief 其實挺難。當時政府已發布了‘ 就地過年’ 的號召,邏輯上我們怎么也解釋不通,大家為什么會在過年時點麥當勞」,小蔥回憶道。
品牌的初心并非圖業績,而是賦予社會關懷:「我們的制作周期非常緊,只有二十幾天,且投放時間定在 2 月 9 日,已經有許多人選擇不回家過年了。我們一直都在拿捏尺度,究竟要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既能表達品牌立場,又不觸碰公眾敏感的情緒。」
后來,媽媽的一條微信讓小馬有了切身感悟:身為哈爾濱人,家鄉在當時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他自己也無法回家過年。
媽媽只說了四個字——「怎么辦啊」,小馬瞬間明白了大家的心理需求。
「一個是寬慰,一個是振奮。所有人都是命運共同體,大家彼此守望,等待一個更好的團聚。」
這條題為《共此時》的短片,據品牌方透露,傳播效果十分好,銷售量達到了預期的 5 倍。而這條名為「親情送」的 IP 主線,在未來還將被繼續做下去。
(2)紅星美凱龍《夜宴圖》:走下「神壇」,更 Social,更好玩
2019 年 7 月,紅星美凱龍魯班設計尖貨節開幕在即,由謙瑪創意,邀請藝術家孫郡合作還原了名畫《韓熙載夜宴圖》。30 件國內外知名品牌家居搖身一變,出現在畫卷中,以古人之風韻,演繹當代中產階級生活場景。
該案獲得了包括中國 4A 金印獎、龍璽創意獎、上海國際廣告獎、金投賞、大中華區艾菲獎、DAwards 在內的多項國內廣告創意殊榮。
攝影藝術家孫郡加持
「品牌當時給的 brief 很清晰,就是用一張在手機端傳播的長圖,偏年輕的,藝術的,去塑造品牌自身的文化感」,小蔥回憶說。
但由于品牌本身的中產階級高端定位,創意 A 組需要想辦法讓它在不失自身調性的同時,成功「下凡」。
「如何在 Social 上傳播,讓紅星美凱龍去跟年輕消費者溝通?我們就想辦法讓這幅畫在保留個性的同時,變得更好玩一些。」
Social、年輕化的二次傳播方式
當然,這組作品身后還藏著更深的體悟:「其實你去仔細讀這些長 Copy,我們有比較含蓄的表達一種態度,就是要以‘宴請的心態’去迎接生活。」
小馬自己的感受是,現代人壓力很大,加班很嚴重,也許對生活真的只剩下麻木,他覺得這挺可怕:「‘宴請的心態’就好像在酒席上你稍微喝了一點,然后放開了自己,盡量讓自己變得快樂。我覺得這是跟生活最好的相處方式:你在宴請生活,其實是在款待自己。」
(3)督威啤酒:攜手 KOL,提升公眾對精釀酒的認知
2019 年 9 月,創意 A 組為第一次在中國市場做推廣的比利時精釀啤酒品牌督威(Duvel),創意了一句朗朗上口且富有美感的 Slogan —— 「當風起,漸入迷」,并用三支溫柔、細膩的影片,呈現出品牌產品帶給用戶的微妙美好。
隨后,以「起風時刻」為主題,謙瑪推出督威品牌宣傳片,邀請眾多 KOL 和素人投稿,記錄下最令自己心動的 moment。通過種種設計,他們希望讓大眾對這個陌生品牌產生獨特的感性認知。
「督威(Duvel)是精釀啤酒,但國內市場對這個啤酒類別提的很少,大家并不清楚它和普通啤酒到底有什么區別。要賦予品牌性格,我們必須為它建立一個清晰的產品感知。」
小馬回憶說,有一次他忙了大半個月,幾個項目提案反饋都很好,晚上回到家,自己徹底放松了下來。
他想喝點什么,但覺得工業啤酒在這個時候顯得有點 cheap,紅酒又過于端莊。中間忽然存在一個空缺,他形容這是一種「屬于男人的微醺時刻」,有點甜,有點苦,默默助興,令人入迷。
督威啤酒獨有的 45° 伺酒法所形成的龍卷風標記,連接上「入迷」的情景,這句「當風起,漸入迷」的核心 concept 出現了。
與和 KOL一起共創起風時刻 TVC 消費者
隨后它被運用到 Social 領域,包括 KOL 和素人紛紛回應,增加了品牌新奇的記憶點,對產品的認知也有所增長。
「那天我還看了督威(Duvel)的官網,發現他們依舊在用這個 slogan,也是蠻開心的。」
(4)來謙瑪做創意,究竟有哪些優勢?
「我選擇來謙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在 Social 上的媒介能力很強。」Yansen 曾就職于一家國際 4A,此前的業務經歷令他意識到媒介投放對 case 效果的影響力。
小馬也有相似的體驗:「之前我們會碰到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項目在落地過程中,由于創意和媒介通常是兩個公司去協作,中間很容易出現斷層,最終影響案子的發揮。我們確實想探索一些創意和媒介整合起來的新的可能。」
他意識到在謙瑪,媒介大部門的能力加持,對創意提供了去思考投放流程的氛圍和壓力:
「作為創意,如果你不去了解投放,其實很容易忽視消費者在看廣告時真正的關注點。但這些都值得去了解和學習。」
3、創意 B 組:上熱搜,有高招
在 Yansen 看來,「創意」與「流量」在謙瑪早已不分家,而「懂 Social」也是公司對創意人的要求。
創意 B 組——這個獨設在北京的小分隊,就專門負責協助客戶打熱搜(微博)。
「他們可能比前端事業部還懂各種流量的新鮮玩法」,Yansen 這樣介紹創意 B 組。雖然風頭很快過去,但想要刷屏并非易事:「這背后也是有邏輯、講方法論的。」
(1)張藝興×淘寶人生微電影:話題點,讓我找到你
2020 年 8 月來自虛擬社區「淘寶人生」的 brief:
品牌系列短片《1/7人生》,首部作品由代言人張藝興出演,是一個關于翼族、翅膀、自由的科幻故事,客戶希望將它打爆。
這部作品情節緊張、刺激,可以延伸出來的話題點很多,究竟哪一個最有可能被引爆出圈呢?
它需要被粉絲熱捧 —— 愛聊、愛轉、愛參與,也需要能激起路人好奇的目光,想要一探究竟。
創意 B 組以片中藝人獨特的造型為吸引點,選中了#張藝興翼人造型為主話題。
投放到微博流量池后,它成功吸引了粉絲積極打 call,并引發多家藍 V 及 KOL 自來水熱議,衍生出多種子話題自傳播和野生物料,最終 #張藝興翼人造型成功登上熱搜榜單。
隨后,創意 B 組聯合電影界超級頭部 IP 毒 sir,對這部短片進行了深度的口碑剖析,為傳播進行收口定調。
「找準話題并不簡單,你需要十分了解粉絲心理,還要能預判話題走向。」
Yansen 解釋說,類似明星話題,通常是新作品的發行或者是 PR 事件比較容易上熱搜。其余情況,就要看幕后操盤者調動各種資源、把話題在流量池玩好的能力了。
(2)華晨宇新專輯×天貓小黑盒:「七萬之子」campaign 背后
2020 年 5 月來自天貓小黑盒的 brief:
華晨宇專輯《新世界 NEW WORLD》即將通過該平臺首發。客戶希望引爆該事件,助力 5 月 11 日當天的專輯發布。
活動亮點在于「七萬」:首批專輯限量發行7萬張,每套含限量編碼 1-70000 號。
「搶、搶、搶」的噱頭十足,但具體該如何高效執行呢?
創意 B 組從體驗感、參與熱度、多個流量池互動等維度對 campaign 細節進行了設計:
對天貓場域進行主題包裝:
圍繞新專輯「新世界+火星」的宇宙概念,把小黑盒打造成了「新世界宇航局」。在頁面視覺上增加帶有科幻感的特殊效果(浮標+摩天輪),打造出具有沉浸體驗感的「火星之旅」。
多米諾骨牌式游戲規則,激活粉絲參與熱情:
創意 B 組將天貓站內的 HeyDrop 尖貨抽簽碼,包裝成購買專輯專屬的「新世界通行碼」,只要獲取這個通行碼,粉絲才有資格購買首批新專;
而隨著通行碼獲取的人數越來越多,當達到一定后,站內開始自動解鎖附加福利,比如將花花的 ICON 形象推送到淘寶手機首頁,以及天貓小黑盒和新浪微博的開屏廣告等等;
當專輯銷量到達 7 萬張后,還將解鎖花花天貓直播。
微博與天貓主站的高效互動:
#簽到花花新世界# 的主線話題貫穿始終,通過明星、官方微博,以及超話頁面的搭建,不斷引導粉絲和公眾聚焦事件;#華晨宇七萬之子# 等外圍話題持續出現,為發售日當天蓄水造勢。
5 月 11 日,#華晨宇專輯#話題成功登上熱搜,7 萬張專輯秒空。
4、創意 C 組:「細節控」十足的 KOL 服務
助力嬌韻詩霸屏小紅書;執行蒂佳婷在四大平臺(小紅書、淘寶、微博、公眾號)的種草全案,打造明星代言人蔡依林與紅人主播李佳琦的淘寶直播;策劃完美小紅筆B站種草推廣……
打造「Social 爆款」上,謙瑪一路戰績優秀:憑借豐富的 KOL 資源,以及「沃米優選」系統的數據沉淀與分析,它能夠為品牌精準、高效地匹配需求。
但謙瑪的媒介能力,并非僅僅是投放。如 James 所說,謙瑪參與到媒介投放的內容創作中,由專門的創意小組,協助并管理品牌產品在 KOL/KOC 等渠道的表現方式。
Yansen 回憶起韓國 mlb 帽子的案例:此前它在韓國的銷量已不太樂觀,后來選擇進入中國市場,大家也不怎么看好。
謙瑪協助品牌在小紅書上造勢,他們選中了「老爹鞋」的概念,并為之匹配了在生活、時尚領域有口碑的 KOL,逐漸為品牌傳達出新的形象,打開了銷量。
「我們在種草流程這塊,做得挺細致」。從謙瑪分享的 KOL/KOC 合作流程中,能感受到這種堪比「細節控」的「細節控」:
前期確認環節,通過查看 KOL/KOC 的筆記話題濃度、近兩個月內容互動數據詳情、評論內容真實性、種草力、爆文率、粉絲活躍度等要素,篩選和確認合作對象;
執行準備環節,內部團隊人員自己試用產品,并整理試用調研問卷。再根據產品定位和 KOL/KOC 的不同類型,撰寫差異化 brief;
內容把控環節,account、項目經理、文案、設計同事會提供寫稿加持,將針對腳本的真實性、趣味性、種草行,以及視覺內容的場景、濾鏡、調性,進行審核和修改;
內容發布階段,提前 2 小時提醒發布,提前 1 小時預覽確認,體驗 30 分鐘提醒按時發布……
蒂佳婷 CICA 精華小紅書種草
白熊啤酒 KOL 種草
Garmin 佳明戶外手表多平臺種草
「任何池子里都是有流量分配的,我們會根據經驗,想辦法幫客戶節省硬廣開銷。」
Yansen 介紹說,以小紅書為例,場域內不同時段的流行詞不一樣,這就會影響視頻的瀏覽量。
在植入 KOL/KOC 時,需要能夠聯想到這些詞會是什么,然后埋進內容里。比如春季流行詞可能是‘ 換季 ’、‘ 清明踏青 ’,那我們在撰寫一個腳本過程中,就會往這些內容上靠一靠,加大曝光率。
—— 謙瑪第一事業部總經理兼品牌總監 Yansen
四、謙瑪之媒介:快
Social 生態隨時在變,我們永遠比別人快 0.5 步。
謙瑪自稱「用戶在哪里,就把流量做到哪里。」
「我們經歷了從微博到微信,從快手到 B 站到秒拍,也經歷了小紅書、抖音,從去年起研究視頻號。新媒體一旦出來就意味著流量紅利的存在,因此一定會有人去涉足」,James 如此總結 10 年來的業務領域拓展。
「搶占一個新的平臺,謙瑪一般要花多長時間?」
「謙瑪一般不說‘占領’,這個有點太霸道。但我們在各個賽道里會永遠維持 TOP5 的采購能力與服務能力。比如像快手,也確實是花了小半年,現在差不多是它的前 4 或前 5。」
當然,積極布局新的流量池,也是在順應客戶的需求。
謙瑪針對某個流量池的價值評估,正是從客戶需求入手:「主要看兩點:一是平臺的用戶基數和人群圈層,是不是客戶需要的,這是基礎標準;二是看平臺的內容質量是否符合客戶的需要。比如它的基建是否足夠開放,是否可以實現流量閉環等等」,James 解釋說。
1、第一時間,玩轉視頻號
莢蒾是謙瑪 2020 年新創立的事業部的負責人。去年年底,她收到來自騰訊新文創大賽的需求,要將一支題為《棗知道》的定格動畫在線打爆。
將目標鎖定在文青和文創圈層,團隊設計了一套「傳播組合拳」:以微信生態為核心陣地 ,視頻號、公眾號、社群集中火力為短片引流,將《棗知道》打造為視頻號爆款。隨后通過微博、豆瓣、B 站、抖音貢獻評論與深度二創,優質內容強出圈。
經過三天集中爆發,在微信視頻號#棗知道話題下共計產出 83+ 個動態,播放量 412 萬+。官方視頻號互動量創歷史新高。
「在整個 Social 新玩法的敏感度上,我覺得謙瑪起碼是比別人要快 0.5 步的」,莢蒾說。
「這 0.5 步具體是怎么實現的?」
「一些新平臺,或者大號,有新動作的時候,我們會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然后根據具體的布局動作,預測具有流量藍海的市場。」
莢蒾回憶起視頻號剛剛出現,他們判斷這個平臺依托騰訊微信的大流量池,將非常具有開發潛能。
「在視頻號上,謙瑪現在已有上萬資源。從它出生到現在,針對視頻號的布局謙瑪已基本上完成了。」
2、謙瑪媒介部:左手高效拓新,右手數字化管理
「我們負責兩件事:一是媒介資源的拓新,另一個就是利用好‘ 沃米優選 ’ 平臺,對這些資源進行高效管理」,謙瑪媒介部門小組長波妞介紹到。
QM 謙瑪蘇州技術部
「比如去年看到微博上有一種新的內容形式叫 Plog,是圖片加文案的分享形式。后來我們試了一下發現效果確實不錯。那如果客戶不希望做很硬的推廣,而是想要和大家分享生活,我們就會把它推薦出去。」
媒介拓新的方式不只自主挖掘,也依靠與合作者的溝通:「我們合作的 MCN 和流量平臺,像是抖音、小紅書、B 站等等,平時大家都會有聯動,包括一些新玩法、新內容,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分享。」
與 230+ 頭部 MCN 機構強強聯合,與超 300 位直播達人合作,在謙瑪,媒介投放的高效與精準化管理,主要依靠自主研發的「沃米優選」平臺完成。
沃米優選平臺
「公司整個的 KOL/KOC 業務流程以及數據沉淀全都在這個平臺,包括各個媒介的最新價格、以往合作的各類數據表現、產生的詞云等等,都有專門的平臺組做及時更新和整理。我們也會在上面完成 KOC 的全網征集」,波妞介紹說。
「做媒介投放,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是什么?」
「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消費者對投放內容的反饋。其次我個人覺得在和資源方對接的過程也是蠻好玩的。謙瑪人有活力、講信用,不論是客戶、供應商、KOL,大家跟我們對接可能都比較開心。」
3、創立新事業部,他們只花了 1 個月
莢蒾所在的新事業部,是去年謙瑪隨市場需要、耗時僅一個月成立的新 BU。
「我是 2017 年加入謙瑪,之前在熱店工作,做創意和 account。和小馬還有 Yansen 挺像,我也是看到了媒介對于整個廣告落地的重要性,以及謙瑪在媒介領域的優勢,就過來看一看并堅持了下來。」
莢蒾說,她也沒想過自己會成立并領導一個事業部:「公司確實給到了我無限的想象。」
目前,第八事業部主要責任兩塊業務,一是全方位的運營,另一個是種草。它也會涉及一些娛樂營銷和明星熱搜。
「來你的事業部工作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我時常跟小朋友開玩笑:‘ 你要在熱搜上有一套房,還要有 5G 的網速去沖浪。沒有這個,你會比我們慢不止 0.5 倍哦 ’。我們部種得了草、追得了八卦、吃得了瓜。」
Tony 將公司內部新 BU 的快速組建稱為「隨需而變」,關鍵就是要「快」:「如果有業務需求,比如視頻號,我們要成立一個新的事業部,那就快速溝通、快速決策。如果出現錯誤,我們還可以快速更正。」
在謙瑪,新事業部不僅會獲得豐厚的資源——James 將其比喻為「嫁妝」——和客戶上的幫助,還將被給與耐心:「我們會給事業部足夠的時間去發展,也希望它是能存活下來的。在合理范圍內,我們愿意給它成長,愿意花時間陪它在整個公司體系里去磨合。」
「想要在謙瑪參與或者成立新的事業部,這個人需要具有怎樣的能力?需要在謙瑪工作多久呢?」
「工作時限上沒有特別要求。只要有魄力且我們認可 TA 的能力,都可以提。」
QM 謙瑪團隊韓國游
五、除了磨煉,來謙瑪還將收獲什么?
越努力,越幸運。
「謙瑪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我相信對很多行業來說,大家遇見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對營銷行業更明顯:問題要么是人,要么是資金。」
Tony 坦言,將優秀的人才不斷引進和積極提升,讓人才更匹配需求變化,效率更高,產值更高,對他而言是頭等大事。
從 2018 的百人團隊,到 2021 超 300 人的大集結,謙瑪用了 3 年時間。它也不斷推出各種內部活動,協助提升人才儲備和效能管理,包括謙瑪特訓營、謙瑪大講堂、實習生培訓計劃、家庭日等等,同時也包括工會的設置。
「今年謙瑪將順利完成上市公司的并購流程,這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會逐漸轉型成為一家平臺型公司:一方面,謙瑪將繼續深耕目前現有的策劃、創意、媒介、直播、私域運營等成熟的新媒體營銷服務板塊,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布局,以期在不久的將來,謙瑪可以用諸如內部孵化、投資參股控股或并購、以及聯營共創等多種合作模式來進一步拓寬謙瑪未來的新媒體營銷賽道,包括但不限于私域、信息流、IP/MCN 流量整合、平臺深度業務等,一步步地發展成為一個更大規模、更大賦能力的新媒體營銷服務集團」,Tony 介紹到。
謙碼大學第一期特訓班
謙瑪 Talk 活動合影
「因為上市公司背景,謙瑪骨干團隊成員還將獲得一份期權。這也是一筆不菲的福利。」Yansen 補充說。
采訪最后,針對「招人」,我們詢問了7位受訪者兩個問題:「謙瑪能為新人帶來什么」,以及「謙瑪希望新人具備哪些能力」。以下就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Tony(謙瑪 CEO):
基礎建設方面,無論是客戶群、人才儲備、資金、 數據支持,我們都沒問題。在新媒體賽道,謙瑪是有積累的,在投放量、供應鏈、價格上的優勢也有。
業務專注在美妝、母嬰、快消、互聯網這四個領域。恰恰這幾個領域競爭最激烈,但機會也最多。堅持長期主義做靠譜,用穩健的組織來驅動,隨市場需求柔性、靈活地做調整。
謙瑪隨時歡迎善于學習、靠譜、務實的人才以及人才團隊地加入。謙瑪會繼續完善人才布局,旨在新媒體營銷服務的賽道上,運用人才、創意、流量、技術和基本的賦能,打造更強大的新媒體平臺型公司James(謙瑪 COO):
過去一年我們沒有裁員,也沒有工資打折,這背后是一種責任在驅動。
謙瑪不能講自己能夠比肩行業中做得最好的公司,但我們確實非常注重人與人、公司與公司、自身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和契約精神。Yansen(謙瑪第一事業部總經理兼品牌總監):
謙瑪是一個創業型公司,我們尊重奮斗者,也尊重「越努力、越幸運」的原則。
Account 來謙瑪,你將變得「有吸引力」又「有錢」;
Creative 來謙瑪,你將變得「有趣」又「有錢」;
Media 來謙瑪,你的「追星愿望將被滿足」,同時「有錢」。
(為什么總提「有錢」?)
我們公司的薪資水平,從行業整理水平看,是挺不錯的。小馬(謙瑪創意 A 組 CD):
如果小朋友來我們組的話,能夠為大家提供……磨練。
非常歡迎不同風格的創意,好玩的、走心的等等,我不會限制大家。
如果你剛好是一張白紙,我作為一個經驗成熟的創意人,可以幫助你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感覺。我堅持認為一個創意,只有當 TA 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才能真正做好。
還有就是熱情:這個行業其實很辛苦,收入可能也并沒有那么客觀。如果沒有熱情,其實是挺難的。小蔥(謙瑪項目總監):
我會給與大家自由:只要你能 hold 住,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能做好就行。
從個人成長方面,如果進步很快,我會幫大家爭取很多東西。
無論出現什么問題或是困難,大家就是一起去解決,不會推卸責任,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很少出現。莢蒾(謙瑪第 n 事業部總經理):
我們可以給到大家的是謙瑪人的好奇心,以及在這個平臺快速提升自己的機會和可能,滿足大家對于職業成長的想象力。
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行業依舊保持好奇和熱情,這確實是一個苦和累的行業。比如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加班加點的追熱點,包括追一些大V的直播,其實都非常考驗反應能力。波妞(謙瑪媒介部小組長):
媒介部相對來講挺嚴格,但氛圍又是輕松的。我來謙瑪最初是實習生。當時帶我的 Leader,TA 如果覺得一件事情可以完全信任你,你可以扛起來,就會交給你去做,不管你目前只是一個實習生,還是專員。
「責任我會幫你頂著,但你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扛起來」。當初TA這么要求我,那我也會以同樣的心態對待我的組員。
如果你對 QM 謙瑪感興趣、想加入這個沉穩、靠譜、十八般武藝樣樣行的團隊,請大膽把簡歷拋過來吧~ QM 謙瑪正在招「創意組長」「客戶經理」「策劃經理」「策劃主管/經理-電商方向」等一系列職位,詳情請戳這里!
– 互 動 福 利 –
接下來為讀到這里的你們送出重磅驚喜福利!評論區回答問題:
您認為社會化傳播中最重要的環節是什么 ?
我們將邀請謙瑪的創始人和部分負責人隨機答疑,并抽取 6 位不錯的回答,送上謙瑪特制禮盒(內含可可愛愛加濕器 1 只,以及精美筆記本 1 件)!!!
美妙氣氛營造者來了!活動截止時間:5 月 14 日(本周五)19:00
好了話不多說,評論區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