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逼死一個人到底有多容易?給他一樣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就夠了。
我要說的焦慮到哭并不是一個loser的哭泣,而是一個在普世價值中相反很成功的人。.
面對真實的焦慮,然后,繼續努力。
上半場看內容,下半場看“手藝”?
在市場營銷行業,越來越覺得跟程序員類似,能啃老的資本越來越少,傳播環境隨時在變,消費者天天在變,方法論一年一更新。
如何做好真正有價值的知識付費內容還看今朝。
活得這么焦慮,其實都是我們自找的;換一種活法,人生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先有偉大的甲方,再有偉大的廣告人。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解釋了焦慮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了 7 個對抗焦慮的小絕招。
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最近幾個月,焦慮的咪蒙開始做密集地做內容升級。
目測又是一款網紅級神器。
9月2日,記得帶上虎牌保溫杯,去看黑豹30周年演唱會。
本文從傳播路徑入手,解析一場場意外走紅背后的社交迷因。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本質,都是溝通品牌與潛在消費者的媒介。
新口味是《北京,有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
社交終究還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中的。
他們想離開媒體的原因是什么?又為什么遲遲下不了決心?在這場糾結和掙扎中,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Papi醬捐款母校后,我們和她暢聊了走紅、咪蒙、標題黨、靈感和焦慮。
大麥“賣票”賺不到太多錢,阿里的音樂業務也并不順利。
每個人都在焦慮。
為了能夠通過這場考驗,各種荒誕的、千奇百怪的嘗試都開始出現。
解決焦慮是社交平臺運營的天職。
尷尬病、強迫癥、焦慮癥全都來了。
我知道,你一定會點進來的。
還有另一種失敗,叫瞎忙。
1961 年,成立了 6 年的麥當勞終于有了自己的標志性顏色:紅與黃。如果以那個年份為標記,那么 55 年后的 2016 年 1 月 7 日,麥當勞的形象已經完全不是那種熾烈而堅定的形象。
Sow 是一名非常內向,而且時常感到焦慮的自由設計師、插畫師。也許你不屬于焦慮型人群,但本文漫畫里的很多場景你都會感到似曾相識,以至于一大波網民紛紛表示躺槍......
如今的汽車品牌們一談品牌戰略必談年輕化,仿佛年輕化就是一劑靈藥。但品牌年輕化絕不只是單純的轉向年輕消費者,它是一場對抗品牌自身老化的行動,重塑品牌形象,重建品牌資產。
身為一個創意人員,每天都要面無盡的選擇。一面臨選擇,隨之而來的勢必會使程度不等的焦慮。正確的做法是直視問題,控制你的焦慮,然后勇敢的去選擇,并且勇敢的去承受結局,無論是好是壞。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