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焦慮鍋,又出新口味了
來源:花兒街參考(微信號:zaraghost)
作者:林默
1
北京焦慮鍋又推出新品了。
本期推出的新口味是《北京,有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核心配料包括房價、霧霾、學區房、老北京和新移民的地圖炮。熬煮的主料,當然是北京人民的焦慮。
這款新品焦慮鍋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
昨天下午開始,全國人民趴在鍋邊一起圍觀,“看看鍋里這2000萬北京人,原來他們都在假生活”。大家不停地轉發、點評這款焦慮鍋。
一些來自上海深圳的看熱鬧群眾,看著看著就撲通撲通也跳進了鍋里,“這個焦慮的味道啊,真的是煮到我們心里去了。雖然這次推出的焦慮鍋新品只在北京地區發售,但我們北上廣深,一向是同命運、共焦慮的”。
2
如果你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北京焦慮鍋呢。
我一定要翻開這家的菜譜跟你說,客官你記性太差了,你都吃過很多次了。
北京焦慮鍋的菜譜上,赫然印著這家館子的季節招牌菜。
每年1—2月,主打菜四款:回老家被逼婚的焦慮,七大姑八大姨追問混得好不好的焦慮,同學聚會要裝逼的焦慮,帶男女朋友回家的門第落差焦慮。
3—4月,主打菜兩款:房價上漲焦慮(當然,這也是全年明星菜),要不要跳槽的中年危機焦慮。
這個季節會附贈一道布丁——離開老家后,發現還是北上廣好。這道布丁上灑滿了了北上廣的各種機會公平、制度優勢。讓你深深的感覺,跟老家比,自己還是屬于這個城市的。但是不要著急,這個甜勁兒持續不了很久。
因為5—6月的主打菜很快就來了。這個由春入夏的時節,花謝了,柳絮飄了,沙塵暴來了。世界在告訴你,春光都是短暫的,生活就是風刀霜劍嚴相逼。
于是,這個時節的主打菜是“上了清華卻買不起清華的學區房,我決定帶著孩子逃離北京”,“寒門難再出貴子”。
戳心不戳心?戳心不戳心?戳心不戳心?
你帶著孩子逃離北京,你嚇唬誰呢呀?北京怕你逃離嗎?
請注意品嘗7—8月的主打菜,“畢業季,看不見的遠方”,“畢業季的青年危機”,“中國式相親鄙視鏈,北京戶口可以輕度殘疾”。
你逃離了,有大把的人續上。他們可能在租房,可能沒拿到北京戶口。他們為了獲得一個共享的北京戶口,愿意付出的尺度遠遠超越你的想象。
9月—10月,這是個收獲的季節啊,所以本季主打菜很應景,“一年過去大半了,你怎么還一事無成”。
嘗了這口菜后,你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感覺身體被掏空。大概要花上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麻痹自己的內心,說一事無成就做個平凡的普通人吧,甚至還給自己打了一針平安是福的心靈雞湯。
于是,11—12月的主打菜來了,想平安做個普通人哪有那么容易?本季主打“人們在北京等待,第一批在霧霾中死去的人”,“霧霾移民,你準備好了么”。
3
本季刷屏的新品“北京,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雖然烹炒質量不高,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核心要素在于,此前的北京焦慮鍋都是微辣,微微辣,麻辣,這次的新款忽然進行了一次麻辣香鍋式的創新,混炒了房價、新移民與原住民矛盾,霧霾等傳統爆款,整了個爆麻爆辣的重口味。
但這樣翻炒的后遺癥也是彰顯的,口味太重,炒的痕跡太明顯,大家就都看出來你要干啥了。
然后解辣的涼茶來了,山寨款也出現了。
但是還是有許多人被這款新品辣出了肝膽俱焚的灼熱感,于是新品“北京,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也在刷屏24小時后,也被迫下線了。
新品被下線了,但我一點兒都不擔心北京焦慮鍋的生意。在這里,一個創業的夢想,能點亮從中關村到金融街的欲望;1000塊房價的上漲,能釋放從二環到六環的奔忙;一條相親鄙視鏈,能讓三里屯的夜色都蒼茫。
我一點兒都不擔心北京焦慮鍋的生意,畢竟那么多經典基礎菜系,還在蔓延。
我一點兒都不擔心北京焦慮鍋的生意,這個城市像一個巨大的廣場,人們專心在這里熊熊的欲望,天空不下雪,飄落的都是焦慮的灰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