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焦慮、看不到未來的新媒體人,出路在哪?
現在大概有3000萬微信公眾號,由此可見競爭有多大。很多老一批的大V號都開始走下坡路,因為越來越多同類型的公眾號,粉絲圈被瓜分得越來越小。也有一些新號在野蠻生長,但成功的屈指可數。
我們回到話題,新媒體出路在那?那我們先要明白新媒體是什么?做好這個職位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從媒體的概念來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本質,都是溝通品牌與潛在消費者的媒介。傳統媒體時代,只有權威機構才具有媒體資質,它們通過傳統媒介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渠道傳播信息。而關于新媒體的定義有很多,至今都沒有確切的定論,不過它具有以下特點。
1、對互聯網有強大依賴性,傳播圈更加平民化、傳播范圍更廣。
2、人人都可以是內容的生成者、人人都可以是傳播者。
3、信息公開化、個性化,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利。
4、傳播狀態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
新媒體運營不僅僅是微信、微博,它是一項雜且考驗綜合能力的工作。接下來我們談談,勝任這項工作需要怎樣的職業技能!新媒體人日常工作都是在干嘛?
要想做好新媒體就要把它當成項目來看待,不然你只能止于表面、停滯不前。在做項目之前就要規劃好,新媒體營銷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前期規劃時期
內容定位:你擅長什么,對哪一領域的內容感興趣,忌選擇自己不熟悉、不感興趣的內容
用戶畫像分析 :那一部分人會看這一類型的內容,對年齡、學識、性別、愛好、地域進行精確的篩選
公眾號屬性定位:走什么類型的排版、文字風格,內容屬于什么性質,毒雞湯還是干貨
差異性思考:360行,幾乎什么領域都有寫,無差別內容憑什么留住粉絲
2、運營階段工作內容
軟文編輯:需找話題內容、抓熱點整理編輯,這就很考驗文字功底了。一篇爆文如何形成?不僅僅是文采好就可以,更重要的一步是抓住用戶的情感訴求,產生現象級的自傳播。
推廣拉新:新媒體的難點不在于生產優質的內容,而是找到想看這部分內容的用戶。數據分析、網絡推廣、廣告投放、活動策劃、KOL轉發、資源置換互推等等都要去學習,然后實踐。
用戶維護:深入了解用戶,及時與用戶互動,提高用戶活躍度。
3、商業計劃時期
內容方向改變:產品或服務上線后,如何在不影響粉絲的閱讀習慣下,進行軟文推送。
學會洽談合作:不想盈利的新媒體人都是耍流氓。無論通過什么類型的變現方式,都要去與他人洽談。如何以最小的資源,賺取最大的利益,也成了新媒體人solgan。
對自己的職業技能比較清楚之后,我們的未來可發展發向就比較清晰了。假如有一天失業了,我們還可以往這幾個方面去發展。
廣告文案:每天撰寫軟文是新媒體人最基本的工作,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寫作能力也會有質的飛躍。對文案來說,優秀的寫作能力跟樓房地基一樣重要。新媒體人轉行文案有一定的優勢。不懂這些,文案永遠寫不好。
品牌策劃:新媒體人無論是線上活動還是線下活動,策劃的創意以及活動流程都需要自己去思考、操作。新媒體運營跟品牌運營也是有相似之處,新媒體本身就是一個IP品牌,品牌策略、品牌形象、品牌定位都需要去策劃優化。
產品運營:新媒體跟產品的本質是一致的。用戶拉新、留存、促活、轉化,運營的思維方式是一樣的。
媒介公關:在很多公司里,新媒體作為一種媒介渠道,主要是用作于品牌宣傳、公司新聞發布。這類新媒體運營一般屬于屬于市場公關體系,它更加注重于自媒體資源的維護。
作者公眾號:文案策劃研究院(ID:cjk5202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