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向廣告怎么拍?來看看這19個案例
廣告,可以很好看嗎?
那些品牌向廣告——為博大眾好感,專注講好故事、表好態度,削減了自己的part,自然可以做到好看。
但,如果是有大量產品、業務信息的“硬廣”呢?
答案,其實也是肯定的。有些廣告就是如此,一門心思自賣自夸,還能讓人心甘情愿被種草,簡直憑實力反人性。
創意表達無法復制,但在優秀案例中找共性,倒也能提煉出幾條有參考價值的優雅帶貨思路。
故事新編,讓溝通降本增效
一種很討巧、又很有效的方式,是重現經典。
以榮耀Magic 4的功能廣告為例。為突出產品“智慧隱私通話功能”的利益點,品牌聚焦電梯場景,講述三個“通話漏音”的故事。
創意在于,榮耀融入對《史密斯夫婦》《無間道》等三部經典影片的改編,并用一個腦洞,自然將電影劇情與產品功能串聯:當通話漏音,電影里的經典橋段會如何上演?
1、如果通話漏音,“史密斯夫婦”也許就沒有再和好的機會
2、如果通話漏音,“梁朝偉”恐怕只能客串出演「無間道」
3、如果通話漏音,外星人裝扮得再像也會暴露身份
這種內容表達手法,有兩大優勢:
一是,時間變短。熟悉的劇情會節省溝通成本,無需潑墨鋪墊前因后果,從一個場景、片段切入,觀眾也能快速進入劇情。這縮短了種草產品的時間,讓觀眾接受度更高。
二是,興趣增多。將熟悉事物陌生化,能產生間離效果。人們對新故事走向的好奇,蓋過對大量廣告信息的反感。
沿著“重現經典”的主線,除了經典橋段的改編,風格復刻也很常用。
今年春天,攜程便用了這一手法,以鼓勵人們在攜程318全球旅行劃算節出門。
馬來西亞篇的《旗太郎的夏天》、香港篇的《旗幟森林》……五個故事,趣味地提醒用戶們“是時候兌現旅游flag了”。與故事對應的不同發生地,又契合著攜程身為出行平臺的特性。
馬來西亞篇《旗太郎的夏天》
香港篇《旗幟森林》
零食品牌鹵味覺醒,將風格顯露得很隱晦。不僅TVC的幽默文案、擬人手法值得稱道,從英文腔、文藝片、公路片等五個面向講一塊“好吃的雞胸肉”,也是影片趣味的來源。
鹵味覺醒《一只更好的雞,一塊更好的肉》
觀之發現,風格復刻的重點在大雜燴,要用短時內快速的風格跳脫、情緒的大開大合,讓廣告能引人入勝。
靈感Tips:
可以從影片類型分:武俠劇、偶像劇、懸疑劇、溫情片、美式公路片;從導演分:王家衛、周星馳、姜文;還可以豆瓣TOP250電影榜單關注一下……
今年開篇,《狂飆》成為國民級熱播劇。熱度之下,劇中人物“徐江”、“老默”陸續跨次元走進了廣告中。這揭示著第三種方式—— 抓名臺詞、玩熱梗,以小見大地“再現經典”。
在美團的廣告里,“檔次一哥”徐江出門旅游,因美團的大幅度折扣,被迫與大伙兒共享檔次生活;
美團酒店《像哥一樣享受春天》
在去哪兒網的廣告里,“凍魚殺手”老默重操舊業,用一條魚打下價格。這都是在借玩梗的幽默姿態,輸出品牌業務利益點。
或許這種方式會越來越常見。全民娛樂時代,觀眾造梗能力強;一部劇作或者綜藝,有時梗比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傳播度更高。而這些來自UGC的梗,就是現成的有趣、又有熱度的素材。
當然,有熱度的新“經典”更考驗速度,也不如舊經典對后來者的包容度高。
比如,最近林肯汽車與黃曉明重現演員的五大名場面,也融入了明星本身“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網絡梗。可惜梗本身的熱度已過。
與美團撞idea、盯上徐江的北京汽車則后人一步,驚喜感少了,大眾評判標準也會更嚴格些。
北京汽車《大大大舒適》
用夸張手法,拍人們忍不住不看完的廣告
不踩在巨人肩膀上,如何把大量的廣告信息講有趣?
畫風別太動情,是一個要點。有限的時間,觀眾來不及沉浸于劇情;廣告信息也和動情天然相悖,容易出戲。輕松有趣,才是實踐證明可行的路線。
● 借發瘋文學,演洗腦廣告
喜劇笑點建立在共鳴之上。都說“發瘋”滲入了當代年輕人的日常,那么讓人懷疑創作者精神狀態的畫風,很容易制造喜感。
石頭科技為洗地機拍的《你倒是____啊!》,就是用一個個迷惑行為,如小男孩倔強不擦鼻涕、黑板,成年人死活不會卷字畫、卷衣服……毫無邏輯地強行襯托很會擦地、能卷起多余水漬的洗地機,反倒形成了一些趣味與記憶點。
石頭科技《你倒是____啊!》
“擦”篇
“卷”篇
還有肯德基前幾日上線的魔性廣告《早八人,站起來了!》。把帕尼尼包裝立起來、內容加了料,莫名濃縮為一句“站起來了”還不夠,還為產品拍了支MV,生動演“我”的精神狀態。
肯德基《早八人,站起來了!》
從效果看,這些廣告本質都遵循了“15秒”電視、電梯廣告奉為圭臬的“洗腦”與“重復”。但有了交織其間的趣意,就能把產品宣傳任務完成得優雅一點。
● 用野心敘事,強化記憶點
故事氛圍要輕松,但文本可以不用。
有一半時間都在“發瘋”的泰國廣告,就十分愛在危機情景中搞笑。
炸彈即將爆炸的生死存亡之際,夠危機吧?Snack Jack的廣告里,小女孩竟臨危不懼,一直淡定地吃著Snack Jack的薯條。完全不合理的劇情,凸顯了產品的美味。
來源:新片場
或者換個場景,牛仔褲品牌Bearbeary來到懸崖邊上,設定的故事是:男主墜崖命懸一線,女主脫下自己的牛仔褲當救命稻草拉人。
來源@新片場
能拉人,意味著牛仔褲品質好;女主忘記穿回牛仔褲,是產品涼爽透氣的象征。產品的各個賣點,竟都能融入這腦洞(不如說黑洞)之中。
刺激的劇情,一開場就拉滿內容吸引力;“大”情景與“小”產品的反差,更突出產品賣點。這大概就是泰國廣告如此熱衷這招的原因。
“以大托小”的內容手法,還可以換個打開思路——用想象力適度夸大產品力。《暖暖的冬天》,美團跑腿這支搞笑、無厘頭的TVC就是例子。
美團跑腿《暖暖的冬天》
短片里,跑腿小哥可以送針線為用戶親手補褲子;能送一條魚到你的魚鉤上;還能易容替新人爸爸參加婚禮……逐漸離譜的畫風中,跑腿小哥無所不能、甚至有了點超能力,自然能強化品牌“萬能跑腿小哥” 的業務心智。
PS:夸張、發瘋也有劣勢。多數情況下,超現實、無邏輯的劇情,很難建立產品與生活場景的關聯,更多只是先吸引人們“嘗新”,后續如何就看產品實力了。
做個技術流,感官上將廣告變好看
省去多余故事的軟包裝,給自己打廣告,還可以更直接點。但前提是要給人新鮮感。
● 要親近觀眾,那就創想個微縮新世界
這一兩年推地域產品、走溯源營銷的安慕希,青睞用新穎的微縮拍攝手法,溯源產品原料優勢。
2022年初,安慕希拍了一個令人垂涎欲滴的《莓花源記》。觀眾一邊暢游奇妙世界,一邊津津有味地將原料丹東草莓的地理坐標、自然氣候、口感優勢等信息通通接收。
安慕希《莓花源記》
幾月之后,安慕希的新疆哈密瓜口味新品上市。為了它,安慕希又造了個微縮版的新疆,借原產地襯托哈密瓜的甜。
安慕希《新疆尋”密“記》
安慕希不是玩微縮廣告的第一人。再早一點,旺旺、狼爪等品牌也都有過出圈的微縮廣告。
以萌趣形象示人的旺旺,玩起微縮廣告依舊畫風可愛。旺仔牛奶瀑布、熱辣大米餅地面、牛油果嫩布丁山脈……6個星球、6個主題、6種色系,品牌旗下零食組成了一幅新興的全家福,又保留著各自的辨識度。
狼爪在40周年之際,將新款沖鋒衣變成山脈、森林、巖洞,為人類遮風、擋雨、排潮,每一秒的場景變換都是看點。再配上“大自然借給你”,這一倡導人類要敬畏自然的公益主題,品牌價值觀表達、產品內涵附魅也都有了。
狼爪《大自然借給你》
● 要秀產品技術,那就用CG狠狠炫個技
將世界變小后,畫面也很容易變可愛,因此微縮手法其實更受食品這類品牌歡迎。而除此之外,日趨成熟的CG技術,也是廣告里的常客。
借助CG技術,森馬拍了條“沒有人”的廣告《舒服褲》。整個視頻,只有褲子走路、打球等畫面,有點炫酷、又有點沙雕。作為觀眾,一不留神看完視頻,倒是能記住些產品賣點。
產品越是科技力強,品牌越喜歡怎么炫怎么來。同樣采用CG技術,VIVO為新品Y76拍的性能廣告里,紙人變真人、天上掉APP等各種虛實融合的場景,更是炫酷感滿分。
不同品類品牌,基于業務思考有不同的形式偏好,這符合邏輯。
不過,試想一下,為手機芯片創想、建構一個有未來科技感、或是有趣味運行規則的世界(比如極其嚴謹),也會蠻有趣。
3+2,“硬廣”的魅力法
當下,品牌力認知深度影響消費決策。不再簡單粗暴地洗腦,把帶貨廣告也拍好看、拍體面,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是對每一個品牌的要求。
但這真的很難。如開篇所說,把大量廣告信息往人腦海里塞、還不惹人厭,這根本不符合人性。
上述三個思路,或許會是品牌們“反人性”的一個方向。同時,我們還可以簡單提煉兩個要點:
一是,短視頻、快節奏時代,別輕易挑戰觀眾耐心。
二是,重視形式上的新鮮感,或者故事中的趣味性,明白溫情風往往很難奏效。
最后,再私心放一個美團外賣世界杯的案例。它做到了15秒電梯廣告的快,又用毫無邏輯的發瘋敘事、干凈利落的節奏,讓有趣勝過了尷尬。
連反人性的keep,都成功用獎牌督促一批用戶自律了。更多“反人性”廣告出現這件事,還是可以期待的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