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本文是UI/UX設計師Jan Losert 的經驗分享。 跟大家聊聊我做產品設計兩年來的經歷和思考。說來慚愧,在產品設計上我一直沿用相同的設計流程,不過在我看來,它可能確實接近于理想的狀態。我將這些技巧劃分為四個部分:預處理、工作過程、后期處理以及效率技巧。下面讓我為你一一道來。
作者與馬克·扎克伯格主要就 Facebook 在新服務開發方面的話題進行了交流,其中包括不少外界所關心的問題:例如公司近來對其移動應用所動用的 “手術”、過去在移動端幾次失敗實驗以及這家公司甚至是 CEO 本身的創新能力所遭受的質疑等。作者犀利的問題與馬克圓滑的回答值得一看。
看著這些美味誘人的美食,相信各位設計師一定要先擦一下口水,再來研究美食網站的設計了。
“如何才能贏得賞識?”或許他們只想讓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視,抑或渴望躋身管理層。有的時候,他們受得褒獎和鼓勵:“繼續好好干。”結果卻是眼睜睜地看著晉升機會從自己身邊溜走。哪些領導力是優者與良者的分水嶺?答案即刻出爐,并按照差異性由大至小順序排列。
今年夏天,摩托羅拉稱將在夏天推出一款名為Moto 360的可穿戴設備。盡管還沒有面市,但追波上的設計師已經迫不及待了,針對這個產品的UI概念化設計層出不窮,想象天馬行空,動畫效果驚艷十足。今天我們收集了一組優秀的作品,趁著可穿戴設備還沒流行,童鞋們可以先來學習一下吶。
2014年以來,從傳統媒體一線業務人員的口中,得到的最多的信息莫非是,困難呀,客戶沒廣告了。傳統媒體廣告的真正的春困從2014年開始,每個人都不由自主的發問,廣告哪兒去了?廣告去哪兒了?
硅谷之所以是硅谷,正是因為他們關注的是人本與未來,他們所做的正是一個超越與想象的過程。而我們,尊重和學習的的也應該是這些。
有一種說法是,從你擁有的第一個手機開始,一直到你目前擁有的這個手機為止,這期間在通訊錄上一直存著的聯系人,你才可以把他們稱為“好朋友”。
源自德國的青蛙設計是全美四大工業設計公司之一,6年前,青蛙設計橫渡太平洋登陸上海,建立了在中國的第一個工作室。在青蛙設計工作,必須充滿好奇心,保持生活中新鮮的敏感度,可以是流行和潮流,有趣的網站,甚至一個易拉罐?!?聽聽來自德國的青蛙設計是如何造就創新源源不斷的動力的。
數英網“數字英雄匯”活動全面啟動——當年初出茅廬,他日名揚四海,如今,都是自家兄弟,英雄莫問出處!即日起,數英網廣發英雄帖,匯聚業界賢達,誠邀數字英雄入駐數英DIGITALING平臺。完成任務贏取【意大利MOLESKINE記事本、德國LAMY走珠筆、蘋果iPad mini】
85%的廣告沒人看,看廣告標題的人數是看正文人數的5倍。如果在標題里能暢所欲言你就浪費了80%的廣告費,廣告空白增加1倍,注目率增加0.7倍;數字“100”元比“一百元”更打動人心25%,因為它接近實際;彩色廣告是黑白廣告的 5 倍;廣告語8-12個字最易記憶.....
《廣告狂人》在上周開播了第七季,這部經典的美劇終于走到了最終季?!稄V告狂人》將鏡頭瞄準了1960年代,在日用百貨不斷崛起的同時,各種品牌急需被推廣,廣告業應運而生。在此分享《城市畫報》一篇舊文,用職場的角度,重溫那些發生在60年代麥迪遜大道上的創意和經典。
最開始,它們只是從黑莓手中客戶,HTC 還沒有察覺到危險。接著,它們搶走了塞班的客戶,HTC 還在感嘆,我大安卓威武。直到有一天,當戰場中出現了在某個層面高一個維度的對手時,他們會硬生生重塑這個世界的玩法與規則,而看不懂這一切的選手只能被擠出局。這不但是 HTC 的倒塌,還是一個時代的倒塌。
接著60個以小見大的設計細節(上篇),我們繼續為您分享另外30個設計細節。
來自加州的設計師Christine Isabel Javier用他的親身經歷總結了12條如何保持自己創意流的小貼士。的確,比起那些單純的“傳道受業解惑”的創意指南,諸如看書、培養新愛好、旅游等身體力行的方式更值得推崇。
一張普通的展覽海報,圖片加文字,達到清楚傳遞信息的目的即可。而總會有那么些“不安分”的設計師們,不甘心讓它成為泛泛之眾。獨特的創意將圖片與文字揉捏地恰到好處,突出重點的同時,還多了些藝術的小美感。
在去年首發紅米時,小米的QQ認證空間粉絲數從100萬驟增至1000萬,時隔半年后之后的3月26日中午12點,有超500萬用戶涌入了QQ空間的紅米首發頁面,最高峰值一度達80萬人/秒。小米由此創造了國內手機品牌社交網絡預售的全新記錄。半年之中兩次引爆, 小米是如何做到的?
HTC從千篇一律的廠商中脫穎而出得益于發展道路上遇到的三個貴人,經過自我革新以及之后遇到的第四個貴人走上王者之路。2010 年、2011 年HTC在美國市場出貨量上虐過三星、蘋果;在 MWC 上拿下了最高殊榮的「2011 年最佳手機公司」大獎。這兩年的 HTC 都被烙在世界手機歷史書上閃爍著灼目的光芒。
這些內容來自Tumblr的一個博客,Little Big Detail。那邊的用戶提交了很多Web和App產品中設計用心的小細節,可以說,包括一些精妙的微交互模式,一些小小的情感化元素,我很喜歡,于是就挑出一些自己覺得有點意思的,匯總成期,童鞋們感受一下。
沒錯,我要寫的不是糗百的秘密,而是無覓的秘密。前不久朋友圈鋪天蓋地的秘密爆料,一度引發「混亂」局面。對此業內人士看法不一,但秘密確實小火了一把,不過我對于這個應用的前景持懷疑態度。
“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這原本是一道職業規劃的經典問題,如今好像更具現實背景了??v觀科技時代,現今的各大科技巨頭無一不是從一家創業公司起步,創新門檻的降低,誕生了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因此,去創業公司工作似乎漸漸被定義為“為理想而生”,然而,你真的了解創業公司嗎?你適合嗎?
、今天我們推薦24個運用紋理設計出眾的網站,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啟發。
接著昨天分享的LOGO終極指南【上篇】,在下篇中,將從介質(紙還是屏幕?),反思與精細化,LOGO的選擇,如何處理最終稿,字體的設計、LOGO設計案例,資源和工具等角度進行全面分享。
像 Spotify 這樣成功的公司當然只希望產出人們喜愛的產品,但是只有在產品上線之后,他們才知道人們到底喜不喜歡這個產品。Spotify 是如何解決這個悖論的?
你知道嗎?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把他們真正潛能的0.1%使用完?是真的。人類的潛能無限。你不斷地向前推進你的極限,從而達到更高的層次,但結果也許很可能是你還沒有達到真正價值的一小部分。平常的生活中,是否讓無意識的生活方式埋沒了你的潛能?
許多大牌企業的logo都有馬的出現:多形態各異的馬,象征的品牌內涵也不盡相同:有的不羈,有的優雅,有的熱烈,有的沉穩,有的勇猛,有的尊貴……下面的文章盤點了logo與馬相關的大牌,你最喜歡哪一匹?
總有人覺得,設計LOGO簡單得就像把一些文字和一兩個圖形拼湊在一起, 但事實絕非如此。盡管一個LOGO看起來像是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它代表著整個公司或品牌,它可以成為一個公司最重要的設計,也會引導未來的設計和品牌決策。本篇指南列絕了所有必要的步驟,來為自己的項目或潛在客戶打造極為出色的LOGO。
你不必太在意到底有1000人還是100萬人訪問了你的網頁,只要通過提升搜索排名、用戶忠誠度、持續訪問時間,并降低跳轉率來優化網站的轉化率即可。
互聯網上誕生了豐富的文字形式,如郵件、博客、微博、演示等等,我們往往關注于其中的內容,但是卻很少考慮過一個問題—這些東西的篇幅究竟多長才是最合適的呢?TheNextWeb的KEVAN LEE 認真研究了這個問題,綜合各方面資料,對推特,Facebook帖子,博客,標題,域名等多個方面的最適宜數字做出了總結。
本數字報告為2013年07月至12月大中華區廣告代理商比稿動態匯總,并提供PDF免費下載。本報告收錄了自2013年7月至12月間的廣告主 – 代理商比稿動態。希望這份報告能夠幫助到代理商們,同樣也希望通過它,廣告人能夠理清思路去挑戰自己想服務的客戶。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