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建議冬至放假,美團總結路盡頭的2023…「項目精榜」1月一期
每周一期的數英「項目精榜」,從過去一周我們收錄的所有項目中優選綜合表現突出的項目進行推薦,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進行相應的專業點評,同時精選用戶評論,為你呈現一份“即食有料”的行業內參。
年關將至,廣告人依舊靈感不斷,在冬日送上創意贊歌。
臺灣器官捐贈中心推出「紙扎器官」,破除傳統禁忌,撫慰人心;
B站發布2023年度彈幕:「啊?」反映當代年輕人心聲;
餓了么聯手許知遠,重視傳統節氣,建議冬至放一天假;
美團年終盤點感動觀眾,在路的盡頭,總結盡頭里的2023;
ALDI奧樂齊在上海地鐵里“種”蔬菜,戶外廣告再奪眼球。
我們從過去兩周的數英項目庫中,精挑細選出了6個優秀的廣告案例,并附上多維度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以數英收錄發布日期排序
1、臺灣器官捐贈中心:破除傳統禁忌,推出「紙扎器官」
品牌主:臺灣器官捐贈中心
代理商:Leo Burnett 李奧貝納 臺灣
推薦理由:
在臺灣,許多人堅信「擁有完整的大體,才能前往極樂世界」。《紙扎器官》是為了破除「死留全尸」的傳統禁忌,而推出的創新設計。
從臺灣傳統紙扎文化,「燒化同形對象」、往生者就能「收到同形物件」的習俗出發,將心臟、肺臟、腎臟、肝臟、眼角膜等器官,與紙藝家合作,以傳統紙藝工法,采真實1:1大小制作,讓在世親友能燒化給捐贈者。
解決了民眾對于器官捐贈后是否還能「保留完整大體」的疑慮,更能撫慰捐贈者親友不舍的心緒。
精彩點評:
Everkiraring,文案
紙扎器官,第一眼看覺得這個主題可能會有些沉重,但了解完項目的背景,突然能體會到品牌方和代理商的用心良苦。事實上要想通過外力讓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改變是件很難的事,需要大量精力和時間沉淀。
不過臺灣器官捐贈中心的努力讓我們看到,廣告不是萬能解藥,但依然想說一句謝謝。
Cervine,產品營銷經理
是很好的創意欸,紙扎器官被燃燒的時候真的有共情到。我覺得這個項目其實有很多功能:對器官捐獻不了解的人會開始關注到器官捐獻,有傳統觀念的人會開始嘗試邁出傳統思想的束縛,本身就沖破禁忌的人會更加堅定內心的想法。
無論如何都做到了一舉三得,可謂是一場思維盛宴。
秋刀魚,資深創意
像是一場燃燒起來的極致美學,有美感當然也會有爭議。
不過我覺得如果一個創意的出現無法讓人立刻改變原有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一個好的創意能夠引發人們往不同的方向思考,最終或許會對少數人的思維進行改變,這也算是有價值的事情。
2、B站發布2023年度彈幕:啊?
品牌主:B站
代理商:BetterTomorrow 星期三比較好 北京
推薦理由:
對于青年群體來說,B站實在是一個太特別的存在。從形式到內容,它幾乎是social時代下長大的這群人的代名詞。也正是因為“懂得”,所以它“被喜歡”。
“啊”成為了一個社交平臺的年度代名詞,估計也只有B站能選得出來。盡管只是一個字,“啊”卻好像表達出了時下年輕人正在經歷的全部情緒與感受,有點無聊,有點無厘頭,有點小驚訝,有點小確幸和小確喪,幾乎人人都在講……
這就真的很B站。
精彩點評:
Hanni,創始人@思享營銷
B站2023年度彈幕“啊”有七個片段,每一個都看著很無聊,但又能記住,甚至回想一下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說“啊”。
是啊,遇到糟糕的事,我用“啊”來表達詫異、不滿;看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我用“啊”來表達驚奇;在美景面前,我們“啊”抒發感情...
是的,我的生活少不了“啊”,雖然平凡,但卻真實。這就是B站想表達的內涵吧。
鄭丹,三亞學院廣告學專業副教授
無厘頭的演繹方式從7種畫風展示年度彈幕的誕生,雖然來自不同人群的畫像表明了彈幕的無意義屬性,但是相比反復無聊的表達方式,我等吃瓜群眾更關心用戶會在哪些情況下說“啊”,視頻哪個節點彈幕“啊”出現最多,這是我們了解年輕人的窗口,只有B站大數據能解釋啊!!!
魚丸粗面,創意/設計
幾年下來,B站的年度彈幕越來越像年度情緒關鍵詞總結。2020年是「爺的青春回來了」;2021年「破防了」;去年的「優雅」;今年的「啊」。
但是,好像每年大家討論的重點最后都放到了短片上。退后一步來說,最近幾年選取的彈幕詞都蠻能出水花的,既有B站特色,也能部分反映社會情緒。但是經由短片的二次詮釋、花式整活,反而模糊了彈幕詞本身。
今年這條短片相對聚焦,從7個角度詮釋了「啊」的可能性,畫風和人物場景之間也匹配得很貼切。但是「啊」出現得節奏可以控制得更好一些。或許會更幽默~
3、餓了么×許知遠:建議冬至放一天假
推薦理由:
冬至,北半球黑夜最長的一天。餓了么與天與空、許知遠合作,在這一天發起了一場“公共倡議”。重新思考節氣和休息,對現代人的意義。
精彩點評:
小詹,寵物品牌 品牌策劃
我猜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休假,但我反而很喜歡這個項目里對一些節氣冷知識的科普。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很聰明的項目,預埋了一些第一眼的話題點,也有一些能讓人靜下心里咂摸的信息。
凡凡,兒童圖書 編輯
我覺得這個項目很成功。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之前對許知遠老師非常不感冒,看到他的節目會快速換臺。但是看這條片子的時候我沒覺得煩,甚至覺得有點可愛。
好幾段文案都很喜歡,那種熱氣騰騰的畫面也拍得很有感染力。
QT,出行app 產品經理
就沖這個放假的倡議就想打高分了。倒不是真的認為會放假,但是很感激還有人愿意給成年人講個溫暖的童話。
整個切入點很巧。我覺得我很能get是怎么從冬至推導到放假的,因為冬至曾經也是個重要的節日,所以這并不是一個按在哪個節氣都可以的創意。這點我很喜歡。
4、美團年終盤點:在路的盡頭,總結盡頭里的2023
推薦理由:
美團的這份年終總結,名為“年終”,實則寫滿了對未來的希冀。就像當下的時代情緒,有多少戲謔和消解,就有多少期待和努力。一支柔軟舒展的視頻,一組巧妙精彩的戶外廣告,給美團的2023做了一場精彩的收束。
精彩點評:
小詹,寵物品牌 品牌策劃
“流浪的盡頭是心軟的神”。看到這句真的好想哭,平時工作會接觸到很多小可愛。也一直在研究人寵關系。所以看到美團這種大公司也會在自己的“年終總結”里cue到這一點,有種被鼓勵到的感覺。
凡凡,兒童圖書 編輯
用“盡頭”寫“未來”。不錯的視角。我發現最近這種關注公共情緒的創意表達越來越多了。有時候會有點審美疲勞,這個項目還算有一些獨到之處。而且雖然偶爾會覺得審美疲勞,但我會覺得這種項目越多越好。
QT,出行app 產品經理
在年終看到一條這樣的片子感覺很熨帖。看的時候腦海里閃回了過去一年的許多畫面。
整個看完之后我閉上眼睛還能回想起來的,是那個少女在出租車里的眼神。好像什么都沒說,又好像什么都說了。
5、ALDI奧樂齊戶外廣告,在上海地鐵里“種”蔬菜
品牌方:ALDI奧樂齊
推薦理由:
德國品牌在中國本土市場非常“接地氣”的一場campaign,放下了“洋身段”,以貼合時下消費者心態的洞察做創意,卻也優雅保留一絲屬于自己的“德國味”。
“超值”、“便宜”的巨大字體,加上巨型胡蘿卜、蔬菜,在擁擠的地鐵站里親切又吸睛。盡管主打優惠價格,但可頌、鮮牛奶、德式全麥芽鮮啤酒又讓人直觀感受到品牌帶來的是“有品質的西式生活”。
一場“中西合璧”挺成功的線下campaign,勝在各種小細節的精妙組合。
精彩點評:
Hanni,創始人@思享營銷
奧樂齊異形大蘿卜和大白菜搭配著“我沒胡說,我真便宜” 、“我好菜,但便宜啊”,吸引眼球之余,讓來來往往的人都記住了“真便宜”。搭配上面的“超值”,再次加強了定位。
而當消費者感興趣想了解的的一瞬間,奧樂齊的深藍色背景和講究的logo設計,又傳遞出“有品質,不僅僅便宜”的印象。可以說短短的時間內,客戶能get到品牌方想表達的“超值、品質、有趣”,傳播的效果和效率都達到了。
鄭丹,三亞學院廣告學專業副教授
菜市場文學算是刮起一陣旋風了,奧樂齊這一波操作主打巨物+超市文學,營銷形式很平價,勝在效果簡單粗暴啊,在文案中融入了共情+共鳴,一股為顧客著想的“舔感”呼之欲出,品牌人設算是立穩了。
魚丸粗面,創意/設計
一個項目融合了好幾個亮點:活用地鐵媒介+巨物營銷+菜市場文學。
含有低價信息類廣告就是要有點意思,才不會落入促銷的俗套,況且奧樂齊的定位也擺在那。幽默、真創意,永遠能滿足品牌的「既要又要」。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數英項目庫并積極評論,或許下一期精彩點評出現的就是你的名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