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展出“事故車”,網易云上線樂評日歷…「項目精榜」12月二期
每周一期的數英「項目精榜」,從過去一周我們收錄的所有項目中優選綜合表現突出的項目進行推薦,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進行相應的專業點評,同時精選用戶評論,為你呈現一份“即食有料”的行業內參。
寒潮來襲,呈上六個暖意濃濃的創意,為年底沖刺添把火。
「別克」將官網車型圖替換成“事故車”,警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快手」走訪名不見經傳的城市,將小城家鄉的獨有氣質娓娓道來;
「淘寶」把店鋪首頁廣告位,讓給流浪動物,助其被看見、被救助;
「網易云音樂」上線樂評回車日歷,按下即可彈出每日好事卡片;
「Apple」Personal Voice語音功能,讓失語父親依舊能用自己的聲音哄女兒入睡;
「臺灣勞動部」從兒童視角講述喪俗紙扎行業的故事,為所有勞動正名。
我們從過去兩周的數英項目庫中,精挑細選出了6個優秀的廣告案例,并附上多維度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以數英收錄發布日期排序
1、全國交通安全日,
別克官網出現破爛的“事故車”
品牌主:BUICK 別克
推薦理由:
在全國交通安全日,別克的官網上,展示的不是官方車型,而是被撞壞的“事故車”。
通過真實車主講述親歷故事,讓安全一詞更加具象化,更凸顯了別克的可靠性。品牌方通過大膽的創意,提醒大家行車注意安全的同時,也讓別克自身的安全被看見。
精彩點評:
瑞Ray,文案
第一眼看其實會擔心,品牌方這么大膽的呈現,會不會給品牌帶來負面的效果,比如一想到別克就和這些事故車聯系在一起,畢竟這些事故車的視覺沖擊力還是很大的。
看完整個案例后,反而想稱贊品牌方的勇敢和大膽。尤其是聽完事故親歷者的自述后,加深了對別克的好感,果然消費者證言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p>
李海星,品牌策劃
作為一個曾經住在鐵軌邊的人,這個項目我必須夸一下,整個創意的度拿捏得非常好,因為在鐵軌附近,那些安全警示用的是血淋淋的畫面,確實很有警醒作用,但是心理陰影也揮之不去。
別克這個創意就做到了兩者之間的平衡:呈現了事故的后果,但畫面不暴力,印象深刻但不是負面的印象,一下就把別克和安全鏈接在一起了。
Evelyne,資深創意
很久沒看到這么直擊主題的創意了。好的創意往往就是這么簡單,無需過多的藻飾,只需要呈現真實的樣子,就足以讓人記憶猶新,別克的這則廣告,值得收藏。
2、快手第四次「500個家鄉」,
看見「500 樣中國」
推薦理由:
快手的第四次「500個家鄉」,選擇了鐵嶺、大連和許昌,并提煉了它們不同的城市氣質:柔軟的鐵嶺、要贏的大連和不慌的許昌,從聚焦員工關懷,到轉為講述創作者的家鄉,快手正以自己的力量,讓小城家鄉被更多人看見。
精彩點評:
瑞Ray,文案
很開心,作為一個許昌人,看到朋友轉給我的快手500個家鄉里有許昌,還是挺驚喜的。細看短片,也把許昌的風土人情呈現得比較好,看完都有點想家了,看得出來背后的團隊是下了功夫的。
李海星,品牌策劃
三支短片,除了許昌讓人眼前一亮外,其他兩個城市都略微遜色了一些。正如評論區說的,鐵嶺存在感挺強的,大連的特色沒有表現出來。
表現最好的是許昌,要不是看到快手的500個家鄉,我都不知道有許昌這座城市,也不會知道中國有這么多有風土人情各具特色的城市,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快手的500個家鄉系列潛力很大。
Evelyne,資深創意
很喜歡這種帶著煙火氣的短片。不去選擇大眾熟知的城市為主角,而是選擇一些小的城市,挺好。三個城市精神提煉得也很棒,做出了差異化,三位創作者也選得很棒,在他們身上濃縮了城市的精神。
3、淘寶×它基金:
特殊的「推薦寶貝」,幫小流浪過冬
推薦理由:
“特殊的推薦寶貝”,是淘寶“寶貝”系列的長期公益項目之一。在流浪動物最難挨的冬季,淘寶與它基金聯動,將救助對象選定為小流浪,把公益救助的每一個流浪動物的故事,通過商家店鋪的推薦廣告位呈現出來。
從洞察到創意,品牌都在用人性化的善意叩擊人們的內心;在落地執行層面,也能看到公益的有用性與長期性,讓冬天變得更加溫暖。
精彩點評:
王女士,海爾某部門部長
創意比較新穎,利用淘寶這一平臺,能讓更多人關注到需要救助的毛孩子們,希望幕后策劃者們的創意能夠得到實際的支持。番外篇的設置,還能更大程度上引起瀏覽者的惻隱之心。
“推薦「需要你」的寶貝”,短短一句話卻能擊中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宣傳中可多多撰寫此類標語,增強宣傳效果。
李璐,挖藕創意策略組長
不推薦你需要的寶貝,而推薦需要你的寶貝。這次公益活動用溫柔的真實感,向用戶深化了淘寶品牌的價值,更像用戶講述了一個個寶貝等待救援的故事,喚起人性的善意。
傳播互動上,設有一些巧思,聲勢上55家品牌一起推薦。
玩法上,通過推薦海報進入自有小流浪旅社,低門檻購入禮包即可完成一份救助,該游戲將飼養行為和真實流浪狗身份故事結合,不止對小流浪旅社進行了一次成功種草,也通過游戲體驗實現用戶轉化。玩法的二次驚喜在于,寄送快遞箱里流浪4孩子的乞食信,俯拍的可愛大頭,再次觸動每一個擁有愛護之心的人。
瑪女士,前owaht高級運營經理
一直有在關注淘寶的小流浪旅社,所以這一次聯合商家和救助站的公益活動,也積極參與了一下。真的能感受到平臺和基金會,對流浪動物救助的態度和真心,每一份力用在了需要的地方,每一份光就會從流浪寶貝們的眼中流淌出來。
看到視頻里的小流浪們有了屬于自己的名字,有了背后守護者,有了遮風擋雨的家,他們再也不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在關愛與呵護下它們都是閃閃發光的寶貝。希望流浪的小動物都能在寒冬里遇到心軟的“神”。
4、網易云音樂:首套樂評日歷上線
品牌方:網易云音樂
推薦理由:
王女士,海爾某部門部長
產品創意很好,寓意積極向上,契合現代打工人的解壓需求。上班煩悶時,咔咔按一下,為自己來碗心靈雞湯,該喝還得喝~有收集癖的小伙伴們,還可將已彈出的卡片進行收集,儲存每日的好運與正能量。366天后,再回首24年的生活,也不全是煩惱與壓力。
建議:增加使用視頻,鍵盤音也是解壓利器~
李璐,挖藕創意策略組長
一個將樂評玩出花兒的品牌,這次在新年又將音樂情緒“貼臉開大”了——2024回車一下好運發生新年日歷。一個快樂交互的設計,告訴我們,原來日歷也能這么玩。
洞察上,年輕人生活里愛上量子力學,上班還是上進,最后都選擇了上香,包括吸引力法則的興起,都展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迫切的渴望;創意結合上,新年是美好的開啟,回車行為給予重啟的治愈感,一個按下的交互動作,一份份走心的治愈文字,讓開啟美好生活的心愿有了強行動力。
回車作為創意載體,讓概念表達直接,簡潔玩法也賦予用戶使用儀式感,有意思。
瑪女士,前owaht高級運營經理
前有豆瓣臺詞臺歷,后有網易云樂評日歷,情懷這一塊屬實讓你們搞app的拿捏了。
我暗自揣測,網易云是想主動宣傳正向積極的樂評,來去掉emo的標簽?把樂評實體化,更像是試圖把內容徹底打進用戶的心里,而且這回車外形怎么看都像解壓玩具,一天只能打一次也太“低效”了,我感覺我一天就能把一整年的日歷都打出來,剩下的364天咋辦?自制emo樂評嗎哈哈哈。
5、蘋果暖心廣告,幫你找尋丟失的聲音
品牌方:Apple 蘋果
推薦理由: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Apple推出了一支從童話反轉至現實的溫暖廣告片。
短片伊始,純凈的治愈力便迎面襲來:伴著空靈的自然音,追隨一位小女孩與其同伴粉色毛絨兔的足跡,不斷翻山越嶺、乘風破浪,去尋找內心丟失的聲音。
是不是像極了童話書中的冒險之旅?果然,畫面一轉,回到現實:這的確是一本童話書中的故事。剛還在冒險的女孩,此刻裹在溫暖的被窩中,聽著身旁失語的父親,借助iPhone的語音功能,為她朗讀睡前故事。
這支片子的暖心,不止在于結尾揭曉的親情故事,更在于Apple人文關懷拉滿的產品功能:為面臨失語風險的用戶,采集構建聲音。
關注到少數弱勢群體的需求,并落到實處為其解決,便是品牌為用戶編織的最暖心的現實童話。
精彩點評:
大豬,@文案怪談(公號:copywriter_s)
很有童話色彩的創意廣告片。剛開始還想吐槽怎么沒有中英雙語字幕,后來發現沒有字幕也能看懂和看下去。
有人說這種到最后幾秒才出現產品的廣告,不符合黃金3秒定律。其實,越是強大和越是有自信的品牌,越是不在乎什么時候露出自己,把一個核心創新表達好,把一個故事講好,把產品帶來的價值點呈現得更有趣和更打動人,便是最重要的任務。
潘二蛋,@廣告百貨(公號:storead)
蘋果這支廣告,向我們展示了什么叫科技人文,一個原本冰冷的科技產物,背后處處是對需求的捕捉、人的關懷。
廣告本身的創意,也是采用了一個童話般的奇幻設定,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真實而又美好。隨著故事的推進,最后我們看到原來是一個失語的父親,在用蘋果手機給女兒講睡前故事,不僅展現了蘋果的強大功能,更是將科技帶給人的溫暖詮釋得淋漓盡致。
JoeZhou,某新能源汽車品牌,品牌推廣
檢索了下,發現在國際殘疾人日有動作的品牌,屈指可數。一方面,這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不是說不重要);另一方面,品牌做不好反而有風險,所以大家基本都選擇了保守路線。
看完整個廣告很暖心,依舊是蘋果熟悉的味道。講述小女孩尋找聲音的故事,夠有吸引力,產品元素在最后部分出現,給人一種“原來如此”的點醒。此類提升好感度的方法,值得其他品牌學習。
6、臺灣公益廣告,我的爸爸是一個藝術家
品牌方:臺灣勞動部
推薦理由:
今年五一,臺灣勞動部推出了一支公益廣告:為喪俗紙扎從業者發聲。
短片放棄成人視角,選擇借一位普通紙扎師的孩子之口,化繁為簡,輕巧地講述了年輕一代對該行業從持有偏見到走向認同的故事。
促成他們態度轉變的原因,很簡單:紙扎師的孩子與曾經嘲笑他父親的同學,看到了紙扎給失去親人的家人帶來的精神慰藉;其他同學,則是親眼看到了紙扎走出喪俗行業,變成普通玩具的“神奇”過程。
這種純粹、不摻雜利益的孩童目光,看似有些“幼稚”,或有理想化看待問題的嫌疑,卻有效避免了短片落腳結論“勞動萬歲”落于窠臼。
選對講述故事的視角,有時候會是激發廣告能量的關鍵。
精彩點評:
大豬,@文案怪談(公號:copywriter_s)
看完其實沒有文章開頭說的“有笑有淚”,而是平靜中帶著淚點(小朋友一起哭那里)。但是,從勞動節(而不是中元節)想到這種題材,腦洞真的不得不服。
這種與死亡“死人骨頭”有關的題材,從《入殮師》到《人生大事》很多電影都會涉及,難能可貴的是,這條片子從小朋友的視角切入,拍得自然且真實。公益廣告就是要讓人相信。
潘二蛋,@廣告百貨(公號:storead)
這是一個典型的通過消除信息差而打造的廣告。很多人其實都對紙扎師這份職業有誤解,甚至是偏見,覺得這是一個低等的、不吉利、不入流的工作。
而這支廣告通過先抑后揚兩個小小的故事,就點出了一個事實:這份不起眼的工作,有著難以取代的價值,它是生者對亡者的思念和不舍的情感載體。
另一方面,也借著兒子與同學的行為轉變,既說明了兒子的父親確實是一名藝術家,也間接傳遞出了工作何來高低,也不分貴賤,專注于自己的領域,依然可以發光發熱。
JoeZhou,某新能源汽車品牌,品牌推廣
這則公益廣告聚焦在勞動節的節日特性,有溫度輸出節日理念。從孩子的視角看到每一份工作的偉大,更能讓人深思。
通過對一個不是那么光鮮亮麗工作的看法轉變,來傳遞各行各業工作的人都是偉大的勞動者,引起打工人的共情。
短片最后呼應開頭未讀完的《我的爸爸》作文,“我覺得很偉大”再一次對短片升華。小男孩演技真好,讓人看起來很有代入感,也為短片加分不少。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數英項目庫并積極評論,或許下一期精彩點評出現的就是你的名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