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期的數英「項目精榜」,從過去一周我們收錄的所有項目中優選綜合表現突出的項目進行推薦,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進行相應的專業點評,同時精選用戶評論,為你呈現一份“即食有料”的行業內參。
這里的創意比瓜還要精彩!衛生巾品牌Libresse薇爾出品的真人+動畫短片在今年戛納勇奪14金;天貓超級品牌日×紅星美凱龍推出了一套表現“人間真實”的家具,瓜田沙發、防禿警鐘,每個都想入手;創意熱店安知更在閑魚上開設小店,販售那些溢出來的創意……我們從過去兩周的數英項目庫中,精挑細選出了5個優秀的廣告案例,并附上多維度點評。
*排名不分先后,僅代表收錄發布時間順序
1、天貓超級品牌日×紅星美凱龍:
一套表現“人間真實”的家具
推薦理由:
傳統品牌瞄準天貓超級品牌日的營銷賽道,其意圖很明顯,即刷新品牌形象,以品牌年輕化獲得更多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紅星美凱龍這波營銷動作的亮點在于精準戳到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和爽點,隨時隨地吃瓜痛快、獨居的安全感缺失、剁手購物欲、亞歷山大、日漸頭禿等等,通過將這些點與家具以及他們熟悉的場景相連接,以趣味的創意、幽默的梗來進行溝通,很輕巧舒緩地釋放了品牌魅力,加深了品牌印象。
精彩點評:
Daniel Tian,創意總監@加拿大YIYO :
能感覺出TIMA從創意到執行的用心,對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很有洞察,大膽跳出了傳統家具廣告的套路,把廣告創意的嫁接雙關等招式巧妙用在了造物上,直接化身產品經理,再用一本正經的方式搞笑演繹,讓我想起了《我叫黃國盛》和“沒啥用科技”,這種視頻挺考驗功力,但TIMA完成的不錯。
執行上也很細致,每件家具都用了不同的敘事風格,防禿警鐘和人爬架那兩個很搞笑,絕對緩解焦慮,讓人忍不住想擁有,我希望老年生活可以這樣度過:在購物欲缸緩緩躺下,讓心靈雞湯漫過胸膛,泡完澡往人爬架上一蹲,咬著指甲應付甲方……
部分家具的創意可以再大膽和實用些,這是個有趣的開始,給年輕人的家具是該變變了,希望好玩的創意真能融入產品設計,不如出個系列每月推新品,讓粉絲一起參與設計,未來的家具不屬于奢華高端,屬于引起舒適的創意。
在影響和結果方面,TIMA講幾乎沒有傳播渠道,這點比較在意,創意雖好玩但并不屬于那種能出圈熱議的,靠自傳播影響很有限,我想這也是沒給出確切數據的原因吧。不管怎樣,這都是一次不錯的創意和開始。
歡喜Fancy,文案@歡喜Fancy(公眾號:Fancy_Chiang):
這是一個從創意到執行都非常棒的作品。每一個痛點都太戳我了,不得不說洞察找得太準,特別是“瓜田沙發”、“防禿警鐘”和“狗頭保命石頭”,人間真實誠不欺我,每一樣都好想擁有。沒啥用但又沙雕的設計在很多廣告中都有應用,可家具結合當代青年痛點實屬少見,讓人眼前一亮。也讓人對紅星美凱龍這個品牌的印象大大改觀——原先覺得有些老氣。
品牌年輕化一直是這幾年討論比較多的話題,這次的嘗試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因為它真的有懂年輕人,有趣、有料,玩梗玩得飛起。重要的是跟年輕人打成一片,而不是刻意討好,這些透過最終的執行細節都能看出來。最后希望后續這些家具能量產啊。
巖石,某品牌市場負責人:
不僅好的創意是直接的,形象的,好的品宣也應該是直接的,形象的。紅星美凱龍這次并沒有從實用性出發,而是直接用家具設計詮釋熱梗背后的含義,切入年輕人的生活痛點。各種奇怪的家具在年輕人的生活中出現的畫面,其實象征著品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是一種高明的心智占位方式。
能看出來代理商對各種類型廣告的表達方式相當熟悉,這波是在秀操作,但確實內容銜接都不錯,各部分幽默感的平衡做得很好,有種各種風格都能駕馭的感覺。
2、智聯招聘×方青卓:靠譜有方,求職不慌
推薦理由:
今年求職季,智聯招聘拍了一組不太一樣的宣傳片。告別“洗腦”式廣告,智聯招聘邀請了老戲骨方青卓,用一種更友善的溝通方式與受眾對話。三條TVC對應三種求職者可能遇見的場景:老板“畫餅”、混亂的簽約合同、著急去面試卻被堵在路上,也用生活化、接地氣但不失幽默的演繹引出了智聯招聘的相應功能。是一次不錯的與年輕群體的溝通。
精彩點評:
七馬,北京某廣告公司ACD:
能看得出來創意和執行團隊對待這一項目的用心,短片節奏把控得也比較好。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項目后續的傳播。(這可能不是創意代理商的工作,那就當是向品牌方尋求答案吧)3條1分鐘的片子其實也不算短,后續會投放在怎樣的渠道,是我比較想要知道的。或許會成為視頻節目前的貼片廣告嗎?如果這樣的話,還是比較能起到作用的。目前來看,如果只是單純地在社交媒體上做一些宣發,可能很難將這些短片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叁參,文案: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想法真的就是哈哈哈哈,這年頭能讓人開懷大笑的廣告真的不多咯,從這個角度看,智聯招聘這波營銷做得還是值啊。三個功能點短片概念也很清晰,都是拿捏住了一個小點,做情景式的發散,這樣的方式更能夠拉近與目標受眾的溝通距離,也更聚焦產品共能本身,表達上也比較簡潔。
哦對了,終于不用再在電梯間聽到某某招聘App的洗腦式廣告了!
喜歡這樣短平快的TVC,方老師的表演很為短片增輝!喜歡每條短片之后的反轉,尤其是畫餅的那個篇章的最后,有爽到!不過三條TVC中,最后的“行程篇”,說實話在劇情推進上有些生硬,感覺是在強行介紹智聯招聘能夠視頻面試這一功能。并且,給到方老師的角色定位也與前兩個篇章有些脫節,前兩條TVC中方老師很有那種深藏不露掃地僧的感覺!所以,整個case如果有把這個篇章的情節設定打磨得更好,一定會更加更加出色。
3、有家創意過剩的廣告公司,在閑魚上賣閑置idea
推薦理由:
與其說這則廣告讓人誤以為是閑魚的廣告,不如說是廣告公司刻意為之,靠外來“誤解”來吸引關注,引發討論。這一招“借東風”真的非常聰明,萬一被閑魚看到,說不定真就有下一步合作的機會。創意切入點不錯,不過從傳播角度,價值不算很大,頂多算作圈內的小自嗨創意,如何真正鏈接到品牌方,如何讓傳播不斷發酵,而不是停留在圈層內,值得思考。比如,是否可以給閑魚發一封群眾聯名郵件?再制造一個廣告人help廣告人的話題?打法還是挺多元的。
精彩點評:
TK,創始人@ J co. 上海:
作為同樣打拼著的人深知小公司的不易。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他們,但通過項目我還是能夠感受到那種最初做廣告的熱忱和理想——我想讓這個世界因我而不一樣,哪怕就一點點。在咸魚平臺開辟屬于自己公司的精神角落,閑置的,沒賣掉的idea就安靜躺在那里,畫面很美。在這個內卷的時代做一些不一樣的,為你們點贊。
把創意變成一件商品公開拍賣,“拍賣創意”的創意核心是提醒人們發現創意的價值。這個點子立意很好,夸自己的同時順道結合了閑魚的業務,也把廣告行業賣創意、賣稿子的核心說出來了。
不過,我總覺得創意沒有把高度提升上去,抖了大機靈但感覺很平啊。廣告roi原則忘了么?震撼性、相關性、原創性。
為什么不深挖一下廣告科學和藝術的爭論?閑魚賣貨和廣告人賣稿真正關聯是對商品長期價值認可,而不是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沖突在于,一個是靠大數據推薦,另一個是靠獨樹一幟的風格的吸引。整體看下來這個創意商業味兒十足啊,像是批量生產的創意罐頭,沒有營養但是管飽。文案和海報設計就像商品標簽,所有信息都很醒目但就是沒有靈魂。
我們不該這么做。
歡喜Fancy,文案@歡喜Fancy(公眾號:Fancy_Chiang):
乍看以為是閑魚的廣告,再看是廣告公司給自己打的廣告,真的太秀了,閑魚趕緊打錢。
話說回來,創意過剩到閑置,于是上閑魚賣idea,用來彰顯創意“多”這個點,沒毛病。關鍵這些閑置創意還都很有梗,頗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精髓,我相信這些比那些曾經出街的創意更棒。廣告公司不愧是廣告公司,給自己打廣告特別賣力。消費者最喜愛廣告獎里的評委是真心的吧?表情包郵票這個創意太戳年輕人了。好想看哪個公司愿意買下這些創意,首先投閑魚一票。
4、薇爾科普動畫,帶你了解女性的私密世界
品牌主:Libresse 薇爾
代理商:AMV BBDO
推薦理由:
如何用視覺呈現身體感覺?這支斬獲諸多國際大獎的短片告訴你,什么叫做“好創意”的翻譯能力。色彩、動畫、真人表演等手段整合運用,將子宮內外的聯動體驗視覺化呈現,一種“肉眼可見”的愉悅和疼痛,就這樣傳遞出來。估計連從未有過“子宮體驗”的男性,看完本篇之后,都大概能了解女性體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本篇的分寸感也掌握得非常好,不過分血腥,但也絕對不弱化子宮的真實體驗。非常厲害的作品,真正做到了“用創意手法解決難題”。
精彩點評:
RW,Creative@ SAN’S 梵也:
又是一個沒有VO的故事,太棒了?。ㄎ陌缚裣玻?/p>
女性所有的疼痛本就無法言清,而Womb Stories真的做到了讓一切盡在不言中。不同的筆觸、畫風穿插敘事,將血淋淋的難以啟齒描繪成一個老少皆宜的寓言故事,讓男性、女性、大人、小孩都能從中獲得各自對女性“痛點”的理解與共鳴。這背后創意有多少深刻思考,每看一次都會發現驚喜,果然是全場大獎的魅力。
耳只一,文案:
不得不稱贊戛納獲獎作品,質量是擺在那里的。
首先視覺很強勢,沒有只是單純的動畫敘事,也沒有單純靠現實講道理,而是將二者結合,現實不好解釋的地方,用動畫比喻。需要人產生共鳴、獲得真實感的地方,也有通過真人場景給予代入感。這是一個將各種創意手法融合得很好的有趣廣告。表達很簡單、清晰,執行讓表達變得更有趣。我很喜歡。
創意為生活發力,它可以有多種支點,但針對某個case,抓點只可能有一個。在本案中,就是“疼痛”。但它的難點在于如何表達和呈現?很多時候共情和表達是兩種不同的能力。你感受力強,但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呈現,或者找到合適的表達的度,是讓人足夠抓狂的事情。
女性初潮、經血帶來的諸多不便、性愛的歡愉、子宮內膜異位癥帶來的痛苦以及更年期的潮熱……這些都是生理現象、或許正?;蛟S不正常,但連女性自身都不一定敢于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時候,動畫是比較好的呈現方式。它沒那么血腥、但足夠真實,用想象鏈接起生理健康的橋梁。
5、ACNE STUDIOS“打臉”小游戲:創作你的個性音樂
品牌主:Acne Studios
代理商:Klue 上海
推薦理由:
“好玩”雖說是簡單的兩個字,但真正做到“好玩”,尤其是讓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好玩”,并非易事。“好玩”首先要喚起好奇心——一種從未遇見過的新奇體驗。對于絕大多數網友而言,都未曾有機會親自創作一款音樂,畢竟技術含量是有一些的,也不在普遍的認知范疇之內。于是 “Face Beats 錄音室”以一種“科普”的姿態,邀請大家來探索未曾經歷過的音樂創作之旅,方法還賊親民,賊簡易,大大降低了人們的嘗試成本。另外就是它的主界面,是品牌方 Acne Studios 的標志性符號。把它變成主界面上的交互圖標,即增加了互動的social感(這個笑臉有點可愛)和體驗感,也不斷在受眾腦海中強化品牌印象。總而言之,是一款參與感極強且非常有意思的互動營銷。
精彩點評:
RW,Creative@ SAN’S 梵也:
從Face Beats里那一聲魔性的“嗐”,到玩上頭后的“哎?有點意思~”,再記住“ A~CNE~”studio,表面上看是消費者自己玩自己的過程,實則是品牌通過一個小程序實現了消費者認知教育。就像SKII通過VS系列動畫變身SKII STUDIO,用超越品類的溝通方式、內容,最大限度地與潛在消費人群進行跨圈互動交流。
希望有更多品牌敢嘗試多做點“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把格局打開,變得更有意思。
耳只一,文案:
音樂制作軟件其實蠻多的,同類型的選擇音效合成有很多很多。ACNE STUDIOS的有趣的地方是在于,換了種呈現方式。在選擇上加了一層表情,盤活了選擇片段的興趣點。且流暢的試玩感,讓人很難不上頭。只是沒有看到這個游戲的目的,對于我來說,欠缺了一些交互性,算是調劑生活的小品~我很喜歡~
Not too happy, not too sad, too cool! 一張張冷酷的臉,加上冰冷的合成器音樂,卻組成了非常酷的創意,創造出了幾萬人加入的熱度。在這個小游戲里,品牌、產品都被弱化了,更多的是創作音樂所帶來的趣味性,甚至可能剝離了品牌,這也是一個能讓人玩上很久的游戲。但在了解了品牌對于音樂的理解之后,反而更對這個來自斯德哥爾摩的時尚品牌更感興趣了,不說了,我要繼續去做音樂了!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數英項目庫并積極評論,或許下一期精彩點評出現的就是你的名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