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文:Yi L.
數英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瞎霧搞”? 有搞頭!
“儂伐要瞎霧搞哦~”
小時候,每當冒出些奇思怪想,Lili 就常聽爸媽這樣對自己說。
上海話里的“瞎霧搞”(也叫“烏搞百葉結”),是指做事情不講究邏輯,沒啥章法,提出的點子不切實際。盡管這話聽上去略帶責備,Lili 卻清楚記得爸媽表情里隱隱的微笑:
“可能就是這微笑,讓我覺得‘瞎霧搞’或許是有搞頭的!”
Lili 笑稱,正是“瞎霧搞精神”引她走進廣告這門與本專業毫不相關的行當,迎接一扇扇洞察大門的打開;而 2007 年的一次“瞎霧搞”,甚至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
當時的一場愛情,將上海姑娘帶離熟悉的城市。幾個行李箱裝下所有,從此他鄉變故鄉,在香港一待就是 16 年。
“我就是比較任性,性子也急。當時什么都不理,就去香港找工作啦!”
Lili 不掩飾性格中像小孩子的部分:越過理性盤算,聽從直覺牽引和感受反饋。她看中“瞎霧搞”背后的勇氣和較真,認為這恰恰是創意人的基本條件:
“沒有這種非理性的膽量,怎能讓單調的工作簡報變成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精彩作品?”
Cheil 香港:我們又拿獎啦!
身為 Cheil 香港執行創意總監(ECD),Lili 在過去 7 年與團隊合力打造了一系列蜚聲國際的行業經典,為揚聲器品牌 JBL、糖果品牌珍寶珠創意的平面廣告收獲到 Cannes Lions 、LIA、NYF、D&AD、The One Show 等頂級獎項。
在《Campaign Brief Asia》榜單中,2018 年至 2021 年,Cheil 香港連續三屆摘得中國香港地區“第一”創意代理商桂冠;2021 年,在該榜單的“亞洲最火 / 獲獎最多創意人”單元,Lili 位列第二(第一是 Cheil 香港首席創意官 Paul Chan)。
帥帥的阿 Paul 和美美的 Lili
回顧高光佳作,Lili 坦言它們是“難得的機會”、“一旦出現就要豁出去玩一下”;畢竟更多時候,自由發揮不常有,否定和拒絕時而發生。
“瞎霧搞”也讓她累積了大量“瞎稿”,就是自己好喜歡,竭盡全力,最后卻沒能說服客戶買單的創意。心灰時,她會拿它們出來望一望,給自己打氣……
然后?然后就繼續等風來 ——
“你需要很天真地相信這件事是可能發生的,這個 idea 是可能實現的,你才能把它做出來……失敗了 100 次,但哪怕 1 次、2 次讓你逮到機會,客戶愿意買單,就盡情去做,把它推到最高的高度。”
看著眼前這位梳著齊劉海、長發垂肩的漂亮女生,竟然忘了她是服役 22 年的廣告老兵和 16 歲孩子的媽媽。
在 Lili 的世界里,“瞎霧搞”是創意人的好本領:“何不用成年人的認真,像小孩子一樣天真?”
1
未曾見過的圖景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畫面,是別人從沒想過的。
“找不到第二件類似的平面創意,完全沒有;這正是它的得意之處。”
聊起 6 年前 Cheil 香港為 JBL 耳機打造的作品,Lili 很自豪。平面廣告誕生至今,越來越難在白紙上畫出未曾見過的圖景,但他們做到了。
離奇、抓睛、精致的視覺片段 ——
左右兩位爭喋不休,淚水混著口水飛濺;碩大臉龐擠壓中間主角,留白處恰好勾勒出一副耳機的剪影。
這么近,卻這么靜。
JBL:Block out the chaos(靜音)
創意:Cheil 香港,制作:Illusion CGI Studio 曼谷
盡管預算不高,JBL 項目沒有什么創意約束:幾張放在唱片店里做展示的海報,突出耳機的降噪功能即可。
對 Lili 而言,它像是一場期待已久的全力以赴 ——
“最初設計里,耳機是看得見的,耳罩剛好把兩邊嘴堵住。后來我們只留下剪影,這樣更有視覺沖擊力;概念上也沒有那么直接,讓觀眾有一點點想頭,一旦看明白會非常開心。”
回憶創作場景,興奮依舊:她喜歡作品中有點怪、有些迂回的耐人尋味,也記得大家把周末都騰出來狂想,從 10 幾個場景中選出了 3 個最幽默、最直觀的故事。
來看一眼 JBL《Block out the chaos》的手繪草圖
為達到完美視效,他們聯系了全球頂尖平面制作公司泰國 Illusion CGI Studio。
“說實話,當時有些吃不準,怕對方不接。”
面對地位甚高的合作者,Lili 坦誠大家不確信 —— Illusion 對作品的創意構思有著犀利眼光,“平凡”的點子,可能未必會被承接制作。
收到 Illusion 的肯定回復后,案子順利“起飛”:從 CGI 3D 模型預覽,到完成上色的初稿,作品之卓越逐漸清晰。
2017 年至 2018 年賽季,JBL《Block Out the Chaos》在全球各大創意節贏下多項殊榮,包括戛納 2 尊銅獅和 LIA 3 尊金獎。
數英:“別人想象不到的畫面”……但你們是如何想到的?
Lili:因為在想到之前,我們不會停下。
我們經歷了很多輪頭腦風暴,攤一桌子想法。創意是經過幾輪“思維便秘”后的靈光乍現,來了就來了,也不知為何……稍微休息一會兒,喝口水,突然就有好想法送到你腦子里。
我平時做創意就是拿一張紙和一支筆,不停、不停地寫,包括它的角度和執行;一個 brief 寫 20、30 個。不停寫的過程中,發現不錯的就打個圈,針對它再深挖挖,慢慢聚攏到幾個最好的點子。
需要讓 Quantity(數量)產生 Quality(質量),當達到某個量度就可能出現好的 idea。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里面提到“青蛙王子”定律很有意思:在找到王子之前,你需要親吻很多青蛙,以及癩蛤蟆。
數英:一個 brief 想 20、30 個點子……是在尋找什么?怎樣的創意算想到位了?
Lili:當你想到位時,整個人會有一種類似“被電擊”的清醒感和興奮感,突然覺得眼睛也“亮”了;針對平面廣告的構想來說,乍一看它或許有點變扭,一點點不順眼,但是是好的那種不順眼。
我喜歡對工作簡報刨根問底。好創意的“根”要扎實,最牛的想法永遠少不了一個新鮮的洞察。我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力,畢竟腦子里已有了很多年的沉淀。
數英:一個耳機品牌的海報項目,大家如此全力以赴。
Lili:沒有渺小的項目,只有自己把目標定小了。哪怕一個 logo 的設計,都有可能被收錄在下一年的 D&AD 里。
Cheil 香港成立于 2010 年,剛開始挺小的。2012 年現任首席創意官 Paul Chan 加入后,它開始嘗試拓展更多客戶。JBL 正是 Paul 帶來的:他是位音樂發燒友,買唱片、音箱買到和客戶結緣了。 客戶問他可不可以為 JBL 降噪耳機拉拉生意,做一套店內的促銷海報,于是項目就來了。
每當遇到這樣比較大膽、敢玩的客戶,我們就踴躍地提各樣 idea。好機會來到眼前,還不豁出去?用廣東話來說,就是“千祁咪走雞!”
數英:在 Cheil 香港,涌動著挺純粹的創意火焰?
Lili:這是一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公司,編制精簡。
創意部人數不多,總共不到十位同事,略過了 planner 板塊,包括大概念、策略的產出也由我們負責。
創意過程不存在多層級 review,就是找主管聊聊,沒問題便直接對外;這會令時間把控更容易。Paul Chan 很謙遜,他愿意給員工發揮空間,不輕易扼殺創意。
大家的心流是相通的,想到好點子都會起雞皮疙瘩;當然完美主義也到了挺高境界:創意或執行上不滿意的,就算今天沒說,明天也一定拿出來講……作品像我們共同創造的小孩,不希望任何東西傷到它,或是任何瑕疵不被理會,畢竟很難過得了自己這一關。
招人時,我也最看重一個人的熱情。像 Richard Branson 所說,你可以教 ta 很多技能,但熱情是教不出來的。ta 心里有沒有一團火,其實很容易察覺到。
數英:您也提到類似 JBL 這種創意自由度較高的案子不常有。那平時呢?心灰時如何度過?
Lili:我也經常會有消沉、很自我懷疑的時候。但我挺相信“失敗的哲學”(failosophy):沉下心接受失敗的同時,你多少會知道下一次該怎么做,可以怎樣令失敗的幾率降低一些。
另外,我有一個“挫敗感修復”文件夾,里面存著自己很喜歡的“瞎稿”,收錄著自己的作品在網上收獲的點贊和評語,還有那些做廣告開心時刻的短日記。當自己一消沉下來,就會打開來看,提醒自己努力是值得的;補回一些自信值,把精氣神重新提起來。
2019 年,Cheil 香港再次等來了一個好機會 ——
幾張為糖果品牌珍寶珠(Chupa Chups)創意的畫面, 要令小朋友、大朋友一眼愛上。
“剛開始 idea 沒這么完美:小朋友的頭長長地伸出來,就結束了。”
Lili 回憶說,在僅有的兩周時間里,基于最初的構想,她和同事們不斷往畫面中增添情境,使作品更有看頭、更具洞察。
后來,長脖子變成托起腦袋的小手;一顆糖果,一個動作,“解救”主人翁逃離眼下繁忙。
“糖果在嘴里慢慢融化,好像沒那么沮喪了,離煩心事兒越來越遠……就這樣一點點、慢慢把細節磨出來。”
再次邀請 Illusion CGI Studio 擔當制作,主題為《A Sweet Escape》的系列平面,在當年戛納國際創意節斬獲 3 尊銅獅。
Chupa Chups 珍寶珠:A Sweet Escape (甜蜜逃脫)
創意:Cheil 香港,制作:Illusion CGI Studio 曼谷
“珍寶珠這組作品,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獎項的肯定。”
數英:和 Illusion CGI Studio 合作多次,有哪些難忘回憶?
Lili:怕把大師給得罪了。
制作階段,每天都是瘋狂的郵件溝通。因為制作時間緊迫,Illusion 剛發畫面過來,我們馬上就得寫反饋。 等整個項目做完,差不多改了十幾版。
JBL 的畫面細節,包括流口水的方向、小朋友手里搖鈴的顏色、手的紋路、肥胖的感覺、眼線和眼影怎么畫……這些我們都動足了腦筋,只要第六感告訴你“這個地方可能不太對”,就要馬上優化。
發反饋時我們有點小心虛,怕 CGI 大師們看了會很生氣,覺得我們麻煩,甚至不想再與我們合作。但每次 Illusion 都非常理解,并全力支持我們的觀點,和我們一起追時間。最后修改完的作品,也確實證明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花下去的時間是值得的。
JBL 的稿子我用畫框裱起來擺在家里;它更像藝術品,不只是廣告。
數英:怎么看創意和制作的關系?
Lili:大家都在說,“原創點子(original idea)”現在差不多全做完了,更多是以新手法升華舊想法。但新手法究竟如何產生?很大程度依靠執行,依靠別人沒見過的“原創”畫面呈現。
在我看來,成功的創意是 80% 的想法加上 20% 的執行。面對一個特別好的 idea,更要找到最好的執行團隊去做,就是求,也得求。
這幾年成功的廣告給我的感受是,有些更趨于藝術性,有些喜歡鼓勵整個社會的包容性,有些用很刺激的手法挑戰約定俗成。說起藝術性這一類,早年也許一個點子靠一句話就能贏大獎,但如今,若在執行階段沒能像藝術一樣進階與深耕,可能會差口氣。
Chupa Chups 珍寶珠:Joy Stick
創意:Cheil 香港,制作:Illusion CGI Studio 曼谷
“2019 年 6 月戛納國際創意節,
我們見到了 Illusion CGI Studio 創始人 Surachai 先生(右一)。”
“6 個月后的冬天,借著赴曼谷拍片的機會,
我們參觀了 Illusion CGI Studio。”
2
感性體驗派
生活體驗越多,越容易讓這輩子無悔。
“我這人超級感性,愛觀察,細節烙在腦海里,靈感就這么來了。”
Lili 信賴自己的感受,這是她與世界接觸最本能的方式;于是走過的每座城,在印象里都被定格為某個場景,以及它的氛圍 ——
故鄉上海是夏天的弄堂,洗過澡的人們坐在躺椅上,空中散著花露水香;晚些時候,一群孩子圍著昏黃的路燈,追逐打鬧。
新家香港是一扇扇有個性和巧思的櫥窗;它也是海灘上陽光曬在背后的灼熱,行山時迎面吹來舒爽的風……
像她最愛的作家莫言,骨子里的敏感并未將 Lili 引向憂郁,反倒增添了些許詼諧。這大概是一次次主動地選擇,在“灰”與“亮”之間,她是更愿意靠近后者的那類人。
高考失利,錯過了一心想讀的日語專業,Lili 在日化美容系學習護膚品的高分子結構,簡直“一頭煙”;但她性格熱情,審美強,總被選修化妝課老師帶著外出拍攝,和學長、學姐關系也好。于是臨近畢業,手里迎來兩份實習:時尚雜志編輯和廣告公司文案。
“模特們很漂亮,但抽煙不少,坐在一攤衣服后面,我看著覺得傷感、孤寂。”
Lili 笑稱,或許“找樂子”的天性嗅中了廣告業,嘗試后果然不負所望:
在實習公司,她 PK 了一眾名牌大學新聞系候選人,拿下文案崗,成為創意部唯一的女生;后來,那個“馬鈴薯身披炸藥包,開心赴工,鮮炸也鮮吃”的點子被客戶相中,她發現自己的天馬行空能產生現實價值;2002 年大學畢業,她進入 DDB 上海,因為 Remy Martin 人頭馬項目,跟著同事們在午夜 Club 做調研,至今都覺有趣……
“一張青澀照片,記錄在 DDB 上海的舊時光。”
廣告也讓 Lili 遇見了愛情 ——
那是參加完 DDB 于新加坡舉辦的全球培訓。機場臨別時,她讀出了一位香港同事眼中的“別有深意”,隨之開啟一段異地戀。再后來,她決定去他的城市,盡管當時男生還不怎么會說普通話,二人交流偶爾得靠小本子上的寫寫畫畫:
“可能就是有這么多不方便,反而讓我有感覺,讓我喜歡。之后我就義無反顧地去香港找工作啦!”
數英:從大學研究化妝品的高分子結構,到成為廣告文案,您覺得創意人的核心技能是什么?自己是如何獲取的?
Lili:可能就是這個大學專業,讓我百分百確定自己無法勝任需要理性主導的工作。
寫文案有意思多了!每天都在考自己如何將一個有趣的概念用最簡單的方式闡述出來。這可能也和我小時候的一個愛好有關 ——
那時候沒有互聯網,家家戶戶都訂閱《新民晚報》。我最愛看的就是電視劇劇情概述這一欄,并很羨慕做那份工的人,因為 ta 可以比所有人都早知道精彩劇情。后來自己也仿效起來,嘗試著用幾句話概述看完的電視劇……我很享受這種把復雜的信息精煉化的過程。
總之,‘think loud, write short’,想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可以“瞎霧搞”,但輸出一定是準確、簡潔的。或許這就是創意人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
數英:從事廣告業 22 年,它緣何對您有持續吸引力?
Lili:做廣告確有不順心的時候,但我從中獲得的樂趣,是它不斷創造機會來豐富我的人生體驗。
很多職業的日常體驗都很單一,但廣告人的生活可以隨著不同的項目千變萬化。不止打開了眼界,很多時候還在打破“性別界限”;這正是它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它賦予從業者的特權。
于我而言,生活體驗越多,越容易讓這輩子無悔。馬東說“生活,‘活’字三點水,要流動”;總待在一個地方、一種狀態里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所以當有機會改變,我就嘗試。
2007 年,Lili 拿到 Leo Burnett 香港的普通話文案崗。
抵港頭幾個月,語言關過得挺順。她笑稱是“形勢所迫”,畢竟公司老板和家里老公普通話都不太靈,她一定要靠粵語表達自己。
Lili 清楚記得 16 年前初到香港時的工作場景 ——
從創意到制作,“高效”與“完美主義”體現在廣告流程的各個方面:“所有人都很拼的,飯可以不吃,但每一關都把控得特別嚴實;任何小細節沒做到最好,就不能提案,不能出街。”
嚴謹之外,客戶的高開放度帶來了提案現場的敢想、敢說,幾乎有什么都能攤開來討論。
“香港的快節奏能被直接感知:行人很快,收銀員很快,大家都很快。”
在 Leo Burnett 八年,Lili 說自己像被“高速”裹著向前,她也習慣于此:服務寶潔期間,整個組每周往返香港、廣州,和客戶結束會議就得趕火車,沿途留下一群廣告人狂奔的背影;剛坐上座位,餐桌又成了辦公桌……
“在 Leo Bernett 香港的最后一天,
我的‘散水餅’零食車走遍了公司的每個角落。”
時間緊湊,Lili 還升級當了媽媽。
一件娃娃裙裝下小小的自己,同事們幾乎看不出眼前站著的是位孕婦。休完 8 周產假,就復了工:
“說實話,和小朋友一起的時間不算特別多,多虧姥姥過來照顧。加班不能避免,我就盡量早上起得早些,陪她去上 playgroup;周末時光當然就全是她的啦!”
“那時妹妹還很小。”
“長大一些,就可以和我一起玩啦!”
之于家中另一位同行,Lili 笑稱,最大的挑戰莫過于在提案現場遇見自己的老公。盡管知道雙方將代表各自公司出席,但在大廳里視線對上的一刻,依舊“非常尷尬”。
下班回家后,他們約定不談廣告,不能腦暴:
“否則人要瘋掉了。一旦開啟,90% 的可能性會吵架。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建議,最后大家都不開心,所以完全不敢聊吧。”
“我們仨都愛大自然。”
2015 年,Leo Burnett 香港從港島區搬到九龍區的觀塘,一個超級工業帶。
“每早從地鐵站出來,挺擁擠;街道兩側人們在運貨、搬貨;一加班,8 點之后周圍就找不到可口的食物,我有些不開心。”
Lili 也坦言,當時一些項目使用的方法,比如用儀器探測受眾的腦部反饋,她并非認同。
“沒想過離開廣告業,做點別的嗎?”
“冷靜想想,自己還是最想做廣告:沒有哪份工可以肆無忌憚地上網,肆無忌憚地跟人閑聊;沒有任何一份工可以給到你這樣的自由狀態。”
同年圣誕季,加入 Cheil 不久,她迎來了一個溫情、浪漫的案子 ——
香港維多利亞港,擁有絕美天際線。
三星與香港失明人協會(Hong Kong Blind Union)合作,向全社會征集維港照片和文字描述,再將它翻譯成盲文,黏貼在港灣邊的扶手上。
海風輕拂臉頰,手掌觸摸風景的描述……眼雖未能見,身心卻在其中。
Samsung 三星:Be Their Eyes (成為他們的眼)
創意:Cheil 香港
“Be Their Eyes 在 ADFEST 上贏獎,為自己驕傲的一刻!”
“領獎那天,我穿了件暗黑系小禮服,很開心~”
數英:歷經 DDB、Leo Burnett、Cheil,每間公司都停留了至少 6 年。回望各段旅程,有哪些收獲?
Lili:幸運的是,每去一間公司,帶我的師傅都特別有本事,教會我很多;真功夫還沒學完,怎么能走呢? 廣告這行,師傅非常重要,ta 會直接影響你之后的創意思路。
實習公司的師傅方圓,像“一休哥”一樣,幽默機靈,滿腦子的古怪想法。他教我個秘籍:收到 brief 后,不妨先往“歪”里想,做做熱身,讓自己徹底放松。這樣就容易想到好點子。
在 DDB 上海,我跟了葉兆強先生(Kenneth Ip),他是香港人。雖是美術出身,但策略思路尤其清晰,重視 big idea、big insight。是他教我想東西絕不能停留在表淺,得往深了挖,才能寫出直擊靈魂的句子;也是他給我機會,去 DDB 香港實習一個月,為我赴港嫁人做鋪墊。后來,他還成了我的證婚人呢!
Leo Burnett 香港的師傅何顯漢先生(Milker Ho),又是一位奇才。我從沒見過一個文案底子的創意總監可以畫出讓導演也自愧不如的 tvc 腳本。他教給我寫文案的思路和人格上的功課。有次赴泰國拍攝,預算只允許他和美指前往,文案沒份,但他自己掏錢給我買了張機票。是他讓我知道,作為 leader,你要去關心和幫扶下屬的成長。
數英:身為女性廣告人,您自己的感受如何?
Lili:女生確實會有些辛苦。剛入行那會兒,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出租車司機想快點送我回家,就抄近道,但路真挺黑。每次半夜回家,爸媽都挺擔心的。
提案場上,女生有時堅持自己的想法,客戶可能會覺得是在“耍小姐脾氣”;若是男生,大概就是“酷”、“man”。
女創意人真要學會給自己自信,外形上,內涵上,盡量要形成自己的風格;也要借助女生敏感的天性,去挖掘一些微觀 insight 。
數英:您平時是怎么搜集靈感的?
Lili:我看挺雜,書籍、雜志、電影、綜藝,都給我許多營養。
每早去公司,我先給自己半小時,看各類信息:設計的,時尚的,甚至天體物理的,更新一下大腦庫存。
作家中我最喜歡莫言。他運用的夸張手法,有時能幫我激活大腦,令想出來的東西更大膽、張狂。
我欣賞他的樂觀。作家有時要直面人性黑暗,很多出名的作家都抑郁了,甚至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莫言完全不同,他能在創作時大膽地將自己轉換成不同人格,然后天馬星空地在文字間游戲。
我很好奇他怎么調整心態,能生發出一種永葆青春的感覺。
“凌晨兩點,在洛杉磯的 WeWork 共用辦公室,檢查第二天的拍攝道具。”
“拍片很累,找個好地方歇歇~”
“上海前灘太古里項目初始時,去工地找找靈感。”
“謝謝你們(演員)的愛,我快要透不過氣啦~”
“在東京秋葉原拍完美麗的夕陽,我們也收隊啦!”
3
“獅子山精神”
叮叮車駛過銅鑼灣。
香港有座獅子山,形似一頭俯瞰全地的雄獅。
它是當地人的心靈坐標 —— 不懈拼搏、辛勤奮斗的“獅子山精神”,在香江兒女之間代代相傳。
這份“扛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韌勁兒,Lili 很熟悉。
尤其在疫情期間,當 Cheil 香港 80% 的業務受到沖擊,有的徹底停擺,有的活躍度放緩時,她見證并親歷了同事們的盡心持守。
“那段時間大家確實沮喪,很多項目都喊停了;隔著屏幕居家辦公,溝通挑戰又很大,都怕做出來的東西不夠好。還好大家都不愿意偷懶,換上睡衣也沒有‘脫’下廣告人對完美的固執,埋頭把能做的繼續做到最好。”
Lili 坦言,香港廣告業在當下面臨不少挑戰,包括預算、客戶開放度等等,但廣告人對好創意的執著始終如一:
“香港人崇尚‘獅子山精神’。無論做哪一行,不喊‘難’,不喊‘痛’,堅持著不放棄。像我們做廣告的,客戶這次沒買單,那下次我提一個保守方案,再搭一個有創意、自己喜歡的,再去試試;一直試下去,總有機會實現它。千萬別跟平庸妥協,就算最后沒成,也算對自己有交代。”
“拍攝完,我們自己玩。”
“這個團隊是不是很有‘范兒’?”
“每一次當評審,都是最寶貴的學習機會。”
在照顧好香港地鐵、香港機場快線等本地 campaign 的同時,Lili 也肩負了一些香港品牌在內地的推廣,包括太古地產的廣州太古匯、上海前灘太古里、上海張園等項目。
以創意為紐帶,連結香港與內地,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心愿 ——
2017 年,Lili 與團隊聯絡到香港光觸媒機構和香港大學教授,為樂購(Tesco)上海設計出一款具有特殊涂層的“安全袋(Safety Bags)”,在日光下靜置 3 小時,可有效分解袋中果蔬的農藥殘留。
該案于次年獲得克里奧廣告獎(CLIO)“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類別金獎。
數英:作為一名“廣告業老兵”,您現在還會有哪些期許或渴望?
Lili:從事這行久了,拿獎是很大的安慰。戛納獅子獎杯特別沉,握在手里,心很踏實。
但拿獎就像喝了一口海水:你本想喝來解渴,但喝完第一口后,你愈發口干了…… 然后就越渴越喝,越喝越渴 ……誰不想沖擊大獎的更高一級?當然它絕非易事。
話說回來,廣告業挺像娛樂業:每天身處在有意思的新嘗試里,還有獎項來肯定你,是會激發虛榮心的。但有時候又覺得,它其實只是眾多行業中的小眾行業,可能根本就不被人注意到。總之,你的初心是什么,究竟想收獲什么,需要經常靜下來好好思考。
我不希望重復自己,期待能做出更有意義的作品,能為別人改變命運的作品,像博物館里藝術品一樣的作品。我希望 20 年后回看自己的付出,無怨無悔。
數英:您眼中,廣告業在今天,依舊充滿魅力與競爭力么?
Lili: 我持觀望態度。像是綜藝節目里的廣告植入,效果非常好,我知道客戶肯定愿意買單,所以會有職業危機感。
另一方面,我認為廣告還是得保持自己的矜持,尤其是對創意的追求。它未必就是直播間、綜藝秀植入等快節奏、快出產的表現形式,還是要多為創意延展出新局面,與藝術、科技、發明多做結合。
不斷打開的過程中,就能發現新機會。
數英:生活在香港,您感受到廣告在這座城市最特殊的印記是什么?
Lili: 叮叮車吧,就是雙層有軌電車。
它的媒介費比普通公交車貴很多,能承載很多有創意、互動感強的表現形式,深受名牌喜愛。比如蒂芙尼(Tiffany),曾用它的標志色“蒂芙尼藍”把整輛叮叮車包起來,挺新鮮的。
行駛在馬路上,叮叮車就是香港廣告的一塊“活招牌”。
文章最后
來一波難度系數超低的競猜:
以下 Cheil 香港的四張“創意臉”,請問哪一位是 Lili?
文中圖片和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Cheil 香港官網:www.cheil.com/hk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