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期的數英「項目精榜」,從過去一周我們收錄的所有項目中優選綜合表現突出的項目進行推薦,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進行相應的專業點評,同時精選用戶評論,為你呈現一份“即食有料”的行業內參。
這個春天里,品牌們講了一些暖融融的故事——
閑魚推出「閑魚經營圖鑒」愚人節特輯,講述“蹲閑魚”的每一個緣分瞬間;
小紅書在上海街頭辦一場「大家時裝周」,把春日的時尚樂趣延展到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美團在過敏高發季科普「過敏社交禮儀」,真誠的分享戳中每一個過敏人的內心;
Soul攜手新華社書寫「青年開場白」,讓年輕人的勇氣與愛被看見;
三得利記錄下「那些變成大人的瞬間」,在日劇的質感里喚醒大眾的成長回憶。
我們從過去一周的數英項目庫中,精挑細選出了5個優秀的廣告案例,并附上多維度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以數英收錄發布日期排序
1、閑魚愚人節特輯:物歸緣主蹲閑魚
推薦理由:
中好和閑魚一起,把「閑魚經營圖鑒」這一內容IP做到了第5期。本期從“蹲閑魚”這一角度入手,在TVC中展開了在閑魚蹲有緣之人的五個經典場景——蹲丟失的另一半耳機、蹲低價相機、蹲絕版玩具、蹲熱門聯名款、蹲幫忙搭子、蹲音樂節門票……這些當下年輕人的熱門生活方式,成了閑魚講社區故事的具體切口。
“物歸原主”的主題以“緣”為重點,各種“yuan”的諧音詞輪番出現,強調社區內情感更深的用戶聯系。和好望水的聯名將這次campaign變得更加親切有趣,在線下也有了真實的落地場景,讓大眾對這個二手交易平臺產生更進一步的情感連接。
精彩點評:
Roy,copywriter:
諧音梗上大分,各種“緣”的亂入,雖然是比較常規且看起來有點偷懶的處理,但這里勝在用得還算貼切,和后面展開的文案內容是可以很好對應上的,同時,文案對應的又是閑魚社區內用戶的真實故事,這讓整個campaign的質感又提升了一截。從平臺出發,講用戶的故事,閑魚在做社區向的闡述時,是有一些小巧思在里面的。這些小巧思就是會讓你尤其覺得這個案例很妙的地方。
Jessica,自媒體人:
片子里的這幾個場景抓得好巧,給AirPods配對、找CCD相機、限量款、聯名款、搭子、音樂節,這不就是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的幾個生活潮流嗎。從這些當下的潮流出發做品牌的溝通,是挺討巧的。一方面,對用戶而言這就是他們現在關心的話題,也會啟發他們打開「蹲閑魚」的花式用法;另一方面,對平臺而言也是一種社交化的推動吧,更強調出平臺“生活方式屬性”的一個面向,讓用戶對閑魚產生一種日常陪伴感,更愿意做停留,可以說是在進一步擴展二手交易平臺的情感屬性吧。
王逸,互聯網公司文案策劃:
中好的風格是蠻突出的,整個「閑魚經營圖鑒」系列幾期都做得挺精巧的。和平臺很貼合,有洞察,又稍微拓展了一下邊界。中好幫閑魚把這個系列做成了品牌本身的一個內容IP,長期輸出一些最新洞察和二手趨勢玩法。中好本身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風格在這一系列中體現得蠻好,很有agency自己的風格,但又沒有搶了廣告主的表意和風頭,可以說是互相成就吧。幾段文案的設計,短短兩行,好理解、且很生動,四兩撥千斤地講出了閑魚的一些特點,是挺討喜的。
2、小紅書辦了場「大家時裝周」,一點都不正經
推薦理由:
一場生長在弄堂里的秀場,把時尚的話語權交給普通人。
3月下旬,小紅書在上海弄堂——新華路345弄,舉辦了一場大家時裝周,把T臺融進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社區里,不僅有明星、時尚博主等非專業模特聚集在此走秀,詮釋心里對時尚的理解,還有生活在社區里的阿姨爺叔,自信地走上T臺,展示穿搭特點,讓時髦與生活碰撞耀眼的火花。
沒有特定的規范,要的就是松弛感。小紅書重解以往對時尚的形式表達,以一種很日常、很輕巧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彰顯與時尚相連的個性態度。時尚由此更有了溫度,更深入普通人的生活里。
精彩點評:
Eric,甲方文案組長:
與小紅書的社區屬性很契合。為什么只有模特才能稱之為走秀?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要愿意,整個世界都是秀場。和傳統的時裝秀相比,「大家時裝周」讓普通人也能參與走秀,不僅吸引力和看點十足,而且這種“接地氣”的反差感,讓本身作為小紅書用戶的我都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很有真實的生活氣息。
文案乍一看不夠驚艷,有點像廢話文學,但是細品之下卻很有洞察。在傳播上除了平臺自身算法的加持,用戶的自發傳播分享也是時裝周出圈的重要原因之一。好的創意可能會在T臺上,更可能在買菜回家經過的小巷里。
作為內容平臺重度用戶,我之前在刷小紅書的時候看到過這個項目,當時看見姜思達的造型我還暗暗皺眉試圖理解,現在想來確實人的偏見真的無處不在。這可能也是這個時裝周的意義所在。都說時尚是一種態度,藝術家有藝術家的態度,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態度,小紅書作為第三方平臺,能夠將這種自由表達態度的機會提供出來,確實很博取好感度。
瑪格麗特,某互聯網公司高級運營專員:
消除時尚高高在上觸不可及的固定觀念,服裝是表達自我的形式手段。沒有大牌設計師,不是一線超模,放棄經典runaway,構成你生活的才是你關于時尚的態度。與其在消費主義的捆綁下唯唯諾諾探頭探腦,不如昂首挺胸勇敢出擊活出精彩,就算只是透過照片看著都能感受到向上生活的力量,誰又會拒絕一場開在社區屬于大家的時裝周呢?
3、美團買藥:過敏社交禮儀
推薦理由:
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約有 2.5 億人有食物過敏癥,有 3 億人患有哮喘,4 億人有鼻炎。醫學界并不缺少對抗過敏病癥的藥方,但卻缺少從細微之處關愛過敏性患者的“社交禮儀”。美團買藥這支片子的特別之處在于:完美避開了“說教式”的過敏常識科普,是從過敏人群的社交痛點出發,通過常見過敏癥狀與被忽視社交細節的融合,將“關愛與被關愛”的社交情感與品牌的產品價值進行強關聯。8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在保證內容有趣詼諧表達的同時,也達到了高效的傳播,人情味與實用性兼具。
精彩點評:
姜茶茶,自媒體人:
非常有洞察+有趣的項目,從生理上的過敏延伸到病理上的過敏,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過敏”的癥狀。作為一個常年過敏患者,感覺很多人無法理解無時無刻的過敏是多么痛苦的癥狀,所以對這個項目非常有好感。文案寫的也很有洞察:“告訴大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是一種很酷的自我介紹?!庇幸环N“被人討厭的勇氣”的既視感,值得品味。
橙公子,有門創意總監:
「過敏社交禮儀」是一個通過很準確的洞察推出的概念,能狠狠戳中想要打的過敏人群。文案十分出彩,尤其是在每篇結尾的那句金句,不失幽默的同時也很能打動人,算是上半年十分優秀的案例了。
但是整體片子節奏感覺可以再稍快一些,估計會更好。延展出來的「過敏社交禮儀」實體手冊,就像一本春日防過敏指南,個人認為很實用,如果能結合美團買藥的外賣包裝一起推廣效果會更好。
Nora Wang,THASHAUS 品牌負責人:
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么把“過敏注意事項”說得這么清新、易懂又有趣的廣告了。美團買藥的這支片子真的會讓你抱著“對號入座”的心態去看,沒有強行說服,而是能讓人換位思考,代入自己,這就是它的成功。廣告的意義除了傳播品牌和產品,還在于為大眾生活和行為方式的改善帶去正面的影響,不管這個影響有多微小,都是值得的。
4、Soul×新華社:青年開場白
推薦理由:
真誠永遠是必殺技,廣告里的真誠也是如此,從獨到的生活洞察到觸動心弦的情感刻畫。
現實里,人和人的故事發生,常常源于一段開場白。最近,Soul App聯合新華社展開“青年開場白”主題活動,同步釋出一支情感tvc。視頻里,那些默默的付出與堅持,那些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在Soul App以開場白得到了回應。溫暖有力般的文案,引起共情的片段,給予看的人一份向前走的勇氣。
勇敢往前走,彼此間的風景將會慢慢顯現。
精彩點評:
Eric,甲方文案組長:
故事、文案感覺有一點膩,情緒還沒有沉下去,就開始了“堅持理想”“逆風困境”“攜手奮斗”等話題,以及“有的...有的...”的文本格式,情緒高昂的背景音樂,就讓人挺游離。
片子整個最后幾秒倒是吸引到了我。展現出的豐富性、以及優秀的souler讓我開始好奇soul的受眾都是誰,又有哪些有趣的內容,有了再次打開soul的想法。
以及,片中的一個轉場細節,也很不錯——輸入框+“你好,我是”,很標志性的soul聊天界面,很好地對應了“開場”這個概念。但是呈現略顯隱晦,如果不是soul的用戶,可能會有點get不到。
非常讓人意外的跨界組合。年輕群體的社交媒體與國民官媒的聯動,觸點很奇妙。一方面,新華社所代表的權威與主流角色,與年輕群體建立起了平等尊重的關系,另一方面,原本印象里似乎有點邊緣化的Soul,也在主流媒體的加持下,為品牌價值觀賦予了更厚重的底色。
另外再夸一下文案。開場白作為核心關鍵詞,真的很打動我,一瞬間塑造了很多回憶里的場景,好文案是有力量的。
瑪格麗特,某互聯網公司高級運營專員:
“不開心就去soul啊”網絡上廣為流傳的一句廣告詞也成為了我打開的它的契機。北漂的幾年中,生活仿佛被困在了同一天里,每日為茶米油鹽奔波,為雞毛蒜皮崩潰。本意是為了尋找開心,卻發現在別人的故事里,你活得很精彩,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同樣有些許多閃光的靈魂。用一聲hi去開啟一段奇妙的路程吧!
5、三得利成年日:那些變成大人的瞬間
品牌主:SUNTORY 三得利
推薦理由:
短片從00后畢業生的青春分別、搬家、工作、社交應酬和獨立生活為細節切入點,呈現變成“大人”的瞬間。作為日本酒飲龍頭品牌的三得利,相對于傳統廣告的直白表現品牌,三得利的傳播核心早已轉移到對大眾生活方式、群體成長變遷的社會敘事中。因為酒水與大眾生活重度接軌,決定了它注定要進行與大眾的“情感溝通”,而這支短片,是三得利“情感表達”的佳作。
精彩點評:
姜茶茶,媒體人:
青春感十足且不俗套,值得借鑒。很奇怪不知道為什么中國著眼于年輕人的品牌刻畫,總是很呆板,要么是有點非主流的個性少年,要不就是有“假惺惺”的感覺,而日系的廣告對于年輕的情緒和感覺捕捉的卻很好,情感和bgm都很到位。但是還是想問那個經典的問題:三得利和片子的關系在哪里,好像關系不大……
橙公子,有門創意總監:
成年日是永不過時的話題,三得利更是對青春描述最爐火純青的一類品牌。
不做作且輕松的劇情,將青春的氣息,和剛成年的青澀結合得剛剛好。成年人的第一天,也是和孩子氣慢慢告別的第一天。Imase的背景音樂為片子打了底,節奏十分舒適,看似產品露出有限,但恰到好處地緩解了這三年帶來的“疫情焦慮”,估計能很大程度俘獲一大批年輕的心。而且里面大人印章的這個處理,也很好的詮釋了“成年日的儀式感”,令人印象深刻。
Nora Wang,THASHAUS 品牌負責人:
現代社會,人們需要酒,不如說需要的是一份“情感治愈”。而三得利的廣告就主打一個“治愈”,特別是在“青春”和“成人”這兩個令每個普通人都難以忘懷的蛻變節點上,三得利的內容敘事都特別會抓人心。這支片子還邀請TikTok 上很受青少年歡迎的日本歌手 Imase來唱主題曲,就說明品牌在打年輕群體的這個層面是有用心考量的,“日式”細節和情懷滿分。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數英項目庫并積極評論,或許下一期精彩點評出現的就是你的名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