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路的日子》十年后重制“翻紅”,幕后故事很有料
2010年,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6)班的汪源創作了一首《北京東路的日子》,她帶著同學走進錄音棚,把即將告別的高中生活用歌聲銘記,沒想到一經上傳紅遍當時各大論壇,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金曲。
2020年,榮耀促成原班人馬十年后的重聚,重制成《北京東路的日子十年榮耀版》,當初聽過的人都成為這首歌的“自來水”,推動其沖上熱搜,成為全領域破圈、多平臺霸屏的現象級營銷事件。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次事件的幕后團隊,聽聽他們的故事和思考。
Q1:這次的創意來源于什么,是怎么想到促成這樣一次事件的?
A1:首先從品牌出發,是想通過一個文藝作品來喚醒一代人的共鳴,傳遞品牌與用戶一路陪伴,共同成長的聲音,我們團隊大都是90后,榮耀的小姐姐很驚喜的發現《北京東路的日子》正好十周年,然后就很敏銳的鎖定了這首歌,接下來我們雙方就對這首歌,從記憶度、情懷度、話題延展度等維度做了人群調研和創意論證,發現這首歌不僅能勾起一代人的情懷記憶,還具有破圈和話題發酵的潛質,比如說主唱十年前后的對比、主創所在的南外巨牛的校友圈等等。
Q2:聽說你們聯絡原唱團隊的過程一波三折,非常不容易是嗎?
A2:是的,我們幾乎是翻遍了全網的資料,先是在Facebook上找到了原唱之一的劉千楚,她在劍橋大學讀博士,我們是通過聯系她找到了原詞曲作者汪源,汪源一開始對于合作是有一點排斥和顧慮的,一方面她不希望自己美好純粹的青春記憶被商業化,另一方面十年間這群同學已經遍布世界各地,重聚是一件很難操作的事。我們跟她坦誠了做這件事的初衷和理念,包括榮耀的客戶也不希望我們站在商業的視角去做這件事,而是守護和喚起一代人心中的情懷記憶,我們真的是抱著三顧茅廬式的誠意和執著,才打動了汪源,接受了合作。
Q3:這支MV看哭了太多人,更難得的是,觀眾在感慨“爺青回”的同時,還能記住榮耀,請問你們是如何平衡情懷與商業的?
A3:我們在產品鏡頭、品牌內容的表達上做了減法,我們只透露榮耀品牌的角色是促成了這件事,這么一個信息點。還有就是產品功能的巧妙的植入,比如說,當年的這群同學很多都考上了世界頂尖的名校,在國外讀書工作,因為全球疫情的關系,有些同學沒有辦法回國,我們就采取了用榮耀平板產品云合唱的形式,比較軟性的展現產品的科技性能,同時又不會破壞整體的意境。
Q4:MV里最后主唱們展示他們寫的十年寄語讓我感觸非常深,視頻里還做了哪些類似的設置來調動大眾的情緒?
A4:這首MV我們差不多拍了20個小時,這期間我們幾乎不對主創們做任何多余的要求,只是安靜記錄最自然的狀態,他們跨越十年的重逢,那種真摯的同學情誼是最打動人的。在場景運用上,我們挖掘的都是校園經典場景和細節,MV中快閃過的畢業照也都是征集來的真實的老照片,只有真實的東西才有力量。同時,我們盡量還原人物的站位、演唱順序,去呈現十年前后的對比,讓大家感慨時間帶給每個人的改變,歲月流逝,各自生長,但少年依舊,真情依舊。
Q5:這次事件登上微博、B站、知乎、網易云、虎撲等多個平臺的熱榜和推薦頁,想問問你們有哪些“上熱搜”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A5:首先我要說,好的內容是一切的關鍵,我們前期是有一些話題上的策劃準備,但是我們并沒有刻意想要上熱搜,而且拿微博陣地來說,當天熱搜榜情況很復雜,有很多流量明星的動態和國際性的突發事件,我們一度認為我們這個情感向的、小情緒的內容是要被淹沒的。最后這個效果可以說超出我們的預期,只能說每一個聽過這首歌的人,都是我們的“自來水”!很感謝這些“自來水們”在那一刻跟我們在情感上達成了默契。如果非要總結一下經驗的話,就是我們準備了多個話題方案,前期我們洞察到了南外校友圈,這個圈層可以成為發酵的主力圈層,因為這是與這首歌情感鏈接最近的一個圈層,而且這個學校出了一些很有名氣的人,比如奶茶妹妹章澤天、奇葩說辯手許吉如等等,我們可以借助這些,作為發酵的突破口。
Q6:正如你剛提到的,你覺得商業化的內容如何實現“自來水”式的傳播?
A6:最根本的還是內容的共鳴和共情,比如《大圣歸來》依靠的是西游情結、國漫情結,以及年輕人心中的熱血精神。我們這首MV是經典的畢業歌曲,90一代對這首歌有很強的集體記憶,而十年前后的對比,蘊藏著一種時間的張力和成長的變化。我們努力在視頻中表達這些情緒,相信它們會引起共振。
Q7:我們都知道榮耀剛剛告別華為,開始獨立。在這個重要節點發聲,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A7:對于榮耀和我們團隊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榮耀從此踏上新征程,這支MV是對成長的紀念、對過去所有陪伴的感謝,也是對未來的暢想。我們團隊非常榮幸能夠在這個變革的時代,與這么充滿勇氣與創造力的品牌同舟共濟。同時也很榮幸借助這支MV為榮耀發聲,致敬每一個為夢想不屈、永葆熱愛的靈魂。
Q8:據我所知你們是一只非常年輕的團隊,你們能策劃這樣的事件有什么優勢嗎?
A8:我們是以90后95后為主的年輕的團隊,因為年輕所以還沒有“油膩”,我們本能的討厭那些營銷套路,喜歡新鮮的、先鋒的、真正能打動人的內容。在衡量創意的時候,我們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我自己能不能被吸引被感動!這個MV,不僅僅是我們交給客戶的答卷,也是獻給我們自己的一份關于成長的禮物,對于策劃和執行這件事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段美好的,值得為自己點贊的記憶
借用MV里有這樣一句文案:“愿我們永葆熱愛,奔赴下一場山海。”未來我們會繼續懷揣夢想,奔向旅途的下一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