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文:Yi L.
數英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 造一把“飛天掃帚”?!
“對。他們想要的不是 VR 體驗裝置,而是真的飛天掃帚,《哈利波特》魁地奇比賽用的那種。”
身為 UNIT9 執行創意總監,柴逸飛并不介意案子本身“有夠離譜”,畢竟來找他們的都挺劍走偏鋒。令他興奮又燒腦的是,那種在天邊自由馳騁的感受,現存科技如何最大程度觸及它。
“飛天掃帚……能收到這樣的 brief,花時間去探索,多美好!”
UNIT9 創始人、集團董事長 Piero 坐在一旁,加了句感嘆。
他是全球廣告制作領域的“天兵天將”:當創意人手握一個拿大獎的好點子,卻不知該如何實現,Piero 便會被聯絡。
盡管西裝革履和黑框眼鏡令他看上去總裁范兒十足,卻沒能把另一面徹底隱藏 —— 當聊到某個驚奇畫面,他會猛地將雙手收回下巴,張大嘴巴,眼神相當之閃爍。
“你記得 John Wick 系列影片里的刺客旅店吧?我們真能把它造了!不論是手機 AR,還是現實里建一個。你和 John Wick 待一起,或者,你就是他,體驗他的人生!” Piero 說。
2023 圣誕節,UNIT9 倫敦總部同事盛裝亮相
國際殿堂級制作公司 UNIT9 誕生自 1996 年,總部在倫敦,于洛杉磯、紐約、羅茲、上海設有分支。
UNIT9 服務領域包括影視(films)、數字營銷(digital)、游戲(games)、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體驗營銷(experiential)、實時特效(real time VFX)等等。
它尤其擅長通過數字工藝與高科技,為品牌打造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用戶體驗。
20 余年深耕工藝,UNIT9 已累計斬獲 Cannes Lions、D&AD、CLIO、FWA 等 500 +國際獎項,榮膺 Campaign 2020/2021 年度科技公司、AdAge 2023 年度制作公司。
UNIT9 已斬獲 500+ 國際獎項(持續增加中)
Picture from unit9.com
然而,對于這間公司的員工而言,自己做的活兒不過是一件件浪漫的小事 ——
“你知道的,我們并沒真弄個火箭出來。”
柴逸飛解釋說,UNIT9 通過高科技創造的,其實是“仿真”的身臨其境,讓人們離想象中那種體驗近一點,再近一點。
比如“伸手摘星”:星星從未落入凡間,而是伸手靠近的動作,激活運動傳感 LED 燈自動下降;
比如“夜空作畫”:筆從未觸達天際,而是激光投影在巨型半透明紗布上,形成震撼幻象;
……
“就像魔術。盡管它只是視覺把戲,但不論真相或幻象,都是講故事,都是在腦海中‘制造一種相信(make-believe)’”。
在 Piero 看來,置身于故事是人類天性里的渴望;最頂級的魔術師,有辦法將止步想象的故事呈現在現實,逼真技法能令看客們放下判斷,只去感受。
數千盞 LED 燈自動下降
紐約人“伸手摘星”
《Give Beautifully》BY:STELLA ARTOIS × MOTHER × UNIT9
“北極光”中浮現足球健將身影
籠罩曼徹斯特夜空
《Aurora of Haaland》BY:NIKE × WIEDEN+KENNEDY × UNIT9
UNIT9 的使命是助力品牌做出“世間第一例”,這意味著人類想象力和技術執行力將在極致高度相遇。
然而,他們比誰都清楚科技的有限。
“在史無前例的 idea 面前,沒有完美的、一步到位的技術,全都需要我們創造性地組合和改造?!?/strong> Piero 說。
分分鐘腎上腺素爆表的工作,被表述得倒也輕松:
他喜歡將 UNIT9 的作品稱為“小東西(the little work)”,甭管它是不是 D&AD 史上第一個參賽并贏獎的數字互動類項目。
也正是這些“小東西”拿走了他全部的關注 ——
相較于作品的先鋒激進,UNIT9 自身的發展是保守的,甚至“非常、非常、非常慢”(比如 2022 年才成立了中國分部)。這間公司不傾心于快速擴張或盈利,而是員工們可以沉浸在最前沿、最困難、最挑戰的 brief 中,不停去探索和創造解決方案。
這些能力與心態的積淀,是如此獨特的它得以長存的本錢。
Piero:作為老一批創始人,我們真正擅長、也可能是唯一擅長做的事,就是將自己年輕時曾擁有的,那份有用的,像小孩子到游樂場玩耍時的心態,始終保存在 UNIT9 的最內核。
Cool Company 12 期
UNIT9 倫敦
1
Hi,我叫 UNIT9
先把想法開到最大值,再努力解決它。
1996 年的某一天,電影制作人 Piero Frescobaldi 正駕車駛往片場。
此時好友打來電話:他們合開的新公司就要注冊,但名字還沒著落,得趕緊確定。
Piero 瞥見粘在車窗上的特制貼紙,它是外來人員允許進入片場的唯一憑證,上面標記著拍攝團隊的組號,比如 ‘UNIT1(1 號攝制組)’、‘UNIT2(2 號攝制組)’。
“我喜歡這貼紙,仿佛進入另一個奇幻之境的通行卡,有魔力?!?/strong>
一眼相中的畫面,世上從此多了間名叫 ‘UNIT9’ 的公司:數字‘ 9’ 是它當時的門牌號,而 '9 號小組'(在片場極其少見,通常沒那么多攝制組)又自帶一種來路不明的神秘感和特立獨行。
UNIT9 的確想玩些不一樣的 ——
彼時數字技術與互動體驗剛剛興起,還只是被秀一秀的新潮玩意兒,三位小伙子卻“較真了”:聚一起時,他們總愛聊,并預感它將像百年前的攝影機一樣,徹底翻新人類講故事的方式;若在萌芽之初加入,會很有趣。
他們是佛羅倫薩一起長大的玩伴,各個都是“斜杠青年”:
Piero 是生物學出身的電影人;Yates 剛從美國拿了計算機科學的碩士,這位技術大拿還愛寫詩、畫畫、打架子鼓;Tom 是建筑設計師,結構想象和空間感極強。
“之所以創立 UNIT9,很大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在當時的好奇心和創造欲。挺像佛羅倫薩工坊里的匠人們,但手里的工具刀是數字技術,至于用它能雕出些什么?我們自己也猜不到。”Peiro 回憶說。
Piero 翻出舊照片
當年 UNIT9 風度翩翩美少年們
今天的 Tom、Yates、Piero(從左至右)
依舊是超級兄弟團
剛開始時,三人都有正式工作,只業余時間在 UNIT9 做些文化、藝術方面的項目,比如博物館的互動光碟,或是小游戲。但這些案子的創意空間有限,數量也不多。
“后來我們找到了完美搭檔,就是廣告。新奇表現能贏下極高的 PR 價值,總有品牌愿意賭一把,而且點子越‘飛’越好!”
Piero 當然記得 UNIT9 承接的第一個大型品牌項目—— 因為自己的異想天開,他成功為隊友挖下“巨坑”:
Piero:她是 GUCCI 市場總監,我的一位好友。那是個互動光碟的提案,類似數字化產品目錄。我們約下午 6 點半見面,在米蘭。
見到她時,這位很有活力和力量感的女士已經累到靠在椅子上。她那天見了 5 家公司,對我的互動光碟……興趣已不大了。
于是我果斷“加碼”,提了個從未出現過的玩法:整個店門臉兒將變成展示屏幕,人走過去,身體動一動,就能跟它互動。
我們當然贏了這個機會,不僅在米蘭,而是全歐洲去做。只不過 Yates 后面費了牛勁兒才找到技術支持。但這正是 UNIT9 的底色:甭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想法開到最大值,再努力解決它。
1997 年,贏得一批在倫敦的客戶后,UNIT9 正式遷至英國,它也成了 3 位創始人的全職工作。這些將數字互動、游戲、音樂、動畫、影視融在一起的早期作品,讓“點擊鼠標后”發生的故事,越來越奇異、沉浸、難以琢磨。
1999 年,UNIT9 為一家音樂品牌制作的互動視頻斬獲 D&AD,之后為 Honda 制作的小游戲又贏下不少大獎。逐漸地,知名度越來越高。
2004 年戛納創意節獲獎小游戲
玩家通過四個方向鍵控制一只兔子
探索有趣的故事設定
(你將聽見非常古早的摩托羅拉彩鈴聲)
《Grrr》BY:Honda × Wieden+Kennedy × UNIT9
2011 年的互動短片開啟“云逗狗”模式
對著麥克風吹口哨,狗子會自動鉆進車里
對著麥克風吹氣,車速會越來越快
《Follow Happy》BY:Honda ×Wieden+Kennedy × UNIT9
2
28 年,一直在“創業”
與我們同一時間誕生的同行公司,90% 已經不在了。
“與‘創新’有關的‘生意’該怎么做?這沒有教科書。從本質上看,二者完全對立?!?/strong>
首席策略官 Gilles Boisselet 于 2004 年加入 UNIT9。他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一款擁有龐大基建的網絡游戲。與此同時,他還負責創建了 UNIT9 自己的數字化工作網絡。
Gilles 清楚記得當年的制作環境有多“野生”——
沒有圖標式的操作界面供使用,只有一行接一行的代碼瀑布,仿佛活在《黑客帝國》里。
之后 20 年,Gilles 陸續負責了 UNIT9 包括 Apps、VR、體驗等全新部門的誕生 [注 1]。當被詢問這么多次“從0 到1”究竟如何實現,他直言:
“沒有通關捷徑。要像僧侶,心無旁騖盯著目標,每一次都是摸索著前行?!?/strong>
由 Gilles Boisselet 和柴逸飛擔當概念創意總監的項目
在瑞士圣莫里斯冰湖雪面繪制巨畫
3 臺改造好的自動駕駛鏟雪機
在 GPS 導航下精準跑完 19.5 公里
執行當天需降兩場雪
第一場是底墊
第二場用來畫畫(厚薄度還有特殊要求)
然而臨近開始
一場雪都還沒下
這也是柴逸飛至今最“后怕”的案子
《Snow Drawings》BY:Swisscom × Heimat Berlin × UNIT9
“與我們同一時間誕生的同行公司,90% 已經不在了?!?/p>
科技制作領域的高風險、高淘汰率,Piero 可能是全世界最了解它的人。從事這行,比拼的不是起跑時間,不是過往輝煌,而是能否以穩定、堅韌的狀態,在一次次技術革新引發的市場更迭中,將這件事高水準地持續下去。
他形容 UNIT9 為 28 歲“初創公司(start-up company)”,“原地重啟”的心態需要被一直維持。
Piero: 每一次當技術和傳播手段發生改變,UNIT9 都需要“重啟(restarting)”。
這是一條不間斷的學習曲線,我們始終在理解新技術,但會走得再遠一些,去探究它如何改變人類講故事的方式—— 怎樣的新故事,會以怎樣的新形式呈現。
持續“再生”。
28 年間,不少同行在過程中掉了隊:一家 20 世紀初名聲顯赫的互聯網設計公司,在某次技術轉型時沒能調整好自己,創始人年紀也大了,耐心變少,于是結束了它。
“要長得像一片葉子,才能隨風飛舞,不至墜落?!?/strong>
Piero 十分看重公司結構的扁平、輕巧、靈活:在 UNIT9,不同工藝類型被劃分成獨立運作的部門,當新現象出現,它將從不同的應用層面被快速拆解。市場需求達到時,新制作部門會被設立,但中層管理不會因此出現或增多 —— 這間公司的最終形態,是由一個個精品部門組成的制作聯盟。
盡管殘酷,“再生”也將發生在人的身上:
“作為老一批創始人,我們意識到自己必須被取代,為了將年輕時曾擁有的,那份有用的,像小孩子到游樂場玩耍時的心態,始終保存在 UNIT9 的最內核?!?/p>
說這話時,Piero 望向身旁的柴逸飛,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顯然,這個聊起“飛天掃帚”興奮到不行的年輕人,與當年在提案現場勇猛無畏的他自己,頗有幾分相似。
Piero: 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我對一些事情的判斷會越來越消極。
1996 年我就做過 VR 項目,但那時沒做成,所以當 2012 年客戶再將它帶來時,我的直覺是悲觀的。但我的經驗實際上給創新拖了后腿 —— 過去沒做成,并不代表今天成不了。
幸運的是,UNIT9 有一批對創新充滿激情和勇氣的年輕人,他們認為 VR 太酷了,于是項目被繼續推進。
所以今天,當他們帶著一個瘋狂點子來見我,我不會說“哎呀,勞民傷財還做不出來”,我要對他們說“好,去做吧!”
Piero 回憶,1996 年就有“虛擬現實”的討論
它用 20 余年,走向大眾市場
2019 年,紀念人類登月 50 周年
利用 AR 技術,阿波羅 11 號“飛天”被重現
通過手機屏幕,人們在世界任意角落“親臨”火箭發射現場,體驗虛擬登月
《JFK:Moonshot》BY:JFK Library × Digitas Boston × UNIT9
2021 年疫情期間
利用 AR 和 360 度沉浸環境技術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成功擁有虛擬分身
人們足不出戶,就能 “云逛展”
《The Met Unframed》BY:Verizon × 140 × UNIT9
相較于專業能力的極速升級,UNIT9 公司層面的發展十分保守 ——“緩慢(slowly)”一詞,在 Piero 高低起伏的意大利口音下,被連講三遍。
他目睹過那些成為“資本游戲”的同行,新東家不懂這個行業的刁鉆玩法,于是廠牌在易主后迅速消失;還有一些被風潮裹挾,轉型成數字代理商,逐漸喪失了制作工藝的精?!?/p>
“守住最初的熱愛,繼續出現在明天,這是我們所有決策背后的緣由。”
Piero 解釋說,UNIT9 并未遵從一張“以快速盈利為目的”的計劃表,它的擴張,包括董事會納新、海外市場拓展,都是順應案子數量、員工數量的增加,自然而然發生,而且非常謹慎。
加入 UNIT9 已十年,柴逸飛太清楚每個案子背后的驚險 ——
Stella Artois “伸手摘星”篇,動能燈的生產廠家在中國,為趕時間做測試,他一趟飛機回了國,直接“人肉托運”幾個燈;Swisscom “雪面作畫”篇,一切準備就緒,可偏偏雪不下,項目差點兒報廢;還有數不清次數的臨場意外……
“前沿科技的運用很難,像馴服野馬,前期投入和風險值都很高。所以公司層面,我們最看重的是穩定。” 他補充道。
2022 年,倫敦伊斯靈頓
UNIT9 在這里安置了新家
4 層高小洋樓,相當透氣的中庭
感覺很 flow ~
Photo by Oliver Pohlmann
數英:UNIT9 專攻高精尖項目,營收上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嗎?有沒有考慮過,拓展一些市場需求更普遍,也更廉價的業務?
Piero:UNIT9 的“絕殺”是極富創造力的制作工藝,這也是客戶期待獲得的。大家不會為了普通的網站 banner 或是常見的線下裝置來找我們。
我們的作品并非與所有客戶相關,卻令所有客戶渴望,大家都想一起來做些什么。當然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一個很特別的案子,但當這個案子出現,他們就會聯系 UNIT9。針對這樣的案子比稿,我們也許會贏,也許不會贏;但只要有機會一直看到這些簡報,贏不贏就只是數據比例。一年中只要贏下足夠多的案子,就能維持公司的繼續成長。
老實講,我每天都在擔心客戶數量不夠多:28 年前,當我們規模還很小,我只能往前看 1 個月;今天當我們規模很大,我依舊只能往前看 1個月。
市場對 UNIT9 的想象也許是“非常貴,像個奢侈品”,但事實上我們對好點子都很感興趣,不會因預算少而拒絕它,總會有辦法做成。
數英:“只能往前看 1 個月”…… 這是創新性公司才會經歷的情況吧?
Piero:大家管這叫“科技的利刃(the bleeding edge of technology)”,做這門生意,你會一直被“刃破手”。
我不清楚這是否是創新型公司的特例,但與同行們對話時,我發現許多有志于創新與革新的企業,會是這樣。因為提供的服務太特殊,需要為每一項服務創造出定制化的商業方案,所以在自身增長與規模擴張上,表現力也許不會那么突出,但這能令我們更穩定。
這也是為什么我管 UNIT9 叫“28 年持續創業”。營收壓力始終都在,我已學會與之共存,帶著它能睡個好覺。畢竟 28 年了,我知道 UNIT9 的運作體系是可靠的,員工是努力的,我們的能力對客戶是有價值的。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可控、穩定的部分存在,這些你要盡力;但另一些不可控的,你要接納。這或許是歲月帶給我的財富—— 快樂與恐懼,我都經歷過,它們讓我的內心越發淡定。
數英:UNIT9 收了 28 年的創意簡報。從你們的經驗看,科技的發展是否令人類的 idea 更具想象力了?
Piero:不少新點子出現在今天,但也變得有些淺薄。
數字 campaign 目前最看重的是新奇性(novelty),意味著很多 idea 只要做過一次,便不會再做第二次;大家偏好快速上手,但無法重復、深入地思考它。
在過去,一個數字互動 campaign 只存在于特定的網站頁面上,它需要被打造得很精細。但今天,對于許多大型數字項目而言,它的重點是全媒介渠道的連貫覆蓋(inter-connectivity),質感上只需要足夠好,不需要出類拔萃。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個人會偏好傳統的內容形態,比如影視、動畫,仍具有被反復打磨的機會。
數英: 當下 AIGC 爆火,UNIT9 有計劃成立 AI 部門么?
柴逸飛:AI 已經在用,但沒有成立部門。因為 AI 是每個人應該在使用的工具,就像電腦。
3
技術不是秘籍,好奇心才是
技術都在那里,關鍵是如何創造性地去玩。
UNIT9 最終極的甲方,是想象力。
這間在業界被譽為‘dirty little secret(重磅暗器)’的公司,看家本領并非某項制作工藝天下無敵,而是別人接不住的 idea,它真能給做出來。
于是“炫技”成了揮之不去的標簽。
“但你仔細看看這些項目,極少情況是我們專門為它發明了新科技,基本都是現存技術,只不過被創造性地組合使用,或是改進,目的是解決問題。”柴逸飛說。
佳得樂“水人”篇 ——
Brief 是“用水造個人”,但 CGI 手段太常規,于是“空間打印(space printer)”與“動畫制作”齊上陣:
按后臺程序設好的節奏,水滴從三維滴水臺落下,“人”的各種形態“印”在空中;這些定格瞬間被相機鋪捉,逐幀連接后,“水人”便動了起來。
2017 戛納創意節數字工藝金獅作品
不到 10 周,花費 5000 多個工時,拼裝 2 萬多個零部件
《G Active: Water Made Active》BY:Gatorade × TBWA CHIAT DAY × UNIT9
米開羅啤酒“真人 VS 虛擬人對戰”篇 ——
Brief 是“網球明星與自己的虛擬影像打一場真比賽”:于是用“水霧投影”呈現虛擬人形;用“虛擬引擎數字人技術”創建比賽系統,實現假人的實時動作反饋;該系統同步連接“發球機械臂”,完成回球。
2022 戛納創意節數字工藝、創新 2 座金獅
世界首場“現實 PK 虛擬”網球比賽
《McEnroe vs McEnroe》BY:Michelob Ultra × FCB NewYork × UNIT9
“技術都在那里,關鍵是如何創造性地去玩,這才是 UNIT9 最有趣的地方?!?/p>
Piero 解釋說,面對極致想象,沒有完美匹配的、一步到位的技術 —— 每個 brief 都是一道開放題,全憑 UNIT9er 自己創造答案。
他將整個過程形容為“充滿驚奇,絕非筆直的道路”,也因此,在員工的眾多能力中,他最看重“好奇心”和“解決問題上的固執”:
“我需要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通才(generalist)’。靈感可能來自生活各處,ta 需要知道很多,并執著于找出答案。解題構想是關鍵,它誕生之后,我們再針對某個特定技術,深入下去。” Piero 說。
可想而知,跨界、跨領域的“混合”特質,從創始團隊一路延伸到每位 UNIT9er 身上:
來自法國,數學專業出身的 Gilles,能從米開朗基羅一路聊到代碼編寫;來自中國,創新設計與工程背景的柴逸飛,能盯著滾梯的維修現場,一看就是 20 分鐘;還有拉小提琴的制作人,經營個人說唱頻道的設計師……
辦公室里
各位“極客”的 VR 時刻
生日當然要一起過
但普通級別的“好奇心”,對于這間公司來說,還不夠。
“無法避免的,一定會遇見自己不感興趣的案子。”柴逸飛坦言,不愛踢足球的他經常接到足球 brief,因為在英國盛行。但若帶著冷冰冰的局外視角,就不可能為熱愛足球的觀眾打造出美妙體驗。
“professionally curiosity,以‘好奇’為專業;甭管喜不喜歡,熱情都要調動起來,這是對工作的負責?!彼f。
數英:面對史無前例的 idea,如何在“探索和創造解決方案”的同時,確?!靶省??
Piero:當你總在處理未知情形,總在解決新問題……自然而然的,經驗會讓你很擅長做這件事。
另外,UNIT9 處理案子的手法挺另類:常見方式,是先站在現實角度去審視 brief,于是你會把大量精力放在前期調研、評估、調整方案上;但我們會將現實層面的考慮放在后面,先把想法開到最大值,以最快速度給出最多解決方案,再與客戶一同探討出“最靠譜”的那一個。
這是我們在直面未知時,挺特別,也挺有效率的策略。
數英:你們可曾拒絕過哪個 brief,因為它“太扯了”?在時間、預算等現實條件的約束下,任何 brief 都能被執行出來么?
Gilles: 我們不處在評判 brief 的位置上,只負責讓它變美妙。時間、預算……這些也可以是朋友,共同形塑案子的邊界。
Piero: 我們的目標是用技術實現一種視效,一種體感,因此一定有辦法呈現。做不出來唯一的原因,是客戶不愿按現實情況調整想法。
柴逸飛:“飛天掃帚”確實沒做出來,因為客戶只想要個真掃帚,并非其他可行的替代方式。但就算是這樣的 idea,我們也不會說“不”,而是思考如何讓技術最大程度貼近客戶想要的那種體驗,讓整件事情實現客戶想要的 PR 價值。
做任何事情,初次嘗試一定存在風險,但有辦法提升案子平穩落地的幾率:比稿成功后,我們會先小范圍測試技術方案的可行性,而且“一邊做,一邊調整”是 UNIT9 工作常態,大家對“變化”適應度極高。
如 Piero 所言,我們做的不是純科學,它更偏藝術,是有調整余地的。
數英:UNIT9 可曾考慮打造一些能夠市場化的科技應用產品,或是長期的線上游戲?畢竟一個 campaign 存在的時間挺短。
Gilles: 創意廣告確實如煙花一般稍縱即逝,但這也正是它的偉大之處。
我們曾開發過一個名叫《Lifesaver(救生)》的移動端免費 app,以沉浸式互動影片的形式,生動呈現急救場景:你面對的不再是沉默的人體模型,而是現場的尖叫聲與緊繃情緒;你將在每個關鍵節點親自做出選擇,并通過與手機、平板的互動,體驗到為他人做心肺復蘇的實感。
Piero: 其實這些一直都在發生。UNIT9 有自己的游戲品牌、故事片品牌,我們還參與推出了世界上最輕的折疊自行車 Hummingbird Bike(蜂鳥)。
但這些長期項目只存在于 UNIT9 的內核之外,否則我們將在各方面陷入沖突:
思維方式上,我們是“像小孩一樣充滿好奇心,總在探索新領域的人”,與“一生只癡迷于一件事情的人”處于兩個世界;經濟層面上,UNIT9 在行業中的角色是“創意引擎”,是做前測的先鋒,讓其他人從中獲取靈感,而非長期、深入地經營某一個項目。
4
制作好一個故事,僅此而已
用更浪漫的方式,建構眼前的世界。
“UNIT9 為什么不拓展成創意代理商?因為這樣能令我們保持純粹?!?/p>
Piero 直言,在廣告的整個生產鏈中,需要被他們捍衛的,不是品牌績效,而是受眾體驗。
正如他在公開自我介紹中提到 [注 2],伴隨著 UNIT9 在市場站穩腳跟,他確認了自己對品牌營銷不感興趣,熱情只在于“講好一個故事”,不論是用鏡頭語言,還是用代碼和科技零部件 ——
“一個網站不只關于信息基建,而是當你在瀏覽它時,你在經歷什么:首頁就像小說的開頭,或電影的開場白,是那個故事的起始。”
“但對于用科技制造幻象的魔術師來說,現實又意味著什么呢?”
Piero 停了停,思考片刻:
“現實與魔術,都是在腦海中制造一種相信(make-believe)。但魔術,是用更浪漫的方式,建構眼前的世界。”
盡管是超越現實之上的想象
UNIT9 也曾用電影鏡頭
講述過現實中最不浪漫的一面
假若敘利亞戰爭發生在倫敦
小女孩將經歷什么?
拿下 2014 戛納創意節金獅的短片
《Most Shocking Second a Day》BY:Save the Children × Don't Panic × UNIT9
/ 與 UNIT9 最后的對談
數英:魔術師知道幕后的全部秘密。這場 campaign 在你們眼中,還有魅力么?
Gilles:觀眾眼中的愉悅,是這份工作對我的回報。
做體驗營銷的案子時,我其實最愛看它早期的合成或預覽。盡管只是黑白,但已經足夠讓我 say wow。設計一場魔術,若不能在最初階段就生效,那后面不論再添加什么,它都不會生效。
柴逸飛:看魔術的有兩類人:一類人,他們愿意只停留在表面,享受這段體驗;另一類人,他們不去享受,卻花更多時間搞清楚到底哪里是假的。
于我而言,當一場體驗足夠偉大,它可以讓人類暫時放下邏輯。但觀眾是否愿意參與到這場幻象中,與魔術師的技法一樣重要。
數英:13 年前,一塊由 UNIT9 制作的“橙子發電廣告牌”斬獲戛納,而今天拿下獅子獎杯的是一場“真人 VS 虛擬人”網球比賽。你們如何看待高科技/體驗營銷十余年來的進化?
Piero: 從“概念性裝置”升級為“身在其中的體驗”。
Gilles: 從“制作工藝”升級為“娛樂”,從“電腦屏幕”升級為“線下街頭”,從“匿名的鼠標點擊”升級為“人與人真實地面對彼此”。
數英:在全球推廣高科技/體驗營銷,過程中有哪些收獲?
柴逸飛:我之前認為,體驗營銷是廣告在全球任何市場的未來;但現在我的觀點已有改變:每個市場都很獨特,因此體驗營銷在不同市場會有不同的進程與形態。
體驗營銷是對品牌自身價值的長期投資,不是實現銷量的快捷渠道(比如網紅帶貨),所以品牌的訴求決定了體驗營銷的需求。但隨著市場細分與升級,我相信一部分消費者會更愿意被品牌自身吸引,會更想從品牌自身獲得回報(比如一場美好體驗),所以營銷形態一定會更多元。
不同市場下,消費者對“體驗”本身的認知與想象,也會影響體驗營銷的流行度。從“觀望者”到“參與者”的轉變需要時間,也需要市場貢獻出更純粹、質感更高的好案子,令它更具吸引力。
數英:科技的進步讓“新體驗”產生的越來越頻繁。我們是否會擁有“過多”體驗,就像擁有“過多”的文字、圖片、視頻一樣?
Piero:90 年代初一個小軟件的出現,讓類似問題被不斷提及,它叫 Photoshop。那時人們開始擔心“圖片大量涌入后,我們會對此厭倦嗎”,事實卻并沒有。但它一定會帶來整個行業的重新調整,以及人類創造力的升級。
柴逸飛:如果你總回望過去,會感覺“什么都做過了,沒什么留下讓我們去做”;如果你總展望未來,想象力將帶你發現更多新的可能。
數英:害怕 AI 么?
Piero: 我們不得不害怕所有科技,不論是否愿意。但同時,科技也是一項由人類自己創造出來,讓人類自己能夠生存得更久、更好的能力。
AI 或許會是人類下一張面孔的起始。后 AI 時代的人看今天的我們,也許就像我們看羅馬帝國,甚至史前時期的人類一樣。但這次的演變將由人類自己創造并推動,而非自然發生。這非常有趣,甚至令人難以置信。
同時,我們也必須小心謹慎,慢慢來,全世界共同攜手處理好它。
數英:UNIT9 在當下最大的挑戰?
Piero:持守到明天(To be relevant tomorrow)。
數英:UNIT9 在當下最大的渴望?
Piero:持守到明天(To be relevant tomorrow)。
參考及注釋
1. A Genius Stand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s and Technology: Meet Unit9’s Gilles Boisselet, Entertainmentnewstoday, HubPages, 20211027.
discover.hubpages.com/technology/A-Genius-Standing-at-the-Intersection-of-Art-and-Technology-Meet-Unit-9s-Gilles-Boisselet
2. Profile of Piero Frescoboldi, One Show 2013 Interactive Jury, The One Show.
www.oneclub.org/awards/theoneshow/-judge/1017/piero-frescobaldi
3. 紀錄片 make|SHIFT, Piero Frescoboldi 部分采訪片段
makeshift.film
4. Garrick Webster, Features: UNIT9, Communication Arts.
www.commarts.com/features/unit9
文中圖片和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UNIT9 官網地址:www.unit9.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