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我始終記得很多年前,進入廣告行業工作的第一個星期,那個時候我是一名AE。參加了一個新人培訓,關于如何從廣告的角度定義一個創意。所有新同事都認真地把培訓講師所闡述的方方面面記在本子上,期望能夠找到定義有效廣告創意的方法。
雖然甲方也有很蠢的時候。但以我的經驗,大多數甲方都是聰明的、專業的,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做出靠譜的創意決策。如果他們回絕了你的絕妙創意,往往是因為有別的原因困擾著他。
別信浪費錢買教科書,有沒有創意,不是意志能決定。學不來的,只能認命。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開始沒有創意的人,后來變得才華橫溢,創作驚爆眼球的作品。從來沒有。就像彎的永遠掰不直的。
獨弦不成音,獨木不成林,偉大想法的火苗極少在孤獨中點燃。不過,迸發創新火花的對話最初看來也并不驚天動地。
你是Smart Creatives嗎?Google執行董事長定義:有技術知識,業務特長,有創造力的復合型產品人才。他們提供與時俱進的技術工具和足夠自由度,能給出遠超預期的工作成果,而且速度會超乎你的想象。
選擇進入某個行業,不正是因為你非常的熱愛它嗎~每個人都經歷過菜鳥變老鳥的過程,一起來欣賞這段視頻,送給各位2015年的開年祝福吧!
這并不是一份冷冰冰赤裸裸僅以權威性創意獎項的得獎數量多少為依據的排名,更大程度是一份有溫度有情感的華語案例的年度總結。
將內容農場那些「十億人都驚呆了」的殺人標題擱一旁,比起被騙進連結,更重要的是引起消費者的好感、以及提高他們接收訊息的意愿。以偽科學方式包裝,就是個常見的手法。
如果讓廣電來管理美術范疇的事,估計下面這些就是結果。看到范爺幾年才拍一個電視劇,居然被廣電如此的無力刁難!不得不吐槽一下!
有爭議才有關注,有關注就可以算成功。如果這是廣告人的價值觀,那未免有飲鴆止渴之嫌。2014年期間,有哪些廣告曾經引發過爭議?請各位自行從中總結并吸取經驗。
由天與空的創意副總監兼首席文案大咖“小販”在天與空的公開講座上帶來的培訓PPT——聽《小販講故事》,教你怎樣講好故事。
創新之艱并不是喊幾句口號那么簡單,更不能紙上談兵。其中最關鍵的是提升公司整體的適應能力——這也是Google比世界上其它任何一家企業做得更好的地方。究竟Google永葆創新力的秘訣是什么?
當被問到優秀的、有創意的創意總監應該是什么樣,基于不同的行業,你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答案。聽聽這十位來自國際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是如何看待這一職業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影像界有“一鏡到底”,在美術界則有神級的“一筆到底”。看起來比迷宮還高難度的一筆畫,其實都是日本藝術家奧下和彥的插畫作品。就算拿著筆照著既有的線條跟著描,你敢說自己絕對不會“跟丟”嗎??
日本 “亞洲創意大獎” 正在募集超越國境桎梏的優秀作品,甄選新一代的亞州創意。這是一次大膽結合亞州眾多媒體與設計力量的大獎,試圖尋找出能帶領亞州創意跨越世代的作品,并提供新興創意人更多具前瞻性的舞臺與機會。
Google 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的新書——《Google 是如何運作的》的 PPT 精簡版!美國各主流媒體重磅推薦,創意妙趣橫生,洞察入木三分。
有廣告人說,中國的廣告環境差得離譜,客戶思想比慈禧的奶奶還保守,代理商的創意團隊也多是混飯吃的草臺班子,出街的好作品實在是鳳毛麟角。
當古典與時尚碰撞到一起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來自菲律賓平面設計師Eisen Bernardo就創作了一套非常有趣的作品。他把現代雜志的封面模特兒PS在古代名畫中,效果出奇得有趣。
作為一名生物化學教授,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多領域涉獵鉆研,讓他對創造力有著獨到的見解。創造力究竟如何產生并運用?讓我們一起進入這位小說家的腦洞世界。
來自法國的教師 Fran?ois Dourlen,利用空閑時間分享他的創意圖片,將他最喜歡的經典卡通人物和電影角色與生活融合。看完這些作品你絕對會對他的想象力感到吃驚,他的生活遠比我們想像的有趣許多。
法國插畫家Jean Jullien的作品多數為諷刺當下人們沉浸于電子產品、社交網絡構建的虛擬世界而忽略了現實互動。他自己也坦誠說:以前我幾乎娶了我的電話,所以我干脆在自己的畫里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
什么是創造力?創造力背后的奧秘是什么?本文精選10條關于創造力的智慧之言,字字珠璣,值得細細咀嚼,希望引起共鳴的同時,能激發你尋找創意以及挖掘自身潛力的靈感火花。
Paper 是 iPad 上一款優雅的繪圖應用,此前贊美它的言論不計其數,但也有不少抱怨的聲音。此次更新推出 Mix 社區,正好解決了創意過程中的種種痛點問題。
假設你被困在了一個奇幻的房間里,房間僅有兩個出口。與第一個出口連通的是一個由巨大的放大鏡制成的房間,聚焦的太陽光會把你炙烤至死;與第二個出口連通的房間里有一條噴火龍。你會選擇哪個出口?
雖然李奧貝納現已過世,但是他“創作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最佳廣告”的企業精神,仍在全球李奧貝納人中繼續傳承并忠實實踐著。本文就是大師的88個創意圣經。
藝術家 Napkin Killa用一支筆、一疊紙巾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別樣的紐約時裝周,其作品中當然也不乏各種大人物。
2014 年注定是一個創意回歸的年份,世界杯營銷、“冰桶挑戰”等接連占據公眾眼球,讓“創意營銷”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在鋪天蓋地的營銷案例里,有哪些創意最具逼格,足以撬動傳播、有效營銷呢?
埃德·卡特穆爾(Ed Catmull)曾說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激活創造力的潛力”。作為皮克斯與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總裁,他深知如何將團隊成員的這種潛力轉化為實力。
來自英國的Dominic Wilcox,他擅長平凡之處開動腦筋,寥寥數筆勾出一個美好而逗比的世界。
創意設計到底在中國是如何被定義的呢?曾經有多少設計師吐槽被無禮的要求過“隨便給我做個logo唄”“隨便給我設計個網站唄”,就好像下一句就是“反正不花你幾分鐘”。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