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銀聯的66個「富」刷屏互聯網。這一次,我們想講講「奔富路」背后的故事。
對銀聯來說,相比日常的營銷節點,年底的項目一直是品牌的“重頭戲”——既要達到品牌宣傳的目的,又要給受眾以總結過去、開啟新一年的勇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機會點。
2022年,我國已達到了全面小康,下一個目標就是2035年的共同富裕。而銀聯做為一個金融類國企,響應國家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標可以說是順勢而為的一個機會,這也是我們所知道的市面上第一個以“共同富裕”為核心的廣告。
最終,我們呈現出的66幅作品與TVC,通篇不講“共同富裕”這四個字,但字字都是奔「富」之言。
海報
【做不對自己“手軟”的創意人】
從“百福”到“奔富”,幾年間,銀聯和凡人互動都從未對自己“手軟”。
在「富」的表達層面,從經濟的富強到科技的富興,我們喜悅贊嘆;從山水富麗到文化富饒,我們感同身受。回鄉創業者、基層干部、農民等等聚焦鄉村振興等民生熱點;老有所學、環境保護、文化輸出聚焦我國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都是「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富」,它已不再是物質化的理解,而是更精神層面的共鳴。在「富」的宏大組圖之中,一個昂揚向上的中國正徐徐為世界呈現,做為“支付國家隊”的銀聯,有力量也有能力,扛起這面大旗。
項目上線之后,許多網友都在留言“心疼美術”。確實,如此的數量和質量,我們的美術付出了相當大的精力和時間。從2021年11月開始,我們先選定了近兩百個可做「富」的畫面。中間經過內部判斷(包括后期的可執行性、合理性)和風險評估,刪掉了“太硬”“太廣告”“太苦”的,最終留下了大家所看到的這66個。
而這66個「富」,有的藏在高樓大廈間,有的現于,從山川湖海到日常生活,都有「富」的體現,而@廣告文案-微博上兩位網友的留言也令我們幾位創作者感動。他們說,「藏」,是「藏富于民」的「藏」。「富」,是「萬物殷富」的「富」。
創作的過程一直是糾結又折磨的,但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了完成這一套可以被我們稱之為“作品”的海報。美術使用了三種手段:PS合成、3D建模、實拍,完成了所有對「富」字的藝術化表達;文案把人民日報網站翻遍,做到了讓每一張海報的“身份”都有據可依,并且不能使用任何文案技巧,因為我們相信真實的一定是動人的,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那樣:“源于生活的總比想象的創意更值得掌聲”。
【在流量時代創造好的傳播資本】
流量時代,從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的崛起,我們看到視頻傳播的優點,但作為廣告人,我們心中只對“好內容”有偏執。至于物料是視頻還是海報,我們相信只要內容足夠好,就可以找到傳播的機會。
在內容高質量輸出之后,我們也迎來了經典的傳播難題:沒時間、沒預算。線上傳播的KOL數量有限,我們就在有限的選擇中尋找每一個可以突破的話題方向。從微博的發布話術到微信的大V發布角度,都細細琢磨。但本次的傳播最大的驚喜,是來自超越我們預期的很多個“自來水”,據「知微」的傳播分析,單條微博有6000多萬用戶覆蓋,整體傳播量破億,而微信上甚至有四五十個公眾號在自發轉載、討論。其中圈層涉及旅游、設計、投資、金融等等圈層,使用“破圈”兩個字來形容雖有過之,但最終的結果對于我們和客戶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驚喜了。
近兩年,互聯網的傳播環境一直令人嘆息,于是時時刻刻規避風險、把握刻度成了本次項目執行期間的“日常”,但我們始終堅守的依然是不變的真理:一個真字。因為真誠真摯真切,所以才能讓受眾感受到銀聯在歲末為大家呈現的溫暖和感動。而在66張海報發布過后的第二天,我們將這種溫暖更生動的比作一個個小小的心愿,為本次傳播高潮之后再掀高潮:
什么是中國人心里的富
【視頻文案】
我想講給你一些小小的心愿
那些平凡卻又足夠珍貴的
關于「富」的小小心愿流過很多汗的人,就想有個好收成
結束了授人以業,就盼著他們有更好的前程
追太陽的人,想把光收集起來
送到萬里以外之外的夜里
那里還有許多人,在循著光想探明方向心不老的人呢
希望把時光里落下的夢,一一圓滿上
在看不見的地方仍在努力的人
想著代表大家站到更高的地方
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人
就想讓我們的技術迎頭趕上我們就是這樣
懷揣著各自的小小心愿
但雙腳扎在同一片土地上把對富足的向往
過成踏實的平常中國銀聯在 2022 農歷年來臨之際
祝每一個努力付出的你,年年有富余
付出必有回報,中國銀聯
無論是海報還是視頻,我們都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也要做,而是沒人做到的事情才值得一做。跟著大河滔滔的流向行走是一種選擇,而看似逆流而上打呆仗更是一種態度。
中國銀聯的廣告從未脫離平凡的個體,其中所表達的,也都是每一個凡人的不凡韌勁。在形成品牌話語體系、價值觀的同時,更多的是和“人”站在一起,為平凡的付出者喝彩。
2022,讓付出,必有回報!
數英獎案例展示
創作人員名單
總經理:趙鴻鄂
制片人:彭贇
創意合伙人:曾杰
導演:陳子洋
創意總監:管坤
創意總監:馬方舟
客戶總監:楊倫
資深客戶經理:于詩軒
創意組長:王如月
創意組長:梁逸豪
美術指導:朱偉斌、周浩然
設計師:黃雅婧
文案:劉佳妮、謝婉瑩
制片:董雄巍
剪輯:羅浩銘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MORTAL DIGITAL 凡人互動 上海,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背景:2021年,中國迎來重大戰略轉型,「共同富裕」政策方針的不斷推進,成為各大媒體的熱議話題。中國銀聯,有責任與立場去用品牌的力量,向公眾傳遞和詮釋,屬于這個時代下的中國精神面貌,以及傳遞銀聯“付出必有回報”的信念。但如何把政策語言,演繹成可感知的語言,讓老百姓能從精神面感受時代向上的力量,既是本次傳播的題中之義,也是中國銀聯需要面對的挑戰。
目標:在2021歲末,給品牌制造傳播聲量,夯實品牌國民基因的同時,刷新「付出必有回報」品牌主張在時代背景下的精神內涵。
【洞察與策略】
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奮斗,共同奮斗照見的是每個人各不相同的生活。人們對「共同富裕」的政策語言有一定的距離感,但談及個人生活的理想狀態,總能有所共鳴和期盼。
【創意闡述】
根據目標與策略,如何完整、精確地來呈現創意:
政策的光環之下,照見的是每一位中國人充滿熱氣的真實生活。既然中國銀聯選擇各行各業的“富”,那就要多多呈現對「富」的不同表達:從經濟的富強到科技的富興、從山水富麗到文化富饒等等方面。從回鄉創業者、基層干部、農民等等聚焦鄉村振興等民生熱點;從老有所學、環境保護、文化輸出聚焦我國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都是「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富」,它已不再是物質化的理解,而是更精神層面的共鳴。
在創意執行上,我們把「富」字巧妙的融合在各行各業所處的環境中,文案上通篇不講“共同富裕”這四個字,但字字都是奔「富」之言。美術上,利用PS合成、3D建模、實拍等多種方式,把「富」字化為環境中非常巧妙的存在,藏「富」于民。
在內容高質量輸出之后,雖然傳播預算有限,我們在有限的選擇中尋找每一個可以突破的話題方向。從微博的發布話術到微信的大V發布角度,都細細琢磨。本次的傳播最大的驚喜,是來自超越我們預期的很多個“自來水“,據「知微」的傳播分析,單條微博有6000多萬用戶覆蓋,整體傳播量破億,而微信上甚至有四五十個公眾號在自發轉載、討論,圈層涉及旅游、設計、投資、金融等等。
同時,在北京上海繁華熱鬧的商圈地鐵站鋪設“奔富路”,引發各行各業的人前去打卡和媒體報道。
【結果與影響】
中國銀聯奔富傳播戰役,對政策語言的創意解讀,贏得新華社、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等官方媒體的點贊報道,在社交平臺創造破1億閱讀量,轉發層級高達31層,近百個金V和數十個深度內容公眾號作為自來水傳播,在旅游、設計、金融等不同圈層均實現破圈效能,實現大范圍的破圈效應。
項目信息
創意單元-平面組-數字類(入圍)
營銷單元-內容營銷類(銅)
營銷單元-整合營銷類(銅)
技藝單元-美術類(銅)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