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Ruonan、Joy
撰文:Joy
12月的一個清晨,早起的人先發現了上海靜安寺地鐵站的變化。
地鐵站內的四根立柱,搖身一變成了超大號的白菜、胡蘿卜、牛奶、可頌。
有人一步一回頭地看,有人反手拍照分享在小紅書上,配文:“奧樂齊真的很懂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上海地鐵廣告創意遙遙領先”……
隨后的三周時間里,只要路經靜安寺站,就能被這些巨型食物裝置可愛到。
我們也是其中一員。不僅親眼看了、上手摸了,還聯系到幕后主創——上海環時互動,還原了大白菜們“一夜”建成背后的故事。
Q1:
為什么要在地鐵站放大號蔬菜?
就一個目標,在人多的地方,最大限度吸睛
先來認識下奧樂齊——
它來自德國,定位為一個“預算友好的平價社區超市”,擁有百年發展史,目前門店覆蓋全球10多個國家,是全球第九大零售商(數據來自德勤發布的“2023年全球250強零售榜單”)。上海的消費者應該對它更有體感。自2019年在中國開出第一家門店后,奧樂齊目前開設的50多家門店,皆在上海落地。
奧樂齊在上海浦東長泰廣場的門店圖
圖源:奧樂齊官網
而項目的緣起,要從11月說起。當時,奧樂齊給到了環時一個開放brief,想要看看其在傳播層面有怎樣的想法與建議。
自由度如此之高,意味著相應地,也有更多問題要梳理。
問題一,以什么為傳播切入點?
環時注意到,奧樂齊在10月打出了“好品質,夠低價”的口號,并推出“超值”系列產品。
這一系列,可以說是奧樂齊在中國市場的一場重頭戲。產品線選品涵蓋衣食住行,包括1.96元/800克的胡蘿卜、10.9元/ 980克的酸奶、9.9元/100g的潔面乳在內,約有100個自有品牌單品。
于是,要圍繞“超值”系列去想創意,這點很快明確了下來。像肉蛋奶、蔬果這類民生必備,以及烘焙等高頻消費品,都在主推之列。
“超值”系列產品一覽
問題二,要用哪種溝通形式“搞事情”?
奧樂齊已經推出了數條“超值”系列的TVC,基于這一點觀察,環時決定以線下為突破口來做出差異化:
首先得有一個著陸點,一個打造吸睛事件的場所、一個讓用戶接觸品牌的空間;
其次要考慮人流量,商圈、街頭、地鐵等高人流量區域,都是優選項;
最后還得兼顧人群畫像,要貼合奧樂齊的目標TA——講究生活品質,也會精打細算。
一番梳理下來,精致“早八人”扎堆的地鐵站,被環時圈為了重點場景。目標是——
“把地鐵廣告投放本身,變成一個小型事件”。
換句話說,就是怎么吸睛怎么來。
而吸睛的創意從生活中來。開會時,一位愛逛菜市場的環時同學提到,“之前都流行往菜市場搬東西,我們能不能把‘菜市場’里的東西搬出來?”
團隊其他人迅速get了這個點子。“把高級的東西搬進有煙火氣的菜市場,玩的是一種反差,我們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種反差”,景天說。
進一步看,讓“菜市場”進入日常,還滿足了人們對生活氣、煙火氣的追求。用去年流行的一個詞來說,是給大眾提供了“情緒價值”,更是其能引人注目的原因。
抓住這個創意雛形,環時想到把超市里的食物放大后“搬”進地鐵站。
如景天所分析的,將熟悉的日常陌生化,能給人新鮮感,最大限度吸引注意力。這也關乎一個樸實的真理,”大“就是搶眼。
繼續完善,地鐵站的燈箱片也得一并安排上,其與立柱打配合視覺上更吸睛,也能多一個品牌表達空間。最后,就定下了一個奧家“超值”系列地鐵展的創意方案。
燈箱片與立柱打配合,左看右看都是奧樂齊
到這一步,還剩一個問題,地鐵站能不能落地?
踩點了好幾個高人流量地鐵站,環時試探詢問idea的可行性,直到靜安寺那邊給出一個有希望的回復。“不然這個項目可能就沒了”,客戶總監Yico說。
再溝通了投放點位等細節,方案也更加細化——
異形包柱是重點,主打“超值”“便宜”,入選的是牛奶、大白菜、胡蘿卜、可頌四個主推產品;
圓形立柱點位比較多,“低價” “不用會員費”“小包裝”等信息都可以放上去;
燈箱片可以從“小包裝”方向切入,選品是可頌、瑞士卷。
一個存在感很強的奧家“超值”系列地鐵展,就此初步成型。
Q2
為什么地鐵展會選擇“發瘋”的畫風?
夠好玩、吸睛,才能在擦身而過的瞬間抓住視線
這個項目吸睛的,不止超大號的蔬菜們。
“哈哈哈哈”“你你你你”“低低低低”……這組存在感很強的海報,讓人很難不懷疑主創團隊的精神狀態。
但哪有人一上來就發瘋的,都是逼出來的罷了。
景天告訴我們,團隊起初設想的海報,是晨間新聞報道的打開方式,后來又覺得吸引人的力度還不夠。
“地鐵站廣告與行人基本處于一個擦肩而過的狀態”,這個觀察讓團隊很明確,文案、海報一定要夠吸睛,才能在行人快步路過的瞬間,抓住其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文案一定要簡短,能快速達成有效溝通。
那只能各個方向去試。“是不是能把文案寫得瘋一點呢”,這個想法出現后,文案先開始“精神狀態不穩定”起來——毫不委婉地自夸,還瘋狂將一個字重復N遍,主打一種“演我”的精神狀態。
飽滿的情緒,讓文案一下子生動了起來,不僅一眼抓人視線,品牌利益點也能快速傳達。大家都覺得不錯,就定了下來。
巨型食物裝置上的文案也是試出來的。先是平鋪直敘產品有多“低價”,接著團隊又試著用第一人稱、擬人化的角度寫,就有了蔬菜們生動又可愛的自白,也暗戳戳當了把打工人的嘴替。
“我好菜,但便宜啊!”
“我沒胡說,我真便宜!”
語言有趣之外,環時還試著以消費者視角創意文案。燈箱片海報里,令人會心一笑的話語,就是如此。
夸張!隔壁家的瑞士卷沒吃完就過期了
痛心!別人家的可頌買一盒丟半盒!
傳下去:逛超市不必買會員!
以前買來的可頌、瑞士卷還沒吃完就過期了——這是奧樂齊對消費者的洞察,也是環時小伙伴的真實消費感受,才會讓路人覺得“說出了我的心聲”。
所以,有網感、有梗的表象下,文案其實戳中了人們的情緒共鳴點。“大眾需要很強的情緒釋放空間,文案都是在根據人們的情緒做溝通,給他們一個紓解情緒的出口,要讓人看完覺得舒服”,景天說。
不止文案,海報的顏色、字體其實也都有講究。
地鐵立柱是黃色柱子,那海報弄成藍色,撞色視覺更顯眼。而藍色具體的明暗度,還得根據現場環境調,目標是讓海報能夠一眼“跳”出來。
規整的印刷體看不出情緒,那選有筆觸質感的手寫體,更能體現出精神狀態。細節上,筆觸要糙點還是精致一點,也得把握好度。
最后定下的手寫體,邊緣不規整,又不會過度放飛
文案、設計都一點點地試,最后這個地鐵展變得精神狀態很統一,“有點瘋”。
與大家一塊發瘋、自嘲,地鐵展因而有了人味兒,超值、低價等廣告信息的商業味兒也就得到了消解。就像數英項目精榜一位嘉賓的點評,“含有低價信息類的廣告就是要有點意思,才不會落入促銷的俗套”。
Q3
少見的地鐵展巨物裝置idea,執行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小模型變身大蔬菜,既要逼真又得合規
縱觀國內,立體化改造地鐵裝置案例不多,更甭說堪稱“巨型”的高度與體積,執行想必不會容易。
Yico告訴我們,團隊最早想的是把裝置做成柔軟的觸感,凸起幅度高一點,營造一種胡蘿卜、白菜們和早八人一塊擠地鐵的感覺。這個念頭,就因為執行問題,被扼殺在了搖籃里。
除了這一點,巨型裝置整體上落地得挺順利。流程大致是,環時先出設計圖,交給上海德高申通,由其借3D打印技術制作一個小模型。確定外觀后,再制作大號版,并給模型雕紋路、涂顏色。
歡迎觀看白菜變身記
設計模型圖時,環時在顏色、紋理各方面都力求一個真實感。直觀體現奧樂齊“超值”的產品價格標簽,也是為了復刻人們逛超市的場景,才留了下來。
小模型就很逼真了
就是小胡蘿卜的“頭發”,略顯稀疏了一些?
如此看下來,地鐵展每一處廣告信息的傳遞,都是有趣味、不擾人的。難怪項目上線后,許多人會主動地分享與討論一個廣告。
很多路人隨手拍照分享在了小紅書
這一傳播效果也超出了團隊與奧樂齊的預期。從創意巨型食物裝置、到寫發瘋體海報文案,再到只投放一個地鐵站,項目每一步,大家其實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有了令人驚喜的結果。
后記
“簡單、直接”,是很多人對這個項目的評價,也是我們采訪完的感受。
沒有曲折的創意推導過程,它的營銷邏輯很簡單,就是線下做到令人過目又難忘;
以巨物營銷制造視覺奇觀,又以發瘋文學掀起情緒共鳴,它的創意手法也是簡單的,就是網感拉滿,有梗會玩。
但做好一件“簡單”的事,本身就是難事。做內容溝通,創意容易往深了想;做social營銷、戶外廣告,容易依賴往廣了鋪排的媒介,這二者之間,少的是輕量化又有創意的營銷。
而把蔬菜“種”出超預期傳播效果的奧樂齊證明,有時簡單一點,品牌溝通更具性價比。
最后,感謝接受采訪的環時互動主創團隊!
創意總監 景天
客戶總監 Yico
美術GH Kane
資深客戶經理 Hanna
美術指導 京京
文案GH 華偉
文案指導 澤冰
從左到右,依次是Joy,京京,華偉,澤冰,Kane,景天,Yico,Ruon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