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文:Yi L.
數英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狄夏拉坐在我面前,溫文爾雅的,目光始終帶著笑。
每回答一個提問,他都以肯定的 “yes” 開頭,再以詢問的 “right ?” 收尾。在這場泰國人和中國人用英文完成的對話中,他耐心十足:若需要,他愿意把重點再多講幾遍。
仿佛熱帶海岸線上輕柔的風,遇見過的人總忍不住念叨一聲 “wow ,charming”。
狄夏拉在 2023 上海國際廣告節
介紹由 Yell 自主研發的 AI 制作平臺 AI-Deate
演講結束后,數英與他聊了聊這間公司的故事
但狄夏拉絕非看上去這般柔。
2009 年,25 歲的他投身創業。和 3 位朋友一起,饑腸轆轆的他們在租來的小辦公室里共享一碗黃色包裝(Yellow)的 MaMa 牌杯面,便將公司取名“Yell”。
但現實并未過度寵愛這群年輕人 ——
彼時泰國還是傳統廣告的天下。Yell 另辟蹊徑,希望以數字廣告“殺”出一條生路,卻無奈時機尚早,在市場遇冷。最難時,工資、房租都成了問題。
面對合伙人的相繼離開,狄夏拉選擇獨自堅守,直至 2012 年數字浪潮席卷全球,Yell 等來了屬于自己的時代。數年間,它逐漸成長為擁有 120 名員工、泰國最炙手可熱的數字創意代理商之一。
2019 年,狄夏拉將視野望向東南亞,于新加坡開設 Yell 首間海外分部,作為整個區域的門戶與中心。這對于習慣了在內部圈子打交道、做生意的泰國人而言,無疑是挑戰舒適感的一步。
緊接著 2022 年,Yell 與來自上海的上知 Sounds、來自新加坡的 Bacon 組成“區域聯盟”,成為泰國首家擁有國際網絡的獨立廣告公司。
下一步,狄夏拉計劃帶領 Yell 于紐約納斯達克上市,這將是泰國廣告界的又一“創舉”。
“我是斗士,但我更清楚自己是 'underdog'。”
狄夏拉有著野心,但他身上也長著謙卑。他愛用 “underdog” 形容自己:那是一類在競爭中從不被看好的物種;沒人會賭 ta 贏。
或許早年的挫敗帶走了曾經的狂妄,他已懂得敬畏森林中更強大的力量,也清醒自己當下的位置;然后朝著想去的目標,穩步向前 ——
我從未想過第一天就成為客戶首選;
Yell 與大的、擁有長期積累的代理商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我會先 pitch 第二梯隊的項目,其他人可能不太愛做的、更細碎的活兒,比如社交媒體。
但若把它做好,就能向客戶證明自己,進而贏得更大的機會,甚至全部。Yell 需要的是不被看好的斗士,而非已經成功的明星。
走出泰國,曾擁有的一切都會清零,優勢瞬間沒有,客戶會將你與本土代理商比較……
所以我需要非常努力的人,一起去證明 Yell 能行。我想提升 Yell 的天花板,目的是把我的人留住,將大家聚在一起。
像裝水的容器,要容納下更寬廣的水域,自己就必須不斷拓展。
掙錢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富有卻四周沒有優秀的人,這并不智慧。……
泰國廣告的先鋒勢力,以下是狄夏拉和 Yell 的故事。
Cool Company 10 期
Yell 曼谷
1
一切為了“有效”
在 Yell,你不能提一個沒有數據支撐的點子。
走在時代之前,免不了成為旁人眼中孤獨的“瘋子”。
但狄夏拉有自己的理由 ——
當年數字浪潮未至,他在各樣窘境中選擇將 Yell 撐下去,并非因為數字廣告“新鮮”,而是因為它“有效”:
“最早使用數字媒體的那批用戶,他們普遍先鋒,對其他人具有很大影響力。我無法向客戶證明這就是未來,但我可以解釋這個方案在眼下已經有效。”
自創業第一天,狄夏拉就在為 Yell 尋找存活下去的理由。
在他看來,一家 agency,或小或新,只要提供的服務能為客戶解決問題、達成 KPI,它就可以掙得生機。
剩下的,則交給時間。
“ Yell 追求‘有效’的創意(effectively creative),一切為達成結果。”
這位電影編劇、雜志專欄作家出身的老板說,自己可以寫出非常動人的故事,但創意背后,一定有邏輯、策略、數據做支撐。
比如 2016 年 Yell 為泰國零售巨頭中央集團(Central Group)打造的微電影廣告《The Only One》,清新、沙雕、甜澀交疊,觀感猶如“在玻璃渣子里撿糖吃”,又虐又治愈。
男友突然離世,
女孩還沒走出回憶,卻疑似對方出軌
最后意外收獲一份來不及表達的愛……
泰國中央集團 The 1 Card:《The Only One 唯一》
(11 分鐘不短,但絕對值得看完~ 準備好紙巾喲)
該片在品牌官方 Youtube 觀看量累積高達 463 萬次,還成功“火”到了中國互聯網,被海量轉發,收獲高贊和翻拍。 (搜索“泰國”+《我的男朋友死了》or《我的男朋友去世了》,感受中國網友的熱情~)
狄夏拉:The 1 是中央集團的購物卡,可享打折、積分、兌換,會員數量泰國第一。
2016 年該卡推出 10 周年,它的問題是消費者對其印象一片空白,沒有畫面,沒有想象,沒有感覺。此時就不再以 offer 刺激,而需要動人的故事,讓人們愛上品牌。
《The Only One》不是亂想出來的。在 Yell 做創意,你不能提一個沒有數據支撐的點子。從會員數據中,我們發現他們多是青年人,和伴侶同住,喜歡旅行。要讓他們有感,廣告需要呈現他們的生活樣貌。
有趣的是,該片推出后 24 小時,品牌網站就崩掉了,因為太多人涌入。該案確有卡片消費的 KPI 任務,但 1 個月就達成了,遠短于原先計劃的 3 個月。我們還獲取到廣告片觀眾的相關數據,可以與會員數據疊加分析。
就這么喜歡搜集和閱讀數據?是的,因為客戶需要的是能達成 ROI 的點子,需要證據證明我們的創意會有效,而數據就是最好支撐。Yell 作為數字代理商,擁有很多挖掘數據與洞察的營銷工具。去年我也購入一家技術公司,繼續提升這方面能力。
在 Yell,“有效”的創意不一定多復雜,它甚至超級簡單,卻能解決問題。
2021 年,盡管普吉島已從疫情中恢復,但當地旅游公司 Love Andaman 客源依舊慘淡。
Yell 突發奇想:人少反能令游客體驗近乎獨享、更清凈美麗的海島風光。于是以“像島主一樣擁有私人海域”為賣點做預售,到訪日期可靈活更改,未來兩年任意 1 天想來就來。
從最初在 Facebook 對話框完成訂購,到產品上線泰國用戶數最多的電商平臺 Shopee,1 個月內,1 萬元人民幣的成本取得了約 800 萬人民幣的總銷售額 [ 注 1]。
元宇宙最火的 2022 年,Yell 也使用它為泰國正大集團(CP Group)完成了一場超萬人的線上粉絲見面會。
并非為了“作秀”,背后初衷異常直接 —— 借助元宇宙的超高人氣,達成銷量目標。
攜手美國元宇宙平臺開發公司 Gather,Yell 將互動場景設計得非常有“食物那味兒”,原因很簡單:這場見面會的門票,就是一包香腸!
CP Bologna 正大切片香腸:《METAWORTH 新星元宇宙》
狄夏拉:Yell 的核心是“為客戶解決問題”,這也是品牌從全球任意一家 agency 中選中我們的原因。
創立第一天,我并非為了做數字化廣告而去做數字化廣告,只因它是一種好的解決方案。今天如果有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我也會為客戶提供它。這無關媒介,無關執行方式,只關乎結果。
Love Andaman,傳統方案解決不了問題,就換一種角度去思考;正大香腸,元宇宙能實現銷量目標(當然粉絲見面會的促銷形式,我們之前已在線下執行多次,被證明是有效的),那就使用它。
與我而言,媒介無所謂“新潮”或“過時”,只在乎你想說什么,以及對誰說。曾有一個案子,目標受眾是歲數較大的房東,我們最初考慮使用報紙,但數據顯示,這群人其實很愛玩手游,那就在手游中進行廣告投放。
像一棵樹,需要適應森林中一切變化,但“解決客戶問題”的根基不變。
狄夏拉清楚知道,Yell 作為一家獨立公司,與那些和客戶長期合作的大公司相較,并無競爭優勢,每一份生機都要靠實力和加倍的努力掙得。
他愿意先做好更瑣碎的“第二梯隊”項目,進而贏得客戶認可,以及更大的合作意愿;公司結構設計上,完全以“高效、高質量解決客戶問題”為目標:
“像一間科技公司,扁平(flat)、精干(lean)、靈活(agile);每位員工都能與我直接對話。除我之外,頂層管理者只 1、2 位,剩下的被劃分成不同小組,各小組配置齊全,但嚴控人數,避免過多。”
他也要求自己時刻保持謙遜,并期望每一位 Yeller 如此行事 ——
狄夏拉:謙遜令你愿意接受來自同事的對峙,這是極佳訓練,因為走出 Yell,客戶隨時都在挑戰你;謙遜也令你被快速糾偏,不耗費過多精力解決公司內部問題。
Yell 只有 1 個問題待解決,且只存在于公司之外,那就是來自客戶的問題。
走“泰式明媚風”的 Yell 辦公樓
~自帶臺球桌和籃球場喲~
人員招募上,狄夏拉坦言自己不愛花重金聘請“超級明星”,因為不確保對方是否具備 Yell 需要的內驅力和成長型思維。他偏好自己去挖掘“好苗子”,再施以培養。
2012 年起,他在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兼職任教,也常鼓勵 Yell 的創意總監們去學校授課,結識有潛力的新生力量。
開放、活力、國際化的工作氛圍,令 Yell 成為泰國年輕人加盟意愿最高的廣告公司之一。
可可愛愛 Yell 團隊
~撲面而來的夏天快樂~
2
泰國,感性國度
好點子,能令房間氣氛發生變化。
“所以沙雕廣告……泰國創意人究竟是怎么想出來的?”
“幽默長在我們的血液里。泰國是個非常和平的國度,競爭不大;大家每天就是開開心心過日子,自然能想出些獨特又搞笑的東西。”
“泰國消費者很愛看沙雕廣告么?”
“非常愛。泰國人很感性的,如果你有好故事,他們就會喜歡上你的品牌。若廣告里說的都是些偏功能向的利益啊,優勢啊,泰國人會覺得很無聊,不想聽的。”
在狄夏拉看來,泰國人的感性和這個國度帶給人的印象一樣,你幾乎覺察不到它鋼筋水泥、硬邦邦的一面,只記得它的感覺。(陽光,沙灘,海風,人字拖,花襯衫……)
聊起斬獲 2023 上海國際廣告節銅獎的 Soffell《蚊子篇》,狄夏拉自己都忍不住笑:
“確實夠瘋,夠離譜。”
為展現泰國知名驅蚊水 Soffell 的超強功力,廣告中,兩位記者走訪了泰國三個地區的蚊子代表,非常“誅心”地詢問對方“最近過得還好么”?
“當然不好啦,嚶嚶嚶。”
1 號蚊子孤獨坐在河邊,望著夕陽落淚;
2 號蚊子只能去餐廳找食物做替代,拍個巴掌就被嚇倒;
3 號蚊子走優雅路線,卻被迎面的驅蚊劑瞬間吹飛……
望著各家苦兮兮,不禁心中泛起憐憫,忍不住想伸手給它補口(不是)。
Soffell: 《Say goodbye to Thai mosquitoes 再見,泰國蚊子》
如此無厘頭,背后洞察卻很嚴謹 ——
通過社會聆聽(social listening)的大數據工具,Yell 收集了泰國本土與蚊子有關的線上討論,對數據進行 AI 智能分析后,發現不同地區的民眾都覺得當地蚊子“最猛”,且對它有非常獨特、有趣的想象性描述。
這些描述隨后具象成了廣告片中 3 只蚊子的模樣,包括外貌、習性、口音,甚至身上佩戴的小配飾,令觀眾能一眼認出“哦!這不就是我們那兒的蚊子!”
同樣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清奇腦回路,Yell 將一件普普通通,甚至有點無趣的產品 —— 瓷磚膠—— 玩出了宇宙級新高度。
在這支 2022 Spikes Asia 獲獎短片中,被壁虎(品牌的卡通形象)猛咬一口的男主,食指愣是變成了一支瓷磚膠棒,隨即開啟“走哪兒粘哪兒”的異能模式,還受邀加入超級英雄戰隊。
Saint Gobain Weber:《The Gecko Man 壁虎人》
狄夏拉解釋說,之所以劍走偏鋒,因為泰國瓷磚膠市場已被另一大品牌長期主導,若想突出重圍,被目標人群看見和記住,必須玩點兒“飛”的。
“還是從數據出發,我們發現該案的 TA 是藍領人群,能用雙手修補一切,喜歡看娛樂的、輕松的消閑內容。”
借勢當季流行的漫威影片,“膠水英雄”的故事,維修師傅們愛看且易感,也喚醒了對自身技能的自豪。
數英:泰式“沙雕”廣告絕絕子。可是帶著如此“無厘頭”的點子見客戶,真的好賣么?
狄夏拉:真的不容易。
想象一下走進會議室,里面坐著都是品牌方的頭兒,很嚴肅,不做聲。這時,你要去賣一個很搞笑的點子……
但我們還是做到了;而且這對泰國創意人來說挺常見。或許是輕松的大環境幫到了我們。
“賣點子”上,我對 Yeller 有一條規定:若你希望客戶買這個創意,你要確保他們聽完后,房間的氣氛會發生變化。那些細微的、氛圍上的呈現,會提前揭示這個點子的命運。
感性的、松弛的、娛樂的熱帶風情......
泰國文化別具一格,每處細節都彰顯著個性與特色。
對于想進入這里的海外品牌,營銷“本土化”就尤為重要:這會是當地人愿不愿與你產生情感認同與連接的關鍵。
用狄夏拉的話說,“想贏得泰國消費者的心,你需要成為泰國人。”
2021 年,Yell 就曾協助來自中國的流媒體平臺愛奇藝,基于犀利的本土洞察,成功消解傳播中的語言隔閡。
Yell 為 iQIYI 愛奇藝打造的廣告歌《你我愛奇藝》
超級容易跟唱的調子
反復出現的 “I-QI-YI” 三字發音
品牌名再不會念錯了!
該案曾獲金投賞金獎、上海國際廣告節銀獎
“用泰國舌頭(Thai tongue)念‘愛奇藝’,真念不明白。我們會念成 ‘i-yi-yi’ 、‘i-yi-qi’,總之就是念不對。”
此前 1 年,愛奇藝已走進泰國。但名字發音對當地人很挑戰,不利于品牌擴散。
狄夏拉與團隊想到用“音樂”解決問題 ——
旋律與節奏在泰國教育課程中很常見,它本身就是泰國人非常熟悉的語言學習工具 [ 注 2 ];感性的泰國人熱愛唱歌,對于外國歌曲,就算不知道唱的究竟是什么,也能順著發音和旋律跟唱下來。
也因此,音樂營銷在泰國市場被廣泛使用,且十分有效。
借助一首泰國人耳熟能詳的老旋律,將“愛奇藝”三字發音編入其中,由當紅偶像團體帶頭,唱著唱著就會念了!
感性的泰國人愛唱歌,愛聽歌
音樂營銷在泰國市場被廣泛使用
Yell 為當地一家眼部美容機構打造 MV《Lovely Eye 美麗的眼睛》
~ 含糖量超高,很好聽 ~
數英:泰國市場極具本土特色。對于想進入這里的中國品牌,您有哪些傳播上的建議?
狄夏拉:泰國消費者非常歡迎中國品牌。我們相信中國品牌的技術、質量、公道的價格。像 EVCARD(上汽集團旗下租車品牌)在泰國街頭隨處可見,市場接納度已經很高。我自己很喜歡李寧、安踏,還有小米。
相較于西方品牌,泰國消費者會期待中國品牌“更懂”他們。所以做傳播時,請盡量再本土化一些,更像本地人一些。
比如愛奇藝一案,媒介投放上我們也找到了非常本土的洞察 ——
針對目標受眾,最有效的廣告投放點可能并不是最貴的廣告大牌,而是街道、市集上的美食小推車。你知道泰國年輕人,尤其粉絲圈層,他們特別喜歡租這些小車上的廣告位,為偶像應援、慶生,全城推著它跑。
當他們在熟悉的小推車上看見愛奇藝廣告,心理距離一下被拉近,因為品牌真的“很懂”他們。
3
走出泰國,Yell 國際聯盟
像巨大的容器,容下一片汪洋。
“Yell 是泰國第一家擁有國際網絡的獨立廣告公司。當初決定出海時,有過掙扎么?”
“是挑戰舒適感的一步。泰國文化講究內部圈層,大家都喜歡與本國人合作;若在泰國已經做得很好、很舒適了,更不想改變。”
“那你的動力是什么呢?”
狄夏拉頓了頓,一邊雙手比劃,一邊說起了有趣的比喻 ——
在他眼中,員工像水,公司像裝水的容器。一間好公司,能跟得上水擴張的速度,足夠寬廣到容下每個人的夢想與野心。如果泰國市場對 Yeller 來說有點小,他就需要提高天花板;只有這樣,才能將大家一直聚在一起。
“我渴望 Yell 成為巨大的容器,容下一片汪洋。”
敢于出海,也來自他對泰國廣告的信心。狄夏拉坦言自己是幸運的一代,前輩已將泰國廣告的基石打得夠好:泰式創意在全球被喜愛;制作產業龐大,水準頗高,且有價格優勢;坐鎮泰國,能實現東南亞各個國家數字媒介的購買……
對于海外合作方,這些都極具吸引。
Yell 協助中國品牌走進泰國
OPPO《Believe yourself 相信自己》篇中
面對挫折,泰國青年從內心尋找力量
作為泰國知名企業正大集團(CP Group)合作方
Yell 負責其在本土 B2C 廣告長達 8 年
2022 年開始
Yell 為正大創意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廣告
以下是正大《CP Fresh 榴蓮,來自泰國農場的快樂》篇
2019 年,Yell 在新加坡開設分部,作為出海第一步。隨后,狄夏拉遇見了倫敦國際獎亞洲主席、合伙人陳高登先生。
疫情期間,陳高登留在泰國并與 Yell 結緣。興奮于“將泰國廣告帶向全球”的愿景,他隨即擔任狄夏拉的“出海導師”。
最近一年,Yell 已達成了與上知 Sounds(中國)、Bacon(新加坡)、Innocean(韓國)、Monster Interactive(馬來西亞)、Bailey|Capel(印度尼西亞)等公司的戰略合作。它們規模類似,共享全球愿景,在優勢上能彼此增進。
在陳高登看來,短期內取得不錯成績,這得益于狄夏拉的品格 ——
“他一旦設定目標,就會去完成。不少老板有宏大愿景,卻沒有足夠執行力真正實現。但狄夏拉很專注,驅動力極強。”
之于狄夏拉自己,既然決定了出海,繼續做一名斗士,是他必須的選擇。
陳高登(中)與狄夏拉在 2023 上海國際廣告節
如今,帶領公司走向世界的同時,狄夏拉也在全球推廣由 Yell 自主研發的 AI 制作平臺 AI-Deate,一個能將創意人從機械工種中釋放出來的免費工具。
在他眼中,今天的 AI 就好像 14 年前的數字媒體,都屬于那個無法被證實的明天,但他已清楚看見:
“只要我相信自己預見的,就會付諸行動。至于結果,盡全力就好。”
/ 對話狄夏拉:渺小的先行者
數英:創業之初,沒客源,合伙人也走光了…..怎么堅持下來的?
狄夏拉:2009 年決定做數字廣告,算是我的生存策略。如果我也做傳統廣告,沒半點獲勝可能,必須做一些新的、改變游戲規則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我真相信數字浪潮要來,泰國廣告業生態即將被改變。從朋友那兒得到一臺初代 iPhone 時,我就知道了。
但 Yell 剛成立時,我和朋友們都很年輕,很拽,感覺人生盡在掌握。可是把開公司當成玩玩具,它遲早要出問題,后來他們也都走了。
或許先行者的命運就是被人說“他瘋了”,也一定會經歷孤獨的等待期。
從第一天起我對 Yell 就有非常清晰、熾烈的愿景,我每天都對自己說“別急,它會來”。很幸運,2012 年數字浪潮來到泰國,我又是首批做數字廣告的人,大量機會開始涌現。
數英:所以,幸運是等待與堅守換來的?
狄夏拉:等待是一方面。過程中也不能停止訓練自己,否則機會來了你可能抓不住。像運動員,為了賽場的那一發射擊,必須不停訓練自己。
那段時間,我做了很多訓練,包括大量閱讀關于數字經濟的文章。
數英:創立并領導 Yell 至今 14 年,對于經營好一間企業,有哪些體悟?
狄夏拉:14 年間我的目標沒變:解決客戶問題;讓每一位 Yeller 知道自己很棒。其實開這間公司并非為了我自己,我沒那么愛花錢,但我的確非常喜歡工作。
作為領導者,你需要不斷為公司尋找發展機遇,并具備足夠的智慧與經驗判斷某個機遇是否真好。如果你認為它好,也真想去做,那就相信自己,盡全力讓它發生。當然過程沒有捷徑,也沒人保證你一定能成。但對我來說,盡全力,就不遺憾。
這個答案也反映了我的個性:我會盡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會把整個人“押”上面。盡力而為,能實現最好,實現不了也沒關系。
數英:失敗了也沒關系?或輸或贏,結果對你沒那么重要?
狄夏拉:失敗是人生常態。我幾乎每天都在失敗,大事、小事。
之所以創業,因為我被前司開了,丟了工作,這是失敗;不停遭客戶拒絕,合伙人全走了,這是失敗;當公司好不容易有 14、15 人,有的員工成長比你快,決定離開你,這是失敗;離開泰國,我必須用外語和人交流,但語言還沒那么好,必須努力學,否則又會失敗……
我是斗士,會渴望贏。但最后的贏家只 1 位,ta 不一定是你,也不可能一直是你。盡全力卻沒贏,別難過。人生很長,機會還很多。
數英:對于明天會發生什么,你一直抱持著如此開放的心態嗎?
狄夏拉:我當然希望明天會如我愿,也時刻在為明天做準備,否則面對明天我將束手無策。
但倘若明天和我想象中不一樣,沒關系,與之共存就好。盡管夢想很大,但我們僅是這顆星球上非常渺小的存在,人類其實挺有限的。
就算我今天離開這個世界,世界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不是么?
數英:(……)可那樣 Yell 就沒老板了。
狄夏拉:Yell 走到今天不是因為我,是因為大家。Yeller 與我共事多年,他們和我一樣,擁有遠大夢想與野心,是一群斗士。沒有我,大家同樣可以靠自己把這間公司繼續運作下去,當然我的精神會與之同在。
我們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偉大。
數英:你習慣“先做后想”,還是“先想后做”?
狄夏拉:都有,看具體情況。
“先想后做”,當團隊需要了解行動背后的原因,或是需要理由令大家信服該做法;“先做后想”,當團隊需要感受到信心,領導者就必須做出表率。
數英:有沒有特別崇拜的人?
狄夏拉:我沒有偶像,我偏好找到自己的路。我骨子里蠻自信的,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所渴望的,這是我的職責。
同時,我感覺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能從每一位身上吸取到精華。
數英:你的一天通常長什么樣?會做什么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狄夏拉:其實沒有固定行程,因為大家都不停地往里面加東西(哈哈)。
我一般 6 點起,立刻去運動,為一天做好準備。我會在午餐前完成“大量用腦”的工作,隨后看公司安排。
我會像專業運動員一樣照顧自己的身體。從早工作到晚,需要高度專注力和體力,我必須確保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面對各樣挑戰。工作結束后,我會吃高營養的食物,保證足夠睡眠,持續運動,打拳,打籃球。
數英:哦對了!Yell 辦公樓里有個籃球場?
狄夏拉:我從小就愛打籃球,有趣的是,很多 Yeller 都愛打籃球。
其實不只是打球,過程中你能了解到很多人性格中最真實的一面,日常相處中可能看不見的部分,包括個性、合作意識,等等。
我蠻喜歡通過運動觀察人,也鼓勵每間公司擁有自己的運動場所,增進彼此了解。
數英:你常說泰國人很感性,但你的策略思維簡直無所不在~
狄夏拉:哈哈,感性、理性,二者我都有。
數英:這會令你很難做決定么?
狄夏拉:不會。
數英:來中國這么多次,有哪些感受?
狄夏拉:任何從海外來到中國的,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應該謙遜。你在別處或許很優秀,到這里可能就是微不足道。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每個人都很拼搏。“中式智慧”對我影響很深。
數英:眼下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狄夏拉:帶領 Yell 走向世界。紐約納斯達克見!
~ 最后來一張狄哥的標志性燦爛微笑 ~
參考及注釋
1. 私人安達曼海洋,唯您獨享,Yell Bangkok,數英.
www.sh-jinniu.com/projects/221451.html
2. 不會念?唱出來總可以吧!Yell Bangkok,數英.
www.sh-jinniu.com/projects/221444.html
文中圖片和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Yell 官網地址:www.yellinter.com
特別感謝上海國際廣告節對本次采訪的支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