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在小紅書瘋狂整活,丟了藍V,贏了50萬粉
在小紅書上看到釘釘是一種什么體驗?
上一秒,
“噫,什么臟東西,進了我的眼睛。”下一秒,
“誒,哈哈哈好搞笑。”
情緒反轉如此之快,不是我的問題,那就是它的問題。接著,我點進釘釘小紅書的首頁,果然不簡單。
去年8月份入駐小紅書,賬號一年漲粉50萬,對比了幾家同期的官方號,已經堪比神速了。所以,這成功引發了我另一個好奇,一個容易讓大家“討厭”的APP,憑啥取得眾人歡心?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之前,釘釘已經通過一系列campaign把自己的形象“洗白”了一點,比如之前火上熱搜的“5星分期付款”,釘釘變成“釘三多”在線滑跪求饒。鬼畜視頻加IP人設的推出,化解了用戶的部分“怒氣”。
但在接下來,要延續這份好感,并在不破壞雙方感情的情況下繼續安利應用功能,也并不容易。
在小紅書里,釘釘似乎找到了門道。
先大致介紹下釘釘的賬號:
人設:釘小妹/釘三多(釘釘吉祥物)
簡介:職場升級打怪小tips,盡在釘釘~
更新頻率:目標日更,實際是不定期出現
內容風格:擅用熱梗自黑,讓別人無處可黑
研究完釘釘的內容,我想從一個官方號的漲粉摸索之路來分析。因為來到一個新平臺,誰都容易水土不服,漲粉并非一蹴而就。釘釘也是如此,或許拆解它走過的路,更能得出一些啟示。
開始:cue其他賬號,一起打情罵俏
從簡介看,釘釘的小紅書定位是,提供各種辦公實用小tips。
剛起號時,釘釘除了抽獎互動之外,就是cue其他賬號一起互動,運用官方賬號的天然優勢,厚著臉皮拉別人一起整活。
比如和作業幫打情罵俏,和得力文創相愛相殺。
剩下的就是正經輸出干貨,講解內容。
標題也是常見的套路:數字+場景+痛點。如圖所示,從頭到腳都透露著一股嚴肅的氣息。
所以,問題來了:
內容和釘釘的人設不符,就好比一個調皮搗蛋的人,每天用播音腔跟你說著“十種高效辦公的神器”。
不是不行,就是感覺略顯割裂,怎么看怎么不對勁。
轉變:同為打工人,定期發瘋
而后,釘釘調整內容風格,開始共情打工人狀態,定期發瘋。標題和配圖,已經逐步走歪,不再板正。
周一來了,周五還會遠嗎?
忍一忍,周三了
遲到一分鐘下班都是對周五的不尊重
這些話說得全是打工人的心聲,放在釘釘的立場上,實際上也是在幫用戶發泄負面情緒。上班不敢懟老板,釘釘以運營者的身份露出卑微的打工人的真實面貌,無形中博得了大家的同情。
成功達成:APP的業務行為,不上升釘三多本人,把怒火轉移。
此外,一邊各種“爆料”,貼近生活。
比如上班叫同事送紙,送紙是真的,安利釘釘功能也是真的。
一顆心怎么同時愛兩個人,看起來不太正經,實則正經在說釘釘雙屏編輯。
以及一些社死瞬間,把老板打成老爸,兒子揭發老爸摸魚。
就算再社死,也不能忘了給智能糾錯功能打個廣告。
比起PPT干貨、思維導圖小技巧,更吸引人的還是雞毛蒜皮這些小事。釘釘摸到了大眾情緒脈絡,用一些八卦熱鬧來制造沖突,吸引吃瓜群眾火速前來。
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變成了大白話講述,使用場景被軟植入在各個故事中,更重要的是,釘釘借此更加接地氣了,像個“人”了,隨機扯把瓜子就跟你聊閑天的感覺。
越來越多的網友評論:釘釘這么不正經嘛,可是我好喜歡。
最后升級:自己的梗自己黑,整活把藍標整沒了
到現在,釘釘已經漸入佳境,形式從圖文變成視頻,腦洞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離譜。
結果是,把自己的藍標整沒了。
看出差別了吧
一個冷知識,如果作為官方賬號,卻發了太多無關的內容,藍標會被撤回。
看他都整了哪些活?(強烈推薦看視頻,上班別看,容易憋笑)
1.手機軟件大亂斗
把手機擬人化,APP變成了對話群,一些奇奇怪怪的場面就發生了。
比如手機沒電,揪出耗電內鬼,
結果釘釘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趁機安利新功能:酷應用里可以群接龍,還可以投票。
比如內存太大,刪除哪個APP,
不出意外,釘釘又是被全票通過,可是他又在狡辯中夾帶新功能:可靜音模式,可定時發送信息。
比如電車難題,
結局令人舒適,可是讓他打了兩個廣告啊,一個釘釘的視頻會議功能,一個華萊士的全家桶。
2.古早土梗,吹吹灰還能用
在這里,追熱點已經是基操,釘三多還翻出了老多古早土梗,讓死去的記憶突然攻擊觀眾。
霸道總裁:她鬧夠了沒?
重生小說梗:要把失去的都奪回來。
熟悉的臺詞,是兄弟就來砍(看)我,為了發布會絞盡腦汁。
正值畢業季,指揮全體emoji唱《送別》
切入點和呈現方式,尺度拿捏得恰當好處,多一分顯得煽情,少一分又不真誠。
3.自己的梗自己黑
知道自己有多討厭,直接化用閑魚梗,把自己賣了。
釘釘的logo是個燕子,但經常被人稱作“小黑鳥”,好了,躺平任嘲。
以及非酋如何快速找到釘釘,又名如何三秒得罪釘三多,梗點過于密集:
到這里,內容已經和最初的定位已經沒啥關系了,釘三多只沉迷于整活。只有結尾和釘釘有關,會用一兩句話穿插功能介紹,藏得太深,系統還真檢測不出來。
來自網友的預警
直到某一天,釘釘的藍標突然消失,引來網友瘋狂嘲笑,甚至追著嘲笑。
甚至,釘三多自己出了個《藍標歷險記》的視頻,回憶之前的種種整活行為,知錯但不改。也在這一刻,網友和釘釘不留情面的互損,感情再一次升華。
50萬的粉,漲得很合理,拿藍標換的嘛,我毫不嫉妒。
最后的最后,說幾句
在翻看釘釘小紅書的評論區時,有個印象深刻的評論:
一位網友評論:這是真的官方嗎?
另一位網友回復:運營者也是人呀。
之前一直在想,品牌的人設,到底怎樣才算建成了?只是模擬人的語氣、語態嗎?當然不止,其實更重要的是,展現人的七情六欲,強大與脆弱,好的、不好的。
回看釘釘在小紅書做出的一系列調整,就是不斷讓釘三多從一個二維形象變成立體紙片人的過程,也是讓釘三多不斷注入“人性”的過程。
它有時很嘚瑟,有時又“認慫”,一邊改進著產品,一邊把用戶的嘲諷轉換成一些無傷大雅的調侃。包括釘釘在B站發的內容,在“求饒”之前,也還是一些功能設置的科普,但借著話題,順勢送釘三多出道,完成了對人設的建立。
在嬉笑怒罵中,品牌的信任也一點一點堆了起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