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面對“科技與狠活”的質疑,公關能打幾分?
國慶七天假,海天味業的老板和他手下的公關部成員過得應該是挺鬧心。
一、兩份聲明,一地雞毛
事情起于9月10日,知名“爆黑”博主辛吉飛發布了一條視頻。
視頻中,辛吉飛通過化學試劑調制出了一份“科技”醬油,并表示這種醬油很多黑心商家都在使用,而消費者根本就分辨不了。
盡管辛吉飛在視頻中并沒有對任何一家企業指名道姓,但仍有網友將目光看向了醬油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天味業。
由于幾位指責海天的網友粉絲量相對有限,在當時并沒有形成很大的轟動。但是,作為事件主角的海天味業坐不住了。
9月30日,海天官博發出了一篇“嚴正聲明”。
全文洋洋灑灑千余字,主要就說明了兩件事。
第一,海天旗下的所有產品都符合國標。第二,海天會對幾個造謠的賬號追責到底。
不成想,這篇聲色俱厲的聲明不僅沒有挽回海天的聲譽,反倒讓不少網友感受到了威脅,激起了網友們和海天死磕到底的決心。
很快,有網友爆出海天在日本售賣的醬油是0添加的,而在做過在售賣的醬油的配料表上卻寫滿了食品添加劑。
在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之心和民族情緒的作用下,很多網友跑到了海天的官博下對其狂轟濫炸,質問其為何如此雙標、坑害中國的老百姓。
由于聲勢過大,海天不得不發出第二篇文稿。
在這篇文稿中,海天再次寫下千余字,向網友們傳達了以下幾點:
第一,有添加劑并不意味著食品質量差。
第二,產品“一國一標”是行業常態,也是合理的。
第三,用“雙標”挑起群眾與海天的對立,是在惡意重傷民族企業,打擊“中國造”。
兩篇文稿發出,網友情緒是越點越炸,無數網友都加入了控訴海天的隊伍當中,眾多自媒體大V也加入了混戰,海天的股價更是連續跌停,市值蒸發了330多億。
二、海天之敗,敗在何處?
從辛吉飛一段未提及企業的視頻,到如今股價狂跌8%,海天付出的代價是十分慘重的。然而自始至終,海天并沒有被爆出任何實錘的質量問題。那么作為涉事主體,海天味業究竟錯在了哪里呢?
對此,我們可以給出一個論斷:海天之敗,不是產品自己問題之敗,而是公關之敗。
首先,海天管理層在心態上就出了問題。
危機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心態的管理,不驕不躁的心態是企業對危機給出合理應對的前提。如果無法控制好心態,就容易犯上海天的錯誤,即過度反應。
在辛吉飛視頻后,醬油行業正處在全民找勾兌醬油的風口上。海天卻為了幾段小博主的個人揣測視頻,主動站出來對號入座承接網友的怨念,估計海天的競爭對手們聽到這個消息都能高興的蹦起來。
不止如此,海天發出的兩份文稿在題目上也顯得太過重視了。第一份是《嚴正聲明》、第二份是《中國企業品牌的責任、擔當與呼吁》。本來是一件應該淡處理的事,海天卻搞得生怕媒體不炒作它一樣。
最要命的是,海天還在聲明中強調要向幾位詆毀海天的博主發起訴訟。在企業遭到惡意詆毀時,發律師函固然有用,但它也是一劑猛藥,通常要作為企業最后的大招使用。
面對幾條播放量不過萬的小視頻,一個龍頭企業就把最后大招給搬了出來,簡直匪夷所思。可以說,是海天自己硬生生地通過自己的反應,把一件小事給鬧成了大事。
其次,海天的姿態擺得太高了。
這一點之前也講過很多次了。面對民憤,堵不如疏。
企業在面對大眾的責難時,一定要把姿態放低,謙卑了才能顯得誠懇。會做公關的企業,犯了錯都是道歉、賠償、整改一條龍的,不是啥原則性問題,消費者也不會太苛責。
我們再看看海天聲明里的措辭:“以正視聽、正本清源、不明真相、別又用心、惡意中傷、追責到底……”
海天的聲明用詞之嚴厲、態度之高傲,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家股價數千億的大企業寫出來的公關文。
再次,海天沒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海天的兩篇文稿我看過之后,都有一種看領導講話稿的感覺。通俗來說就是官味太重、廢話太多。
前面提到過,第一篇稿子千字有余,我三十多個字就總結完了,第二篇稿子也沒好到哪去。花了幾百字的篇幅,翻來覆去就說了一個海天產品符合國標的事。至于像海天醬油和國標的數據對比、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有什么區別、國內外的產品用料“雙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些人們一直在問的問題,海天居然一樣都沒有說清。
如果海天真的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那么為什么不能把那些正確的廢話省出來,把大家關心的問題回答清楚。
最后,海天選擇了一個權威而不客觀的第三方。
很多公關人都清楚,在企業遭到負面輿情干擾時,企業的可信度是最低的。這時候找到一個公允且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來為企業背書,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這個策略無疑是被海天給濫用了。
要知道,第三方說的話之所以會被大眾接受,是因為大眾認為第三方是局外人,不會偏向于企業。而海天找到的中國調味品協會,很快被網友爆出海天的老板和多位高管,均在協會中擔任重要官職。很多網友又因此罵起了海天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這樣的背景下,本該避嫌的中國調味品協會也被扣上了和海天同流合污的帽子。
三、海天應該怎么做?
對于海天遭遇的危機,我們可以明確這樣的一件事。
那就是并沒有任何人能證明海天的產品真的不健康、國內外用料的差別也只是一個不同價位不同品質的事情。也就是說海天所面臨的是不是產品問題,而是一個純粹公關問題。是品牌本身沒有犯錯,只是天降大雷砸到了企業而已。這就是純粹地在考驗品牌公關部的能力了,但很明顯,海天的公關部玩砸了。
那么如果我是海天的公關部,我會怎么做呢?
其一,公告要寫得通俗一些。先把“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的道理說明白,然后貼上數據證明自己沒問題。之后解釋非0添加和0添加的醬油都是安全的,前者價低量足,是用來滿足消費者剛需的;后者價高質優,是用來滿足消費者的改善型需求的。再從中日市場各選兩款海天醬油作對比,證實中日市場都是兩類醬油皆有售。此前網友曝光的配料上的區別是兩類醬油的區別,而不是日本市場和中國市場的區別。最后列出幾種醬油行業常見的違規配料,表示海天將懸賞**萬元,希望大家踴躍舉報黑心商家,和相關部門一起肅清醬油行業。不僅向網友們證明自己問心無愧,更是為行業實打實的做了一件好事。
其二,借勢推出一系列的短片,從添加劑講起,重點放在科普醬油知識、宣傳海天的制作工藝上。既要徹底為海天洗脫產品不安全的質疑,也要借勢給品牌來一波宣傳。如果能做好視頻質量,海天完全有可能轉為為機,借著這波關注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海天工藝精良的印象。
作為一家市值高達數千億的大公司,海天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在營銷上下了血本,但其公關團隊顯然不能與其相適配。可以說,正是海天對于公關的漠視造就了今天的翻車。
在信息、尤其是負面信息傳播如此迅速的今天,尊重公關、提升對公關的重視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都需要更加明確的事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