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促銷被罵割韭菜,理想汽車為何深陷輿論危機?
原標題:降價促銷被罵割用戶韭菜,理想汽車到底犯了哪些錯誤?
近日,理想汽車陷入到了車主集體維權的糾紛之中。
一、理想ONE先降價再停產
輿論起于9月1日,理想汽車官方宣布將在2個月后推出新車型理想L8。與此同時,理想汽車宣布其熱銷車型理想ONE,即日起在全國降價2萬銷售,并將于10月或11月全線停產。
在此前理想汽車官方幾乎沒有明確給出任何信息的背景下,這一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無數網友都發起了對理想汽車的聲討,理想ONE的車主們更是拉起了一個個的維權群來討論維權事宜,并在各大平臺向理想汽車總部發聲,甚至是對理想汽車發起了訴訟。
車主們認為,理想汽車刻意隱瞞了理想ONE即將降價和停產的消息。讓許多在近兩個月購車的新車主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新車主們向理想提出了賠償2萬元或免費換購理想L8的要求。
理想車主的集體維權事件得到了許多媒體的關注,許多媒體在近幾日頻繁地向理想詢問其內部態度。
9月5日,工作人員向媒體做出解釋。理想表示,公司后續將以理想L8的銷售為主,理想ONE 將逐步退出生產線。同時,工作人員承認了最近的降價完全是為了促銷。
此言論再次激化了車主對理想汽車的不滿情緒,輿論也在其后繼續發酵。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深度參與討論的網友人數甚至遠遠超過了理想汽車的車主人數。
在網絡上,引發了一場理想和車主誰對誰錯、理想該不該賠付、理想后續應該怎么辦的討論。
二、理想ONE事件為何會發酵至此?
對于這起事件,熨斗先生認為:理想汽車之所以遭到如此巨大的輿論攻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讓顧客產生了損失
在這起事件中,一些中立網友也對理想車主提出的補償2萬的要求提出過質疑。認為商品漲價逐利和降價促銷,都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店家無需為此擔責。或許在理想公司內部,也存在這樣的想法(否則,理想就不會如此貿然地發布降價停產的消息了)。
但問題是除了法理和直接利益,品牌的形象也是一家企業需要重點維系的部分。而在養成品牌形象的輿論場上,情緒甚至要比法理更為重要。
消費者對于個人利益普遍是極為敏感的。比如餓了么在這兩個月推出的“免單一分鐘”優惠活動,就因為題目存在誤導性、沒有惠及到所有猜對了的消費者等原因,被一些沒享受到免單服務的消費者怒罵“玩不起就不要玩”。
可見,即便是純粹的讓利活動。稍有不慎都會弄巧成拙,反而引發未得利也未虧損的消費者的不滿。更何況是理想ONE停產這類,會給消費者造成二手車價值、后期維修等實際損失的問題呢!
對于商家而言,任何涉及消費者實際利益的行為都需要慎之又慎。很多時候,在法理上占據上風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如何照顧到更多消費者的情緒,不讓消費者產生吃虧的感覺才是營銷的重點。
2、管理混亂
理想汽車內部在管理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對老板缺乏限制、公司內部消息閉塞、缺乏輿情預測和反思機制等問題。
理想汽車的老板李想本人就很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聲,網友們對他的主流評價是“隨心所欲、口無遮攔”。
在2020年的理想汽車用戶日上,李想為了鼓吹理想汽車所用的增程式發動機的優越性,對著用戶一頓狂噴。短短1分鐘的發言就把純電車企、燃油車企、工程師群體得罪了個遍。
在今年的8月15日,他更是在微博回復網友時說出“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理想ONE了”這樣的話。連網友都看不下去在下面紛紛吐槽:“理想公司真的不打算把老板的賬號收回去嗎?”
李想缺乏公關素養的發聲一度給理想帶來許多危機,對此或許理想的公關團隊也急在心里卻無計可施。
在消息交流上,理想的直營店與總部幾乎完全割裂。就比如這次降價停產事件,據其內部人員承認,直營店是和公眾一起得到消息的。這就導致直營店的銷售哪怕在事發前一天,都還在向顧客作不會降價、不會停產的承諾。這也引發了許多車主的極大不滿。
對于理想來說,這一危機的發生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在之前,理想就因為系統升級未告知顧客惹過一次眾怒。然而,由于上一事件的影響較小,所以似乎并未引起理想的重視。這才導致理想在同一條溝里翻了第二次,而且比上一次翻得慘烈的多。
3、行業的歧視和敵視
企業發生危機時,外界對他的固有印象往往會對事情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與媒體的關系決定著他們將如何報道,與消費者的關系決定著他們能給予企業多大的包容度,而與同行的關系則決定著他們是否會在此時落井下石。
由于我們前面提到的李想喜歡懟人的問題,以及一些其它原因。理想汽車與以上三股勢力的關系都不夠融洽。
同時,油車車主對于電車的天然鄙視,也讓他們在這一事件中得到了跟風輸出的機會。這一原因就造成了理想ONE事件并沒有局限在理想車主的小圈子里,而是引發了電車、油車兩大群體的集體嘲諷。
三、在理想ONE事件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公關啟示?
轟轟烈烈的理想ONE事件發展至今,對理想品牌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已難以現象。那么理想究竟給我們留下了哪些經驗教訓。對于品牌而已,這樣的公關危機事件又可以給到我們哪些啟示呢?
1、政策層面
對于理想來說,造成當下的輿情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理想在政策的指定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們前面提到過,企業應該盡可能避免用戶吃虧,最起碼也要避免顧客認為他們在吃虧。
那么,企業就需要做好和顧客的交流,做好信息的公示。像是升降價、系統變更、停產這類消息,在公式時一定要打出提前量,這個提前量通常以3-6個月為宜。像理想這樣當日公布降價消息,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反美教材了。
理想此前在發布停產消息時,應該考慮到消息對二手車和維修市場的影響。為了避免顧客的利益受損,理想在發布停產消息的同時推出維修保證、價保政策或置換政策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輿情的發生。
2、戰略層面
我們在對理想汽車近些年的發展時間線做出梳理后,會發現它始終堅持著“唯快不破”的發展戰略。這一點是由于車企日益白熱化的競爭導致的。為了能搶占各個時段的意向客戶,理想汽車不斷地推陳出新。無論是L9、還是新出的L8都遠遠早于其預期的出廠時間。
然而,對速度的過度追求勢必引發投入有限、測試不足的問題。這就導致理想汽車在近些年頻頻出現質量問題,車輛屢屢要升級、維修、打補丁來保障其平穩運行。
對于理想汽車而言,在這樣的背景下,理想汽車始終沒有因車輛問題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已經算是萬幸了。因此,理想需要對“唯快不破”做出調整。否則一旦在未來有不測發生,理想搖搖欲墜的的品牌形象恐將承受滅頂之災。
3、管理層面
依據前面所分析的理想汽車管理混亂的問題,理想應該在以下幾點上做出努力。
包括:
建立輿情預測機制,提前給出避免車主不滿的政策。
建立公共危機反思機制,避免同一錯誤發生第二次。
建立監管機制,監管要下至直營店、上至老板,并定期開展公關培訓,保障公司成員發言的成熟度,避免因某些公式成員的個人言論對公司聲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或在危機發生時造成二次發酵。
加強消息的內外部公示,避免因信息差造成企業發聲互相矛盾的局面。
對于理想ONE的危機事件,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歡迎評論區交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