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Ruonan、Chaney
撰文:Chaney
其實很難想象,一個IP玩了三年,還能搞出什么“好東西”。
轉眼間,來到了中國銀聯詩歌POS機這個IP的第三年,我們再次來到了天與空。和主創團隊四個多小時的暢談,想來依然“意猶未盡”。
這種“意猶未盡”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再次驚嘆于山里孩子的才華,詩歌確實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藏;而另一方面,大概是看了那么多公益項目,能夠打心眼里“有所觸動”的確實不多。
三年時間,如果把這個項目的一路演進比作一次進化,一個很重要的發現在于,它開始越發強調公益對人的“精神”守護。
今年,項目從《詩的童話》黑子的故事一直講到《詩歌長城》上成千上萬個山里孩子的故事,“特寫鏡頭”和“大山群像”的交相呼應,為我們完整呈現了“大山里的小詩人”的心靈家園。
“我們去漁村做了個‘夢’”
詩歌,可以當貨幣嗎?
詩歌,可以當貨幣嗎?《詩的童話》為我們拋出了這樣一個“精神議題”。
故事開始,在偏遠的漁村里,有這樣一個叫做黑子的少年,騎著自行車焦急地駛向港口。他在密謀“一件大事”,那就是跟隨羅老師離開村子,進城賺更多的錢,去找他的爸媽。
為了保護黑子內心的詩意和天賦,羅老師告訴黑子“詩歌才是他最大的財富”,而故事也因此開啟了它的序章。
“詩歌是財富嗎?”仔細想來這個問題其實挺難回答。然而,主創團隊的意圖似乎并不在于教化你去迅速接受什么樣的價值觀,所以“童話”二字用得極為貼題,那感覺就像是在說:
“沒關系,放輕松,你跟我做個夢就好了!”
把童話留給漁村,把思考留給觀眾,這樣的處理的確夠智慧。
“尋找黑子”
回憶“做夢”這件事,《詩的童話》導演廖義源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詩歌童話這個夢,我們做得挺舒服。我們其實很難得在廣告影片里把自己的心境和階段反映出來,但是銀聯的這個片子做到了。”
廖導和主人公“黑子”的扮演者坐在屋頂看夕陽
這不是廖導第一次執導銀聯詩歌POS機的廣告片了,他回憶起拍攝《普杰的冬天》時的狀態:“那時候還沒有當父親,無力感是當時普杰傳達的對這個世界的洞察,也是我自己的狀態。”
而他覺得,故事到了第三部,也到了應該去傳遞溫暖的時刻。“如果把銀聯三部曲當作一個電影去看待,那么第三部應該是個happy ending。我們希望拍一個不一樣的東西,溫暖的、幸福的世外桃源,有點像藍精靈的感覺。”廖導說。
片場拍攝花絮
“后來才知道我們的攝影師是《隱入塵煙》的攝像老師,而我們傳播這條片子的時候正是《隱入塵煙》大熱之時,早知道我們就可以說這是《隱入塵煙》攝影師的最新力作了。”上海天與空品牌副總監程粲然補充道。
攝影老師在調整室內布光
劇本、攝像全都準備就位!接下來,就到了最為重要的選角工作。提及主演的選擇,廖導表示,這個過程還是經歷了一番周折。
“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半詩意,一半流氓。這是我眼里少年的模樣,所以普杰也好,黑子也好,他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一定是緊張的,對抗的,但是對抗的結果不同。
所以你們去看,他們的眼神都是一個模樣,他們的內心也一定都是善良的,有詩意的一面。”
既要有叛逆感,同時不失性格當中的純良和可愛,想想這件事,還是不太容易辦到。
“用詩歌交學費”拍攝現場
再回憶起第一次見到黑子的情景,廖導表示:“他有點虎里虎氣的小男孩的感覺,又有點意氣風發,那個狀態蠻對的。”
每個人,都是“細節控”
對細節的把控,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片子的質感。
每一個片段力圖真實,廖導先是分享了這樣一個細節:在拍攝“黑子”奔跑的片段的時候,為了讓他自然地展現出“鼻尖冒汗”的狀態,其實想了很多辦法。
“一開始想到直接拿噴壺噴,但是拍出來的效果,不是從毛孔當中冒出來的,而是往下掉的。
怎樣讓汗珠是一顆一顆的?我們想了個辦法——讓扮演黑子的小演員,在開拍之前做50個高抬腿。”
做完高抬腿的黑子在聽廖導講戲
廖導回憶道:“有一天,本來太陽已經落山了,我們拍完一場戲就趕回了酒店,海波突然跟我說這場戲不行,光都沒有了。第二天,我們又重拍了一遍。”
而在拍攝詩歌會群戲的過程中,手風琴琴師也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手風琴音樂配上群像,確實為整個畫面增色不少。
翻山越嶺才找到的手風琴老師
正在現場調試自己手里的琴
采訪的過程中我們才了解到,手風琴師的出現也是海波老師的主意。
“那場戲本來沒有安排這個細節,其實是海波特別要求的,覺得必須要有一個手風琴老師拉琴才能體現出意境。當時村子里沒有現成會拉手風琴的人,我們翻了好幾座山才找到這位老師。”廖導繼續說。
“詩歌群戲”
導演最最喜歡的一個段落就是詩歌朗誦會給大家帶來的感受:
“你看啊,他們其實是一種勞作狀態,在勞作間隙順便辦一個詩歌朗誦會,一群善良的人用實際行動寵溺著黑子,也是因為黑子,因為詩歌給他們帶來了如此豐富的精神生活。然后,一段手風琴讓這個漁村安靜下來。”
說到此處,廖導帶著幾分回憶地繼續說道:“我小時候,經常有一個叔叔坐在我家臺階上吹著口琴。茶余飯后,一群人沉默著,安靜得可怕。我現在老想起那個時候,那一刻是詩意的,浪漫的,這是我心中的理想國啊,這是人人心中有、但現在人人生活中無的境界。
……然后歡歌繼續。月光之下,少年看著港灣,那一刻他的內心徹底暴露在觀眾面前。越熱鬧非凡越孤獨入骨,沒有任何臺詞,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太孤獨了,他太想他父母了。”
“我老說‘我們是來玩的,唱歌跳舞之余順便拍個片子’,其實這不是一個玩笑。你的劇組必須很歡樂,有組織有預謀的集體文藝生活,你拍的片子才夠浪漫才夠歡樂,夠精神世界。每天苦大仇深不是我要的,也會暴露在片子里。我最大的‘貢獻’其實就是在煽動大家內心的歡樂。”
提及自己的創作理念,導演這樣說。
工作之余,主創團隊不忘留下在美麗的漁村留下“帥照”
詩歌會是整個《詩的童話》最重要的一場戲,再提及它,廖導仍對拍攝過程當中的艱難記憶猶新。
“那場戲其實蠻復雜的,調動了差不多上百號人,人手真的非常緊缺,基本上每個人都要兼顧幾個工作。”
工作人員在對上百名群演進行調度
海上拍攝作業
而這其中最有挑戰的,是如何讓不同角色進入狀態,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下拍出合適的感覺?
“群演大多數都來自那個村子,你把他們單獨叫到一邊讀劇本,說段臺詞,他們緊張得根本不會演。但是讓他們處在熟悉的環境里,你會發現他們都變得生動自然、收放自如。營造一個舒服的可信的環境,這一點對群演們很重要。”
伴著手風琴悠揚的琴聲,群演們唱起了當地的民歌
與此同時,也漸漸找回了最舒適的狀態
“本來預想的是,把所有村民全部安排在一艘船上,讓大船離開海島、離開內陸,開個party。夕陽西下,歡歌笑語,特別浪漫。然后遠遠的,把他們放走,所有漁民坐滿船頭,想的特別好。
“但是經費不夠。”海波老師打斷了廖導的“幻想”。
讓我們“造”一座不一樣的長城
“長城”代表歷史,也能代表詩意
整個項目的另一個重要“事件”是在鴛鴦草場景區,主創團隊為大山里的小詩人建了一道不一樣的長城。過去,我們講“鋼鐵的長城”、“巍峨的長城”,冰冷的史詩感和壯烈感,讓長城給人的印象自帶威嚴。
初見到“詩歌長城”,筆者確實有些驚喜,這種驚喜的根源不在于天與空“腦洞”大開又搞了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巨型裝置”,畢竟在如今這個時代,有大把的作品能把“出位”這件事做到淋漓盡致。
筆者驚喜的根源其實在于重新理解了“創意人的深情”:長城的意象,原來還可以有更親切、更有溫度的表達。
很喜歡TVC的一句話:“無論何時的中國,都是詩的中國。”綿延萬里、純粹又浪漫。詩意在歷史的晝夜更迭中早就刻進了中國人的DNA里。
對此,上海幀治文化傳播創始人Bobby還講了一個小故事:
“我兒子今年5歲多了,上周我帶他去普陀山的時候,剛下過雨,山里面空氣很清晰,他突然讀起了王維的詩:‘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意境跟當時的環境全都對上了,這可能就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我當時覺得還挺震撼。”
延續了前兩年詩歌POS單的創意,創作團隊將詩歌POS單的視覺放大10000倍,綿延成1000米的“詩歌長城”。在此,孩子寫下了童年的理想、孤獨和渴望。
《星星》
星星每天陪著我
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到哪
她到哪
——依依九歲 河南
《橘子》
一個小橘子
講了個笑話
橘子們笑呀笑呀
臉都笑紅了
——浩琪九歲 河南
《回來了》
夏天回來了
爸爸回來了
團圓也回來了
大家都回來了
——雅婷十歲 河南
造一座“長城”,沒那么簡單
“詩歌長城的執行中,你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瞬息萬變,你會感受渺小的我們可以舉眾人之力干一件大事的興奮感以及成就感,你會在這個項目中有眾多感受,它是謹慎的、緊張的、輕松的、感人的、慶幸的等等。”
提及項目背后的故事,不是美術館合伙人孫雪這樣形容她內心的復雜感受。
海波老師在為數英贈詩題字
項目結束后,項目團隊將長城上的詩歌裁剪成塊、裝裱入框
“為了找到合適的取景地,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上海天與空資深品牌經理周爽講起了團隊尋找合適的場地當中的“曲折”。
“因為之前「詩歌長河」的項目經驗,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去張家界取景,之后也去了重慶、貴州,甚至北上去了內蒙古,還找了承德的避暑山莊。甚至一開始的想法:我們能不能在真正的長城后面,去搭一段一公里的布長城?不過在交通、風力、疫情、施工難度的綜合考慮之下,我們還是選擇了最合適的福建柘榮,當然,主要還是預算不夠。”上海天與空創意總監唐誠繼續補充道。
柘榮勘景現場
選定地址后,勘景隨即開始,不過這個工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
“由于柘榮鴛鴦草場氣候多變,遇上極端天氣似乎是常有的事情。勘探過程由于霧太大,看不到山上有路,我們幾乎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海波老師說道。“美術團隊的兩次勘探都遇到了大霧,不過最終得益于這張網紅打卡地的圖,還是讓我們找到了上山的方向。”
執行團隊刷到的網紅打卡地圖
霧氣彌漫的勘景現場
克服極端天氣的干擾,又要靈活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平日印象當中天馬行空的廣告人,在此展現了他們的另一面。用不是美術館刁勇的話就是:
“大地藝術的魔力魅力想象力震撼力不可控力
女子的男子力,男子的頂天立地蓋世蠻力
時而人定勝天,時而俯首跪拜自然時而晴空萬里,時而電閃雷鳴伸手不見五指
被掰彎的鋼筋,被拔起的巨石
與工人們一磚一瓦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出天地之間的奇觀”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當然,一個項目的成功不僅僅有勇氣、魄力和想象力。
作為一個“局外人”,其實很難想象整個“詩歌長城”搭建下來,會經歷怎樣的繁瑣細節。在瀏覽項目團隊的分享的照片的過程中,心中難免出現了“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樣的感慨。
根據勘景結果,上海天與空創意總監唐誠先是用紙搭建了等比例模型,經過反復討論,將詩歌長城的呈現方式定了個大概。
等比例模型搭建
當然,項目的反復實驗是執行過程中最難的一部分,也在所難免地遇到一些問題,比如:
使用的布料到底抗不抗風?
布料怎么樣掛在長城的架子上才更結實?
怎么打樁才更牢固?
“我們在山頂又做了兩天抗風度的實驗之后,又在天津工廠做了各種掛鉤實驗,大概一周到兩周的實驗周期和準備后,才到了福建施工的這一步。”唐誠說。
掛鉤測試草圖
在工廠進行風速測試實驗
至于長城布料的準備,那是一個更早的故事。
對此,不是美術館合伙人孫雪補充說到:“我們3月份溝通完這個項目,5月份就開始選料,既要考慮布料的光澤度、是否抗風、還要考慮環保輕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差不多挑了40~50種布料。”
此外,作為搭建長城的骨架,搭建的鋼管材料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是要考慮它的高度厚度和寬度,其次是美觀,因為它要再打樁到土里,材料還要防銹、抗風。”孫雪說道。“這個過程,還是多虧了工廠給到的專業意見和支持。
施工工人正在進行最后一輪測試
“與風拔河,不求贏,求個平手”。海波老師這樣形容與自然抗爭的過程。
“苦中作樂,忙里偷閑”
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搭建環節。
回憶起來搭建的心路歷程,可以用苦中作樂、五味雜陳來形容。一邊趕工期的進度,還要考慮施工過程當中的成本。所有人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我們兩個桿洞打了一個上午,遇到難啃的土與石頭地確實擔心過進度,不過好在萬事開頭難,到后面也就順了。”海波老師說。
過程當中,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手不夠(主要是經費不夠)。
“為了省錢,我們選擇自己抬。”海波老師補充道:“做體力勞動,我覺得比坐辦公室可能更讓人神清氣爽。感覺在這里吸一天的空氣,壽命能延長一個星期。”
體力勞動,令人神清氣爽
施工現場,主創團隊和工人們進行長城的搭建
實在太累了,擺個造型玩一會
也可以在山上伐道躺平一會
在如此艱苦的工作環境下,也不忘忙里偷閑
玩起了茶道,這就是專屬廣告人的浪漫
漢服少女登場環節
歇好了之后還是要干活,不能辜負大自然這么好的工位
一心監工的海波老師,說此刻“無心欣賞周圍的風景”
“為了拍到美的畫面,我們連續一周都定時早晨4點30起床上山。”周爽補充說:“我們那幾天包了當地的車,師傅甚至調侃我們——‘你們每天4:30就起來,一直在山上待到天黑才下來,這么辛苦的活我從來沒有做過。’”
上海天與空創意總監唐誠拍攝的凌晨4:30的山上的風景
采訪間隙,我們也特別注意到了剛“出差”回來的娃娃們,唐誠小心粘好了娃娃們的鼻子,邀請我們拍照。
被唐誠粘好鼻子的POS機娃娃
“娃娃都是實木做的,一個大概200多斤。”唐誠似乎對這幾個娃娃特別有感情:“因為原木特別貴,我們還想了一種辦法,用很多塊實木給它拼成一個柱形,然后再去切割,把外面切割成圓弧的感覺。”
設計師畫好了草圖
工廠用拼好的實木初步打磨成娃娃的形狀
詩歌POS機的出場是這個公益項目每年的保留環節,團隊希望它每年都能有點新鮮感。今年,為了讓大山里的小詩人更具象,娃娃的出場也成為了一個值得期待的環節。
不過,對插畫師來說,這實在不是一個多“浪漫”的工作。
“他把4個小人搬到酒店里面,畫了好幾天,甚至被酒店趕了出來。然后他跑到酒店的廣場上去畫,最后又說時間來不及了,跑到烽火臺里面去畫。”周爽說。
在項目現場,還在趕工的插畫師
......
歷時幾個月的折騰,詩歌長城的輪廓逐漸清晰,終于來到活動當天。
“知道活動當天為什么這么順利嗎?”此時的海波老師還不忘自我調侃:“因為藝術家查宋剛給山神敬了杯茶。”
“那萬一當時不順利怎么辦?”有人突然發問。
“不順利,那就再敬一杯酒。”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
廣告人似乎都有這樣一種能力,可以用一種很特別的態度,消解掉整個團隊所經歷的“艱辛”。
游客欣賞著詩歌長城全貌,一邊欣賞著山里孩子的詩歌,這大概是團隊心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了。
置身其中的游客們
與新華社聯合直播
與樂樂茶聯名
把一個隊伍的camping,變成一群人的善意
“比起花很多錢去拍個大片,我們幾乎只花了一條TVC的預算,就做到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回憶起整個項目的始末,程粲然說到這里,突然有些激動。
這種“了不起”說的是廣告人在創意這件事上的樂觀和熱忱,也同樣說的是他們為這個項目賦予了某種“魔力”。是把一個隊伍的camping,變成一群人的善意的“魔力”。因為他們相信,人類內心的善意是樸素且真實的。
“這次執行的時候,一些離職的同事也專門從現在的公司過來免費幫忙,去盯直播、盯傳播。做過這個項目的人,其實都在被它影響。”周爽說。
而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的過程,也十分順利,“或許是因為詩歌的力量真的觸動了更多的人”。天與空合伙人曾洵這樣表示:“雖然那時,他們對銀聯過往做的項目還不是很了解,但當聽到是為了山里孩子的詩歌才華做一些事情,他們甚至主動調動職能部門,去幫助我們做好這個項目。”
與當地有關部門開會現場
國慶將至,留下的“長城骨架”也被景區二次利用
重新換上布做成了一道“紅色長城”
而那些長城上的詩歌,也被小心裝裱保存了起來
準備傳遞給更多愛心人士,延續著它的能量
銀聯詩歌POS機IP第三年
最好的公益其實是在“雙向奔赴”
最好的“公益”到底是什么呢?
我相信這是銀聯POS機項目想要追尋的答案,也是天與空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提及公益,人們下意識地會想到“奉獻”和“給予”。但在三年的時間里,天與空向我們證明了最好的公益,是心靈和心靈之間的“雙向奔赴”。
從《詩的童話》到《詩歌長城》,公益褪去了苦難人間“嚴肅文學”的外皮,也消解掉了殘酷世界的陣陣隱痛,流露出的更多的是所有人在溫暖當中的一次“救贖”。
我們守護孩子們的精神家園,他們也在不斷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詩意的生活。
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應該承認,公益從來沒有必要去歌頌生活當中的“苦難”,更多時候,它只是在交換人與人之間那種很美、很純粹的情感。
在此刻,公益真的開始突然變得“柔軟”了起來。
文末互動福利:
記錄山里孩子才華的小詩集、以及長城上的詩歌,你,是不是也想收藏?
在評論區寫下你對銀聯《詩的童話》or《詩歌長城》項目的看法,或者舉手向天與空、中國銀聯提問其他任何相關問題!我們將抽取10位幸運用戶,隨機贈送《大山里的小詩人》詩集或裝裱好的“詩歌長城”上的詩歌一份。
活動截至10月15日。我們評論區見!
受訪嘉賓特別鳴謝
刁勇-不是美術館策展人、創始人
孫雪-不是美術館合伙人
查宋剛-藝術家/不是美術館藝術指導
廖義源-導演
Bobby - 上海幀治文化傳播創始人
曾洵-上海天與空合伙人
程粲然-上海天與空品牌副總監
周爽-上海天與空資深品牌經理
唐誠-上海天與空創意總監
黃海波- 上海天與空首席創意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