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高情商
如果說智商是硬傷,那情商就是內傷。硬傷尚可醫治,內傷就比較致命。
文案也是如此,高情商的文案,總是讓人心情舒暢,好感倍增,而且能夠發人深省,催人行動。
而低情商的文案總讓人感覺:我憑什么聽你的?它們要么淹沒在信息的洪流,激不起半點水花,要么只能通過無休止的重復騷擾,強迫你接受。TMD,躲都躲不掉,煩死了!
我們發現,高情商的文案總是相似的,它們更能體察人的需求,知道如何讓人舒適,也懂得如何給人施加正向的壓力。
一、體察需求,投其所好
低情商的文案只關心自身,對產品賣點如數家珍,將各種優勢一一羅列,但殊不知在信息爆炸的當下,這很難引起人們興趣。
高情商的文案則更關心人,懂得將自身價值和受眾需求相結合,從而引發更多關注。
例如拉斯維加斯品牌升級的文案:
What happened in Vegas,Stays in Vegas.
在拉斯維加斯發生的一切,只會留在那里。
人們對拉斯維加斯的傳統認知是什么?賭博。但人們來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實更是為了放縱自己。是《宿醉》里新婚前夜的狂歡天堂,是《老友記》中瑞秋和羅斯閃婚的浪漫之地……在這里,你可以做那些在別處想做而不敢做之事。
廣告公司R&R抓住這一點,重塑了拉斯維加斯的形象,將“賭城”變為“自由之城” —— 在這里你可以盡情放縱,購物、狂歡、宿醉、閃婚再離婚……然后“What happened in Vegas,Stays in Vegas”。
等你回到原先的生活,你依然是受人尊敬的老師,體面的醫生,在那里發生的一切,只會永遠的留在那里,與你無關。
另一個案例,是林桂枝在新書《秒贊》里提到的一個案例:
電子書優惠的線上海報文案:
限時下單8.99元
修改之后的文案為:
做個淵博的人,只需8.99元
原標題只是突出自己的優勢“限時優惠”,而新標題則是寫出了受眾的內心所需,效果立馬就不一樣了。
二、關注情感,帶來偏愛
低情商的文案只關注價值,這在產品力夠強時管用,同質化嚴重時就會失靈,從而陷入無休止的價格戰和廣告戰。
而高情商的文案善于感受他人的微妙情緒,訴求情感,以情動人,從而獲得用戶更多的偏愛。
1、親情:
我們不斷攀登新高度,
卻爬不出她關注的目光。
—— 金地·明峰
在他還相信童話的年齡,
帶他去看看童話。
—— 阿里旅行
2、愛情:
做過很多在一起的夢,
終于能在一起做夢。
—— 錢皇絲綢
會包容的小戶型,
才裝下不講道理的愛情。
—— 杭州光耀·溜達
3、友情:
不是我戒不了酒,
是我戒不了朋友。
—— 紅星二鍋頭
碰了杯卻碰不到心,
才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江小白
4、歸屬感:
這十年,你從沒有跟富通城說我愛你;
卻夜夜跟朋友話別時說我回富通城。
—— 深圳富通城
這城市萬家燈火,
有哪一盞是為你而明?
5、孤獨感:
當我想聽到別人的聲音時,
就打開電視機。
—— 印度關愛老年人公益廣告
躲得了對酒當歌的夜,
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 盧思浩《離開前請叫醒我》
三、反向說服,儆其所惡
既然能“投其所好”,那就能“儆其所惡”,高情商文案善于洞察需求,同樣也善于洞察恐懼,借此施加一定壓力,讓人乖乖就范。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中,晉國拉攏秦國攻打鄭國,鄭國外交官燭之武告訴秦君,晉、鄭兩國相鄰,拿下鄭國,晉國血賺,晉國變強,秦國就會相對削弱,弱肉而強食,可能回頭就捅你一刀,你確定要幫他們嗎?幾句話全扎到了秦穆公的心上,雖然心里大罵“你在教我做事啊?”,但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當即撤軍,晉國失去強援,最后只得打道回府。
俗話說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火殺眉毛了才知道瞪起眼,恐懼感帶來的說服力非常強大。
就像很多服務業,你不投訴他一下,你都不知道他的服務有多好,很多文案,你不斃稿幾次,你都不知道竟然能寫的這么好。
文案示例:
如果習慣了麻木,
就會為麻木辯護。
—— 上海墅(HBstudio出品)
如果習慣了屈服,
就會為屈服辯護。
—— 上海墅
如果習慣了懦弱,
就會為懦弱辯護。
—— 上海墅
讀書的確沒用,
對于那些不想成為有用的人來說。
——千禧書店(HBstudio出品)
Don't rely on fate.
別把你們的相遇,交給命運
—— AXE凌仕男士香氛
其他示例:
你總是強調你的能力,
因為你害怕提起你的學歷
—— 升學教育
這個世界,
在殘酷懲罰不改變的人
—— 尚德教育
過時的沙發上,
聊不出時髦的話題
—— 紅星美凱龍
20歲不會做夢的人
30歲都在幫別人圓夢
四、安撫人心,化解顧慮
記得有次在淘寶購物,東西很貴,我猶豫再三,跟客服問這問那,最后見我還不下單,對方就發來一句:
“親,喜歡就趕緊下單吧,其實錢沒有離開你,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你身邊。”
說得好有道理,我立刻就下單了,做了這么多年文案,購物心理這一塊竟然被人家淘寶客服拿捏得死死的。
高情商的文案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化解用戶顧慮,成功打通下單前的“最后一公里”。
類似的還有Anna Lappe這句:
Everytime you spend money,you are casting a vote for what kind of world you want.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你花錢時無需內疚,因為你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盡一份力,這個錢花的值。
美團網創始人王興也在微博上轉發過這句話。
再比如,很多人買零食吃的時候心里總會愧疚,于是座上客在貨架寫上了這樣的文案:
“給丈夫補補勁”、“給老婆嘗嘗鮮”、“跟朋友敘敘情”、“給孩子帶點驚喜”、“給父母帶點福氣”。
于是我就釋然了,我不是嘴饞,而是為了犒勞家人和朋友。于是買了一大堆,結果還沒到家就自己吃完了,嗝~
作者公眾號:文案包郵(ID:kol1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