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要做奢侈品電商,七匹狼這樣的中國品牌能不能上?
來源:盧曦采訪手記(ID:lucyonair)
作者:盧曦
原標題:LVMH要做奢侈品電商,我們想問6個問題
3月,FT報道,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團LVMH要做電子商務了。
就是由集團出面做一個平臺,可能包括網站和app,在線銷售集團旗下的奢侈品牌,可能也包括集團外的一些品牌。
奢侈品大鱷是如此不情不愿地,徹底觸網了。
集團旗下最反互聯網、反電商、無任何社交媒體賬號的Céline都變了,剛剛換了CEO,說要做電商,還發了一條Instagram。
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大事,我們有下面6個問題想探討一下。
1.為什么來得這么晚?
全球有多少個奢侈品電商?這就好像在問“中國有多少個微信公眾號”一樣,答案可能會嚇你一跳。
所以,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你怎么才來?
LVMH起步并不晚,2000年,今天全球那幾個最大的奢侈品電商也才剛創立,LVMH就做了一個叫作eLuxury的電商網站,銷售比較親民的配飾系列、時尚產品等等。
LVMH嗅覺還是敏感的。
也許,Louis Vuitton,Céline這些品牌太過驕傲,他們并沒有積極投入“集團的”這個“小項目”之中。
那些老派的顧客喜歡在店鋪里慢悠悠地試衣服。品牌管理者,長期高度重視培訓員工,要求他們給到店顧客最尊貴的服務。
品牌重視實體店鋪,還不斷在全球核心城市打造旗艦店、品牌之家。
在網上賣包?那我的店鋪用來干什么?簡直摧毀了老派貴族幾百年來的信仰。業內爭論了很多年。
到了2009年,eLuxury關閉了,可能因為品牌不支持,更可能是因為集團老板,也就是阿諾,在凈投入9年之后失去了耐心。
2009年,還沒有哪一個奢侈品電商真正實現盈利,大部分都是燒投資,這門生意能不能走得通,還難說。
而另一個今天頗具規模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還是在2008年創立了。
這一時期,有的品牌改變了態度,開始給自己認可的電商授權。在中國,唯品會、寺庫、走秀網,也是在這一時期創立的。
阿諾選擇不繼續供養eLuxury,而集團旗下的品牌又跑去做自己的單品牌電商了。
可見,在新世紀最初的10年,奢侈品行業里,有一些人堅定地認為電子商務是潮水的方向,另一些人處在觀望和搖擺之中,沒有一往無前,all in的決心。
2.來晚了,為什么還要自己做?
外媒信息,LVMH這個電商,2017年5月開張。
已經太晚,但LVMH終于作出了判斷:電商要做;方法是,多品牌聯合,只做一個平臺,而不是個個自立門戶。
單一品牌的粉絲支撐不了一個網站,集團嘛,要的不就是抱團效應?
這個改變是被迫的,嚴重落后于行業。想象一下,從2009年到現在,LVMH高層拿到過多少奢侈品電商研究報告?那些最厲害的咨詢公司,會不斷遞上各種數據和結論。
連我們都可以看到,網站highsnobiety說,從2009年到2014年,全球在線銷售額的增長比線下渠道的增長快4倍。
歷峰很有遠見地早早投資了Net-a-Porter,只要品牌好產品好,夠水準,一律歡迎。
2015年,歷峰老板魯珀特還在奢侈品論壇上號召同行團結起來,把奢侈品電商規范起來——可以一起上我們家的 Net-a-Porter 嘛。
大佬振臂一呼,應者如云,比較獨立的品牌如Chanel,Tom Ford都立刻和Net-a-Porter合作了起來。
這也是LVMH必須自己做奢侈品電商的原因。歷峰已經掌握了這么厲害的一個電商渠道,LVMH不能受制于對手,必須搶回電商話語權。
3.有沒有競爭力?
今天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是一個聯合體,YOOX Net-a-Porter 集團,由世紀之交在英國和意大利分別創立的兩家電商,2015年合并而成,在米蘭上市。
Net-a-Porter創始人Natalie Massenet最近跳槽到 Farfetch,所以,比起LVMH家的這個新選手,電商第一集團對 Farfetch 要緊張得多。
YOOX Net-a-Porter集團已經把奢侈品電商做大了。
過去一年他們銷售額達到18.71億歐元,月均獨立訪客數量達到3000萬。
所有數據同比都有兩位數的大幅增長,亞太區增長尤其快。
LVMH的電商還是不要想追行業領袖了,定個小目標,就不錯了。
晚到,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今天的互聯網流量變貴了很多倍,更糟糕的是,核心用戶說不定已經養成了去別人家網站的習慣了。
好在LVMH有充足的現金流,集團旗下70多個品牌,可以立即授權,新電商貨源不愁。
差距很大,就看LVMH怎樣調動資源、投入多少金錢和人力了。
4.集團外的品牌,能上這個平臺嗎?
外媒說,LVMH這個電商也會引入集團外的品牌。
這還用說?做平臺的,當然參與者越多越好,越優秀越好。喊朋友、對手來一起玩,這是LVMH做渠道、做平臺的一貫思路。
我們知道LVMH旗下有很多化妝品牌,還有化妝品連鎖店絲芙蘭,有電商Sephora.com,對集團以外的其他化妝品牌也是歡迎得很。
你能買到Gucci香水和嬌韻詩、雅詩蘭黛的全套產品(但絲芙蘭至今沒搞定Chanel化妝品)。
LVMH還有免稅店渠道DFS,同樣打開大門,你能在DFS買到Gucci的包,Bottega Veneta的鞋,還有Ralph Lauren的襯衫,等等等等。
再看LVMH曾經參與的上海LV大廈,這個購物中心里就有好多歷峰的腕表。
LVMH和歷峰有一個共識,競爭歸競爭,做渠道的時候一定要和對手、同行合作,不然人氣從何而來?
5.進不進中國?
LVMH的電商什么時候進中國?或許還不在時間表上,但無論抓得有多緊,速度有多快,他們遲到的后果已經太嚴重了。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想在中國做電商的不知道有多少。
前幾年,中國有大量的本土奢侈品電商,風生水起,他們以略草根的方式獲得很大的流量。
他們與中間商合作,賣得很便宜,抓住了中國用戶價格敏感的心理。但網站的定位一再下滑,比如唯品會上市了,但同時變成了一個特價網站。
YOOX, Net-a-Porter, Neiman Marcus, ASOS……他們在2011年前后進中國,但他們幾乎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把界面換成了中文,但很多物流、關稅、客服方面的問題解決得不好。
在中國,更大的威脅來自天貓和微信。天貓幾乎每天都在往自己的籃子里撿化妝品牌,2017年初又相繼贏得了上下和泰格豪雅。至于微信,在最頂級的奢侈品圈子里登堂入室,卡地亞、Dior、積家都通過微信做了在線銷售。
中國用戶正在形成去天貓買高端化妝品的習慣,而微信在線買積家、IWC的高級腕表、卡地亞的Love指環,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成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所以,LVMH的電商,短期內根本無法獲得中國對手這樣驚人的流量。國際互聯網公司在中國似乎總有魔咒,都會輸給自己的模仿者。
連集團自己的部分品牌,也因為等不及,和中國國內電商合作了,他們總不會為了給自家電商獨家供貨,斷絕和天貓、微信的往來吧。
與國際上相比,LVMH的電商在中國前景可能更加悲觀。
6.七匹狼這樣的中國品牌能不能上?
讓我們把時間軸拉長,想象一下未來。
一旦這個電商進中國,以我們對中國時尚行業的了解,另一個有趣的反應可能是:中國品牌能否加入這個平臺?
中國國內的時尚品牌不斷發展,已經擁有了巨大的財富,綜合實力。現在他們極度渴望一個有格調的平臺,不論是高端時尚雜志,還是高端電商平臺。
以剛剛被中國人收購的雅格獅丹、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江南布衣和剛剛入股現代傳播的七匹狼為例,他們希望保持高格調,或者實現品牌升級。
他們想找一個既能達成銷售,又能證明自己在時尚圈被認可的電商平臺。LVMH的背書會給中國時尚品牌很大的吸引力。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時尚品牌未來的一個重要電商渠道?
不如看看絲芙蘭,里面極少有中國品牌,只有中國化妝品牌佰草集在貨架上出現過。所以,短期內,還沒有這個可能。
最后,國際國內,奢侈品電商都知道顧客已經習慣于在手機上購物,都開發app了,并不斷加強在社交媒體的各種表現。
LVMH在這個時期加入奢侈品電商大戰,或許等于直接跳過了PC時代,從誕生起,就會把移動端作為主要開發目標。
好了,歷峰早就有了Net-a-Porter,LVMH也要自己做電商,那么跟阿里鬧翻的開云怎么辦?斯沃琪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