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廣告《萌芽》,把我整哭了!
《萌芽》
網易云、網抑云,網愈云.......這一段時間,各種“云段子”層出不窮。
甚至有人點評道:“每種真實的網抑云,都值得被網愈云。”
自昨天翻到網易云音樂的新廣告《萌芽》之后,我才發現這句話形容得特別到位。
點開這個視頻之前,麻煩自備紙巾,反正我是看哭了。
一
故事上:以“生命萌芽”故事,
讓寶媽的第一次被“看見”
說到萌芽,可能大家會聯想到小草發芽,或者新一輪事物的開啟。把“萌芽”放在這個短片故事里,隱藏著網易云的一番深意。
萌芽,是生命萌芽成長的過程。就像女主看著寶寶一點點長大,見證她的成長足跡;萌芽,還傳達了第一次當媽媽的深刻內涵。
什么事都有第一次,就像在韓劇《請回答1988》里,德善爸爸對女兒說的一席話讓人印象深刻:“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就稍微體諒一下吧?!?br/>
同樣的,沒有哪個女性一出生就懂得做媽媽,這也是網易云推導出“萌芽”片名的一層洞察。
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在現實生活中,也許有很多人都催她們結婚生子,但卻從來沒有人教她們如何當母親。
第一次當媽媽,也許都擔心做不好媽媽;
第一次當媽媽,總是伴隨著期待喜悅和手忙腳亂。
就像短片所看到的,女主從生娃之前害怕當不好媽媽、半夜起來喂奶照顧孩子、看到寶寶邁出第一步、忍痛送女兒去幼兒園.......
短片將女主第一次當媽的心態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有期待、有恐懼、有驚喜、有心酸。在寶媽與女兒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發生著許多難以忘懷的“第一次”,也見證了彼此蛻變的“很多次”。
從牙牙學語、蹣跚走路到侃侃而談,每一次小變化,都讓女主感到欣慰無比;在這個過程中,女主也從手忙腳亂的沒經驗,變得處變不驚的從容淡定。
我們也看到一位母親育兒的種種復雜心理,想要時刻陪伴她,卻不得不放手,讓她更好地獨立成長。
特別是有個鏡頭讓人印象尤其深刻,媽媽送女兒去幼兒園,含淚離開,躲在一旁偷看一邊偷哭,看得十分揪心。
鳥兒大了,終要離巢;寶寶長大,也要離開襁褓庇護。這也是網易云想要傳遞給各位媽媽樸實的育兒理念:父母的責任,就是送孩子更好地離開自己。
在短片的最后,網易云音樂還混剪了一段段網友分享的養娃日常,用更加真實化的溝通落點,為短片畫上溫暖的句號。
網易云音樂這回講了一個淚點滿滿的故事。沒有濾鏡添加的情節,充滿本真、自然,加上網易云選擇了毛不易《給你給我》歌曲作為背景音樂,毛不易溫暖的嗓音,加上貼切的歌詞,放在這個故事里既應景、又感人。
故事深入人心,歌曲聲入人心,讓網易云音樂成功將大眾的情緒推向至高點。
二
文案上:以UGC故事做文案,
用同理心撩撥情緒
相信無論是圈內人還是普通人,看完這個短片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很網易云”。你會發現在視頻的文案處理上,網易云同樣也是用盡了心思。
比如,以下這幾個鏡頭的文案,寫滿了真心話。
你第一次當寶寶,恰好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在媽媽成為媽媽之前,也曾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女孩。
第一次看見孩子走路,第一次聽見孩子喊媽媽。很多的第一次,作為媽媽的你,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歷歷在目?
尤其喜歡這一句,大人的世界里也許有工作,但在小孩子里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
短片按照孩子的成長時間線敘事,我們也看到,網易云音樂將精選的用戶故事文案,與短片的關鍵情節同頻露出,讓人感到不突兀,更好地與觀者產生共鳴。
寶媽們都想用影像或者文字的形式,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所以說這樣的文案看起來,就好像短片中的媽媽,一點點寫下了當媽的心路歷程和肺腑之言。
營銷不止于講究智商,更需要情商,做品牌是需要同理心的。
與其讓品牌夸夸其談“教育”大家如何當媽媽,倒不如讓“媽媽們”告訴你,她們是如何當“媽媽”的。這也是為什么網易云音樂,會將媽媽們的“心里話”搬進短片里。
由真實的媽媽們幫品牌代入角色,反而能夠自然呈現品牌理解用戶的一面,由此傳遞出品牌的陪伴感。
相對于品牌刻意琢磨走心的文案,網易云音樂拿用戶的文案說話,UGC屬性更強。這些文案因為足夠真實,自帶母愛的親近感,拉近網易云與每個媽媽的距離。
因此品牌溝通起來柔軟有力,容易觸碰到用戶內心的共鳴點,讓媽媽們感同身受。
三
溝通上:延續品牌“治愈”調性
保持品牌熟悉感
看到故事的最后,就會發現這其實是網易云音樂為親子頻道做的一波廣告。親子頻道是給用戶獨家專業測評和專利智慧推薦體系Dr.Ear?,為0~6歲寶寶量身定制成長歌曲單,讓孩子們在音樂環境中更好地成長。
簡言之,就是鼓勵大家用音樂陪伴孩子成長。
回過頭來看,短片之所以能夠引發眾多網友發出“我反正淚目了”、“真的有被感動到”的共鳴,在于品牌將“故事性”讓位于“商業性”。
網易云音樂通過講述“陪伴成長”的故事,自然引出“音樂陪伴孩子成長”的平臺價值。
這樣“溫和”的溝通方式,顯然與網易云音樂的形象一脈相承的。
治愈系,是我們對于網易云音樂的既有印象。
網易云音樂一直都在走治愈系的路線:從發布網易云音樂年度歌單、聯合海底撈、奈雪探索AR小紙條玩法,到啟動治愈計劃,不斷將“治愈力”的DNA融入品牌中。
網易云音樂通過保持品牌“治愈”、“柔軟”形象的一致性、統一性和持久性,避免偏離用戶對于品牌的認知。
品牌和消費者的溝通行為是長期形成的,需要品牌持續地向消費者傳達穩定的形象,這樣可以更好地占據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所以說,作為又一治愈力滿滿的廣告,網易云音樂無疑又軟化了無數人。
廣告創意(ID:idea14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