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七大城市商業之變
撰文:顯微鏡,編輯:SCity Team,首發:感性城市SCity
緩增時代才剛開始,沒有離場的從業者們,一定都經過了很多掙扎,又找到了希望。
繼續年末總結系列,這次我們聚焦在城市。
不看一、二線,北上廣深的排名,
也不看增量或者銷售的傳統分級,
我們看創新、看局勢、看城市商業敘事,
哪里出現了閃光、哪里出現了轉折。
長期諸侯盤踞的城市,
如廣州、武漢、南京,這一年迎來或將迎來破局者的鯰魚效應;
穩定商圈的另一批省會/代表城市里,
如西安、廈門、長沙,這一年都有新項目勇敢走出了舒適商圈,給城市帶來新格局的可能;
長期占據商業活力值頭部的城市,
如成都、上海,繼續著創新商業的常態化探索,也繼續努力承擔著,時代趨勢下,新一輪生活配套商業的責任先行。
話不多說,我們展開聊聊。
一、廣州、武漢、南京,歷史帶來的紅利,
或早或晚都被時代拿走
1、廣州
說起廣州市場,品牌們最喜歡吐槽的兩個點:
第一是天價租金,卻沒有相對的天價銷售額;
第二就是商圈太集中,集中到幾乎憋不出第三家店。
不管是本地的天河城或者正佳廣場,甚至是太古匯、天環廣場ParcCentral......如果長期關注廣州的商業,不禁會感嘆,整條天河路乃至整個中心城區市場,太久沒更新了。
沒有新對手,沒有混戰,一切增長仿佛全靠對手差異化和自身地段,這像不像曾經西安看賽格國際購物中心、鄭州看丹尼斯大衛城的感覺?
當然,這背后的城市能級和背景支持不同,但相同的是,歷史帶來的紅利,也總會或早或晚被時代帶走。
圖源小紅書
2024年,廣州新開的項目并不夠扎眼,更強烈的感受,是一種變革前的蓄力。
火熱了兩年的東山口迎來租金高峰,結果就是品牌潮和人流潮雙降,北上廣深的被追捧新開品牌,如BYREDO、Aēsop,也如SALOMON、HOKA,終于都首進廣州。
2024年,在開發端,更多是一種期待,2個華潤萬象系商業;
2個新鴻基商業,以及2個太古和1個K11,增量聚集在了白鵝潭和長隆。
到底哪里是核心商圈呢?
廣州這樣的能級,早該有勢均力敵的多個商圈出現了,不管是零售還是其他,廣州不會缺乏消費力,更不缺乏來往人流的活力,大灣區是助力還是分流吸力,也看打鐵自身強不強。
圖源小紅書youlightuptheroom、白鵝潭CBD建好了嗎、房二娃故事會
2、武漢
華中混戰在2024年上下半場,漢江兩岸都有重磅炸彈:上半年25萬方武漢武昌萬象城開業,下半年武漢SKP帶來的戰爭,一時間本地保衛戰和行業升級戰同時打響。
先說武昌萬象城。
2022年底,華潤置地正式全盤接手原屬華夏幸福的武漢長江中心項目,武漢第二座「萬象城」購物中心也正式落戶武昌濱江商務區。
武漢武昌萬象城“落日劇場”,圖源小紅書云笙
數品牌真的已經麻了,對這個項目最大的印象,一定有那個超2000平方米的屋頂“巨型天幕”,天然光線構建的戶外空間,誰不曾欣賞江水落日蔓延。
這不禁讓我想起,同樣是不在最激烈的商圈,而選擇景觀腹地自成一方,同樣是體驗內容升級,但消費堅持大眾的路線,武昌萬象城的未來,和長沙北辰三角洲大悅城的故事是否會有重疊?又或者有更好的想象?我們也很期待。
武漢SKP活動現場,圖源小紅書小魚兒whu乖乖
再說全球店王SKP。
武漢SKP開業直接引爆的最直接的商戰,用奢侈品折扣搶份額,也是成為國內乃至全球奢侈品市場罕見的消費嘉年華(雖然很快被品牌總部叫停):包括LOUIS VUITTON、DIOR綜合折扣力度達到83折-85折左右,全國富婆和代購殺到武漢買貨,成為2024年最戲劇化一幕。
這個故事我們不展開,但它反映的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商家對于武漢市場又愛又恨的根源——本地與外來商業斗爭嚴重,無限商圈卻只能開有限的店,進入這個市場的隱性成本太高,不如放一放。
南京Ifc商場,圖源小紅書Derekwen Foto
3、南京
南京和德基廣場幾乎成了一個捆綁的奢侈品故事,商圈集中,消費集中也是這座江浙滬隱身富豪過去長期的標簽,隨著2024年南京國金中心商場(后文簡稱:南京ifc商場)的開業,會不會有格局的變化呢?
作為業內視角,首先我們會思考市場份額,南京就這么多人,再打造一家頂級定位的商業項目有沒有必要,增量從哪里來;
其次,就是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和沉淀,需要多長時間培養商圈,更多的帶動又會出現在哪里?
新鴻基地產作為行業頭部開發商,不管是徐家匯國貿中心(ITC)強勢加入的上海徐家匯商圈戰斗,還是此次南京ifc商場的亮相,我們都能看到新地產時代商業操盤所缺乏的優點:有手腕有經驗,還有耐心有遠見。
上海 ITC 徐家匯中心(左)南京ifc 商場(右)
圖源小紅書asdn321、Derekwen Foto
從2016年宣布的ICC定位,到如今十年磨一劍的奢侈品同步開業南京ifc商場,各種已經覆蓋了行業變遷和時代心境更改,那么一座商業的責任僅僅是帶來多少品牌體驗和消費嗎?
或許對于南京來說,更需要的是破局和重組,是從商業消費的活力中,找回江蘇省省會城市的自信和格局。
開局者先行,永遠有實干者緊隨其后,從IFC到萬象天地,到未來的金陵中環,我們相信,市場的活躍永遠是交響曲而非獨奏。
二、西安、廈門、長沙,走出舒適商圈,
新格局迎來新升級
1、西安
西安的洗牌其實這次算第二波。
第一波洗牌是2019年前后,曾經的霸主西安中大國際,隨著西安SKP的進入,西安大悅城的“空降”,5年間,開始大家都很難過,漸漸地大家都逐步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商圈份額。
我們看到,西安消費的格局變了,但似乎從業者的心態、商圈的格局還沒完全變。
西安萬象城,圖源小紅書
2024年,西安萬象城又來了,這個不在西安傳統核心商圈的項目,卻投入了華潤大量的心血,光是40億的投資額,以及華潤置地30年年會助力就讓市場看到了用心,近200家區域及城市首店、城市旗艦店,概念店級別店鋪入駐:MUJI西安首家生活主題店、梵幾西安首店暨咖啡融合店、COS西北首店、GROTTO西北首店、Peet's Coffee形象旗艦店等......
大家都很期待,它會不會像上海的前灘太古,會不會慢慢地,徹底地改變西安固有的商業格局?
GROTTO西北首店(左)、Peet's Coffee形象旗艦店(右)
圖源品牌
其實,開始的品牌組合和內容并不一定是最終拉開差距的點,核心還是看兩端的人:
一端是消費者,西安和成都有類似號令一方的虹吸能力,陜甘寧的朋友們12月初可能都聚在了西安,就像是云貴川的富婆都在成都掃貨;
另一端是從業者,本地內循環的人才同樣需要外來者的刺激,從本地到全國連鎖,到頭部重奢港資,這些代表標準傳承迭代的企業進入,勢必能看到一場新的混戰搏殺,最好,行業功夫的成長早已不在山洞閉關,而在左右互搏。
在這場共同成長中,人的變化,也能刺激已經占據了好位置的各大商圈商業,更上一層樓.
西安萬象城生命之樹
一切答案,都藏在設計里。
這次西安萬象城的生命之樹,邀請Heatherwick Studio 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設計,其標志性的創新和趣味性,也契合了項目希望帶給西安市場的核心價值。
不是當初SKP奢侈品全系列的一站式富豪賣貨,而是生活理念及新鮮眼界的提升,是新時代的品質生活價值探索。
2、廈門
2024年的廈門,大悅城的開業算是一次勇敢地突破。
很長一段時間,這個500萬人口的城市,負擔了超越其體量的旅游盛名,大多數時候,廈門給人的印象就是文藝小而美。雖然有本地霸主SM商業不斷開拓,廈門萬象城商圈提升,但氣質始終保持清新,以及在整個福建商業也很難去形成虹吸。
圖源小紅書
原因,我們曾經也提過,詳見文章《下個商業時代的答案,可能在廈門》。
一方面是街巷文化的根植以及人口增速的緩慢,導致標準化高速復制在這里沒有土壤;
另一方面是本地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和對于時代網紅快消的期待之間存在理念差距,導致廈門消費的沉淀和魅力,更多沉淀在了不同的品牌,而非大一統的商業。
廈門街頭,圖源小紅書吳季川
2024年開業的廈門大悅城開在了“島外”,定位“濱海文藝浪漫地標”。
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廈門島內外商業布局的不平衡,成為島外商業崛起的重要里程碑,撬動了新一輪集美新城活力升級。
在籌備期,這個項目也遭遇到很多的質疑,畢竟長期廈門的消費都在島內完成,甚至還有特殊時期會有封閉島內外交困的傳統風險,大悅城怎么去做的呢?
制造新鮮感,不是全部身家討好新鮮品牌,而是真的思考島外消費者要什么。
圖源小紅書Q.Luna、舉個
在這個社交媒體讓世界扁平化的時代,品牌、各種首店滿足的是“匯報材料”,而不一定真的帶來多么爆的效應。
本地沒開,網上沒有嗎?網上吃不到的,3小時飛機還不吃不到嗎?
廈門大悅城抓住了其最擅長的IP內容運作,帶來了另一種新鮮感最快的刺激,來自迪士尼的女明星玲娜貝兒來到鷺島,商業空間正逐步成為文化和娛樂的載體,不僅為城市帶來更多元的消費體驗,也為品牌提供了更廣泛的文化傳播平臺。
3、長沙
長沙商業難做,是商業人的共同話題之一,原因可能有三個:太集中,太便宜、只吃不買。
長沙街頭,圖源小紅書做一個愛拍照的貓
長沙10年人口增長100w,剛剛破千萬,說是省會但人口一直被長三角和珠三角瓜分,所以完全沒辦法形成虹吸。
其次除了三一重工這樣的工業企業,沒有更多的高科技前沿大企業,一個娛樂產業衍生的服務行業只能換來更多低收入年輕人,因為低房價低消費留下來,未嘗不算溫水青蛙。
長沙很網紅,來旅游的人很多,但來了都是吃,更可怕的是,多半是吃小吃。
其實這個情況曾經的重慶和成都也都遇到過,但各家解題思路也有不同,這里就不展開了,不過長沙第二商圈例子,或許也能帶來一些參考。
德思勤四季匯美食節與24小時書店,圖源小紅書澎小亮、蔣不聽
在長沙客流第二的紅星商圈,帶給市場驚喜的并不是高舉高打的星城,反而是穩扎穩打的德思勤四季匯。
在喧囂網紅標簽盛行的不夜城長沙,這個本地運營商一早就看到了客質和黏性的重要性,既做酒吧宵夜美食街,也做24小時書店,書店不必叫誠品或者蔦屋,但處處都是本地生活的服務細節和品質關愛的思考。
以豐富換客流,以運營換客質,之后,高客流維護收入基本盤,優客質發力頭部品牌銷售,最后基本盤穩定的情況下,有了足夠的談判空間,再以頭部銷售提升新的生態格局。
三、成都、上海,常態化探索創新商業,
關注真實社區和社群深耕
成都和上海,這一年講的故事太多了,分析項目或者品牌首店,似乎在此刻都沒什么新鮮感,品牌總是先開上海,或者獨愛成都,各種前沿和悠閑愛生活的標簽被貼上去,又不斷因為商圈競爭和過度包裝呈現大的起伏。
其實,成都和上海的活躍度,更像是一場消費者和行業的共襄盛舉。
成都和上海街頭,圖源小紅書周六、Oceansilence
消費者的參與度,其實看這兩座城市就知道,本質上與收入無關,與消費力有關,而消費力和生活基礎成本,以及生活追求的理念有關。
這樣分析下來,收入和基礎成本擺在那里我們無法掌控,我們更多想去聊一聊2024年上海和成都商業項目,以及它們帶給我們的驚喜理念和趨勢。
成都麓湖CPI、CyPARK,圖源小紅書
1、成都
成都麓湖CPI和此地CyPARK(后文簡稱:CyPARK)是一個代表,社群、開放、自然小而美是最直接的觀感,全城網紅打卡過后留下的是社區感的日常經營。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買奢侈品的時代敘事,一部分人先脫掉長衫,一部分人先和自己和解,一部分人先關注當下,才是這些商業能夠存在和生長的緣由。
這兩個項目就是新時代的兩種配套敘事:
CyPARK的社交餐飲加上克制的審美、垂類零售和社群,是成熟住宅和商務區配套支持中又加入了碎片減壓自留地概念;
麓湖CPI的生活方式氛圍感,是高端住宅區基礎生存滿足后的精神社區,是開放又聚焦的小眾社群,也是獨立又呼應的麓湖dessert板塊。
圖源小紅書設計師的純游攻略、一只圓圓熊
2、上海
再看上海,今年考察項目的同行們都在聊,如果非要說今年最喜歡的一個項目是什么,票數最多的果然是Gate M西岸夢中心,這個項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恰好的時代消費情緒到了,回歸生活本質不追求奢侈了,金碧輝煌膩了要回歸自然生態,商務精致風趕不上戶外運動健康管用;
地利,首先西岸夢中心只能在上海,其次雖然西岸不是傳統商圈,但在鋪墊完五大新城大闊步發展之后,上海很久沒有召喚過大而美了,那么西岸至少是可達性不錯的選擇;
人和,是所有事情的基石,決定上線也決定下限,團隊不用多介紹,更重要的是行業人和消費人的共同心聲。寵物、單人、運動、藝術、反精致、反標準、反連鎖,這些西岸已經形成并身在其中的角色,促成了這場共謀。
圖源小紅書設計師的純游攻略
講到這里,我想就夠了。
如果你非要問我冬天里的CPI和西岸夢中心的生意好不好,那我只能反問你,今年和明年的收入還有沒有參考和預期?
后記
最后我想說,在這個變化的時代,其實最珍貴的是堅定地選擇,是持續的堅持,是往前走還揣著初心,是停下來也不放下夢想。
緩增時代才剛開始,沒有離場的從業者們,一定都經過了很多掙扎,又找到了希望。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轉千灣,轉千浪,亦未平復此中爭斗。
圖源小紅書daidai
作者公眾號: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