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印象最深的8句文案
大家好,「印象文案」又和大家見面啦!
發現好案例,知曉新事件,在一切事物里尋找可以啟迪人心的生活靈感,「印象文案」系列持續為大家輸出好內容。
生活處處是廣告,廣告亦處處照見生活。
找到一個閃光的案例,發現一句特別的文案,尋覓一句影視金句,關注一個熱事件......在這里我們與廣告為友,又不僅僅收獲廣告。
每月8句文案,讓我們一起感受廣告營銷行業獨特的魅力吧。
01
不要再說,因為害怕死亡就不養寵物這種話了。
如果有人想養狗但是有種種顧慮,
我想對這樣的你說,
狗絕不會為了讓你悲傷而來。
它們到來,是為了讓你微笑。
不知藏于何處、不知名的神,
將充滿生機、溫暖的生命,寄存在我們這里,
是神賦予人類的,樸素而又高尚的樂趣。
文案節選自數英廣場的一則分享,是日本寵物食品品牌的文案。
想養寵物,但一想到它有一天會離開就無法接受,于是打消這個念頭,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內心掙扎。讀到這則文案時,不免被溫和言語中那股生命的流動性打動。
世間萬物都無法逃脫生命的有限性,人與寵物短暫交錯的時空,大概是“不知名的神”讓人類感受愛、學會愛的珍貴贈禮。它們的到來,是為了讓你微笑;它們的離開,大概是相信你已擁有了快樂的能力。
人類與它們都只是短暫路過這個星球,那就好好珍惜當下,與這個充滿生機、溫暖的生命,完成一次不留遺憾的相遇吧。
02
生命是一直往復的。
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第六季去到智利,在向相關專家教授學習了部分天文知識后,有一個去戶外看流星的環節。
流星劃過天際,轉瞬即逝,地面上的人有了如下對話——
陳好:在宇宙中,零點零零零幾秒,我們就消失了。
周雨彤:老師我想知道,就是那些星星爆炸了,但并沒有真的消失,只是換了另外一種物質存在。那就像我們人“死”了一樣是嗎?
郭震-天文學教授:(沉默片刻回答道)生命是一直往復的。
如同那些看起來仍在閃耀的星,其實有一部分在幾百萬年前已經死去,只是它們的光,跨越了很漫長的時空才來到我們面前。而天文學的研究也給了“人的起源”一個浪漫的說法:人體中的很多微量元素,亦與約137億年前那場宇宙大爆炸有著深遠聯系。因而,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都“來自星星”。
“我們從何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吸引了哲學、生物學、天文學、玄學等多領域的求知者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地求索,然而,我們仍未找到那個確切的答案。也許,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反復的試探中,帶來了對生命本身如此多樣精彩的解讀,讓生命的“來”與“去”都變得盛大而不沉重。
我愿意相信生命是一直往復的,恰如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述:“如此觀之,宇宙萬物的美麗與奇妙遠超我們的理解。”
對于那些未知,我想保持好奇,保持敬畏。
03
Put daylight between you and your problems.
問題之外,還有日光可享。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每六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面臨著精神亞健康的問題,對此,心理醫生開出了一份處方:每天與大自然相處20分鐘。
其實,自然對人的療愈力已經受到很多人的認可,只是繁忙的日常和高度的城市化往往讓人忽略了它的存在。調查中,89%的英國人認為待在大自然對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而“公園20分鐘效應”“去戶外”也是近年來在國內社交媒體逐漸興起且大家欣然接受的趨勢。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出的一組海報中,這則醫生的“處方說明”個人非常喜歡:Put daylight between you and your problems.
在我們遇見問題時,我們總是會傾向于將關注度過于集中到那些麻煩事上,容易造成生活中全是問題的錯覺,可是,真實的世界遠比你想象的廣闊,除了你、問題,中間還有無限日光呢,視野放大,思維拓寬,我們能看見的就不只有自己和問題,尚有一片空間灑滿光亮,尚有時間可以冷靜思考。
04
每個播客就像一顆星球,
我們則是小宇宙的漫游者。
播客APP小宇宙在線下舉辦了一場“漫游日”活動,這也是小宇宙第一次與創作者、聽眾們進行線下交互,在“聽”與“說”之間搭建起了更具體的溝通橋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在現場,設有一個小宇宙信箱,輕輕按下相應按鈕,我們便能收到一封“宇宙來信”——隨機出現的不同播客節目中對話片段。在活動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每個播客就像一顆星球,我們則是小宇宙的漫游者。”
從聲音的交流、精神的共鳴到線下的相遇,有聲內容在形式上是精簡的,但好似多彩世界一片不易被察覺的靜謐之地,等待同頻的人去發現它。很喜歡“漫游”這個詞,它沒有過多的功利性,卻總讓人相信前方仍有一些新鮮的事物。而我們,是這個世界的探索者。
05
別看我,看鞋。
思加圖攜手楊冪推出一組戶外廣告,“直給式”文案仿佛能讓人聽見楊冪的聲音。
楊冪的“你沒事兒吧”、“林蕭你……”等很多表達都成為熱梗在互聯網上傳播,自帶社交屬性和幽默感。這次的“別看我,看鞋!”配上楊冪的形象,不用過多解釋,大家就能秒懂并樂于分享這份快樂,在溝通效率上是十分高效的。與此同時,產品也以十分合理的方式充分露出,相比直接呈現一組代言人穿著產品的精美廣告,思加圖這種不走尋常里的“叛逆”方式,反而因為融合了代言人個性變得更有記憶點,也更能激發人的好奇心,主動去了解產品。
在同系列的廣告中,產品舒適、好看、受歡迎等賣點也以詼諧但清晰的方式被提出:
“穿上騎士靴,廣告牌上站一天都不累。”
“您猜怎么著?今兒我又又又又穿思加圖了。”
“靴靴,有被美到。”
……
06
人不需要每天都過得很幸福,
你每天過得怡然自得,
你很平靜,你很舒服,是非常非常好的。
魯豫的播客節目《巖中花述》火了,恰如播客名,這是一檔對話不同領域女性的節目,希望看見女性如花一般柔軟的一面,也看見其如巖石一般堅硬的一面,透過節目眾多的話題,似乎也能感受到如石縫中搖曳的鮮花一般的生命韌性。
在與心理咨詢師、作家張春對話的一期中,魯豫談到“幸福”時,提出“人不要每天都過得幸福”,怡然自得、平靜便是非常好的。這不禁讓人想到,社會中其實有很多關于“幸福”的發問,“幸福”一詞出現時,前面通常還會跟著一個動詞“追尋”。有時候,人們越是用“溢出”的精力去尋找幸福,便越意味著對當下關注度的缺失或不滿。當心中總是存在一個“更好”的標準,且這個標準并不是由自己定義,那執著于對幸福的尋找反倒可能成為痛苦的來源,畢竟,人生并非每一天都波瀾壯闊。相比之下,平靜、舒適、自洽好像是更可控、更容易達成也更接近內心的快樂。
07
Know the time without seeing you have 1249 unanswered emails .
純看時間,才不會讓你順便看見還有1249封郵件未回。
在智能手表忙著卷各種新功能時,機械手表品牌精準找到用戶痛點,進行一波反向營銷。
智能產品的不斷精進給人帶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更加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有時候,人們希望消息通知不要那么迅速和隨處可達。
普通機械手表主要功能就是看時間,但這項功能顯然完全被手機、電子手表等替代,如果做加法,機械手表在功能上很難做到豐富度比電子手表高;如果從價值角度,也難與許多奢侈品手表競爭,但品牌聰明地選擇了做減法,干脆普通到底:除了看時間,啥也干不了,并且強調不會讓你看到工作郵件。只看自己想看的信息,這個賣點,在這個打開一個網頁、APP,就容易被突然彈出的信息帶偏到忘記自己要干嘛的信息過載時代,很難不打動人。
08
焦慮的時鐘總是突然響起,
也許只是在提醒,晚霞的時間到了。
每個選項都好像糾纏交錯在一起,
但最終都會像河流一樣,有自己的方向。
珀萊雅「回聲計劃」4.0,打造了一處“情緒安放地”,用有形的藝術裝置將看不見的情緒描繪出來。
情緒,一直是珀萊雅的關注且重視的,這一次,品牌關注的情緒范圍和人群都有所拓寬,也從挖掘情緒產生原因開始,讓人對焦慮、悲傷、失落、郁悶等情緒表現有了更深的理解。
理解情緒是釋放情緒和解決問題的開始,多數情況下,人很難察覺到微妙情緒背后的真實需求,當不同情緒和現實問題交織在一起,容易被“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理感受困住。珀萊雅告訴我們:“最終都會像河流一樣,有自己的方向。”停止掙扎、讓情緒自然流動,也是一個接納的過程。
對于焦慮,珀萊雅只說:“也許只是在提醒,晚霞的時間到了”,但卻釋放出一種神奇的松弛力量。所以,下次焦慮時鐘敲響時,先抬頭看看晚霞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