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茶茶:干掉廣告公司的,是網紅嗎?
作者:姜茶茶,來源:jiangchacha0314
一、廣告行業發生了什么
2011年,《快公司》出了個專題報道“被謀殺的麥迪遜大道”,開始直言傳統廣告行業的衰落;幾年后這個風潮吹到國內,越來越多的個人、媒體用「廣告已死」、「4A已死」這種標題唱衰廣告行業。
的確,快10年了,傳統廣告公司也不斷釋放出信號,讓人覺得行業遍地哀嚎:
旗下老牌4A公司Y&R (揚羅必凱)北京、廣州辦公室相繼關閉,Y&R與VML合并,對標埃森哲互動,做品牌代理商。
WPP繼續發狠,JWT(智威湯遜)與Wunderman(偉門)合并,組建新公司Wunderman Thompson,也是廣告代理和數字營銷兩條腿一起走路;2018年WPP收入下滑,還丟掉了大客戶福特、百事、美國運通,遲些又放出消息,截止2021年,全球裁員3500人,關閉約80家辦公室。
這個話題被我戲稱是廣告公司的“月經式”話題,前幾年還討論的是4a會不會死,現在已經是廣告公司會不會死了。而這幾天業界又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了。其中我覺得IMS新媒體商業集團的ceo李檬最尖銳,他說:干掉廣告公司的,是網紅,是kol。
總結下來廣告行業所面臨的挑戰,無非以下幾個:
廣告創意人才凋敝,流失到甲方或者自己出來做 kol;傳統廣告公司不能應對新環境新技術,之前把不同媒體形式打包賣給品牌方,而制造爆點話題頁不如自媒體、mcn更快更有效。
傳統廣告公司結構僵化,不能快速反應,激發創意。經濟下行,錢沒以前好掙,品牌理性了,廣告公司不能解決企業問題則會馬上被換掉。
二、為什么廣告公司生存不下去了?
我非常同意李檬的觀點:“代理公司通過整合各類媒介渠道,選擇各類媒體投放從而賺取差價;在未來,因為媒介形式發生了變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廣告圈流傳著一句話“創意不掙錢,媒介才掙錢?!笔裁匆馑寄??就是客戶是不愿意為了一個創意去付費的。讓客戶掏十萬去買一個tvc,一個kv的創意。對不起,他會覺得很貴。
所以agency經常有這樣的作業模式:用低價來服務的創意部分維護客戶關系,然后用媒介代理賺差價保持營收。要不然,為什么群邑中國的首席執行官,會兼任wpp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呢?(群邑是wpp旗下負責媒介子公司)
廣告圈的核心問題,在于媒介渠道的變化。由籠統到細分。從原來的,報紙、電視渠道單一,廣告公司可以大批量才拿到折扣賺錢。但是現在,微信、微博、電視、抖音、電臺、各種app,媒介碎片化導致廣告公司的媒介優勢不復存在。
第二個原因就是,科技發展讓做廣告門檻越來越低了。
上次和一個年近50歲的美術老師吃飯,他給我展示了他的絕活:他可以只用手和毛筆寫出非常標準的宋體、黑體、微軟雅黑。在沒有ps的時代,他非常的吃香。但是現在呢,沒人再需要這種技術了。
為什么我舉這個例子呢,就是想說,原來買個攝像機很貴,現在人手一臺大疆,原來學個廣告知識很難,現在知識付費滿天飛。(畢竟廣告營銷知識的門檻不像是醫生啊,物理這么難,我這么說你應該能理解了)所以造成了好像人人都可以學個三兩天就能鎖營銷的樣子。
三、廣告公司的定義被拓寬了
廣告行業會死嗎?不會。廣告公司會死嗎?舊的廣告公司會死,新的廣告公司會茁壯成長。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一個行業頭部的網紅、自媒體、mcn,其收入已經可以抵得上一個中小型公司了。
在廣告成品出現之后,如果沒有 kol 幫忙推,你花錢拍的視頻,做的 h5,誰會點開鏈接;還有電商賣產品,更依賴淘寶和小紅書的 kol 猛推。往大了說,現在kol、自媒體、mcn,都能算是一個個獨立的,同樣服務與甲方的微型廣告主體。
李佳琦,淘寶主播,2個月在抖音吸粉1300w,還能引流回淘寶直播,單場銷售破2000w,背后的團隊「美 one」做出的成績不知碾壓多少廣告公司的 campaign 了。
鼓山、樓氏、牙仙、蜂群等段子手公司簽約數千網紅,離開他們,想在微博推廣,寸步難行。
kol負責生產爆款內容,甚至成功率都要比廣告人的出街作品要大一點。廣告商過慣了收月費的舒服日子,常規運營著“雙微一抖”,做做海報,創意生產力不一定比自媒體要強。
而且,關鍵的一點是,kol更懂自己的粉絲喜歡看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傳播時會選擇多個KOL參與,每個KOL都是一個媒體,他們了解自己的粉絲,更明白如何通過自己的語言將產品賣點傳播給用戶,而這樣的傳播效果所為品牌帶來的口碑,是其他媒體所不能比擬的?!边@點李檬也在之前的演講中提到了這點。
那么kol和廣告公司相比,真沒優勢嗎,也不盡然。
廣告人有行業積累下來的優勢。相同的 brief,廣告人會想到品牌傳播和產品痛點,試圖用廣告解決,而自媒體人多數缺乏品牌意識,第一印象只是核心廣告語或者一個畫面,一個笑點。
廣告人有整套經驗,能在企業產品策略、品牌思維基礎上展開出內容,并將流量落實在產品上。
在我看來,未來的廣告公司的形式,可能是kol+現有廣告公司的結合體。比如像是IMS這樣的新媒體公司。自建自媒體廣告交易平臺+簽約網紅/明星自媒體+社交全案創意策略。
說白了,IMS就是一家綜合了新媒體公司和廣告公司特點的social營銷公司。不僅能直接和甲方交易媒介資源,還能互通內部數據,做更清晰的投放效果評估。
同時,他們還為互聯網品牌、微商、電商等中小型企業,提供創意營銷的全案服務。其自有的MCN機構,更是能快速整合KOL&明星資源,實現一體化的social內容營銷。這樣一來,品牌主便能更加高枕無憂。
所以放心,廣告行業的求生欲很強。廣告不會被誰輕易干掉,只有老廣告被新廣告干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