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三種內容趨勢,品牌請收好
前陣子小紅書上,經常刷到八卦貼,以十分“大膽”的情感向標題,每次精準捕捉愛聽八卦的用戶群體(比如我)。
然而,當我每次點開之后,看到最后清一色都是英語教學。
圖源小紅書用戶@-呆呆蛙-
好“歹毒”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內容刷多了,導致我看什么都覺得他在教我背單詞。
但你別說,這類型的內容不僅“騙”了我,還“騙”到了成千上萬的用戶。
點開#學英語# 話題,最熱的幾篇博文幾乎都是“無痛學英語”系列,話題瀏覽量超31億次,還真是個流量巨頭。
不過由此將思維發(fā)散到其他內容形式上,想回顧了一下今年的內容營銷。
不得不說,今年網友們和品牌們可真的是太會玩了,各種內容形式、各種腦洞,十八般武藝輪番上演。
所以,在此篇總結了
2023年關注度較高的3種內容現象和趨勢,
希望以此能夠給到2024年內容營銷一些方向上的參考。
想知道,今年流行過什么內容形式?
品牌方們又是如何在線沖浪,巧借內容營銷之力在消費者面前露一露臉?
我們往下看——
01
玩梗,根本停不下來
誰能想到,都2023年了,大家竟然還在玩梗。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大錘八十,小錘四十。
這是從之前春晚走紅、印刻在國人骨子里的梗,這也是屬于80/90的經典回憶,如今00/10后們也能閱讀背誦,說起上句能接下句,不然就不承認你是“中國人”。
如今,年輕人玩的梗更加“賽博朋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熱梗有多抽象。
它可以是可愛的寵物“哈基米”;
是演我每日打工的精神狀態(tài)的“嗎嘍(正確讀音mā lōu)”;
是年末在朋友圈刷屏的精神領袖“聞神”聞會軍...
大眾愛梗,因為它是當代年輕人對生活和情緒抒發(fā)的一種方式,借以玩梗,對生活的不如意做最簡單直白的調侃和反擊。
大眾對梗的執(zhí)念,也深刻地改變了品牌做營銷的思路和方式。
深知“熱梗,是年輕人對生活的回應和表達”,淘寶服飾索性在今年雙十一,聯合十家腦洞爆棚的原創(chuàng)服飾品牌辦了一場年度熱梗服飾大秀。
這簡直太秀了。
年度熱梗單品·#精神狀態(tài)良好#發(fā)瘋Tee/#哈基米#修狗衛(wèi)衣
俗話說得好,打不過就加入(不是;
俗話說得好,官網玩梗,最為致命。
今年也有不少品牌官方進場、自己玩自己的梗。
“82年的雪碧”一句小編聽過無數遍的古早老梗,雪碧今年還真的將它造了出來。
一款「雪碧致敬1982」限定木桶禮盒,還附送一份官方制作的品鑒指南。
還不止雪碧,馬自達也在玩自己的梗。
今年6月,馬自達官宣了自家MAZDA CX-50行也汽車代言人——梁家輝,將那句經典臺詞“你做馬自達,怪不得你塞車”的負面含義扭轉成品牌的格局。
隨著復古回潮,今年的品牌不僅愛玩梗,還愛玩老梗。
你別說,這梗還真的越老越帶勁,越老、普及度越高。
《甄嬛傳》從2011年開播之際,馬上就已經邁入第13個年頭了,它依然是劇集頂流之一。
按照常理說劇集的火,往往猶如一陣風,吹過之后,大家的注意力會被其他新的劇集吸引。但《甄嬛傳》卻長久地、持續(xù)地被大家關注和喜愛,劇中人物和臺詞時不時翻紅。瞧見前陣子的大雪,果郡王的口碑一夜逆轉。
今年9月,平安家庭醫(yī)生借《甄嬛傳》劇中的經典人設“溫太醫(yī)”進入當代生活,展現「平安家庭醫(yī)生」的服務比“皇家御醫(yī)”還要安心。
平安家庭醫(yī)生×溫太醫(yī):這份新差事,真是極好的!
說到《甄嬛傳》,沒有比劇集贊助商更懂玩梗的品牌了。
今年東阿阿膠攜手《甄嬛傳》原班人馬拍了一支情懷向廣告片,聚集起皇后娘娘、安陵容、富察貴人和溫太醫(yī)等角色,夢回甄嬛,該視頻在B站播放量超150w。
不知道是誰的DNA動了。
02
短劇,爆了
談起內容營銷,品牌可以玩的花樣那可就多了:
社交媒體傳播、短視頻、長視頻、AIGC、直播帶貨、跨界聯名、播客營銷...
盡管可選擇的方式很多,但這些方向品牌們想做出圈也不容易。
在這些方式里,想挑出來今年比較有代表性的短劇營銷展開講講。
今年,短劇確實爆發(fā)了。
據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
2023年上半年我國各網絡平臺共上線480多部微短劇,超過2022年全年的數量,相當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線2.7部。
截止到2023年11月,國內共有4000+微短劇備案,國內短劇日均流水高達8000萬;短劇的用戶消耗全平臺國慶檔巔峰日已過億。
今年點擊過千萬,流水過億的短劇并不少,但在熱度背后,短劇行業(yè)也屬于“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狀態(tài)。
據相關行業(yè)數據顯示:
《我回到十七歲的理由》總播放量超4億;
《重返1993》:以1.48億播放量位列年度第二名的短劇;
《招惹》在年初以超2000萬的分賬票房創(chuàng)下當時的分賬紀錄。
短劇營銷,美妝護膚行業(yè)的品牌率先入局。
韓束、珀萊雅、丸美等品牌通過贊助短劇、深度綁定短劇達人等方式,為品牌蓄水了流量和關注。
日前,我們也整理了抖音上的短視頻廣告,其中就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短劇植入。
隨著短劇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品牌們開始加入短劇行列,母嬰、食品、茶飲、手機數碼、游戲等相關領域的品牌通過定制短劇完成品牌數億曝光,還將品牌理念和產品深深植入在短劇之中。
茶百道聯合短劇賬號“姜十七”,定制《愛有百道新鮮》短劇,幫助品牌曝光過億;
茶百道與姜十七合作短劇《愛有百道新鮮》其中一集
抖音博主0011主頁中的定制短劇
在系列短劇中,各類品牌進行商業(yè)合作的比例很高
雖然短劇火爆。不過隨著政策收緊,監(jiān)管力度加強,審核對內容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僅今年2月,就有超過25000部短劇因為內容問題被下架。
不過,這卻是一件好事。隨著短劇行業(yè)逐漸規(guī)范化,內容逐漸精品化,其他想要跨入短劇營銷的品牌們的顧慮也會進一步打消。
緊湊的情節(jié)設計、小投入的制作成本和更短的制作周期,不僅能夠占據用戶的碎片時間,幫助品牌快速匯集關注和流量。
顯然,短劇未來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希望在2024年,短劇行業(yè)在進一步商業(yè)化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爆發(fā)更強的內容力,實現長線發(fā)展。
03
種草,更純粹了
在2023年爆炸的內容和繁雜的信息里,我們發(fā)現品牌們的種草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說到品牌的種草,想從消費者需求變化聊起。
在目前的消費市場下,大眾的基礎需求早已被滿足,自然而然地消費者需求也在進一步演化升級。
我們借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單理解的話:
基礎的消費需求好比金字塔底部,而消費需求的升級迭代即一個慢慢向金字塔頂端移動的過程,越來越窄、越來越具體。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金字塔內的等級,需求分別為:
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氣、住房等);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生活穩(wěn)定及免遭痛苦威脅等);
社交需求(情感、歸屬感);
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他人的尊重);
自我實現(理想、抱負個人能力)。
那么如何讓在這種具體需求和專業(yè)化趨勢下做好營銷呢?
明顯感覺到今年的品牌們的種草話術,更加“有門檻”。
不同于以往的大而全,品牌們進入了更專業(yè)化的賽道和受眾偏好上。
消費者對購物越來越理性。
盲買,那是不可能盲買的。
專業(yè)玩家越來越多,消費者們在購物前幾乎會先了解相關參數配置和競品進行比對。
美妝護膚行業(yè)品牌們成分功效:
氨基酸、玻尿酸、蝦青素、神經酰胺、EGF、煙酰胺、視黃醇、水楊酸...
“成熟”的護膚人要對每一種成分的功效和使用場景做到爛熟于心。
在戶外運動領域:
當需要花千百塊錢買件沖鋒衣之前,除了顏值好看,大眾開始關注面料科技和制作工藝。
在面料防水性上,防水系數達到 20,000 mm 的產品要比防水指數5,000mm更能抵抗暴環(huán)境。
同理,比起普通的沖鋒衣,采用CORE-TEX面料更受戶外消費者的青睞。
最近熱度頗高的新能源汽車領域:
產品發(fā)布會上比價是基礎,除了自研技術和產品配置信息全部公開透明,就連每一家電池廠商都必須寫清楚。
最近小米汽車發(fā)布的小米超級電機相關信息
就連喝個酸奶也要看看營養(yǎng)參數——
Blueglass酸奶,貼得像輸液瓶
圖源小紅書@原小言
以往面向B端專業(yè)術語,現在漸漸被C端用戶所認知。
無論是品牌溝通,還是自媒體運營,2023年內容行業(yè)整體變得越來越細分和垂直,專業(yè)化的內容精準狙擊具體需求,成為消費者為之買單的決策抓手。
結語
歌德曾說:世間萬物無一不是隱喻。
關于這句話有一種解讀方式,即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之間,其內在是聯系在一體的。
玩梗,拉近品牌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短劇,讓品牌走進消費者愛看的內容里;
更純粹的種草,精準捕捉消費者細化需求。
這些看似大相徑庭的營銷方式、溝通方式背后,有一個共同的基礎——直面消費者。
最后,除了本文中討論的這三種內容趨勢,今年也有像是跨界聯名、直播等營銷方式備受大眾關注。
萬變不離其宗。
我相信,營銷形式、營銷趨勢雖可萬變,但始終不離“消費者”這個“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