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信穿梭在三里屯、安福路、春熙路的潮人,你可能沒聽說過,或者只聽說過這個品牌。
但如果我說“陳冠希創始”,絕大多數人馬上就能反應過來,“哦,原來是那個潮牌啊!”
沒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自帶明星光環(字面意思)的品牌,CLOT。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潮流圈,潮牌的生命周期普遍短暫,CLOT是個妥妥的大例外。
2003年誕生,20年品牌歷程絕對算得上遠超同行的高壽,近期推出的20周年系列聯名活動中,多款潮服、潮鞋賣斷貨,品牌相關討論見諸各時尚媒體,上一個享受這種“待遇”的潮牌還是Supreme。
CLOT × 麥當勞
不會還有沒吃過的吧
CLOT × CASETiFY,漸變云彩款和中國玉款
更適合iPhone的潮人手機殼
CLOT × The North Face
全多巴胺配色,穿了你就是天邊的云彩
CLOT × Supreme也即將上線
CLOT身上有很多標簽,除了創始人之一陳冠希,“聯名狂魔”“明星個人品牌”“中國第一潮牌”等是其行走市場的重要心智占位。但是,建立于如流沙般的潮流之上,CLOT強悍的生命力并不源于這些概念鍍起來的金光。
“時尚是跟隨潮流,風格則是成為你自己”,美國十大設計師之一奧斯卡·德拉倫塔的這句話才是正解。在流行易逝的潮流圈,前20年,CLOT與流行為伴,也與流行背道而馳,無論哪種CLOT都選擇做自己。
一、為什么是做自己?
CLOT品牌文化的兩種發源
一個品牌的創立,品牌有一半的自我會源于創始人的自我。CLOT創始團不止一位,從結果來看,CLOT的品牌頂層設計受陳冠希的影響更大。
2003年,陳冠希經歷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參演的《無間道2》上映,一個是和朋友一起成立CLOT。前者,給當時23歲的他增添了一項星途代表作;后者,在很多年后幾乎代表了陳冠希。
CLOT中文名叫“凝結集團”。
凝結,取自“CLOT”的英文原意,LOGO從左到右為英文字母C、L、O、T抽象組合成古銅錢樣式,并用紅色強化“血的凝結”的含義。后來,陳冠希在一次對外采訪中將“血的凝結”進一步詮釋為“內在的團結力量”。
via:網絡
說實話,無論是“血的凝結”還是“內在的團結力量”,從品牌理念制定邏輯來看足夠抽象化、普世化,是能刺激情緒延展想象的。但是,因為CLOT幾乎不做品牌廣告,缺乏語境鋪墊且不夠通俗,第一次聽到難免會有點“一頭霧水”。
在大眾傳播方面沒有足夠的認知普及的情況下,在潮流圈層乃至潮流邊緣群體,CLOT完全是靠實際行動把“內在的團結力量”的理念做深入的。在分享CLOT的具體做法前,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對“內在的團結”的兩種理解。這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么我說CLOT是個做自己的品牌。
品牌吉祥物形象“NING NING 凝凝”
CLOT含熊貓元素的設計有很多,感興趣可以移步官方公眾號
從街頭文化詮釋:自我意識的成長與強化
當代的“潮牌”概念大多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街頭文化,年輕人走上街頭通過涂鴉、滑板、街舞、Hip-Hop等釋放個性,表達自主詮釋生活的渴望,然后漸漸從街頭延伸到了時尚穿搭領域。
陳冠希也是個街頭文化迷,被粉絲奉為初代街頭穿搭“教主”,他曾在采訪中聲稱“Hip Hop 是我爸,它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還分享他從 Hip Hop 中學習商業思維、做真性情的人等。在他的認知中,街頭文化蘊含著滋養內心的積極能量,構成了他人生觀的基底。
創立CLOT后,興趣愛好流向事業野心,陳冠希傾注了自己對街頭文化的全部理解,將CLOT與街頭文化強綁定,也將自己喜歡的死亡、金屬、涂鴉等街頭文化元素融入產品設計。
2007年,CLOT推出荊棘圖案和荊棘系列產品,用休閑風的服裝加上涂鴉、荊棘的元素、反光印花成就了品牌的經典款。荊棘系列產品也被粉絲視為最能代表“CLOT”“凝結”的產品之一。
陳冠希《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用荊棘圖案作封面
結合街頭文化和“荊棘”去拆解,“內在的團結”指向個體的自我,與街頭文化強調自我意識的成長與強化的理念相合。這部分,與創始人團(陳冠希)的個性趣味相投。
在一次采訪中,陳把前期在唱片公司做音樂的日子稱為“奴隸”,他說,“錄唱片是工作,但是設計鞋子不是工作,是真正喜歡的事。”從這一點來看,陳冠希把CLOT視為了自我的一種延展,是他(尤其是退出演藝圈之后)想要握在手里、證明自我價值的東西。
從文化歸屬詮釋:建立中式的潮流體系
寬大的上衣、松垮的褲子、臟辮與發帶,以及閃亮的金屬掛飾,在2000年左右,潮人圈流行的大多是Undefeated、VisVim、Nike等這種美式街頭潮牌。
陳冠希個人追求的不是上述的美式潮流,他的“創業靈感導師”藤原浩(日本里原宿教父)的經驗告訴他“做別人沒做過的才更可能成功”。而從文化歸屬和認知上來看,做中式潮流也更適合身為華裔的他。
20周年,CLOT×藤原浩攜手推出Nike Dunk聯名系列
于是,在以歐美為主導時尚圈、潮流圈,陳冠希帶著CLOT走上了自己的路。
CLOT填補了本土潮牌的空白,陳冠希自己擔任創意總監,尋找街頭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聯系。從這一點來看,“內在的團結”也指向了民族的自我,背后是建立中式潮流和審美體系的使命與渴望。
那個年代,世界對中國的認知不足,潮流圈對中國風的設計帶有偏見。中式品牌CLOT帶著中式元素殺進美式潮牌市場,把中國風的設計、中式文化帶給世界何嘗不也是一種“做自己”?而后事實證明,世界潮流圈接納、欣賞中式潮牌、中式潮流審美幾乎就始于CLOT。這也是后來CLOT被稱為“中國第一潮牌”的原因所在。
二、紅了20年
用品牌聯名,建立自己的街頭時尚堡壘
“插播”這兩種詮釋不僅是為了明晰“內在的團結力量”的內涵,更好地了解CLOT,還在于,它們解釋了CLOT的品牌發展路徑和營銷模式。
在時尚圈,明星的身份讓陳冠希擁有眾多時尚資源,但是當一個新品牌要引進一個新概念、引領一種風格時,光“唱反調”“自我標榜”是行不通的,還得有足夠的實力。這種實力,在潮流時尚領域可以集中到兩個詞:行業話語權和品牌設計力。一個向上公關,建立品牌影響力;一個針對具體市場,制造潮流,一上一下托舉著品牌向前發展。
大家都知道,品牌的頂層設計會決定品牌的戰略邏輯,CLOT的邏輯就是剛剛所提到的——將街頭文化與中國文化進行融合與創新,而它選擇具體的打法就是——借勢。
聯名是CLOT的主要營銷模式。過往的諸多聯名就先不提了,單此次20周年活動大家可以先來猜一下CLOT共聯名了多少品牌?
從開年到現在,從快餐品牌麥當勞到即將出爐的Supreme,從馬思唯到藤原浩等明星/藝術家不下10個。這還只是上半程,為慶祝CLOT成立20周年,這樣的高頻聯名將貫穿整個2023年。
CLOT通過與聯名藝術家和商業品牌提升影響力:藝術家聯名更重在強化街頭文化屬性,和品牌藝術性格調;而商業品牌聯名則重在建立中式街頭潮流的市場話語權。
如果要論證的話,大概就是,CLOT和大部分商業品牌聯名對象都是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大IP,且多為限量發售,有購買門檻,有的甚至限到了單品數量十位;而藝術家聯名系列,以在CLOT 3125C藝術畫廊里的為例,則均不足百件。
紀錄片《觸手可及》中,陳冠希描述3125C畫廊
和藝術家聯名款鞋服
和現在大多數品牌希望用聯名款沖銷量的邏輯不同,CLOT在與藝術家、商業品牌的聯名中更想突出自己的設計力,且是一種帶有中式色彩的潮流制造力。對于時尚品牌而言,產品設計力是絕對的護城河,也是最能代表品牌自己的東西,前面提到“CLOT是以實際行動把‘內在的團結力量’的理念做深入的”這句話集中呈現正是在此。
在細節處打造共創的空間
大家對CLOT的設計樂此不疲很大一個點在于它善于創造驚喜,無論是中式元素的運用,還是包裝的呈現、鞋底的隱藏設計等都讓產品整體的可玩性、體驗性提升了不少。
而且,CLOT還特別重視產品的可DIY部分。一雙鞋可以呈現可撕絲綢,創意魔術貼,以及自主小掛件等多種自由創作空間,大家不僅是把鞋服穿在了身上,還可以把自我的個性、獨特性通過共創去表達。而這正是街頭文化的靈魂。
CLOT × Nike20周年聯名款,鞋面采用軟木物料打造
并附帶 6 款以魔術貼制作的 Swoosh 及3款鞋帶
對文化元素的提煉與融合
曾有記者問陳冠希,為什么能把中國元素運用到非常極致?
陳冠希對此的回答的是,“我小時候不了解中國文化,也不會說中文,在中國文化面前就像個小孩子,每次看到什么就覺得很新奇。有可能你們已經看過(某樣東西)上百次,可我只看過兩次,當然會覺得“哦,這個蠻特別的”,就把它放進我的 creation 里面。”
這個回答不僅說明了靈感需要敏銳和距離,還提示了創作的奧義在于對常見之物、熟悉之事的提煉。
文化就像水一樣,身處其中很難感知到,外在的視角可以描繪它的狀態,但是呈現其味道、內涵則需要切身感受和精準地提煉。因此,陳冠希說“無論是創意、生活或者工作都存在一個平衡點。創作表達最需要先著手的是將觀點消化、融合,最終形成能被大眾普遍接受的東西。”
三、出街即斷貨的聯名款
呈現于設計中的文化碰撞與演進
在這兩點底層創作思路下,CLOT把中國風與街頭時尚結合得相當出色,尤其是其和其他品牌合作的聯名產品,在雙方設計力、品牌力的加持下常常能用最標志性的中國文化元素,能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饋。
CLOT × Nike
CLOT和Nike開始合作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06年。雖然在今年7月已被證實“分手”,但并不妨礙雙方合作的多款鞋成為經典。
雙方的第一次合作始于陳冠希與Nike推出的限量版鞋款“Clot Kiss of Death”,全球僅1299雙。這鞋款以中國傳統文化和香港元素為靈感,在潮流圈內有很高的聲譽。
在這雙鞋上,陳冠希將針灸元素運用到球鞋設計上,此外鞋體還裝飾了麂皮、鴕鳥皮、蛇皮等。這雙“Clot Kiss of Death”在Nike鞋上呈現出了生動的中國文化,拉開了CLOT和Nike的合作,也拉開了中國風球鞋走向世界的序幕。
01、絲綢系列
絲綢是中式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2015年,CLOT和Nike推出的鞋款就采用了絲綢面料、雙層鞋面的設計。
表面的絲綢象征中國傳統的奢華和精致,鞋款上的細節包括刺繡、刻字和特殊的鞋帶裝飾,展現了中式設計的精美;內層的鞋面,CLOT則采用了帶有鐳射圖案的皮革,展現街頭時尚的個性與硬朗,整體有種“外柔內剛”的中式表達意味。而且,在絲綢上進行自主DIY,還可以得到一雙“全新”的鞋。
這款鞋連同一起推出的六邊形的鞋盒備受矚目,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后來,雙方還陸續有了白絲綢、藍絲綢、閃電黑絲綢、粉絲綢等。
以及,其他早期絲綢款單品
02、 陰陽太極“功夫鞋”
20周年之際,CLOT推出與Nike的終場之作Nike×CLOT 「Cortez」,一雙模塊化可拼貼的“功夫鞋”。
鞋子以太極為設計靈感,鞋底、鞋盒,以及配色等方面極盡可能地突出“陰陽太極”的主題。鞋型的設計參考傳統武術鞋,鞋體可以拆分為“內靴+鞋套+鞋墊”3部分。通過3部分的自由拆分組合,可以變成運動鞋、功夫鞋兩個獨立鞋款。
CLOT × Levi's
2007 年陳冠希推出專輯《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里面收錄的歌曲《還記得我嗎》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在幫 Levi's做設計,連代言都是我的。”
CLOT的聯名對象無一不是絕對的商業大IP,Levi's在牛仔褲里的地位堪比Nike在球鞋里的地位。牛仔褲在其中的特殊性還在于,因其獨特的歷史被賦予了自由、放縱、真性情等色彩,是街頭文化的天然載體。到目前為止,CLOT 與Levi's聯名推出超8款經典牛仔褲,品類也擴展到了羽絨外套、薄棉夾克、衛衣、牛仔襯衫等。
03、“長壽”系列牛仔褲
CLOT和Levi's合作的第一款牛仔褲就是被譽為“長壽”的CLOT x Levi's UNIONRAIL 501?系列牛仔褲。這個系列牛仔褲在牛仔服裝中的江湖地位相當高,被視為服裝行業、青年文化演進的“見證”。
CLOT從2006年到2023年,共計聯合Levi's設計了8款“長壽”系列牛仔褲,該系列產品中標志性的RBG三色腰果花圖案成了每一個熱愛街頭文化的人的啟蒙。陳冠希曾在一次采訪中解釋對RBG三色腰果花圖案的堅持:
“RBG代表著美國街頭Hip Hop文化...我認為利用三色腰果花圖案是一個很簡單有效的方式,讓全世界Hip Hop愛好者一看就知道這圖案是關于RBG。”
CLOT與Levi's的合作,在不斷吸引更多人了解街頭文化,也是在講述牛仔條紋布中的中國故事,在細節處還縫制了絲綢面料和帶著中國傳統花紋去強調。
“UNIONRAIL(鐵路工會)包含了在19世紀,中國鐵路工人參與建設美國第一條東西貫穿的鐵路的故事。它詮釋了我們的人民是如何推動其他文化的演進,并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認為UNIONRAIL不僅能代表CLOT,也能代表我們的粉絲,更能代表中國的背景故事。”
04、「虎年」聯名系列
CLOT × Air Jordan
CLOT也曾與Air Jordan推出過絲綢系列球鞋,2019年,在CLOT x Air Jordan的新款絲綢系列聯名發布后,陳冠希表示,“未來十年將不會再出「絲綢」,是時候玩一些別的元素了。”雖然,前半句話食言了,但是對于新元素,陳冠希也給出了不錯的交代。
05、「兵馬俑」系列
2018年,CLOT與Air Jordan以世界奇跡為主題打造了兵馬俑系列潮鞋。 第一代「兵馬俑」系列鞋款一改此前花花綠綠的設計,用橘色搭配棕色呈現歷史文物的色彩,鞋面用線條貫穿格狀紋理,呈現出士兵身上的盔甲的感覺。
格狀紋理上壓有兩個和三個小點,代表著數字「23」,以此致敬傳奇球員喬丹。后來,雙方對鞋款進行升級,整體更強化文物的厚重感,并增加了可以DIY的部分。
06、中國玉系列
在絲綢,兵馬俑等極具中國代表性文化元素之后,2021年左右,CLOT開始在設計中運用又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傳統玉飾。在這個靈感下誕生的中國玉系列兼具玉的靈動和運動的動感。
推出的CLOT x Air Jordan 35,鞋身采用猶如玉石般綠色的細節進行點綴,鞋舌上碩大的金色刺繡Logo,以及鞋款整體設計中巧妙結合玉石元素;
2022年推出的膠囊系列鞋服中,從頭到腳滿滿的玉石元素。絲綢為靈感的獨家聯名印花,搭配紅線縫制的玉石狀補丁;從玉石晶瑩剔透的質感中獲取配色靈感,以翡綠色呈現玉石的通透感;T恤領口周圍纏繞著紅繩設計,“懸掛”其上的 CLOT 及 JORDAN BRAND 飛人 Logo,呈現玉的好運寓意。
古代文學系列
近幾年,CLOT也開始牽手更多潮流運動品牌、玩具品牌,對中國元素的理解也開始深入到了古代文學之中。
最近,CLOT x Timberland推出的聯名鞋,鞋身的文字「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取自佛經《阿含經》,陳冠希認為這句話很能表現Timberland“愛護地球、可循環”的理念,也是更智慧的,具有共鳴性的創作。此前,和Converse的聯名也曾用到《論語》中的經典句子。
07、CLOT x Timberland
08、CLOT x Converse
最后
很少有人知道,CLOT不僅是一家潮牌公司,還是一家“廣告”公司,不只自己做服裝設計和生產,也為其他服裝品牌提供營銷咨詢服務,和更多品牌一起將中式潮流推向更遠的地方。
成立初期,陳冠希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在明星效應下,粉絲很容易買單。這兩年,潮流更新迭代的節奏隨著時代的節奏加速,CLOT過度聯名、設計力下滑等問題更加明顯。
我想更了解新一代的 creator,我很想跟他們合作...(CLOT)有一個陳冠希,也一定需要下一個我。下一個我是誰?我到現在還沒看到,我也很想親自好好認識這個人。——陳冠希
20歲這一年,CLOT開始愈發重視品牌建設,今年開年到現在的諸多聯名就是一個信號:聯名對象和產品趨于大眾化、日常化,CLOT似乎有了從小眾走向大眾的念頭。
或許,陳冠希也不知道如何應對這個全新的消費時代。2019年,Nike線上APP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陳冠希對當下潮流市場的看法,他說他對當下的消費觀和生活理念感到不解,“人們不再是‘因為喜歡這雙鞋,所以我想要’,而變成‘網絡上說這鞋值多少錢,人家想要,我就想要’。我覺得這很奇怪,這跟我們剛開始做街頭文化和 lifestyle 的人,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路線了。”
這也側面呼應了近年來外界對CLOT迷失與否的種種猜想。但這就是做自己的必須要去經歷的,潮牌帶著它的小眾色彩在走向大眾的過程中必定要經歷市場價值和自我期待之間的碰撞乃至取舍。具體CLOT會如何抉擇,我們不得而知。
無論怎樣,細數CLOT掀起過的潮流,從絲綢、兵馬俑、逐漸到玉石、古代文學,無一不開拓了我們對中式文化與時尚結合的思路,這始終是一家對潮流、對設計有野心的公司。
注:參考資料及相關圖片均來自CLOT官網、相關媒體報道等公開渠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