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2月起,椰樹椰汁話題不斷,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總共上了25次熱搜,比前三年加起來都多。
從發(fā)爭議廣告到被罰款,從“賣女色”到“賣男色”,網(wǎng)友在“又土又騷”的畫風中反復橫跳。有人形容它是來整頓現(xiàn)代畸形審美的,也有人痛斥不雅、靠低俗博流量。
爭議之下,“你覺得椰樹直播算擦邊嗎”再次登上熱搜第一,重點是投票結果顯示,認為“不算”者居多。輿論反轉,卻是因為“平等物化了每一種性別”,還有椰樹這“知錯不改”的硬氣性格。
調侃歸調侃,縱觀整個市場,能把這股“土欲風”進行到底的品牌,椰樹椰汁是獨一份。
憑著這份獨一無二的畫風,
21世紀初,在一眾植物蛋白飲料中站穩(wěn)腳跟;
2013年,成功挽回銷售額下滑的頹勢;
2019年和2021年,椰樹椰汁逆勢增長。
說他博眼球,但又確實有用;說他低俗,但又符合品牌特色。這也引發(fā)了我的好奇:
一個充滿爭議的品牌,怎么就成了頭牌?
椰樹風格的營銷,又是如何養(yǎng)成的?
面對爭議,椰樹椰汁下一步去向何方?
本期說品牌,我們一起來談談椰樹椰汁。
一、一炮而紅的椰樹椰汁
1. 椰汁新產(chǎn)品,開創(chuàng)新品類
新產(chǎn)品和新口味,向來是搶占飲料市場的獨門利器。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尤其如此。
那時國內的食品工業(yè)體系剛剛基本形成,科技就位,市場上空白點卻還很多,很容易靠新品獨占一個山頭。承德露露推出杏仁露,成為植物蛋白飲品的開創(chuàng)者,隨后銀鷺食品在福建成立,以復合蛋白飲料再分出一條線。
當時陷入破產(chǎn)危機的海口罐頭廠(椰樹前身),也需要一款這樣的新產(chǎn)品。
為了保留椰汁的原有風味,椰樹研發(fā)出油水分離的技術,既能讓椰香濃郁、口感更佳,保質期也延長到了20個月以上。
憑借這項專利,椰樹椰汁開辟出一個新品類。“不添加香精和防腐劑”這一樸實無華的口號,也成了椰樹的宣傳利器。
2. 高調開場,打響全國知名度
不過,椰汁作為新生品類,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讓大眾知道你是什么。
根據(jù)椰樹集團內刊《椰樹人》的報道,從無人問津到一罐難求,轉機發(fā)生在董事長王光興把椰汁搬進了人民大會堂。
1988年產(chǎn)品研制成功后,王光興與中國科協(xié)合作,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椰樹牌椰子汁研制成功新聞發(fā)布會,向全世界宣布此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關鍵期,這項研發(fā)技術讓全國人民看到了自主科技的進步,在高漲的民族情感中催化品牌力。
其次是尋找關鍵人物突破。
同年,在椰汁被北京國賓館選入“國宴飲料”時,企業(yè)以“國宴飲料,椰樹椰汁”的廣告詞大范圍宣傳,同時用幾位國家元首品嘗椰樹椰汁的新聞為自己代言,成功引發(fā)老百姓嘗鮮的好奇心。
1998年,接待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
圖源:界面新聞
產(chǎn)品包裝上,也是一套榮譽感輸出,“天然椰子汁”、“中國民族飲料”是最醒目的標簽。中英文混搭,綠色椰子和乳白椰汁指向清晰,整體畫風時尚清新,符合“國宴飲料”的格調。
有了差異化的賣點,并給出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證據(jù),與國宴、國家元首、人民大會堂綁定,一套標準的USP范式,快速打開傳播的閥門。在民族自豪感的渲染下,大眾不僅知道了椰樹椰汁的存在,還被種下“椰樹椰汁就是最好”的概念。
3. 在專利保護期內,搭建競爭壁壘
不僅如此,椰樹椰汁利用專利保護期的時間差,在供應鏈和渠道上同步發(fā)力,做起了長線生意。
首先是生產(chǎn)端,在當時大家還用人工剝皮、榨果的階段,椰樹椰汁率先開啟自動化生產(chǎn)改造。通過現(xiàn)有機器改造、從國外引進現(xiàn)代化設備,椰樹逐步具備了產(chǎn)量高、成本低的先發(fā)優(yōu)勢。
其次是供應端,椰樹椰汁以聯(lián)合農業(yè)合作社,助農脫貧脫困的方式,基本預定了海南省內的椰子資源。而中國只有海南盛產(chǎn)椰子,且年產(chǎn)量有限,個中優(yōu)勢不言而喻。
最后是渠道端,在產(chǎn)品誕生之初,椰樹抓緊健全全國銷售網(wǎng)絡,從廠家-代理商-批發(fā)-零售,規(guī)整成系統(tǒng)化的分級管理,并細化考核,保證了合作伙伴的積極性。
此后,全國175家總經(jīng)銷商、600家二級商依次設立,還建立了異地倉。獨一無二的產(chǎn)品被輸送到天南地北,甚至海外34個國家地區(qū)。
那么,從高端國民風,到如今的土欲風,椰樹椰汁為何畫風突轉?又為何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宣傳一個不大雅觀的點——豐胸?
我想用椰樹椰汁廣告語的三次變化,串聯(lián)起個中緣由。
二、廣告語的三次變化,養(yǎng)成椰樹土欲風格
1. “每天一杯,白白嫩嫩”
在椰子飲品領域,椰樹椰汁是獨特的,但放到整個飲料市場,光有“國宴”的背書還不夠。
1990年以后 ,中國飲料行業(yè)開始市場化,外資強勢入駐,競爭日漸激烈。
當時正火熱的可口可樂,憑著“快樂魔水”獨占鰲頭;
娃哈哈轉型“兒童營養(yǎng)健康”,專攻兒童市場;
六個核桃主打“補腦”,占據(jù)學生市場;
相比之下,“國宴飲料”還是有距離感,“天然鮮榨”似乎也沒有很大吸引力。于是,椰樹椰汁開始往“健康”場景延伸,推出“白白嫩嫩”的功能點。
1999年,椰樹集團花重金投放了春晚廣告,打出“每天一杯,白白嫩嫩”的標語,那個時候的畫風和現(xiàn)在的直播間有些類似,但不至于露骨。
這個廣告語不僅細化了產(chǎn)品的使用場景和作用,也很好地形成了行為暗示。“每天一杯”的指示,無形中增加了購買次數(shù)。
獨特技術加上差異的功能點,椰樹椰汁以年年10億+的增長步伐,一路高歌。
2. “白白嫩嫩,曲線動人”
“曲線動人”的增加,使整個語境更直白,同時明顯感受到,椰樹椰汁的畫風變“歪”了。
2002年開始,椰樹的廣告畫面越來越奔放。不同版本的廣告中,女性幾乎全部穿著緊身服飾,在沙灘上奔跑、跳躍,凸顯豐滿身材。
代言人也是主打“女人味”,以身材線條吸引人。
土欲風完成了“欲”,而“土”的轉折點,是王光興上手設計的那天。
這位美工出身的董事長,曾在田野調查后得出結論:要沖破各種舊框架束縛,大膽根據(jù)民情民意改。群眾喜歡的,也許在設計眼里是“犯規(guī)”,但設計喜歡的,群眾不歡迎。
于是,椰樹的視覺風格變成了如今熟悉的word風。
在線上尚可挑角度給用戶看,但在線下商超,只有更炸眼的包裝才更容易被看見。而椰樹的紅黃藍撞色拼貼,搭配通俗易懂的文字,實在讓人無法視而不見。
風格的轉變,或源于銷量的下降。
2002年前后,椰樹椰汁陷入第一次增長危機
圖源:數(shù)英根據(jù)公開資料整理
《椰樹人》這樣說,“1997—2003年,企業(yè)面臨被市場淘汰的挑戰(zhàn)”。彼時,飲料賽道百花齊放,茶飲料、果汁飲料成為新入局者。調查顯示:2002年果汁飲料成為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種,選擇率超過35%。這進一步擠壓了椰汁飲料的生存空間。
再結合王光興一貫以來的理念:所有營銷,都要有銷售力。椰樹椰汁在營銷上畫風突轉,也不難理解。
這次,椰樹椰汁徹底與俗氣掛上了鉤。在當時,飲品主打家庭場景下的和和睦睦,而椰樹椰汁總能在一派祥和中跳出兩個美女,讓畫風突轉。放到當時,都很扎眼,更何況現(xiàn)在。
3.“我從小喝到大”
2019年,椰樹椰汁品牌升級,推出“我從小喝到大”的廣告語。
結果因為表意不明和虛假宣傳被官方點名批評。椰樹集團快速反應,推出一個“強行解釋”的廣告版本,表明自己是想走情懷路線。
徐冬冬也親自下場解釋。
同時換了新包裝,在原來的配色基礎上,新增了徐冬冬手托椰汁的經(jīng)典手勢,很圖文并茂了。其次新增了數(shù)字“椰歷”,因為過于嚴謹反而圈了一層好感。
與前兩次相比,這句廣告語不止有功能指向,還帶了些情懷意味,為椰樹椰汁后面的辯解提供了借口(不是)。從品牌維度上看,椰樹椰汁第一次在情感屬性上增加了產(chǎn)品賣點,雖然最后被罰款點名,但某種程度上還是激活了部分人對品牌的回憶。
從而達成了椰樹開年喜報中說的:“在2019年和2021年廣告風波時,公司應對決策成功,再次提升了椰樹知名度,實現(xiàn)逆勢增長”。
總的來看,看似變了,又好像沒變,唯一作用是加深了大家對椰樹椰汁的土味印象。
椰樹內部表示,“2000年以后不敢輕易更改視覺風格,因為是椰樹文化改革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如此大膽出格的畫風,椰樹自身是滿意的。
這點也成了椰樹椰汁的“慣用手法”,畢竟每次使用這招,銷量都能回升一下。即使期間沒什么實質的動作,它總能憑著土味審美和擦邊爭議帶來一波話題關注,時不時在大眾面前刷個臉。
三、除了土欲風,椰樹就不會別的了?
觀察椰子飲品的市場發(fā)展,前面基本還是椰汁時代,直到2019年,才發(fā)生明顯的產(chǎn)品革新。
椰汁時代下,各方品牌紛紛入局,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試圖從線上渠道與椰樹椰汁分庭抗禮,不過由于產(chǎn)品普遍同質化,新品市場教育尚未成型,椰樹椰汁并沒有受到明顯威脅。
但另一方面,國內植物奶行業(yè)在2016年-2018年進入增長乏力階段。處于頭部地位的椰樹椰汁,也一直面臨著增長瓶頸,銷售額始終在40億上下浮動。
來源:數(shù)英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整理
再回到2019年,消費環(huán)境、人群喜好、技術渠道都為其帶來了顛覆性沖擊,椰子飲品市場規(guī)模在擴大,玩家增多,椰樹椰汁的優(yōu)勢被步步削弱。數(shù)據(jù)顯示,1999年椰樹牌椰汁的市占率一度達到75%,2019年卻下滑到約26.3%。
它不得不主動求變。
產(chǎn)品上
其實從品牌成立起,椰樹就在不斷擴充飲品品類,降低過度依賴大單品的風險。看下來,分為兩大思路:
一類是根據(jù)飲料市場趨勢應時而動。
在農夫山泉成立時,開發(fā)火山巖礦泉水;
在果汁風起時,推出芒果汁、石榴汁等相關產(chǎn)品;
“嚇火茶”上市,對標王老吉,希望橫向攬收更多市場份額。
另一類是以椰子為核心衍生出其他產(chǎn)品系列,比如此前的果肉椰汁。近年來針對年輕人健康低脂的需求,推出無糖椰汁、無糖椰子水等產(chǎn)品,進一步滲透年輕市場;
在規(guī)格上,先后推出1L、1.25L的椰汁大瓶裝和盒裝,在過節(jié)送禮之外,融入聚會宴請等新場景。
截至目前,椰樹集團已經(jīng)形成了5大產(chǎn)品線,20多款產(chǎn)品構成矩陣。不過因為賣點不突出,加上預算有限,其他品類未廣泛宣傳,先后進入啞火狀態(tài)。唯二的兩次出圈,還是因為礦泉水的奇特包裝。
營銷上
在2018年,椰樹追隨說唱風潮,嘗試改變廣告畫風,推出一支“椰樹style”的視頻。椰子變身卡通小人,通過自黑的方式,講述椰汁的優(yōu)勢賣點。
2020年,椰樹還贊助了大熱的戀愛綜藝《我們戀愛吧》,嘉賓們帶著椰樹的全套產(chǎn)品頻繁亮相種草;
2021年,椰樹椰汁與深圳免稅店合作,開出“深椰酒館”。
不過都少有人在意。只有在2022年4月,椰樹椰汁與瑞幸聯(lián)名,實現(xiàn)了34年來第一次和品牌聯(lián)名。這也是它第一次帶著強烈的品牌印記以好玩的姿態(tài)出圈,而非低俗話題。
從結果來看,土欲風是最有效的。2013年以后,除了喜報中提及的2019年和2021年,其余年份的銷量都是在波動下降。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近期,椰樹即使入駐了抖音直播間,走了新渠道,卻還是走回了老路。
擦邊動作-引發(fā)爭議-有流量和關注-轉化銷售,這一套動作更多是椰樹椰汁的慣性使然。迫于業(yè)績的壓力,總要做點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它就像一個努力追趕潮流的中年人,碰著運氣做新嘗試,姿勢別扭,又沒有即時反饋,很快回到了慣性動作中。
四、后記
34年來,椰樹椰汁的審美、精神文化基本從未發(fā)生變化,使之成了本土快消品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正如網(wǎng)友說的,“是熟悉的椰樹,也是硬氣的椰樹”。“土”、“俗氣”的標簽讓它從不缺熱度,幾乎每年都有話題上熱搜,讓人產(chǎn)生椰樹品牌長青的印象。
事實果真如此嗎?
MBA智庫·百科中對“品牌老化”的定義是:品牌在進入成熟期后,隨著營銷力度和知名度的提高,銷量增速減緩甚至衰退,即高知名度,低增長率。結合近十年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椰樹顯然是老了。
內里原因,或許可以在掌舵人王光興身上找到答案。
他在改革開放初期被當成“救火隊員”,憑著個人膽識與能力,大膽改革改制,前后盤活了海口飲料廠、海口電子公司,以及如今的椰樹集團。
當初他從包裝上打開突破口, “馬配金鞍,酒上紅裝,我就用大紅燈籠的喜氣洋洋,打開老百姓的心理需求”。 換了新包裝的紅棗酒,很快銷路大開,一年后,海口飲料廠止住虧損,還盈利了100多萬元。
這個操作是否很熟悉?沒錯,椰樹的土味營銷,也是從換包裝起。
王光興的故事是一個英雄色彩極強的故事,也借此成了椰樹里圖騰般的存在。從《椰樹人》內刊提及并歌頌其當年事跡的頻率來看,可以說,他的個人思維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yè)的經(jīng)營成長。
因此從中感受出椰樹畫風與時代的割裂感,也不足為奇。當然類似的故事從其他傳統(tǒng)企業(yè)中也能看到,創(chuàng)始人的風格印記強烈教化著品牌。只不過,這個帶著上個世紀印記的畫風因為反差被看見、被討論。
但流量再多,終歸是一時熱鬧。當新時代的品牌們紛紛以精神文化對話大眾時,椰樹椰汁要俘獲新消費者的心,估計光靠“不加香精、不含防腐劑”還不夠。
只是如今80歲的他,能否和當初一樣,讀懂年輕群眾的心理需求呢?
《激蕩三十年》一書中說,“在變革的中國,年輕態(tài)一直是一個與年齡無關的概念。”我也希望,包括椰樹椰汁在內的國民品牌們,敢于打破自己的經(jīng)驗主義,尋回年輕態(tài)。
參考資料:
《數(shù)據(jù)|增長乏力、競爭加劇,椰樹被“罵”卻賣得更多么?》,界面新聞,2022-10-19;
《“椰樹”椰汁 與時俱進》,椰樹人,2023-04-20;
《椰汁豐胸?這個老品牌一直不太按套路出牌》,南方周末,2019-02-21;
《大膽椰樹!誰給你膽子搞擦邊的?哦,是我們呀…》,酷玩實驗室,2023-06-05;
《椰樹椰汁為什么放不下大胸美女?》,遠川研究所,2022-10-3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