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你學不會,企業文化是它的造血系統
原標題:胖東來你學不會
一
河南商界有三寶:白象,蜜雪,胖東來。
白象方便面,因助殘而出圈;蜜雪冰城,開萬店而爆火;唯有胖東來,像名門閨秀,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愣是不出家門。
可謂:老家在河南,悶聲發大財。
胖東來擅長制造神話,擠走家樂福,吊打沃爾瑪,還讓新鄉百姓哭著挽留不要走。
從1995年望月樓胖子店開業,到1996年為國防部捐款,直至成為“中國商超天花板”,于東來奮斗二十余年,伸手摘星,熠熠生輝。
大眾盡知胖東來,多源自它的企業文化。
“擅自加班,罰款5000”,“下班必須關手機,打通一次,罰款200”,這些契合打工人的“內卷焦慮”,長腿的信息自己會跑,全網盡知。
胖東來的品牌神話敘事之中,少不了大佬的背書與加持。
雷軍來過,發微博說:“胖東來是中國零售業神一般的存在,因此我特意來到時代廣場,朝圣學習。”
門庭若市,崇拜者多,走馬觀花者多,真正學其一二者少。原因無非是文化不同,根不同。
于東來說過,“中國95%的企業家都不會活,都像個傻逼。”“500強有個屁用,好多企業都不把員工當人,我們現在的人都有病?!?/strong>他不是說大話,而是將自己90%的利潤都分給了員工。
他建立起加班罰錢、周二閉店休息、一年高達140天的休假,非工作時間不允許接工作電話等制度,被全網瘋傳。
因為好奇,我也曾專門探訪過許昌胖東來時代廣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它們超市的商品陳列,不亞于儀仗隊,充滿儀式感。那是夏天,對半切的西瓜都貼著笑臉保鮮膜,像是對消費者說:快吃我吧,快吃我吧。
顧客感知是消費力的內驅因素。在胖東來,獨特的顧客感知,屢屢成為大眾口耳相傳的素材。
下雨天,免費給顧客的自行車套塑料袋;下雪天,你進商場就有人幫你掃雪;每層都有設置飲水點,還有十分人性化的母嬰室……
抓住了顧客的心,就獲得了流量的秘訣。商超的本質是獲客,獲客的本質是人流,人流的本質是人心,人心的本質是服務。
在胖東來,超出預期的服務,既是它的經營根本,也是它的競爭戰略。
線上零售,流程管制度,制度管服務;線下零售,文化管人情,人情管復購。
所以說,胖東來的文化,才是它組織經營的造血系統,它供給了一種“誠懇”“周到”“統一”的消費體驗,進而開創出中國三線城市的商業神話。
二
成功是無法復制的。無論是商業的成功,還是個人的成功,兩者都脫胎于“時代”。
1991年,中國內地商業的初潮開啟。保利、招商局、中信,乃至于整個中國廣告產業,都才剛剛發軔。一張張白紙鋪在眼前,仍由膽大者信馬由韁。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活躍于這個野蠻生長的時代。倒賣煙酒,出入派出所,這是那個時代小商販的縮影,也是于東來的真實寫照。
1995年,于東來在負債30萬元的情況下,創立了“望月樓胖子店”,經營煙酒茶糖生意。那個多事的年代,法制并不健全,人們樸實憨厚的同時也有很多草莽氣質。
他雖然立下了“用真品,換真心”的Slogan,但是并無法阻擋地痞流氓的騷擾與搗亂。1998年,地頭蛇放火燒掉了他的店,8位員工被燒死,3年的積蓄又賠光了。
可能是經歷了那場生死,才讓于東來想通了:“做企業不是給自己做的,而是給社會做的?!?/strong>
社會變革的大潮中,不安定的因素容易產生新的靈感。物質匱乏的年代之中,胖東來因為產品與品質的稀缺,迅速受到當地老百姓的青睞。
1999年,于東來敢于提出“不滿意,就退貨”的豪言壯語,多少有點膽識與智慧。退換貨所帶來的資金壓力、輿論風波,都會是壓死駱駝的“稻草”。但是,于東來自信地認為,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小道理是“有人會鉆空子”,但大道理是“真心換真心”。
九十年代的鴻蒙初開,多數商人的暴富神話,坊間流傳的血腥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套民間敘事邏輯,簡而言之一句話——都臟過。
胖東來所生長起來的年代,也似乎充斥著暴力與野蠻的侵擾,但這不過是時代兩面性的另一面,稀缺性暴利的代價。
中國零售商超的發展紅利,在消費力逐漸積累的過程中被放大,成就了一大幫“敢為人先者”。那個時代流傳一句話: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于東來顯然是膽大的。但他又不是那種“圈地運動者”,他雖然趕上了時代的紅利,但并沒有因此而患上失心瘋。
如果時代機遇是一張白紙,于東來至少沒有亂畫,更沒有出界,而是精雕細琢地刻畫自己內心的理想國。河南老鄉許家印則不然,一張白紙都畫不下,他的手筆太大了。
這么說來,時代紅利歸紅利,個人主觀能動也是驅動。于東來在那個時代殺出重圍,那是本事通天的人。
三
為什么胖東來從不擴張?不出???不像海底撈遍世界?
這個問題你問過,他問過,就連經濟學顧問也天天自問自答。
答案我看過,都很膚淺。
有的說,只有在三線城市胖東來才有競爭力,大城市的水電、房租會擠掉它的利潤;
有的說,零售商超的紅利期已經過去,北上廣有沃爾瑪家樂福等已經足夠了;
還有的說,胖東來本質上是微商,靠的是熟人關系,玩的是信任網絡……
因此,它都不足以有能力和條件成為超級品牌,代表中國走出世界,與洋品牌血戰到底。
有關的解讀,我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似乎煞有介事,都是太監功夫。
事物的本質是這樣的——壞問題找不出好答案。
為什么胖東來非要走出河南呢?一個企業難道只有擴張,才能證明它活得很好?同樣的,一個人難道只有不斷賺錢,才能證明他活得精彩?
這是一種思維慣性,可怕的是它指向了一個黑洞:欲望無盡。
以我對于東來講話視頻的學習成果來看,胖東來不走出河南的原因可能只是,于東來是個河南人。
因為2500年前,有個河南人叫老子,他崇尚道法自然,他追求無為不爭。這顯然影響了后來的于東來。
正如于東來渴望的那樣,自由高于金錢,真誠勝過膚淺。他只不過做了一個正常的企業,卻成為了這個虛假時代的異類。
其實,胖東來無需走出河南,這才是最酷的回答。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