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一再遭濫用,這種風格到底是什么?
來源:設計便利店
原標題·:賽博朋克被濫用的今天,誰還關心這種風格到底是什么?
近期《賽博朋克2077》再次火了,就是那個發售時火熱到現象級又因為各種BUG導致口碑崩盤的游戲。不過我們今天不說游戲,我們談談賽博朋克。
提到賽博朋克,大家腦子里浮現的大多都是仿佛永不會停止的雨,大街小巷的霓虹閃爍畫面,但霓虹燈只是其中標志,并不是所有的霓虹燈相關都能稱為賽博朋克,大眾甚至會定義賽博朋克即科幻風。視覺野生報告致力于探索一些值得思考和延伸的視覺風格,本期我從自身角度出發,去聊聊我眼中的賽博朋克風格是什么樣的。
一、風格定義
「賽博朋克」是其英文名稱「Cyberpunk」的漢語音譯,而「Cyberpunk」則是由「Cyber」和「Punk」二詞組合而成。
前綴「Cyber」為「Cybernetics」的前綴縮寫,1960年美國的生物神經系統學家曼菲德·艾德華·克萊恩斯和心理學、精神醫學專家內森·謝倫伯格·克萊恩首次提出「以無機物所構成的人造物,植入或者裝配在有機體身體內外,但思考動作均由有機體控制,以此借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能力」的概念即「控制論」。通俗來說賽博格就是科幻電影里常常出現的義體人。
后綴「punk」指代釋放天性的搖滾樂朋克文化。即“控制論”(Cybernetics)與“朋克”(Punk)的結合詞,以信息技術為主體的科幻故事之分支。賽博朋克的故事背景大都創建于“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的結合”。
二、風格關鍵詞
賽博朋克起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而吉布森在其 1984 年的小說《神經漫游者》中首次定義了賽博朋克這個詞語。同時也確定了高科技,低生活,反烏托邦,網絡空間,黑客技術,控制論,生物學發達,人工智能、義肢/義體叛逆等這幾個關鍵詞。
三、視覺收集
1982年上映的美國新黑色反烏托邦科幻電影《銀翼殺手》與1984年威廉·吉布森《神經漫游者》的問世成功的塑造了賽博朋克的視覺基礎。
我們將聚焦于科幻文學作品的視覺傳達上,從元素、色調、場景、代表作品進行拆解分析。
四、視覺分析
1、元素
2、色彩
賽博朋克的畫面中大基調通常以暗黑為主,以最醒目和獨具代表性的暖色調的紫紅和冷色調的藍綠色調為點綴,冷淡的藍綠色打破了紫紅色的激情。
這幾種色調的碰撞點綴了獨特的矛盾感和朦朧感,有一種不真實的科技感。而這也正好符合了賽博朋克的態度——沖突。
3、場景
(1)中國香港城市場景:最具代表性的九龍寨
1995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來香港九龍寨取景作為視覺原型。作為賽博朋克的圣地,九龍寨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0.026平方公里的地方,據說人口最高可達5萬,魚龍混雜、犯罪猖獗的現狀與香港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形成了強烈對比,營造視覺沖突。
(2)日本千葉市街道場景: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神經漫游者》
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創作出《神經漫游者》,故事場景設定在日本的千葉城,據說千葉城的原型就是現實中日本東京的千葉市。
80年代,千葉市作為東京都的出海口,是日本當時的重要工業基地,承擔著國際貿易最發達的、科技最先進的地方。而這也是賽博朋克在日本流行的原 因。
4、代表作品
五、歸納總結
歷史上的設計藝術風格都是先有事實,后有名稱。賽博朋克也不例外。在本篇視覺分析當中,我們弄清楚了「控制論」與「賽博格」為賽博朋克奠定了科學基礎,20世紀70年代,朋克文化在英國掀起了運動狂潮。處于「黃金時代」的科幻家們厭倦了為了科幻而創作,開始做出了改變。
隨著賽博格的技術和朋克的背景,1960至1970年代的科幻文學新浪潮運動就誕生了。而朋克文化下的時代,科幻家們一改以往的樂觀態度,反叛、悲觀成了主流,也正是這些科幻作品孕育了賽博朋克。
1982年,《銀翼殺手》將賽博朋克的視覺意象落地,而其原著小說是新浪潮科幻小說體系里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事實上,賽博朋克一詞的誕生于1983科幻小說作家布魯斯·貝斯克一篇名為《賽博朋克》(Cyberpunk)的短篇小說。社會現實的產物以及文學虛構的產物逐漸搭建了賽博朋克的背景和內核。
六、無處不在的“人造感”
才真的是賽博朋克在視覺上的最大特征
賽博朋克不僅僅只是視覺風格,而是結合了賽博格社會架構和朋克時代背景下的世界觀。
這也是開頭提到霓虹燈為什么不是賽博朋克的視覺特征,因為時代在進步,比起全息投影它已經無法代表下一個時代了。無處不在的人造感才真的是賽博朋克在視覺上的最大特征。
回溯歷史,新風格的出現有各種時代原因:審美的變化,政治需求,商業需求等等,所以這些風格也就有獨屬于那個時代的語境和精神內核。
如何運用這些風格與當下時代結合建立自己獨特的視覺,或許前提就是尊重和了解過去。
當某種風格再度流行,是復興?解構?還是誤用就能一目了然。
作者公眾號:設計便利店(ID:designmar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