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卡片年賺 30 億,竟然比“羊了個羊”還野?
作者:余霜,編輯:丁奕然,設計:晏談夢潔,來源:運營研究社
原標題:幾分錢成本撈走30億,ta們竟然比“羊了個羊”還野?
有人能靠賣卡片一年賺 30 億元,你信不?
你沒聽錯,這真不是假的。這里的“卡片”其實指的是“實體卡牌”,實物紙質卡牌。@36氪 報道過,有 VC 投資人稱,一個卡牌發行商浙江卡游動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游”) 2020 年營收高達 30 億元,其中凈利潤占一半。
雖然該數據未得到卡游證實,但比較來看,賺錢能力堪比前不久爆火的“羊了個羊”(據多家媒體報道,“羊了個羊”走紅后盈利達 10 億元)。
目前市面上比較火的實體卡牌大致分為三類:原創手繪卡、 IP 卡以及球星卡。
從左到右依次為原創手繪卡、 IP 卡以及球星卡
原創手繪卡,多由手繪畫師繪制、工作室原創出品;IP 卡就是指印有奧特曼、第五人格等 IP 的卡牌。卡牌發行商獲取版權后,再將 IP 印在紙上銷售;球星卡,指的是印有籃球、足球、橄欖球等明星的卡牌。
你知道這些卡牌,讓多少人為之瘋狂嘛?上癮程度也不輸“羊了個羊”。
售賣原創手繪卡的抖音直播間,30 天可以賣出大約 100 套價值 1280 元的卡牌。
卡游發行過一套“奧特曼”卡牌,讓一位家長“砸”了 200 萬元都沒給孩子集齊,話題直接火上熱搜。B站上有 up主只靠發布奧特曼卡牌的拆卡視頻,就能輕松獲取百萬流量。
國內“球星卡”百度貼吧擁有 6w 名注冊用戶,累計發帖數超 820w ,直到現在玩家們的交流也非常活躍,每天都有人在里面求卡、賣卡;全球拍賣及購物平臺 eBay 稱,有資深中國球星卡玩家在 eBay 賣卡,三周累計銷售額突破 6w 美元,折合人民幣約 43 w。
一張卡牌,憑什么這么火?賣卡牌能有多賺錢?此次運營社就帶著大家去探個究竟。
一、一張“卡片”,到底是怎么被炒火的?
能讓那么多人為卡牌如此瘋狂,離不開卡牌發行商們的 4 個套路:搞情懷、搞社交、玩饑餓營銷以及拿捏玩家心態。
1、借力知名IP,靠情懷收割粉絲
球星卡和 IP 卡都是屬于某一知名形象的文化衍生品,自帶龐大的粉絲基數。發行即“巔峰”,單靠“情懷”二字就能讓玩家買單。
微博話題下,球星 #科比# 累計 73.6 億次閱讀,動漫 IP #奧特曼# 累計 25 億次閱讀,游戲 IP #第五人格# 累計 77 億次閱讀,影視 IP #漫威# 累計 38.5 億次閱讀。
舉個例子,科比的忠實粉絲,就很有可能收集購買科比的球星卡。
而原創手繪卡想要賣得火,同樣需要依靠手繪畫師與工作室名氣圈粉。
比如這套原創手繪作品《九州芳華志》,它的畫師之一 KING ,就曾參與網易《陰陽師》、迪士尼《加勒比海盜》等眾多游戲項目,在手繪圈小有名氣。
2、辦比賽,賦予卡牌“社交屬性”
光是借助卡牌形象和畫師的知名度還不夠。如果買卡牌只是“自娛自樂”,那還不足以為之瘋狂。運營社發現,卡牌發行商們還非常擅長通過“比賽”,讓玩卡牌成為一個社交活動。
以“卡游”為例,除了收藏卡,還推出了用于游戲的“英雄對決卡”,并賦予每一張卡牌復雜的對戰技能,玩家通過收集到的卡組可以進行對戰競技。
玩家們既可以通過卡游小程序進行線上對戰,也可以集結同好前往線下門店 PK 。
為了強化互動性,“卡游”還會舉辦全國性的卡牌大賽,為玩家提供段位稱號、積分值等榮譽。據卡游官方消息,截至目前,“2021 年卡游英雄對決系列賽事”已在 134 座城市舉辦,累計舉辦 1.1 萬場比賽。
賽事之外,卡商們還熱衷于“造節”。中國球星卡商家鄭嘉琪在接受@ebay 采訪時表示,在美國、英國,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卡展嘉年華”文化節,球星卡商家、收藏者、球迷都會帶著自己的商品或者收藏品到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流。
這樣操作下來,卡牌就成為了一種“社交貨幣”,大家更有了消費卡牌的理由。
3、維持稀缺性,玩饑餓營銷
既然卡牌有了社交屬性,那么人性中的“炫耀心理”和“自我滿足感”也就慢慢浮現出來。
前文中提到,曾有一位家長掏空 200w 都集不齊一套奧特曼卡牌。究其原因,其實和卡牌發行商有意維持卡片的「稀缺性」有很大關系。
每一套卡牌里都包含有數量較多的普通卡與罕見的稀有卡。@36氪財經 曾報道:
卡牌發行商通常會以“限量版”名義生產卡牌,并指明每張卡牌的發行數目。
也就是說,卡商們穩穩地控制好“稀有卡”的發行數量。想要獲取湊齊一整套卡牌、獲取所有的“稀有卡”?不好意思,卡牌不能單張出售,只能以整盒形式購買,能不能買到全憑“運氣”了。
更騷的是,為了強調卡片的“稀缺性”,卡牌發行商們還會運用一套卡牌價值評價系統和卡牌分級制度,給卡牌“打分”。
就有專門的第三方評分機構和卡牌發行商合作。據@懶熊體育 報道,一張球星卡如果能達到 10 分,意味著它的價格會是沒有評級的同等卡的 2-3 倍左右。
動漫 IP 卡牌發行商“集卡社”曾公布了一套“等級制度”,根據形象、制作工藝等方面將卡牌分為 9 等。集齊難度最低的是 R(稀有卡),最高的是 SSP(超級特殊卡)。
看這個玩法,是不是跟當年的陰陽師“抽 SSR 卡”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饑餓營銷,很好地調動起了玩家對稀有物品的急迫追求——越是特別,我就越想要得到。
4、設置“眾籌拆卡”新玩法,吊足胃口
“維持稀缺性”的操作,讓每個玩家拆卡就像拆盲盒,充滿刺激與獵奇欲。還有一個更“野”的玩法,叫眾籌拆卡——卡牌還沒出來,玩家就要先掏錢。
卡商們會將新的卡牌項目放在眾籌網站上,設定一個眾籌目標,承諾目標達成后,給予一定的眾籌回報,回報通常是不同檔位的卡牌。
為了激勵玩家“投資”,卡商還設置了“眾籌”金額的階梯檔,眾籌金額越多,就越有可能解鎖稀有卡牌。
有時候由于玩家對于作品的期待值過高,眾籌金額往往數十倍高于眾籌目標,比如這套原創手繪卡“九州芳華志”最終籌得 33w,是目標金額的 10 倍。
卡牌的交付日期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半年后,為了讓玩家老板們實時掌握項目進度,避免被認為“跑路”,卡牌商除了在眾籌網站上不定時做“項目匯報”外,還會舉辦一些抽獎活動,增加粉絲黏性的同時,用看得見摸不著的圖片反復吊玩家胃口。
二、誰在通過卡牌撈金?
第一個獲利的,自然就是卡牌發行商。
以“卡游”為例,成立僅三年已在全國 33 個省市開設有實體門店,除了直營店與旗艦店外,還啟動加盟模式,包括授權店和賽事認證店。
根據@36氪財經 報道,“卡游”剛在數月前拿到了紅杉投資,估值達到了 10 億美元。
除了卡牌發行商外,抖音主播、二手交易方、盜版商家,也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1、抖音主播:直播拆卡,日售 10w
“凌晨一點半,看客剛過萬”,這就是抖音拆卡直播間的現狀。抖音直播間是實體卡牌的主要分銷渠道之一,大部分是和卡牌發行商合作,有正規授權。
在拆卡直播間里,最抓人眼球的莫過于“送卡”了。
玩家在直播間下單后,默認由主播在線代拆后再郵寄。如果玩家能在幾千名觀眾面前見證自己抽中“稀有卡”,這快感不言而喻。每次抽到稀有卡,主播都會口稱“老板”,敲鈴以表祝賀,讓玩家倍感榮耀。
根據拆出的稀有卡等級的不同,主播還會當場再贈送數量不等的同款實體卡牌,拆開后一起寄送給玩家,如果玩家運氣爆棚,一連拆個四五盒的情況也是有的。
根據飛瓜數據顯示,@九歐拆開 僅靠代理“小馬寶莉“和“萬代”兩類共 40 種卡牌,每日直播銷售額就能突破 10w ,月銷售額在 100w-250w 之間。不僅客單價高達 410 元,帶貨口碑更是達到滿分 5 分。實體卡牌玩家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帶貨口碑:帶貨口碑越高,玩家信任感越強,購買轉化幾率越高。
2、二手交易方:一張卡牌賣 333w
為了得到稀有卡,玩家們會自發組建了很多卡牌交易社群,比如 QQ 群、閑魚群、貼吧等,每天都會在上面更新求卡信息。打開淘寶搜索某某卡牌,如果該卡牌沒有貨源,淘寶會直接導流進閑魚賣家的店里,這可是不少人的生意經。
運營社觀察發現,閑魚賣家@馬桶哥本尊 近半年來,幾乎每個月都要通過閑魚上新數十張卡牌,價格在幾百到幾千不等,截止目前,他已通過閑魚賣出 556 張實體卡牌,從原創手繪卡到各類 IP 卡,類型豐富,應有盡有。
卡牌二手交易并不只是個小打小鬧的生意,甚至已經有了專門的二手實體卡牌交易平臺。
據@36 氪財經報道,球星卡圈最大的拍賣平臺卡淘,去年 GMV 超過 6 億,運作模式類似卡牌圈的“淘寶”。
雖然卡淘對外宣傳仍然是二手球星卡交易平臺,但是可以看到,動漫卡、手繪卡、娛樂卡因為其迅猛的發展勢頭,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據運營社觀察,二手卡牌在卡淘上有兩種出售方式,一種是“一口價”,由賣方定起始價,玩家可以進行“議價”,雙方滿意則成交;一種是競拍模式,由賣家定“起拍價”,玩家可以參與“競價”,價高者得。
在“已經出售”列表里,一張卡布姆球星卡經過 100 次競價后,最終以 333w 的價格成交。
3、假貨商家:賣假卡也能賣出 10w 件
卡牌市場的迅速升溫也催生出了卡牌“仿制“產業鏈,近期在小學生里爆火的“社交神器”奧特曼卡牌就是仿制的重災區。
某多多上搜索“奧特曼正版卡”,跳出來的第一個就是盜版卡商家,一套包含 100 張稀有限定與 144 張鐳射卡的奧特曼卡牌,券后需要 37.8 元,2 件還打 9 折。
盡管商家在商品詳情頁標注有“本店賣的都是非卡游”字樣,拼單數量依然高達 10萬+,靠賣這套假卡,賣家就能賺 37萬元。
三、結語
別看卡牌現在還只在小眾群體中流行,在資本眼里卻已然是一塊可口的蛋糕。
@億邦動力 最新消息稱,不甘落后的泡泡瑪特已入股投資卡牌品牌 Hitcard ,似乎也有意分實體卡牌一杯羹。
實體卡牌的未來到底將會如何?是繼續將在圈層“自嗨”,還是走出“小眾”面向更廣闊的大眾市場?一切拭目以待。
資料參考:
《小卡片帶來大生意,球星卡玩家變身 eBay 大賣》,ebay
《一張卡牌賣千萬:新型「理財」,收割了誰?丨氪金 · 大事件》,36氪財經
《這個主打球星卡評級的平臺,靠什么賣出7億美元?》,懶熊體育
《阿里Q1凈利下滑53%;快手進軍toB;視頻號上線個人專欄丨零售電商周報》,億邦動力
作者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