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個羊》火爆全網,是怎么“操縱”人性的?
作者:陳琪、鄧雨霞,編輯:楊佩汶,設計:晏談夢潔,來源:運營研究社
昨天,一個不起眼的四個字羊了個羊,在微博熱搜上爆了!
羊了個羊的游戲小程序也在微信朋友圈及各種社群刷屏,還有知乎、B站、抖音、小紅書都在討論這個游戲,放眼望去,整個互聯網皆是“羊萎患者”。
據微信小程序,已有超100萬人玩過了這款游戲。羊了個羊的百度指數也在一天內從0次上升至9月13日的58604次。微博上羊了個羊的熱搜經歷了三跌三升,有關它的話題也經常掛在熱搜榜上,其他平臺上關于羊了個羊的話題也居高不下。
這究竟是款怎樣的游戲,竟讓人茶飯不思如此著迷?究竟是誰在“操縱”它的走紅?這類游戲靠什么來盈利?下面,運營社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一、“羊了個羊”,到底有多火?
中秋期間,這款游戲開始登上微博熱搜。
根據官方介紹,@羊了個羊本質上是一款闖關消除小游戲,通關率不到0.01%,號稱史上最難玩的游戲。它的規則很簡單。頁面上方是重疊的各類方塊,下方是7個空欄,玩家需要在上方的重疊方塊中完成消除(3個同類消除),拿完所有方塊即勝利,而7個空位被填滿則失敗。
一看游戲規則,本以為很簡單,結果一玩才知道,第一關閉眼過,第二關沒人過,堪稱“新型毒品”。
當然,也有一些0.01%的天選之子通關了。部分網友就不信邪,非要試試,結果也入了局。
沒過的人多了,網友的討論風向也發生了變化。大家的心情大抵是經歷由不屑-得意-不甘-上頭-慍怒-吐槽的過程,可見這款游戲讓人又愛又恨。
如此高的難度讓網友激發起了好勝心,全民討論怎么過第二關難度0.01%通關,并于9月14日中午達到高峰。
還有的網友已經貼心地送上了通關攻略。
有的網友則開始因為屢戰屢敗或抓耳撓腮,或陷入了沉思。
而官方這邊也沒閑著,2天服務器崩了3次,同時因為進入游戲的人太多而不得不現場招聘程序員。
正當大多數網友還沉浸在游戲中時,官方這邊卻陷入了抄襲風波。
有網友質疑,羊了個羊疑似抄襲另一款匹配游戲3 tiles,認為它們玩法一模一樣。
針對此,官方火速回應認為羊了個羊游戲使用的是最基礎的游戲玩法,如果“連成三個”的玩法就算抄襲,那這樣的游戲也太多了。
至此,#羊了個羊第二關##羊了個羊通關率不到0.1%#羊了個羊#等詞條此起彼伏,各大平臺的熱搜榜也可見它的身影,足見它有多火爆。
二、100萬人沖進游戲,2天服務器崩3次,它憑什么爆火?
羊了個羊到底是什么火起來的?有人把羊了個羊叫做“游戲界的拼多多”,在運營社看來,它比拼多多更會操縱人性。
埋頭苦干玩了一天,運營社終于發現了它“拿捏人性”的套路:
1、斷崖式游戲體驗,激發用戶勝負欲
首先拿捏人性的第一步,就是這個游戲很好入門。
用戶第一次點進鏈接,腦子里還沒搞清楚這是個什么東西,多年消消樂玩家的“DNA”就動了,手上才點了兩三下直接通關。感受到快速通關aha moment 后,會給玩家造成一種普遍錯覺——這游戲也不過如此,so easy。
當你有了這種“天真”的想法,恭喜你,順利跳入它設計好的「心理陷阱」。
拿捏人性的第二步,羊了個羊直接把游戲難度升級到「地獄級別」。從閉著眼都能過的第一關,到幾何倍數增長難度的第二關,玩家心態就開始崩了:“這才第二關啊,怎么就過不去呢?第三關到底有多難?”
相比同類型的游戲,例如3 tiles、消消樂,每一關的難度都循序漸進,玩到后面就成了一個過關游戲,最后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存在。但羊了個羊,卻把將簡單的三消玩法和超出心理預期的難度對撞,在極短的速度里,激發了玩家們的勝負欲。
不少玩家熟悉規則后,自認為肯定能找到破解之路,但很快又被失敗拉回現實,屢戰屢敗反而讓玩家們產生了逆反心理,重開再來、繼續闖關,有網友一天內挑戰了4650次。
如果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那就又天真了。
拿捏人性的第三步來了,它先讓你覺得玩這個游戲很難,后又告訴你,你做不到別人做得到。
官方介紹游戲通關率不到0.1%不是0,證明還是有人成功,加上首頁有區域排名,大多數人還是相信這個游戲是可以通關的。
在強烈好奇心和好勝心的驅使下,玩家們罵完還是繼續回去闖關了,畢竟如果可以碰巧通過,那就能成為0.1%“勝利者”,擁有可以炫耀的社交資本。
2、“拼多多式”社交裂變,瘋狂拉新
中秋假期羊了個羊才正式上線,短短幾天內游戲用戶就達到100萬。運營社發現,羊了個羊拿捏用戶,靠得不僅是另類的游戲機制,還有小程序“拼多多式”的「社交裂變」套路。
首先,用戶只有分享鏈接到微信群才能得到通關道具,進而引發“病毒式”轉發裂變。
由于第二關實在難度太大,幾乎大多數玩家都需要借助輔助道具來闖關,例如移出道具、撤回道具、洗牌道具。為了沖過第二關,用戶們自發性地瘋狂轉發,讓這個游戲迅速在微信擴散。
而這些轉發到社群的小程序鏈接文案也是套路十足、玩弄人性,帶著“3分嘲笑、5分挑釁”的語氣,讓你忍不住點進去。例如:
據說只有0.01%的人可以通關!玻璃心勿進!智力不夠,就不要來挑戰這個游戲了!
收到鏈接的用戶光看這些標題就覺得挑釁意味十足,既然是“沙雕朋友”發來的挑戰,那還就非得試試這個游戲。
最毒的是,這個文案連打工人「上廁所、睡覺前」這種高頻玩手機場景都不放過,勾魂一樣在召喚你:
帶薪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玩啥?
敢不敢睡覺前玩這個游戲?
拼多多拉人砍一刀好歹還能砍掉幾分錢,可這個游戲轉發鏈接拉人換了道具還是通不了關,于是玩家們就一直重復發鏈接、換道具、再來一局這幾個動作,折騰了一天,第二關還是沒過,人倒是多了起來。
其次,城市排名,組隊游玩,一定程度上也利用「地緣紐帶」讓周圍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都加入戰隊,進一步誘發裂變。
除此之外,羊了個羊還引入了“地域對抗”的游戲模式,通過喚醒集體榮譽感刺激用戶不斷挑戰。進入首頁就能看到玩家排行榜,玩家按不同地區劃分為各種羊群陣營,個人分數并入所在省份的總成績參與排行。
自從各大社交平臺開放IP屬地以來,網友們就越來越注意個人言行,對于給所屬城市“加分”這件事格外的積極。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基礎上,相比于個人奮戰,玩家們更愿意拉上同城的伙伴為“北京羊群”“山東羊群”而戰。
一個人玩游戲,拉上一群人團戰,裂變速度不可為不快。
至于這個羊了個羊是如何做用戶留存,這個問題,相信玩過游戲的用戶深受毒害,因為游戲本身的難度設置,足以讓玩家為了過關,為之瘋狂。
3、一夜爆火并非偶然,幕后公司有點東西
對于游戲行業來說,花錢「買量獲客」、在社交平臺做「內容獲客」是常規操作。往往一款游戲的爆火,離不開公司對游戲的運營。
羊了個羊一天之內微博熱搜出現7個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20億,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除了自來水以外,其全網爆火的背后是否有買量或者主動做內容營銷的痕跡?幕后推手們到底做了什么?
據第一財經報道,游戲行業人士羅斯基和羊了個羊團隊有過交流,對方提到“火得突如其然,并未買熱搜”。
雖然這些猜測目前尚不明朗且未經證實,但運營社還是順藤摸瓜,想要進一步研究,于是找到了它的開發公司——北京簡游科技有限公司。
截圖來自天眼查
簡游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新公司,聚焦于休閑、社交小游戲的開發。據@游戲日報報道,在羊了個羊之前,該公司就有過成功案例,2018年制作的微信小游戲《海盜來了》月流水破億,日活高達2500萬。天眼查信息顯示,簡游科技還有10多款游戲著作權已經獲得登記批準。
運營社分析,羊了個羊火爆出圈,和其背后公司創始人原本就是成熟的游戲制作人,擅長于做社交類產品開發和運作有關系,這些都為羊了個羊的「病毒式傳播」打下了基礎。
另外,游戲開發的時間節點比較特殊。今年6月羊了個羊游戲首次發表,同月吉比特通過控股子公司廈門雷霆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公司10%的股份,成為了簡游科技的第二股東。
雷霆網絡科技曾運營的手游
再往里深挖,運營社發現雷霆網絡科技曾是摩爾莊園、奧比島游戲的運營公司,這兩個游戲的運營在業界成績有目共睹。有專業化網絡游戲運營的公司股東作為背后推手,這樣看來,羊了個羊在全網爆火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三、抄襲?新瓶裝舊酒?但它這次還是贏麻了……
游戲剛火了兩天,#羊了個羊抄襲#的相關話題就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網友爆料稱,羊了個羊疑似抄襲另一款名為3 tiles的游戲。運營社發現,這兩款游戲在的確卡牌疊加、三消玩法、功能道具上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卡牌圖案。
很快,中新財經向游戲官方求證此事,公司相關負責人否認抄襲,并表示游戲使用的是最基礎的游戲玩法,用戶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比起抄襲,運營社認為羊了個羊更像是“新瓶裝舊酒”。
游戲依次為:羊了個羊,3tiles,4399
不少網友反映,早在十幾年前往4399和7k7k小游戲的時候就玩過這種類型的游戲,@競核的文章中也提到這種游戲,甚至可以追溯到1981年由斯坦福大學學生制作的Mah-Jongg,用的其實都是“多層連連看”的玩法。
盡管火了被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個小游戲在短短幾天內,還是贏麻了……
一是公司通過廣告變現賺得盆滿,二是從傳播角度這款游戲全網爆火出圈,打響名氣,三是用戶也得到了消遣和玩樂。
按照游戲商業模式分類,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以IAA流量變現為主體的休閑類游戲,還有以IAP服務變現(內購)為主的重度參與游戲。
很顯然,羊了個羊作為以小程序為載體的輕量休閑類游戲,其商業變現邏輯就是廣告變現,其設置也非常簡單,通過「激勵視頻廣告」樣式,讓用戶通過看廣告來換取游戲復活資格。
羊了個羊看廣告獲得復活機會
而在接入廣告資源后,游戲可以按照多種定價模式(CPM/CPC等)進行收費,但無論哪種定價模式,羊了個羊短時間內超過100萬人涌入游戲看廣告,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僅以微信平臺為例,@新Q科技整理微信小游戲收入計算規則中,平臺依據用戶的每一次廣告點擊收取廣告費用(下稱流水)后,將與開發者依照一定比例分紅,目前暫行規則如下:
單日廣告支出流水10萬元以內(含)的局部,開發者可獲其中50%;
單日廣告支出流水超越10萬元的局部,開發者可獲其中30%;
假如小游戲單日廣告支出流水為15萬元,那么開發者可取得10萬元以內的50%,即5萬元。
如果僅僅是利用廣告變現賺錢,目前市面上很多休閑類游戲也是如此。但為什么用戶即使是看廣告也心甘情愿呢?
一位愛玩休閑類游戲玩家告訴運營社,在玩“羊了個羊”游戲第二關上,通過看廣告復活一次的時間頻率大概是10-20分鐘一次,相比于其他休閑類游戲玩2-3 分鐘就得看一次廣告,更能接受。
這樣看來,羊了個羊某種程度上,做到了營收與用戶體驗的有效平衡。
截止發稿,已有255家媒體發布#羊了個羊#相關報道
不僅如此,短短幾天內,羊了個羊成了話題討論中心。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從抖音活到了知乎、小紅書、B站等各大社交平臺,200多家媒體發文集中報道,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大,說一句全網爆火也不為過。
一夕之間羊了個羊名聲大噪,打響了名氣,背后簡游科技也備受各界關注,成了“游戲公司新星”。
游戲公司名利雙收,對于用戶而言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這個“魔性”的小游戲給大家帶來了快樂。
打工人們上班的時候玩兩把游戲,帶薪摸魚感覺又“賺到了”;在家無聊的時候,拉上家人好友一起帶“羊群”沖榜,莫名的熱血又好玩;吐槽游戲、拿名字造梗,網友們玩嗨了。
四、結語
羊了個羊負責人透露,羊了個羊的獨立APP正在蘋果商店審核階段,具體上線日期還不清楚,游戲內容方面下一步將有一大波內容更新,包括游戲周邊內容都會陸續加入其中。
羊了個羊的身上,一半是注意力經濟的勝利,一半是抄襲等風波,果真讓人唏噓不已。
這類爆款微信小程序游戲之前也曾出現過,如合成大西瓜、彈一彈等,但最后都曇花一現。可見,這類微信小程序游戲是否長期盈利的關鍵,還要看后續的運營,憑真本事。
作者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