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濕營銷marketing
在年末,作為營響與快手磁力引擎商業對談欄目《2022 CMO年終答卷》的主持人,我和五個品牌營銷負責人都一對一聊了聊。
他們分別是:
1、面對結婚率走低、年輕人對婚姻憧憬降低的尷尬環境,如何轉型的品牌I Do;
2、上市三年做到天貓雙十一「肉類零食第一」、靠“無厘頭”+押對爆火劇集快速上升的王小鹵;
3、用小預算“以銷帶品”、撬全網曝光的新銳品牌ffit8;
4、曾經爆火、現在找下一步路在何方的、想從“盲盒”到潮玩的泡泡瑪特;
5、在全世界52個國家賣高端兩輪電動車、雙11單店成交額NO.1(天貓兩輪車類目),但第三季財報受質疑的小牛電動。
他們身處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不同歷史階段,在2002年有共性面對也有分別要解決的營銷問題。現場每個人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后剪成了大概10-15分鐘的視頻。目前政策已經轉向,但也就在幾周前,在北京和大家線下聊聊實屬不易。
五個品牌:答案之后,還是問題
營銷的本質,是在解決問題。這些品牌,都在2022年嘗試解決了一些問題,并實踐了自己的答案;在聊天之前,我最想問的問題,分別是:
(1)I DO:當結婚率下降,為結婚而“生”的品牌怎么辦?
(2)王小鹵:能在《夢華錄》里啃雞爪,你是不是就是運氣好?
(3)ffit8:窄眾創新,好活不好養,怎么辦?
(4)下一個時代的“泡泡瑪特”,還是泡泡瑪特嗎?
(5)小牛電動走的路的確困難,但正確嗎?
而節目的大主題,其實是“面對不確定性世界的確定性答案” 。
2023趨勢
這幾個品牌的創立時間、發展階段、所在賽道差別很大,但是我感覺他們所面對的一些問題和選擇,有共性趨勢:
1、商業預期謹慎:從預算占銷售的比率來看,現場五個品牌2023的預算都是持平或者下降,沒有要增長的;
2、年度預算版塊調整明顯:新品銷售費用增加,“以銷帶品”,把預算更多花在新品上市的銷售推廣,同時帶動品牌,越來越成不同行業的主流營銷做法,包括IDO這種珠寶行業;“只是講故事的”純品牌預算在減少,但是私域的用戶運營預算在增加;
3、內容社交電商,明年將是重點;
4、長尾小眾品牌越來越多。小眾的產品初期引爆,比大眾產品好做。但是完成0-1階段之后,1-10怎么走、怎么做大,是更難的待解問題;
5、私域怎么走?反正,從組織架構上,都提到了直接匯報CEO的高度;
6、都會繼續做IP聯名。但是如何更高效、以小博大成為問題。能看到的趨勢之一,除了和知名文娛IP聯名,品牌主之間的聯手,往往是個性鮮明的小眾垂類品牌+廣知名度的“傳統品牌”,可以創造火花;但前提是后者覺得前者不是在“占自己便宜”。
本篇為上篇,共三個品牌答題人:I Do、王小鹵、ffit8。
答題人:陳娟(Joann)
I Do珠寶
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兼高級珠寶事業部總經理
I Do遭遇的難題,既有消費大環境的,也有定位市場趨勢變化的,非常典型。
疫情對高價值消費品影響巨大;結婚率在下降、傳統愛情觀在面對更多挑戰;鉆石行業在變化。在大濕姐看來,相較于其他品牌,這三大難題給I Do帶來的困難和挑戰,顯然比別的行業要大。
與此同時,社交化傳播的娛樂、八卦、有趣、惡搞、矛盾等特點,對婚嫁珠寶品牌來說,有點矛盾。如何又傳播引爆,又保持品牌調性,又不掉進未來危機公關的坑,這些都是CMO面對的經典數字營銷難題(品牌調性還是賣貨流量)。
Joann對我坦誠說,如果是2019年聊,有些東西他們的確沒法說,因為也沒有想明白。而他們現在已經想明白了、并且已經開始新嘗試,2023年會更深入。想明白的事:
1、品牌調性還是賣貨流量?答案“以品帶牌”。以新品上市營銷帶動品牌的曝光和傳播,不再做“講故事”的純品牌廣告(這個手法在快消品和3C中并不鮮見,現在也被用于珠寶品牌了)。營銷最終回歸賦能經營。
2、營銷重點,放在后鏈路營銷。“流量變銷量”。重點要解得問題是:當整個線上曝光和leads能夠留存下來,如何做銷售的轉化?
原因有三:
(1)對I Do來講,公域獲客成本太高了,和車的獲客成本一樣(大濕姐估計是千元以上);
(2)I Do流量池已經達到了三百萬粉絲,月增3萬人,線下導購每個人都可以被分配leads,進行運營和激活;
(3) 傳播平臺發展后,社交平臺和電商的直播環境的閉環,今年是可以做到了的。
原來I Do做營銷更注重品牌曝光,通過娛樂營銷,跨界營銷,藝術營銷和創新內容提升品牌影響力,現在連品牌為王的珠寶品牌,都要更加關注效果轉化和品效銷合一。
Joann表示,在2021年,I Do還定義營銷方向是“情感共鳴和品牌曝光”,但是2022年已經要做到商業閉環了。但是適應商業閉環,不僅僅是要營銷做到,還需要做到產品閉環、定價閉環、和用戶所有鏈路閉環;包括供應鏈,要從原來方式,變成快速響應電商速度……這其實要整體的數字化轉型與布局。
答題人:張澤
王小鹵 品牌中心總經理
王小鹵已經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快速打造一個休閑零食的爆品品牌,和一個爆品單品。
先簡單列舉下他們的戰績:
2019年,銷售額2000萬元;
2020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2021年3月在抖音電商開啟品牌自播后,王小鹵品牌自播單月銷售額達到800萬,進入抖音電商食品飲料類目品牌自播排行榜前10名;2021年底,王小鹵整體營收突破8億元,其中虎皮鳳爪大單品的年銷售額就超過7億元;
2022年雙十一,淘寶熱賣榜肉類零食榜單第一,天貓旗艦店的他們爆品單品虎皮鳳爪銷量突破100萬袋。
他們的解題思路是:
2019年,找到虎皮鳳爪這個預選的休閑零食爆品產品定位,打開新賽道;
營銷上:第一,用“無厘頭”的創意TVC視頻營銷,創造品牌的“有趣”,快速形成病毒;第二,押準《夢華錄》、《沉香如屑》、《幸福到萬家》等爆劇,打開討論與品牌知名度。第三,通過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以品牌內容種草,賦能電商,形成銷售+品牌的快速循環。
張澤說,里面有幾個關鍵點:
√ 作為休閑零食,“無厘頭”的病毒營銷可以做得非常有意思且不設限,為社交話題傳播創造了基礎;
√ 他們在大劇選擇上,有一個完整打分表,其中精華部分就是“有粉絲基礎的成熟小說當劇本+演技演員+強大制作班底”主要公式,另外,他們會非常用心的單獨為每一個所投放的劇做定制化的廣告,結合主角來“玩梗”,套路很好使;
√ 他們的消費者70%以上是女性,很吃“有趣”+“場景營銷”這一套。
2023年待解問題是什么呢?
王小鹵自己的心愿,是要從“網紅品牌”,走向“國民品牌”,所以他們要做到:
1、如何成為全渠道品牌?2022年王小鹵已經進駐了永輝、沃爾瑪、盒馬等,在300多個城市建立了10萬多的網點,新一年,他們還要繼續做四五線下沉渠道和便利店;
2、內容種草怎么做?2022年他們已經在抖音和微博做了信息流廣告,在B站和小紅書做了內容種草。2023年,要深入做短視頻平臺和小紅書,內容風格也會變成怎么做鹵味,怎么吃著休閑零食過的更有意思,這種深度種草的內容營銷,要進一步尋找王小鹵自己的“社交電商閉環”怎么做,在內容營銷、多平臺內容種草、數據引流上尋找答案。
3、如何做更高效的IP聯名?2022年王小鹵做了葫蘆兄弟,2023年除了找更有意思的IP聯名,他們還會以此為主題,用到線下渠道和場景。當然,大劇營銷他們還會持續做透,除了和優酷,還會和愛奇藝等更多平臺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也是長期戰略。
答題人:董洪波
ffit8 聯合創始人&COO
ffit8已經解決的問題,是完成了“新消費品牌上市,如何高ROI,做小眾品牌的大眾曝光”這個任務。
他們的解題思路是:
1、產品上:小眾新賽道的選擇,進入蛋白棒這個健康代餐的新賽道;
2、用渠道“以銷帶品”,完成了新品上市的銷售前奏與品牌曝光。通過資源和創意點,第一棒合作小米有品,成為“小米有品的第一款眾籌食品”,訂單突19萬盒,還搭上“黑科技”標簽,主題詞是“告別肥宅胖,代餐黑科技”;第二棒合作羅永浩,繼續走科技圈、硬件圈男性用戶路線。
3、IP營銷繼續擴大品牌曝光:合作了「中國新說唱」「潮流合伙人」、以及超級猩猩、笑果文化、小黃人等IP內容。
其中的要點是,作為新消費品牌,他們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是一體的。因此,他們在每次跨界營銷時,都會有特別定制化的產品,例如在與超級猩猩的合作中,ffit8選擇了香蕉作為聯名蛋白棒的口味;在與中國新說唱的合作中則選擇了rapper文化中 “我們Battle一下”的Beef梗,做Beef款產品。這樣做,除了帶給品牌曝光的傳播度外,他們通過這個方式,還能精確監測IP的轉化率。打破了傳統認為的,IP營銷品牌大于銷售的想法。“從效果上,‘中國新說唱’和‘小黃人’很不錯。”
小黃人也有特別定制款
董洪波還說了一個秘密:這么幾個打法下來,他們反而是先打泛人群中的代餐需求者,現在才開始發掘真正精準用戶——健身者;
在大濕姐看來,ffit8再次驗證:數字營銷環境給予了窄眾定位產品生存機會,能夠匯聚長尾流量。作為一個賽道的開創者,能吃到的紅利就是“定位”,迅速被人記住,同時在帶貨渠道那邊,沒有競品,更容易入局。
另外,一個更有趣的事是,作為一個看似極小眾(蛋白棒,可能吃蛋白粉的都沒有多少人)精準定位品牌,現在還有一個紅利時刻:因為定位精準及小眾,擁有差異化,你的品牌,很容易代表一群人——而這群人,之前沒有被那么精準的捕獲過。所以,大品牌\IP更愿意和你在一起做聯合營銷。
2023年待解問題是什么呢?
1、是擴展產品品類還是擴展單一市場需求?小眾定位是0-1階段的優勢,但變成1-10發展階段的劣勢。如何擴展,ffit8需要做出下一步的戰略選擇;
2、如何做更多精細化的內容營銷?為了做大蛋糕,ffit8需要找到更多場景下的精細化內容營銷戰役。
作者公眾號:濕營銷marketing(ID:SOmarket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