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品牌模型,這6大維度是關鍵
首發:廣告百貨
前幾天準備去吃“付先生在成都”旗下一個叫“皆辣歡禧”的川菜館,結果去商場一看發現已經關門了,這很讓我驚訝。
因為這家店剛開業的時候我去吃過,雖然沒有特別驚艷,但是感覺也還行,尤其是它們那個logo設計是一個歡喜佛,讓我印象很深。
沒想到才短短一年的時間,就關門大吉了。這不由得讓我思考一家具有老牌網紅基因的店為什么這么快隕落,到底做錯了什么?于是我查閱了當今活得比較好的連鎖網紅餐飲品牌,發現網紅餐飲品牌的打造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以下是我花了幾天時間總結的網紅餐飲品牌6維關鍵模型(嫌長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慢慢閱讀):
1、特色品牌視覺
雖然餐飲給人的感覺是味覺更重要,但我告訴你們這是誤區,視覺比味覺更重要,尤其是一個新的或經營很久但始終不溫不火的餐飲品牌。
一個餐飲店就像是一個產品,需要有特色的包裝設計從視覺上率先脫穎而出。
這種脫穎而出不是單純地醒目招牌式的路過吸引,而是一種視覺感官停留,它為的是激發用戶的好感度,以及刺激用戶的分享欲,幫助店面快速地建立初印象,拉進新用戶。
所以會看到很多餐飲店都在做品牌升級,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餐飲行業都不太好做的情況下,還要花錢去做,因為必須做,不做就只能慢性死亡,做了還有翻盤的一線生機。
但這里面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很多餐飲店的品牌升級都做得不太好,更多的只是視覺更新,缺乏了特色和記憶點。
這里就要借鑒網紅餐飲的做法了,網紅餐飲往往在視覺上有自己的特色吸睛點。比如最近新起的“小龘(da)坎”川派火鍋,以“戲”為核,以川pu為表,風格化非常明顯。
2019年成立的“虎頭局渣打餅行”,以復古國潮為方向,以老虎為核心元素,也是很有特色。
“好利來”30周年品牌設計,也是走的復古路線。
當一個餐飲品牌,開始懂得用特色(不一定非得是獨特)視覺去包裝時,那么它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社會化文案點綴
想要打造成網紅效果的餐飲品牌,除了視覺外必須要在文案上下功夫,這是很多餐飲品牌所缺失的環節。
好的文案可以為視覺增加社交屬性,傳播屬性。在全民互聯網的時代,不要忽略餐飲社交的威力,用戶每一次的自然分享,都是一次有效的傳播。
在這個方面,我個人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是“太二酸菜魚”。
會發現“太二”的文案也沒有說寫得多么天花亂墜,但有了這些文案的加持,就會覺得這家店與眾不同,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去太二,都會不自覺地把這些文案看完,喜歡社交的人也一定會拍照分享的。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例子,餓了么和網易曾經聯合打造了一波“喪茶”快閃店營銷,基本上是純純的靠文案成為了爆款,快閃店排隊排到腿軟,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很多奶茶店開始學習這種無厘頭的文案方式,眾多奶茶品牌紛紛崛起。
并不是非要餐飲品牌去寫這種類型的文案,還是要根據品牌定位以及整體的調性去寫合適的文案,記住核心目的就一個,要讓人愿意看,想分享。
3、制造火爆幻覺
國慶我去蘇州玩了一趟,在觀前街有一家賣場讓我印象深刻,它把賣場入口打造得像一個網紅打卡點一樣,很多人在那里拍照,拍完照就不自覺地從那個入口走進去了。
我也進去了,進去之后才發現上當了,里面就是一個賣各種飾品的店。
餐飲其實也一樣,經常我們會看到有一些網紅店總是有人在排隊,有些店為了穩住這種火爆的感覺,還衍生了一系列的服務,門口有飲料小零食,有的還有電視機、游戲機等,像海底撈還有美甲、冰淇淋。
這會給我們一種這家店一定很好吃的錯覺,會萌生想要去這家店嘗試一下的沖動。有一次我為了吃上三出山,整整排了5個小時的隊,所幸確實環境味道還不錯,店家為了緩和我的情緒,還免費送了一盤肉和一張實報實銷的優惠券。
作為一家餐飲店,無論是通過服務口碑,還是優惠券,還是限量找托,一定要懂得制造火爆的幻覺。如果一家店掌握了這個技能,加上產品不太差的前提下,那么一定不會虧錢。
4、匠造出色產品力
我相信這個不用說都是大家公認的。視覺文案再出色,如果產品不行也許可以通過一些營銷手段創造一時的神話,但終究是走不遠。
就像曾經火爆一時的“黃太吉”,絕對算是當時的網紅品牌,但沒過多久就倒閉了,歸根結底還是產品不行。
另外,一個持久的網紅餐飲品牌,不僅要有爆款、基本款,還要有持續研發新品的能力,持續給到用戶新鮮感。
很多網紅餐飲品牌都會根據節氣或者季節,有的時候甚至是營銷節點,都會定期的研發新品,比如我記得今年4月瑞幸咖啡和椰樹聯名,推出了一款叫椰云拿鐵的咖啡,迅速成為爆款,火到其它奶飲品牌都紛紛效仿。
5、標準化復制能力
為什么有些口味很好的老字號就是做不大?因為它沒法做到標準化,不具備復制的能力。
而那些活得好的連鎖網紅餐飲品牌,通常情況下標準化都有這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產品標準化。比如餐館,所有的菜品都要有嚴格的配方,確保換一個廚師得保證口味、擺盤是基本一樣的。
第二個是裝修標準化。每個店的視覺環境調性、配置、員工著裝,有的時候還要確保員工顏值是一致的,這樣才能互為佐證,產生疊加效應。
第三個是服務標準化。確保每個店的服務質量是差不多的,這個餐館可以參考海底撈,飲品店可以借鑒茶顏悅色。
第四個是定價標準化。至少保證在同一個城市里的定價是一樣的。
只有標準化了,才能控制成本,方便管理,突出品牌價值和優勢,不斷去擴大取得經營優勢。
這里舉一個稍微反面的例子,像長沙的“文和友”絕對算得上是排得上名號的網紅店,但會有一個現象是“文和友”不同的店就餐的人數差別非常大,原因就在于沒有完全復制總店的標準,這就導致它只能開這么幾家店,多了就不行了。
6、保持互聯網連接性
餐飲品牌不要局限于線下,要永遠擁抱互聯網。這也是網紅餐飲品牌和傳統餐飲品牌最大的差異點。
很多餐飲品牌壓根不注重在互聯網上的傳播,以為僅僅做個大眾點評口碑,有一個公眾號發布信息就夠了。
雖然餐飲店都是地域性的,但如果你的思維只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你的用戶永遠只是以地緣客戶為主,你的營業額基本上就不會有什么突破了。
當你的眼光放到互聯網上時,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是你的用戶,而且如果你是連鎖店,那么成為你的用戶的幾率就會更大。
所以除了大眾點評和微信,我認為微博小紅書抖音是最基本的標配,去做內容運營,一方面是為了與已有的用戶產生粘性,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城市內或出差旅游的新用戶。
而且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適當地做一些營銷。
最好用的方法一個是借勢,一個是聯名。
借勢營銷無疑是成本最低的一種營銷方式,用得好可以出其不意。比如有一家叫“很久以前羊肉串”的燒烤店,它的借勢就玩得非常好,借勢海報常常能和杜蕾斯齊名。
聯名也是一種事半功倍的營銷方式,不僅可以利用雙方的品牌資源在互聯網上保持一定的活躍度,如果聯名的產品很有新意還有機會出圈,形成多次傳播。
你看“茶顏悅色”作為一個網紅品牌,基本上每一次的聯名都會有一定的關注度。比如茶顏和喜茶的“顏喜攻略”聯名款,茶顏和御泥坊的國潮美學等,都取得了一定的傳播效果。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皆辣歡禧”,我個人覺得這6個維度只有產品能力勉強及格,其它都不具備一個當代網紅餐飲品牌的特質。
因此在眾多餐飲品牌集中的商場里,它不具備競爭優勢,加上疫情的影響,很快也就入不敷出了。
注:以上觀點只是一個熱愛品牌和營銷的人的不權威觀察與總結,不一定對,歡迎指教交流,但還是希望能給大家以幫助和啟發。
作者公眾號:廣告百貨(ID:storea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