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也關店?24年來不閉店的神話,終于在中國被打破了!
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設計丨宜家也關店?24年來不閉店的神話,終于在中國被打破了!
拜托,開在我家邊上吧
——日站君
宜家24年來不閉店的神話,終于被打破了。
不久前,宜家貴陽線下門店將關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24年來,這是宜家的第一次。宜家貴陽門店于2019年10月開始營業,到2022年4月1日,總營業時間不到3年。
貴陽網友們一整個暴怒:“以后要坐兩小時高鐵去重慶逛宜家!”
網友:“宜家關了,似乎都找不到留在這個城市的動力了。”
有人詬病宜家的質量參差不齊,但日站君看到過一句評論給出了最有力的回擊,“一個iPhone的錢,就能讓年輕人租房也有尊嚴。”
我想,這就是年輕人愛它的理由。
一、一個家具商的信仰
美好的事物在完成使命時需要告別舞臺,為新生的美好提供空間與機會,這是宜家的美學邏輯。
至此,貴陽閉店。但與此同時,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座新生的宜家正拔地而起。
1、維也納宜家
這家5月剛竣工的維也納宜家門店,似乎開始探索一種新的方式。
宜家貨架,這里絕對是出片的拍照圣地,是網絡閱讀量的流量密碼,宜家在維也納新建的這家門店,可以說是擁有了全世界最高的”宜家貨架“,
它沒有停車位,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了經典的藍色集裝箱,甚至都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外墻,整個建筑就是一個網格框架,仿佛把建筑的內部格局直接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這家宜家,更是用上百顆綠樹與建筑嵌繞在一起,再次證明了綠色建筑蓬勃發展趨勢。把植物搬進了建筑之中,這絕對是未來建筑的設計趨勢。
就像前不久,日站君介紹的出自MAD之手的“垂直峽谷”,就是再一次創造建筑與自然的新神話!
宜家正是緊跟這樣的趨勢。
門店位于維也納火車西站附近,標準名稱叫IKEA Wien Westbahnhof(直譯就是“宜家維也納西站店”),建筑占地面積2.62萬平方米,有7層,其中1到5層是IKEA的零售空間,6到7層是Jo&Joe Hostel(Jo&Joe酒店)。
它是為周邊都市居民所量身打造,利用位居城市中心實現至多30分鐘交通距離,免除停車場規劃,并備以強大的24小時配送物流,迎接低碳節能的綠色消費模式。
日站君一整個羨慕住!
2、東京宜家
2020年,宜家在宜家把池袋店與新開的澀谷店叫做“都心型”店鋪,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的第一、第二家試點店。這是針對城市年輕人群定制的一家完完全全的“都市生活方式店”。
在東京池袋,宜家做出了“顛覆式”的改變——大落地窗與大量運用純白色系,傳統經典的藍黃色被縮減到最小。它邀請了建筑大師伊東豐雄擔當設計,而這次的澀谷店則秉承了日系風格,將整個店面做成純白。
宜家在二樓張貼了由三位插畫師:オザキエミ、ウンピス、茂苅恵繪制的插畫,一下就把風格帶活了起來!
全店3100件產品,多數透露著“一人生活”的氣息。
不論是床具、辦公,或是餐廳,在尺寸和設計上,多為一個人生活做考量。
像是5F的辦公區域,多是按照家中辦公、小型工作室、效率生活來進行設計陳列的。在新冠爆發之后,居家辦公成為了很多日本人的選擇,也因此涌現了很多家庭小型工作室的誕生。
二、宜家的快閃店,也很有看頭!
除了門店的設計,宜家在全世界范圍內開過形式不一的快閃店。
1、瑞典宜家
2020年,宜家開了一家特別的新店!這一次的店,跟以往比還真的非常不同,因為這是一家只賣二手家具的宜家。
當然,舊家具們還是會經過翻新,才能進入商店。
宜家宣布這家二手家具店在瑞典開張,而店鋪的選址,定在了ReTuna一家只賣二手商品的商場。
然而,宜家的家具靠便宜取勝,但好像并不太耐用,那又如何能做到二手繼續利用呢?這于品牌而言或許是個挑戰。
而宜家瑞典的可持續零售負責人John Carlehed對此的回應是:“宜家不僅要參與到可持續的大潮中,更要引領潮流。如果我們想要達到我們的可持續目標,我們就要去挑戰自己,去嘗試新的想法?!?br/>
2、臺北宜家:十元店
全球第一家IKEA十元店,開在臺北人潮洶涌的通化夜市內,到了之后你會發現,大面積的藍黃配色,使這家店在狹窄陳舊的街道上顯得特別醒目~
如果你了解過宜家,就會發現,它一直堅持的都是“低價,創造無價”的經營理念。而這家快閃的十元店,可是把這個理念徹徹底底的落實。
跟以往占地面積巨大的門店不一樣。
十元商店大約300平方,一共2層,裝修還是運用了經典的黃藍主色調,倉庫式的物品擺放十分簡約但又很有辨識度。
店內精選了在宜家熱賣的十元商品琳瑯滿目達200多種。
從售價2.9RMB的人氣單品馬克杯,到餐盤、盒子、衣架、零食...凡是宜家值得入手的必敗好物都聚集在這里了。
三、宜家進城記
虛歲77的宜家正經歷“老年叛逆”,在全球各地上演門店“變形計”。無論從選址還是面積來看,宜家都在努力打破人們印象中“郊區大倉庫”的形象。
一個背景在于,自2018年起,經歷轉型陣痛的宜家,業績開始變得不那么好看。
郊區不再吸引年輕人,宜家可以將門店搬往市中心;
大倉庫顯得笨重土氣,那就剝離它,開出更輕更小的門店;
年輕人傾向于線上下單,沒什么電商底子的宜家也開始努力鉆研,自有APP、微信小程序、天貓旗艦店全都試個遍……
宜家雖已77年,但“離消費者心中的家更近”這一原則始終貫穿全程,催促其煥發青春活力。
圖片素材:
宜家家居IKEA
鳳凰網財經
微博@居里生活筆記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