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廣告有很多收獲,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收獲是一些常識。
這些常識有些人早就知道,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知道,我覺得他們適合于所有人,分享出來肯定會有幫助。
當然,這些常識多數都基于我淺薄的個人認知和理解,如果有錯誤或者疏漏,歡迎指正、補充。
(以下文字沒有分類,寫到哪算哪,本文沒有接受任何廣告植入,好話壞話均與作者之外的人無關。)
▲ 胡椒《共享》
Procreate on iPad Pro 2048pixel x 2048pixel (2018)
1. 別根據拍攝樣張挑手機,99% 的手機樣張不是手機拍的。
2. 別太在意洗衣粉廣告里的洗衣演示,廣告里所謂“洗凈后”的衣服都是新衣服。
3. 面的勁道與否要相信自己的感受,方便面廣告里的面是橡皮筋道具。
4. 目前全世界最細膩的豆漿是美國人做的,他們也是桃園眷村的供應商,他們的零售品牌叫 Silk。
5. 星巴克的食品品質比咖啡高。
6. 康師傅雖然很不招人喜歡,但是他們的方便面比絕大多數普通飯店的餐飲還是健康得多。
7. 只喝包裝純凈水是最劃算的健康投資沒有之一,據說實驗室用怡寶。
8. 因為運輸成本的關系,只有北方的農夫山泉使用長白山水源,品質最佳。
9. 上海產的青島啤酒沒法喝。
10. 六神花露水玻璃瓶裝的可以止癢但完全沒有驅蚊效果,驅蚊需要買塑料瓶的驅蚊版。
11. 我們在日化品中聞到的每一種香味都有名字和作者,知名作者的作品會被大牌買斷,這是大牌香味高級的真正原因。
12. 每一個豪華車品牌都有自己的氣味管理部門,保證你坐進不同品牌的新車聞到的味道都有各自特征。
13. 瑪莎拉蒂工廠的現代化程度跟法拉利比就像過家家。
14. 3000 塊之內的降噪耳機 Bose 降噪效果最好。
15. 不必太迷信所謂獨特的相機鏡頭鍍膜工藝,99% 的人肉眼看不出區別。
16. 機械表在今天是玩具不是工具,年收入 100w 以下完全沒必要買,10w 以下的也沒什么收藏價值。
17. 目前的 13 寸 Macbook Pro 即使是頂配也沒辦法跟 15 寸的標準配置比性能。
18. 如果你家里有九陽豆漿機,那極有可能是你的廚房里唯一一個中國人發明的電器,雖然核心部件電機大部分是日本的。
19. 日本車的原裝雨刮器普遍優于德國車。
20. 買電視跟著全球連鎖的五星級酒店買不會錯,比如柏悅愛用的三星窄邊框就顏值無敵。
21. 買充電寶要買同等容量你能承受的最貴的,成本都差在電池上,便宜電池會害死人,這個“死”字不是修辭。
22. 在一些競爭品牌比較多的領域有一個簡單的選擇邏輯可以參考,優先考慮品類的發明者,優先考慮沒有上市或被收購的家族企業。比如奔馳是汽車發明者,而博世是個家族企業。
23. 小罐茶的茶葉品質對得起它的價格。
24. 熱泵式干衣機和嵌入式洗碗機都是買了絕對不會后悔的必需品,這倆玩意都是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越大越好,這世界上不會有什么比不用刷碗和不用晾衣服更開心了。
25. 不要輕易使用一次性眼鏡紙,用完無法戒掉。這玩意即使對于不戴眼鏡的人仍然是有用的,比如擦影院的 3D 眼鏡和你的手機屏幕。
26. 廉價牛仔褲沒有預算處理污水,會嚴重破壞環境。
27. 對于品牌的研究和理解以及良好的全品類品牌意識的構建是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常識,花多少時間都不為過。
28. 用品牌偏好來界定同類比星座靠譜,戀愛和交友都值得參考。
29. 抽濕機在南方的普及程度遠不如加濕器之于北方,但其實抽濕機帶來的幸福感遠大于加濕器。
30. 特斯拉的二手車很不值錢。
31. 絕大多數情況下洗衣機洗衣服不干凈都是因為洗衣液放太多,仔細看看洗衣液的說明不會死,這個“死”字是修辭。
32. 滴露稀釋后可以用來清潔傷口,內外衣混洗也沒問題。
33. 品牌越大犯錯成本越高,所以如果大品牌的產品包裝上宣稱加了什么,不管多少一定是真的,小的品牌就不一定了。
34. 所有運動品牌都不敢告訴你,肥豬的體脂率不超過 20%。
35. 有些品類的確存在不二之選,即無論品牌、設計、工藝、性價比都出眾的根本不需要花時間選擇的秒殺同類的產品,比如旭包鮮的保鮮袋和垃圾袋,博世的電動工具,wacom 的手繪板等等。
36. 大牌服裝的高價格除了有關稅原因外,主要是設計師的研發費用,所以買抄襲款其實是在助紂為虐,就算滿大街都是就算你現在買不起原版也必須記得這是錯的。
▲ Dingding《玩具》
Photoshop on Macbook Pro 640pixel x 905pixel (2018)
37. 「上下」不是中國品牌,從創建之初就不是,但是他們的確在傳承中國傳統工藝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38. 以賣耗材為盈利模式的產品,通常主機是接近甚至低于成本銷售的,比如游戲機、空氣凈化器、膠囊咖啡機等等。
39. 必勝客一個 pizza 的價格一定比你買同樣的原材料自己做的價格更低。
40. 雪碧是碳酸飲料市場的霸主,連同一個公司的可口可樂都不是對手。
41. 袋裝薯片是土豆直接削出來的,罐裝薯片是薯粉壓出來的,即使同一個品牌也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
42. 飛利浦在中國幾乎賣掉了除醫療以外的所有品類,現在貼飛利浦商標的國產產品已經跟那個荷蘭皇家品牌沒什么關系了。
43. 喬布斯崇拜的博朗是被寶潔收購之前的博朗,跟今天的剃須刀品牌不是一回事。博朗是極簡設計的鼻祖,后面包括 MUJI 在內的所有品牌都是在向它致敬。
44. 不逛大牌家居店不會意識到中國的設計水平有多糟糕,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窮。
45. 通用汽車在中國銷量的半壁江山是通用五菱貢獻的,是的,就是那個可做人可拉貨可漂移的面包車。
46. 還信用卡的時候只要不是全還清,它都會優先還最近的消費而不是最遠的。
47. 不會有任何一家廣告公司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地位比得上日本電通在日本的地位,在日本看到的一切都能跟電通扯上關系。
48. 做摩托車的雅馬哈和做鋼琴的雅馬哈是同一個雅馬哈,他們還很擅長教育和房地產。
49. 看上去很傳統的六神是 90 后,不是百年品牌,看上去很時尚的 New Balance 誕生于 1906 年,比 70 后 Nike 老得多的多,而 Nike 今天的地位都是和與它一起成長起來的廣告公司 W+K 聯手打造的。
50. 中國某些城市的殖民歷史結束之后,往往會留下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些會成長為知名品牌,比如青島啤酒。
51. 世界 500 強里最古老的品牌是茅臺,超過 400 年。第二老的是 350 歲的法國建筑材料品牌圣戈班,中國高鐵的玻璃都是他們提供的。
52. 知名連鎖超市和便利店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幾乎不賺錢的,它們也不靠賣東西賺錢。
53. 微軟搭載 Kinect 的 Xbox 主機雖然市場表現一般,但是體感設備 Kinect 在醫療和教育領域有很多神奇的應用,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
54. 日立的滾筒洗衣機桶是斜的,可以在洗衣中途打開,且不用放掉水。
55. 華為 HUAWEI 的英文名是西方人念不了的,所以他們要改名。
56. 廣告里拍動物、拍小朋友都是很殘酷的事情,因為他們要面臨大量的等待和重復,以及不可控的時間安排。
57. 你在廣告以及影視劇里的看到的“室內”,絕大多數都是在攝影棚內搭建的,原因很多,比如打光需要位置、設備供電需要 380v、攝影機需要位置、整組幾十號上百人需要有地方安排等等。至于說普通觀眾看不出來,那是必須的,否則搭景就沒有意義了。
58. 在某些產品和服務的領域,也經常會出現模仿者做得更好的情況,比如微信之于 WhatsApp,一席之于 TED,iPad 之于 Tablet PC。
59. 在百度、QQ音樂、知乎及同類型 App 上搜“自殺”,他們都會想辦法勸你。
60. 中國的 84 消毒液之所以叫 84 是因為它是 1984 年地壇醫院(前身是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研制出來的,和其它沒關系。
61. SUV 是美國人發明的,所以幾乎所有優秀的品牌都把 SUV 工廠開在美國。
62. 我們平時說的“梗”其實是相聲里的“哏”,通過相聲傳到臺灣又傳回來,變調了。
63. 我和媳婦都嚴重懷疑 Sauce(醬料)和西北的“臊子”是同一個東西,可能跟馬可波羅有關系,但是沒有找到確切證據。
64. Coca-Cola 的發明最早是為了戒毒,因此這個名字是古柯葉(Co-Ca)與熱帶可樂樹籽(Cola)的合體,古柯葉是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65. 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穿著紅衣服的白胡子圣誕老人,是 30 年代可口可樂為了圣誕節的廣告 Campaign 請插畫師設計的。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對圣誕老人的形象并沒有共識。
▲ Supersonic《主子的凝視》
Procreate on iPad Pro 2048pixel x 2048pixel (2018)
66. 中國廣告界最會寫文案的平面設計師是魯迅,他發明了上百種字體,還會設計 logo,代表作是北大校徽。
67. 開車再久也經常會忘記自己的車加油口在哪邊,看儀表盤上的加油圖標的箭頭即可,指向哪邊就在哪邊。
68. 家里的五金件能買 1000 的就不要用 800 的,不要問為什么。
69. 奢侈品品牌對于時代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比如你可能知道 Burberry 的風衣很有名,事實卻是他們在 100 多年前發明了風衣。
70. 華語樂壇最會做廣告的人是李宗盛,創作了《每一步都算數》(包括這個標題和里面的每一個字)以及在我的版本上改出了現在的《致匠心》,未來他還會有新作。
71. “Just Do It” 可能是大眾層面最有名的 Slogan,這句誕生于 80 年代末的偉大文案靈感來源于美國一個死刑犯的臨終遺言:“Let’s do it.(動手吧)”。
72. 氟利昂破壞臭氧層的論調是營銷,一開始是杜邦的競爭對手為了打擊氟利昂的第一大供應商杜邦公司,后來杜邦研制出替代品之后也開始宣傳這個論調,為了繼續打擊其它競爭對手…杜邦其實是一家科學家驅動的公司,有很多偉大的發明,比如我們用來包食品和花的玻璃紙,比如尼龍,比如萊卡,不是那個相機品牌,是做吊帶衫的那個彈性纖維,很多年前他們贊助過一個節目叫“萊卡我型我秀”,第一屆的冠軍叫張杰。
73. 大家特別熟悉的桑塔納其實是第二代的帕薩特,中國市場引進的第一代帕薩特是帕薩特的第五代。
74. 甲殼蟲的發明者叫做保時捷,命令他設計甲殼蟲的人叫做希特勒,為了生產甲殼蟲,政府創立了一家公司叫大眾,保時捷的工作室為大眾繼續設計新車,保時捷死了之后他的后代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很多年后保時捷被大眾收購。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75. 歷史上很多品牌和技藝的發展都與地理和氣候關系甚秘,就好像中國天然適合拍文藝片主要是因為我們霧霾多。瑞士日內瓦的汝拉山谷之所以誕生了多制表豪門,主要原因是這個地方一年 4 個月被冰雪覆蓋,躲在家里做表又安靜又能賺錢,人和人之間不停攀比制作工藝,最終登峰造極。
76. 600ML 裝可口可樂從 3 塊漲到了 3.5 塊,結束了 20 年不漲價的紀錄。
77. 福建有個眼鏡品牌叫海倫凱勒,他們可能不知道海倫凱勒是誰。
78. 有兩個通行的誤讀非常可愛,一個是 App(應該讀[?p]),一個是 UGG(應該讀[?ɡ] )。
79. 深圳手機品牌 TECNO 是非洲的絕對霸主,除了市場策略精準和執行力強以外,他們的產品征服非洲人民的秘籍是因為他們能幫助黑人朋友在黑夜里自拍。所以你們不要笑,他們需要的就是“五彩斑斕的黑”。
80. 其實買貴的衣服和包的投入產出比遠遠不如買貴的日用品,比如連續用過半年的 Marvis 牙膏之后,你就很難再換成別的,一年多出的錢連一雙運動鞋都買不了,但是體驗天翻地覆。洗衣液、枕頭、床品、洗發水亦然。
81. 百度的 Logo 是個 Photoshop 的內置圖形。
82. 豆瓣可能是中國互聯網唯一一個原創的沒有抄襲國外網站的公共平臺。
83. 《何日君再來》是一首誕生于 1937 年的廣告歌,演唱者周璇,客戶是三星牙膏,但不是韓國的那個三星。
84. 90 年代的香港影星鐘楚紅的老公朱家鼎,在世時是香港廣告圈知名創意人,他的代表作是寫給鐵達時表的一句文案:“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85. “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的 Jingle(短小的廣告旋律)作者是李泉,代表作《我要我們在一起》,代表綜藝《蒙面歌王》。
86. 很多時候在廣告片場,大牌明星會發脾氣不是因為他們傲嬌,而是因為廣告公司和制作公司在某些事情的處理和安排上不夠專業,所以這很正常,沒有必要過分解讀。娛樂圈很難混,真正的雙商都低的人,是不可能變成明星的。
87. Intel 著名的“等燈等燈”之所以鋪天蓋地,是因為只要你在使用 Intel 芯片的產品廣告最后加上這個尾板(帶音樂),Intel 就為你貼補 40% 廣告費(在中國據說是 30%),有些科技公司甚至把這個發展成了主要的盈利模式。
88. 構成 80 后童年回憶的小霸王是靠抄襲任天堂的第一代游戲主機 FC(紅白機)起家的,為了成功過家長這一關,他們“創造性”的為游戲機加上了一個機械鍵盤,變成了“學習機”,火遍大江南北。這也是任天堂對中國市場愛恨交加的原因之一。
89. 旺旺的廣告之所以能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穩定”質量,是因為大老板親自參與創意和制作,甚至是 casting(挑選演員),以至于多年以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90. Apple 的《三分鐘》真的是陳可辛拍的,他全程都在。
91. 很多著名品牌命名的時候都很隨意,國際品牌都是直接用創始人的名字,一部分用了縮寫,國內品牌用名字的很少,靈感來源更加五花八門,比如公牛插座之所以叫公牛是因為創始人是公牛隊的粉絲,自然堂是在致敬資生堂。
92. 讓農夫山泉打開市場的溝通主題叫做“農夫山泉有點甜”,“有點甜”這三個字是一個家住靜安寺的小朋友說的,老板做調研聽到記下來,用了,火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給這個小朋友付錢。所以你看,文案很值錢。
93. 今天的很多明星真正爆紅的成名作都是廣告,比如清嘴 tvc 之于高圓圓,益達 tvc 之于郭碧婷和彭于晏。
94. 很多廣告公司的創意都是靠“Reference”(參考片)活著的,做創意的速度往往取決于網速。比如大家在電影院看到的那個“沉著冷靜別驚慌”的安全警示公益廣告,“參考”的對象是 HP 將近 20 年前的《Hand》系列廣告,雖然執行差得有點遠。
95. 對于標“歐洲進口”的電器要保持警惕,那說明它肯定不是歐洲發達國家生產的,如果產地不是德國和英國,還不如買國產的,畢竟意大利人和法國人的不認真程度跟中國人不相上下,東歐就更別提了。
96. 如果計算單秒成本,絕大部分電影都沒有辦法跟廣告比,所以廣告行業發生什么事都不足為奇。2003 年豐田威馳拍過一條廣告,陣容很魔幻,里面有吳彥祖和范偉的對手戲,BGM 是樸樹,導演是張藝謀。
97. 任何一個優質品牌的成長和成熟都是緩慢而堅實的,對于所有突然爆紅的品牌都需要去看看它的品牌故事,領導人歷史,資本有資本的游戲,但是消費者卻沒有必要犧牲自己去成全別人。
98. 我曾經問過一個糧油品牌的高層,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他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品牌內部自己是不吃的。
99. 偉大的品牌很多,真正稱得上業界良心的,是那些把所有人的福祉都考慮在內的品牌,這些品牌無論任何時候都值得尊敬,比如 Ikea、Apple、UNIQLO、3M。
100. 最后一句特別想送給創意同行,有時候我們會有種錯覺,覺得廣告是自嗨,普通消費者根本沒人在意。其實并不是這樣,廣告畢竟占據了大量的公共資源,被以各種明的暗的方式無差別地推送到消費者眼前,很多小朋友長大以后都不記得讀了什么書,看了什么電影,卻能夠對他們看過的廣告脫口而出。所以,創意人還是要不斷自省,至少,做一些對小朋友的價值觀負責任的廣告吧,這真的很重要。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凡是看了第 59 條去搜索的人,請乖乖留言并轉發。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蔡萌,公眾號:萌也(ID:imengye66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