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防止別人控制和扭曲真相,也無法阻擋他們說謊,但我們自己可以變得更為警覺,更加努力地不上當受騙,或者至少不那么輕易受騙。
——旅美學者徐賁 為《失控的真相》所做序摘錄
最近各種公關大事件頻出:李誕代言內衣翻車、楊笠代言海瀾之家、新疆棉事件等等。而面對這些事件,網絡上也是吵得天翻地覆,各種女拳、男拳都來打拳,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出拳。
當然,作為和這些大事件息息相關的廣告人,我們除了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學會如何危機公關的同時,也應該避免盲從,要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只有帶著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做廣告,才不至于頻繁翻車,給“廣告人”這個身份帶來不好的風評。
不過關于批判性思維內容多且復雜——在熬夜苦讀完N本書和梳理了N條概念之后,決定以《入門》、《進階》、《高階》系列性版塊帶大家系統掌握批判性思維。總之,沒有效,不太可能!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
——《批判性思維》
“你要有批判性思維才行啊!”這句話,從小到大在學校聽老師講,在家里聽家長講,在公司聽領導講,聽了絕對不下10000遍,但是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之所以要把定義放在第一章,是因為在看過很多相關書籍之后,猛然發現,我一直在學怎么擁有批判性思維,卻不清楚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么,這就像和另一半過了一輩子,到頭來卻不知道另一半姓甚名誰一樣尷尬。
關于批判性思維,我覺得在《批判性思維》里給到的理解比較中肯:“批判性思維不是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不輕易受情感、貪婪、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干擾;批判性思維的目標在于做出明智的決定、得出正確的結論。”
批判性思維有兩個主要特征,一是如何質疑(會提問),二是如何判斷(會解答)。
這兩個特征相當好理解,首先你得做一個有問題的人,不然你就對別人的觀點全盤接受了,談不上批判性思維。有問題了很好,但是有了問題不是說問題提出來就完事了,你得要做出解釋和判斷。就跟生孩子一樣,不能光生完事兒,你還得養著不是?
所以從對批判性思維的理解和主要特征,我們可以這樣給批判性思維下定義:“批判性思維就是以提出疑問為起點,以獲取證據、分析推理為過程,以提出有說服力的解答為結果。”
看到這里我們就明白了,不是說有了批判性思維你就立馬封神變成小天才,它只是能幫助你做出更加明智的判斷和選擇。畢竟,哪怕是不帶偏見的看問題這一點,就已經能讓我們的判斷和決策正確不少。
二、我們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維?
在了解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維之后,有人可能會問:“就算我知道批判性思維,那我為啥需要這玩意兒啊?我寫得了文案做得了策劃,沒有批判性思維我不是照樣過得好好的嗎?”
好吧,如果你想繼續聽風是風,聽雨是雨,就當我沒說。哪怕你說一加一等于五我也會點頭說嗯嗯你是對的。
轉回正題,那么我們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維呢?在《失控的真相》一書中對網絡環境的解讀可以很好解釋這一問題:
1.我們所處的信息環境的復雜性。
一方面,互聯網使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獨立尋找真相,但是在另一方面,互聯網在控制和扭曲真相方面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具。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知道何為真相。
2.搜索即相信。
搜索能讓我們快速簡便獲取信息。比如有了問題百度一下,想要看化妝品、旅行攻略上小紅書等,想查怎么去一個地方就上高德或者百度地圖,通常我們只需要幾秒就能得出我們想要的答案,但是我們往往會信任這些信息而不去懷疑。
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通過網絡進行認知的時候,需要注意到這一點——搜索引擎并不對信源的可靠性負責,比如魏則西事件中的百度搜索就是一個將“搜索即相信”放大的事件。
3.互聯網放大了觀念之爭。
互聯網在向我們傳達比以往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我們可以接收更多不同意見,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更容易挑選出那些我們早就認同的觀點或意見,這反過來也會加深分歧。比如我們李誕代言內衣翻車事件,我們會發現,在互聯網上演繹極其激烈的男權女權之爭,并沒有過度波及到現實世界中,男性和女性也并沒有因為男權女權的互聯網之爭而互相爭吵甚至斗毆,大家還是正常上班正常交流。
看到一個熱門新聞就一邊倒下結論?搜索結果出啥信啥?還在為各種打拳瘋狂敲擊鍵盤?寫策劃案的時候看到一個數據就直接拿來用也不去考慮它的真實性?——如果不小心點到你,那批判性思維趕緊學起來吧!
三、批判性思維入門,我們可以讀哪些書?
在對批判性思維有一些理解之后,我們可以系統閱讀一些相關書籍來深入了解批判性思維。雖然說世界上的書千千萬,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下面就精挑細選了五本相關書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1.《論證是一門學問》
《論證是一門學問》是一本入門級別的書。它首先從一些基本原則出發,再將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部分——論證分為舉例論證、類比論證、訴諸權威論證、因果論證、演繹論證等部分,并進行詳細的講解。
書中列舉了很多容易理解的例子幫助我們理解概念,書的末尾還列舉了很多常見的謬誤幫助大家辨析,對于入門者來說讀起來非常輕松。
2.《簡單的邏輯學》
《簡單的邏輯學》當然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入門級別的讀物了。這本書將一門深奧的邏輯學以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語言講述給讀者,雖然不是正規的教科書,但卻是一本不錯的現實指南。
本書的前半段重點在邏輯學的一些概念、基本原理、邏輯學的語言等內容,后半段重點則在非邏輯思維上,如非邏輯思維的根源、非邏輯思維的主要形式。每一小節都相對獨立,大家可以在看的時候挑選自己需要的部分閱讀。
3.《失控的真相》
在真相與謊言交織、知識和觀念混為一談、情緒宣泄掩蓋了事實分析的互聯網時代,如何避免真相的認知失控?
《失控的真相》一書給了我們一些思考角度。尤其是作為一個廣告人,我們在面對海量的信息時如何去處理?如何去看待每一次的危機公關事件?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到我們一些幫助。
4.《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這本書,相對于前面幾本會稍微深入一點。書的內容環環相扣,比如論題和結論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論證是否有謬誤?有沒有替代原因?能得出什么合理結論?并且會有很多隨章練習來檢驗你是否真的理解了文中的內容。如果覺得自己不需要簡單的入門級別的書,可以直接從這本開始看起。
5.《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這本書會比《學會提問》涉及更多相關術語,在內容的編排上也更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比如從可信性與新聞媒體、互聯網、廣告等視角來運用批判性思維。這本書和《學會提問》一樣也是想對深入一點的書,適合對批判性思維有一定了解的人。
作為廣告人批判性思維的入門系列,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入門”到底該選取哪些內容比較合適和實用。概念太復雜看著頭疼,說不定才入門就把大家嚇跑了;沒點兒實操性也不行,畢竟批判性思維是拿來用的而不是當擺設。
思來想去,小編決定這個“入門篇”就以一些基本的概念入手,他們將貫穿整個批判性思維。然后再加上學習批判性思維的重難點——學會分辨常見謬誤來帶大家入門。
四、批判性思維一些基本概念
看到這里的話,恭喜你馬上就要一jio跨進批判性思維的大門了!不過在這之前,我們要先“熱熱身”,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不然之后的概念分分鐘就能把你繞暈。(批判性思維很多需要用到邏輯學概念,所以部分概念涉及邏輯學)
1.命題
能夠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正確的命題叫做真命題,錯誤的命題叫做假命題。“若p,則q”形式的命題中p叫做命題的條件,q叫做命題的結論。
在邏輯學中,陳述有其特定的含義,它是語言上的特定表達方式,只針對可以作出真假判斷的命題。詞語被稱為語言的基石,而邏輯的基石是命題。因為只有在命題的層面上才涉及真假問題,而邏輯本身就是發現真相并將其從謬誤中分離出來的學問。
2.論證、前提、結論
論證是從理由、證據導向結論的一種運動過程。每個論證都由兩個基本要素組成——兩個不同類型的命題:一個“前提”和一個“結論”。
論證的第一步是問你自己,你想證明什么,你的結論是什么?記住,結論是需要你為之給出理由的陳述;而給出這些理由的陳述,就是前提。
3.謬誤
謬誤指的是誤導性的論證。很多謬誤不僅迷惑性強,而且司空見慣,所以人們專門為它們起了名字。它看似是全新的話題,但實際上,我們說一類論證是謬誤,意思往往不過是它違背了正確論證的某條規則。
五、走出常見的十二種思維謬誤
我可以忍受暴力,但我不能忍受蠻理。使用蠻理是不公平的,它是對智力的侮辱。
——奧斯卡·王爾德
在選擇常見謬誤介紹給大家的時候,小編發現即使是針對同一種謬誤,但根據不同書的寫作方式不同(有的是直接案例帶出了謬誤),并未給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解釋。所以對于常見的十二種謬誤的辨析,小編就從不同書中選取概念比較清晰的給大家介紹。
謬誤一:人身攻擊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以上兩條評論截自李誕代言內衣事件相關微博下面的評論,這些評論是否涉及人身攻擊謬誤呢?
謬誤二:以偏概全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錯誤:
太陽能應用廣泛。
因此,可再生能源應用廣泛。
(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但也只是一種而已。其他的種類呢?)
正確:
太陽能應用廣泛。
水力發電應用廣泛。
風力發電曾經應用廣泛,目前應用正越來越廣泛。
因此,可再生能源應用廣泛。
這個“正確”的版本可能依然不完善,但它顯然遠比“錯誤”版本說得通。
所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都很廣泛嗎?查一查“可再生能源”的定義,你會發現潮汐能、地熱能等其他種類。不論如何,這些種類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并不廣泛。比如,它們不是處處都有,而且即使有,開發難度可能也很大。
當你想到了反例時,概括性結論就可能要做調整。比如,假如上面關于可再生能源的論證是你做出的,你或許就可以將結論改為“許多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廣泛”。你的論證仍然基本有效,同時承認某些部分存在局限和改進的空間。
當我們在需要以數據、調研之類的內容作為支撐,下結論要注意是否以偏概全。比如我們做策劃的朋友在看調研報告的時候,不能拿到數據直接就開始用,比如某款飲料銷量持續三年上漲,你可以說這款飲料怎樣,但是不能說整個飲料行業都在上漲,因為得出這個結論還需要更多數據的支持。
謬誤三:忽略其他可能性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如果路面結冰,那么郵件就來得晚。
郵件來晚了。
因此,路面結冰了。
盡管路面結冰會導致郵件來得晚,但郵件來得晚還可能有其他原因。上面的論證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我們在看一個新聞或者公關事件的時候,也要從多方面去思考,不能武斷直接下結論評對錯,一定要全方位考量。
謬誤四:訴諸無知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指控某人為共產主義者,當他被要求拿出證據時,他說:我在這方面掌握的信息不多,只是資料中沒有任何信息能夠證明他與共產黨沒有聯系。當然,也沒有任何東西能證明這一點。
因為不能證明是錯的,就主張某個命題是對的,或者不能證明某個命題是對的,就主張某個命題是錯的,這都是不可取的。
謬誤五:兩難陷阱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要么愛國,要么出國”
我們在遇到比較絕對的詞比如“要么...要么”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想想你是否已經掉入別人設置好的框架里。這個時候也要想想,除了給到的兩個選擇,是否還有其他更好或者尚未提及的選擇呢?
謬誤六:以暴制暴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相關評論:
以上案例節選自某日微博熱搜。以上的評論,你覺得哪個(或哪些)比較理性呢?為什么?
謬誤七:訴諸可疑權威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大家還記得“新疆棉”事件中的這個關鍵性組織BCI嗎?如果下次在公關事件中,遇到類似的看似關鍵的權威性組織,你會怎么做?
謬誤八:循環論證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A:馬里索爾是一名優秀的建筑師。
B:你為什么這樣說?
A:馬里索爾擅長設計建筑。
循環論證謬誤是日常生活中迷惑性很強的謬誤,但是實際上只要我們稍加辨別,就會發現它給出的理由僅僅是結論換了個說法。
謬誤九:事后歸因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雖然這位網友可能確實在轉錦鯉之后通過了考試,但是他考試能通過真的是神奇錦鯉在保佑嗎?
謬誤十:訴諸感情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不轉不是中國人”
“抵制日貨就砸國內店的車”
“不轉發到朋友圈第二天就倒霉”
“不捐款就是冷血”
......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種通過激發我們情緒來讓我們同意他們觀點的言論呢? 比如激起我們的憤怒、同情、嫉妒、愧疚等,下次如果遇到了,可要認真考慮對方的觀點,不要被情緒左右哦~
謬誤十一:滑坡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事情的進展往往是一發而不可收。
繼容忍早孕墮胎之后就會容忍妊娠中期墮胎,直至有人提出殺嬰你也會進一步考慮。讓法院決定這種生死攸關的問題就會任憑法院決定其他問題。很多人都認為這不是沒有問題的。既然允許扼殺萌芽狀態的意識,那下一步將是?
上述文字中有兩個滑坡論證。其一,一種墮胎(早孕墮胎)將導致另一種墮胎(妊娠中期墮胎);其二,讓法院決定一些問題就會讓法院決定更多問題。二者都是謬誤,因為沒有證據表明的確會引起這種滑坡。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滑坡謬誤也經常出現,不管是面對他人的滑坡謬誤,還是自己在思考的時候,都要用一種合理理性的態度來推測事態的發展。
謬誤十二:稻草人謬誤
典型案例辨析:
甲:我自小就喜歡臺風天氣。
乙:多么冷血啊!你知道臺風造成多少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嗎?在這個案例中,甲表述的是對臺風天氣的喜愛。而乙則根據“喜歡臺風天氣”,歪曲到臺風天氣會引發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進而得出甲很冷血的結論。
稻草人謬誤是微博熱搜上常見的謬誤類型,尤其在涉及性別權利的時候,很容易就被攻擊。大家在看微博熱搜的時候,是否能辨別出這些稻草人謬誤呢?
寫在最后
批判性思維其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難。本期通過解釋一些概念以及用最直觀的方法了解一些常見的謬誤,帶大家入門批判性思維。在互聯網逐漸盤踞人類生活的時代,人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如何更接近真相以及如何做出更好的決策?這個時候批判性思維就顯得更為重要。
愿我們廣告人的決策和判斷都能經我們的理性思考檢驗,而不是被信息的洪流裹挾。
下期預告:
廣告人批判性思維入門系列是不是很簡單~大家有沒有學會辨析一些常見的謬誤呢?
下期廣告人批判性思維進階系列將會給大家帶來幾本新的書,以及會帶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批判性思維,說不定還有神秘互動哦~朋友們敬請期待吧!
當然!!!如果你一秒都不想等想看到下期的內容,可以考慮來數英和小編做同事,你將得超多福利:
1.第一個看小編稿子的福利
2.跟著小編學習批判性思維的美好時光
3.看到最新鮮最有趣的海量廣告案例
4.想喝可樂喝檸檬茶的時候小編第一個沖到公司冰箱給你拿飲料的福利
5.小編買樓下盒小馬黑金雞塊后大方分給你四塊(一共只有五塊)
6.小編每次在麥當勞買的倆漢堡會割愛分你一個
7.小編搶瑞幸生椰拿鐵的時候會幫你帶一份
......
快來和美少女小編做同事!
參考資料:
《論證是一門學問》安東尼·韋斯頓
《失控的真相》邁克爾·帕特里克·林奇
《簡單的邏輯學》D·Q·麥克倫尼
《學會提問》尼爾·布朗 斯圖爾特·基利
《批判性思維》(原書第10版)布魯克·諾艾爾·摩爾 理查德·帕克
怎樣辨別是非: 8種最常見的思維謬誤
人人都說的批判性思維,到底怎么訓練?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