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可直接用的「諧音文案」進階寫法!
沒有諧音,不算文案。
這句話原本出自凱迪拉克的經典廣告《沒有后驅,不算豪華》。
諧音梗,是一種用讀音相近或相同的字詞來代替原本的字詞,從而產生意趣的修辭手法。
也許你覺得它不夠高級,太尬,但只要你寫文案,你一定看過或用過諧音梗。
李誕說:諧音梗是要扣錢的。
他認為諧音梗是相對比較偷懶的創作手法,不利于演員們積極搞文本創作。
而事實上在圈子里,諧音梗早已無處不在。
就連文案界老大哥杜蕾斯也經常寫這樣“偷懶”的文案——
諧音梗的泛濫,沒有一個文案是無辜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諧音梗都不是好創意,諧音梗玩得好,一樣能出彩。
今天就分享10個有趣又好玩的諧音文案玩法,包教不包會。
一、一語雙關
利用字、詞、語在語音上所具備的一些聯系,形成的一表一里,一明一暗的雙重意思。既保留被諧音的字本身的意思,又含有諧音字新的意思。
1、天貓6.18:生活,不燃怎樣
天貓618的這支短片展現了當代年輕人各自不同理想的生活。“不燃怎樣”這句口號不僅在標榜年輕人“不然怎樣”的硬氣和態度,同時表達了天貓要為每一種生活助燃的宣傳主張。
2、杜蕾斯:妨礙你了沒
世界艾滋病日之際,杜蕾斯推出的宣傳片,以諧音梗「妨礙你了沒」來宣傳防艾知識,呼吁大眾積極參與到防艾運動中來。
二、諧音借代
用同音字或者同音的物體代替本體,以此來表達觀點和展示產品。這種表現形式不止局限于用在文本,也可通過視覺設計來傳達。
1、三十而已:三十歲的人生,不隨便膠帶(交代)
短片里4位30+小姐姐上演了各自不同困境——容貌、職場、育兒、婚戀。但她們沒有妥協、將就,而是拿起“膠帶”痛快反擊。這里反復出現的膠帶正是代指本體 “交代”。
2、淘鮮達地鐵海報
不想“蝦”操心、絕對不“瓜”科、不“姜”就......用這些新鮮食材代替本體,畫面更加風格有趣,與淘鮮達生鮮定位相符,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3、高德地圖
低得顯“鵝”易見,低得“喵”一眼就看到,低得立“馬"能看到......
萌寵+萌娃,簡直萌人一臉。搭配著有趣的諧音梗,越看越上癮,讓人不自覺記住了高德地圖想要傳達的“低價”要點。
三、諧音造詞
借音同或音近字代替原字詞,從而組成新的詞語。節氣熱點海報,一直盛產這類諧音梗文案。找尋節氣熱點里的關鍵元素進行諧音造詞、仿詞。
隨便舉幾個例:父親節:爸氣十足,端午節:與“粽”不同,萬“粽”風情,一見“粽”情,萬水千山“粽”是情。
1、臺灣蝦皮商城
臺灣蝦皮購物以各種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諧音梗出圈。曾經憑借【“有點蝦,有點聰明”】獲得了2020臺灣金句獎。所以,誰說諧音梗不高級的,以后記得拿上這個例子。
不止如此,蝦皮購物網站的很多產品也是玩轉了諧音梗,提煉產品的功能特性加上諧音梗進行創意組搭,形成統一風格,消費者想忘記都難。
2、騰訊中秋節:長鵝奔月
去年中秋節,騰訊在自家樓下辦了一個快閃店——“長鵝的店”,頓時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到兩天,店內的長鵝玩偶被搶購一空。同時微信還上線了同名H5小游戲,用戶對著麥克風持續吹氣,就可以“吹長”企鵝。
昔日高冷的鵝廠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諧音梗,配合魔性的企鵝icon,頓時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
3、釘釘:生活有“照騙”,職場有“名騙”
4、寶馬:反其道而型
四、諧音新釋義
通過同音字,組成全新的概念,賦予全新的含義。這類諧音文案一般與品牌文化有著強關聯。
1、999感冒靈:“敢冒少年”
敢冒頭角的人啊,你總會被世界看見。999感冒靈將正在求職追夢的年輕人定義為”敢冒少年“。巧妙地運用了“感冒”與“敢冒”這個諧音梗。
短片在為當下迷茫的年輕人打氣的同時,再度強化999感冒靈溫暖的品牌形象。
2、方太:人間百太
當時經常看方太“人間百太”系列廣告,我甚至一度忘了這個詞的真正寫法是“人間百態”。
五、聯名CP諧音
品牌聯動,強強聯手,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營銷手法了,一般這樣的活動都會取一個CP名,通過諧音造詞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聚劃算:真劉(劉濤)拜(鰲拜)
2、知乎×南方黑芝麻:嘿,知媽乎誒=黑芝麻糊
知乎和南方黑芝麻糊聯名推出限量款的芝麻糊,作為母親節獻禮,同時也宣傳知乎新推出的「新手媽媽」欄目。
3、德芙×故宮:宮送新福,年年得福
六、數字諧音
1、螞蟻花唄:分"7"在此
2、麥當勞:就醬”7"
3、奧迪:與眾8同
七、人名(代言人)諧音
將代言人的名字和品牌聯系起來,編成一個諧音梗,凝結成一個有意義的符號,有利于降低傳播成本。
比如景田宣布景甜做品牌代言人的文案,直接是:“景田=景甜,田上加甜”。
1、霸王×毛不易:防脫不易,還好有你
2018年,毛不易代言霸王洗發水,官方解釋毛不易的名字與霸王防脫的功效匹配,毛不易本身就寓意“每一根毛發都不容易”。
2、UZI退役:THANK U
UZI退役,老東家RNG俱樂部告別“THANK U。”以此表達俱樂部對他八年付出的感謝。
八、品牌名諧音
1、Timberland: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回來時才叫踢不爛
2016年Timberland拍攝了品牌影片《踢不爛,用一輩子去完成,一舉讓品牌譯名從此深入人心。
在這之前說起“Timberland”或“添柏嵐”,估計很多人搖頭不知道。在這之后多數人都不會忘掉那雙“大黃靴”叫做“踢不爛”。
2、Linked領英×德芙:當老板最重要的是:以德芙人
九、諧音歧義
利用諧音造成表達上的歧義,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反轉效果,文本風格非常跳脫,適合抖機靈專用。
1、京東電器“帶電新人類”
2、愛慕:新年就要紅
為了新年紅品系列,愛慕在新年到來之時推出了一系列的諧音海報。將一系列“不好”的事物統一成了紅色,以此表達了2021想要大紅大紫,穿愛慕就對了,你還可以拒絕蕉綠(焦慮)、戰勝黃恐(惶恐)。
3、漢堡王:(get fired=fire grilled)
2017年8月,漢堡王用火玩了個諧音梗——英語里“炒魷魚”(get fired)和 “明火燒烤”(fire grilled)差不多。
如果員工不幸被公司炒魷魚,只要在領英上發布 “I got fired. I want a free whopper.#WhopperSeverance(我被解雇了,給我一個免費皇堡)”就能收到一封來自漢堡王的慰問郵件,還附有一張抵用券,可以申請免費皇堡套餐。
十、無厘頭諧音
這種諧音梗主要是為了追求語言的詼諧幽默效果而形成的,通過字音強行建立這種聯系,造成反差搞笑的效果,形式上很像我們熟知的歇后語。比如外孫打燈——照舅(舊)。
1、騰訊微視:祝你屬啥都牛
當牛遇上兔,祝你突飛猛進。當牛遇上雞,祝你牛年大雞。
騰訊微視在農歷新年,用“牛+其它生肖=諧音梗”的創意,給每個人都送上了滿滿的新年祝福。
2、五芳齋:愛黏人的人,黏黏有福![]()
總之,諧音梗有它的優勢,比如能夠降低大家的理解難度,容易討巧,容易被人喜歡,適合social文案。
但一味追求諧音梗的效果,或者長久形成思維定勢,就本末倒置了。
最后,借用李誕關于“諧音梗真的要扣錢”的真實回答作為結尾,其實寫文案也當如是,共勉之。
作者公眾號:木木老賊(ID:mumuse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