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DoMarketing-營銷智庫(公眾號ID:Domarketing-001)
作者:阿sue
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作者
說起廣告,美國有兩處不得不提的地方。
一處叫麥迪遜大道,對于《廣告狂人》中的傳統經典時代的廣告人來說,它在哪兒夢想就在哪兒。
另一處叫紐約時代廣場,那里沒有夢想,只有秀場。
夢想有時候是孤獨的,但秀場,從來不缺熱鬧。
2014年底,谷歌湊了個很貴的熱鬧。在時代廣場萬豪酒店的外立面,谷歌租下了一面8層樓高的廣告牌。據說,這已經是世界上最貴的戶外廣告牌了,4周的租金大約是250萬美元左右。
H&M可不打算燒這么多的廣告費,它僅用一張海報就默默地撩到了所有人:碧昂斯都這樣了,你不打算看一眼?
還有搞事情不嫌事兒大的。三星剛投完Galaxy S4的廣告,LG就來battle了。畫風一致、文案相似,這分明就是挑釁嘛?
“all you need is hand”(你所需要只有你的手),能看懂這句話的人應該也知道這個網站吧。Pornhub——一個應有盡有的成人大片兒網站,也是一家很會做公益營銷和事件營銷的公司。
不過,這塊廣告牌可沒那么好運。剛掛上沒幾天,就被后面的酒店投訴了。原因嘛,請你仔細琢磨下自己的玉手。
最近,紐約時代廣場的營銷鄙視鏈又被可口可樂刷新了。最貴、最有內涵、最強勢……想來想去,能用的梗都被用的差不多了,還是翻新個老梗吧。
可口可樂把自己在2004年建成的廣告牌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大約六層樓高的3D廣告牌。
據說,這塊廣告牌還打破了兩項世界吉尼斯紀錄,對外號稱“世界上第一臺,也是最大的一臺3D自動廣告牌”。為了制作它,可口可樂團隊花了整整四年,你信嗎?小編不信,哈哈。
正式亮相那天,可口可樂還配備了一個互動體驗區。路過的行人可以感受到從特殊裝置里噴出來的冰涼霧氣,還有免費可樂解暑??梢哉f,這種互動體驗操作已經很拼了。
不過,更拼的還在后面。如果前面的栗子都算單打獨斗的話,那么下面你將看到的,是由某位“巨人”牽頭,各大品牌爭相模仿的營銷“陰謀”。
“世界的十字路口”還是“中國的十字路口”?
從效果來看,中國軍團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刷臉大戰,要從2011年的《中國國家形象片》開始。這支短片自1月17日起,開始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顯示屏播放。截至2月14日,共計播放了8400次。
《中國國家形象片》
隨后,上海、蘇州、武漢、成都、泉州等30多個國內城市先后來時代廣場刷臉趕場。
《成都宣傳片》
其中,為大慶、蘭州等城市提供牌位的公司叫新華影廊。作為新華社的全資子公司,它在2011年就租下了一塊廣告屏,并且是長期租用。董小姐就曾放話,格力公司的廣告要在這里播五年。
北京、上海等城市則選擇了在地理位置更好的時報廣場1號樓打廣告。巧的是,這塊“中國紅屏”的運營者也是中國公司。
2012年初,大連國域無疆傳媒集團與1號樓的擁有者美國Jamestown集團簽下5年的租賃合約,接手運營這塊最接近地面的屏幕。
“中國紅屏”有著一套嚴格的審查手續。所有的樣片必須經過國域無疆和Jamestown集團的雙重審查后,才能播放。在內容方面,不能涉及政治敏感內容,也不能影響1號樓屏幕上其他廣告主的利益。
也就是說,如果隔壁是百威啤酒的廣告牌,那么青島啤酒必然要加入“黑名單”了。
兩年以后,藍色光標的子公司藍色天幕“后來居上”,租下了全球最大的戶外傳媒公司Clear Channel手里最好的那塊廣告牌。
《后會無期》的預告片就是在這塊廣告牌上震驚了吃瓜寶寶。
出口轉內銷,國內廣告主的營銷套路
其原名時報廣場,位于紐約曼哈頓中城北區,因為《紐約時報》早期的總部位于此而得名。在這里,匯聚了多家極具影響力的世界知名企業。每年的人流量高達 4.5 億人次、地鐵搭乘人數超過10億,所以又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
據時代廣場聯盟官方數據顯示,時代廣場的LED廣告屏每天約有150萬次曝光;近半數行人會拍攝照片;有六成被訪者稱在時代廣場LED廣告屏上的視線停留時間超過5分鐘。
人流密集、曝光量高、傳播率高,說它是傳播界的傳奇真的一點兒也不為過。
國家形象片和城市宣傳片在這里播放,無疑是看重了國外廣闊的旅游市場,同時也是借此展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機會。無論是從逼格還是影響力來看,都是大寫的“合適”。
讓人不解的是,如果不是單純的想撩美帝人民,地方企業在這里扎堆有用么?
武漢隊的做法,有點兒匪夷所思。
熱干面、良品鋪子、積慕蛋糕……從城市宣傳片開始,武漢的新生代企業就開始爭相露臉時代廣場了。除了這幾個食品公司,來投廣告的還包括:黃鶴樓、萬達瑞華酒店、紅燈籠漢秀劇場等。
看樣子,像是打包來刷存在感的。
武漢熱干面:New York,吃了冇
積慕蛋糕:不要再找我了,我只想好好做蛋糕
對此,積慕創始人楊博認為:
在紐約時代廣場登廣告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二次傳播和話題持續發酵才考驗品牌創始人和團隊。后期通過配合營銷、媒體關注和大V刷屏等進行二次傳播,這個成本可能是登廣告的好幾倍,但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真正去了解你這個品牌的態度、主張。
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去時代廣場打廣告,可不只是露個臉那么簡單。
真正的目的是出口轉內銷,說到底還是抓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
基本的套路便是,
在時代廣場露臉三秒;
然后火速P圖傳回國內,發一堆美化的連親娘都不認識的通稿;
最后,再找幾個營銷號在微博上炒一炒,營造出一種“唯我獨尊、紅遍海外”的假象。
經濟寬裕的還會請幾坨水軍來捧場,有的“驚呆了”、有的“大呼爭氣”,直到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忽悠上道才肯罷休。
表面上,廣告的受眾是美國消費者,實際上,因為話題發酵而影響到的卻是國內的消費者,典型的出口轉內銷套路。
這么做的好處是,雖然砸錢了,但品牌知名度提上去了啊。至少能讓部分消費者意識到,這家公司是很硬氣的,它已經走向國際了,雖然品牌方自己知道這個是意淫出來的。
然而,把出口轉為內銷也不算什么新鮮事,這種玩法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
為了給《征途2S》造勢,史玉柱在時代廣場的多塊廣告屏上,投放了極具“史氏”風格的宣傳片。主屏位于紐約時代廣場四號大樓外的超大屏幕,面積12000平方英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子顯示屏。
在此之前,這塊廣告屏幕曾服務過三星、可口可樂、韓國現代等公司。
《征途2S》之后,《巫師之怒》、《仙俠世界》等游戲廣告相繼登上時代廣場,巨人集團成了名副其實的海外營銷大戶。
后來的新聞就很熟悉了,唱吧、珀萊雅、華為榮耀、微軟小冰……甚至一些聞所未聞的品牌都跟風登上了時代廣場。
“天價”廣告位其實沒那么貴
問題是,有集團撐腰的公司買個廣告位不算難事,對于那些沒錢也沒知名度的小公司來說,花大價錢買個“天價”廣告,真的合適么?
答案可能沒那么悲觀,時代廣場的廣告牌不便宜,但也真沒想象中那么貴!
某國內廣告公司提供的報價顯示,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牌報價為300~1000美元/分鐘,投放為期兩周的費用為118萬元人民幣,一天的費用約為8萬。而同樣做大屏廣告,在上海外灘某大屏播出一天的費用將近40萬元。
拿2014年底,谷歌在萬豪酒店外立面租的廣告牌舉例。這塊廣告牌4周的租金大約是250萬美元左右,那么每天的花費在89285.71美元,也就是約58萬人民幣。和外灘比,相差并不大。
另外,廣告屏的位置和尺寸也會影響月租的高低。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2年時報廣場1號樓的廣告屏年租金,最下面屏幕最便宜,為110萬美元。從下往上數第二塊屏幕的價格比較貴,最貴的已經達到400萬美元??偟膩碚f,一棟大廈中越靠中間的位置越貴。
新華影廊的“中國屏”就是2號樓從上向下數第二個屏幕,《紐約時報》曾經預估過它的價格,大概是每月30萬至40萬美元。
而在中國屏旁邊的納斯達克屏,雖然地理位置不如它,但面積要比它大很多,而且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所以價格是中國屏的兩倍。
經過十幾年的營銷轟炸,消費者或許已經對部分手段產生了免疫力。網絡的“去中心化”給了我們每個人發聲的可能,也給了每個渠道成就爆款的機遇。
正如微信的口號所言,“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蓖恚俑叽笊系那?,也將面臨走下神壇的那一天。隨著越來越多的不知名企業登上紐約時代廣場,這一載體的價值也會隨之降低。
太過頻繁,本身就是一種消耗。
這一營銷手段的效果到底如何,恐怕只有試水過的公司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營銷手段再先進,終究也比不上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心智和升級的認知。
沒有人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數”,一切事物的本質都將被還原。除非,你真把公司開美國去。
DoMarketing-營銷智庫(公眾號ID:Domarketing-00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