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783家創業公司,分析64.7萬條數據,發現了10個有趣的現象
來源:NiucoData 紐扣數據(微信號:niucodata)
作者:王登科
原標題《我們追蹤了783家創業公司五個月,發現了以下10個有趣的現象》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因為這段時間團隊正在研究做一個商業情報追蹤和分析的工具 NiucoData 紐扣數據,在漫長的開發和測試中,為了緩解技術人員特有的寂寞,我們先后添加了783家知名或半知名的創業公司用于數據測試(這是隨機添加的小部分數據,只占我們我們數據庫的0.001%,因此不具備廣泛性,僅作參考)
從去年9月開始,到今年2月,一共是5個月的時間,我們追蹤到了大約六十萬條信息,雖然有小部分存在重復的情況,但經過我們的數據清洗和分析,還是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數據庫截圖,有64.7萬條數據
1. 創業公司的媒體關注度越來越高
根據NiucoData的新聞追蹤,可以看到,從去年9月到現在,針對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報道呈現出穩中有升的趨勢,并且這些新聞報道以正面報道占絕大多數。
2.「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被越來越多的提到
基于某種趣味,我把這幾個月的媒體報道數據全部拿出來做了一次分析,我發現,「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新聞中出現的幾率從22%上升到了36%,并且在開年之后激增到43%,看來風吹的越來越大了。
3. 融資企業比未融資企業,社交網絡活躍度高32%
我們一共追蹤了523個企業官方微博和344個官方微信,一共get到了95251條動態和推送,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把這個數據和融資數據做了一下交叉分析,然后發現,在這期間融資的23個公司,比尚未融資的那些公司,社交網絡活躍度要高上32%,不僅如此,我們還能看出,融到資的這些企業,運營社交網絡更有章法,平均每天發的動態也比較規律。
4. 社交媒體?toB 公司更愛長文,toC 公司更愛轉發
在我們追蹤的社交賬號中,63%屬于toC公司,涵蓋社交,電子商務,工具,教育等,而剩下的37%屬于toB公司,主要以企業服務,云計算等為主,我們發現,雖然toC公司的活躍度遠高于toB公司,但toB公司增長速度卻更快,于此同時,toB公司的平均微博字數是97,原創率是78%,而toC公司的微博平均字數是45,原創率只有43%。
5. 企業的法律意逐漸加強
這一點是如何看出來的呢?其實是通過我們追蹤到的法律訴訟和商標申請量來判斷的,但是這個數據可能并不是那么準確,因為隨著企業的壯大,對商標和知識產權的重視肯定也會增長,而沒有等體量的參照系,所以并不能說是完全準確的結論,僅供參考吧。
6. 創業公司對銷售崗位的需求增長最大,其次是技術崗位
招聘數據顯示,創業公司之間對不同崗位有較大的差異化,但總的來看,銷售崗位是增速較快的,這有點讓我出乎意料,其次是技術崗位,這點倒不意外。這個現象也許從某種角度上說明了,創業公司現在都開始琢磨怎么賺錢了。圖為ofo和摩拜的招聘構成
7. 3% 的公司在這5個月里面倒閉了,創業不易
倒閉的公司全部都是兩年內成立的(是否倒閉通過官網狀態判斷)。
8. 人們罵得越多,生意反而越好
我們追蹤的公司中,人們在微博等地方吐槽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阿里云,小米和ofo單車,但是這幾家公司無疑都是行業翹楚,就我們的觀察,被用戶罵得多的公司,大都混得不錯,有一家是例外,就是展程科技,這家公司是一毛錢事件后我添加的,之前的情況不知道,但之后的情況怕是不樂觀。這個時代,不怕被人罵,就怕人們都不知道你的存在。當然,前提是你不要做太傷害大家感情的事了。
9. 產品更新越勤快,公司發展越好
NiucoData追蹤了這幾百個公司的網頁和APP(如果有的話),我們發現,產品更新頻率較高的公司,發展情況往往較好。發展情況是根據我們自己的一套算法算出來的,在NiucoData中被稱之為「發展指數」,發展指數越高,說明公司的發展勢頭越好,這個數值包含了網絡聲量,口碑,融資等等因素(但并不包含產品更新速度這一變量)。
10. 互為直接競爭對手的公司的策略趨同
我們程序標注了很多公司為競爭對手關系,我們發現,互為競爭關系的公司,互相之間的策略很有針對性,且非常緊湊,這表現在產品和運營策略上。例如ofo和摩拜單車,兩者的公關稿往往針鋒相對,營銷活動也是步步緊逼。又比如在growingio和諸葛IO上,兩者都在知乎等地方發表了大量教材類軟文。
總的來說,創業從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且還將繼續不容易下去,對新一代的公司來講,要注意的不僅僅是自身業務,口碑的建立,品牌的維護,挑剔用戶的心理滿足,市場的發現,知識產權的積累,都將可能是制勝的關鍵或落敗的誘因。創業者們更加謹言慎行,放炮或做秀少了很多,大家都兢兢業業,并且開始注重利潤和收入,這是好事,因為生意的本質就是這樣。
希望創業者們在2017走的更加穩健。
- END -
NiucoData 紐扣數據(微信號:niucodat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