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個“及格線上”自媒體人的自我修養?
來源:峰加實效營銷(ID:Fun-Plus)
作者:峰少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自媒體意亂情迷的時代。
那么在這個時代,一個自媒體人想要生存、想要成長,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自我修養”?
第一:你要有一顆強心臟
作為一個自媒體人,這個時代最不像作者的作者,我們亟需要的莫過于一顆“強心臟”。
相信強心臟bigbang的定義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但是對于“自媒體人”的定義,大家或許還有想法;但不管你怎么想、怎么做,自媒體人就是這個“全民發聲”時代的特色:每一個自媒體人都想要自己的文字觸及更多的“讀者”。
但在這個全民自媒體時代帶來了一個極端,那就是自媒體人太多了,而用戶的注意力終究有極限;這就帶來了一個后果,那就是99.99%的自媒體人都在這片血海中“裸泳”。
而比長久更長久的就是那99.99%的自媒體人都在沉默,他們每天都在產出、每天都在寫作,可是關于KPI、關于效果,那都是血的傳說。
而這時候的默默無聞、以及工作和生活撲面而來的壓力,就要求我們要有一顆“Bigbang”。
也許默默無聞作為自媒體人還能自娛自樂、得過且過;但是作為一個自媒體人你面對的卻不只是KPI和效果,畢竟還有些讀者他們還有“毒舌”;而這就是所謂的互聯網“冷暴力”,而且那些人往往是一針見血,咬住你就不放的那一種。
你和他們講理,和他們談請,那顯然是沒用的。
有時候為了找到存在感,他們也是拼了。
第二:對文字的持續敏感
你或許應該知道,那些在你的身邊默默無聞的寫作者,不是因為寫著寫著就迷失了、沒有耐心和動力了,而是因為他們太在乎讀者的反饋,或多或少被他們的冷漠或者毒舌給重傷了。
所以對文字太敏感的副作用就需要你有一顆強心臟。
不過峰少在這里所說的對文字敏感你可不要大材小用,我提到的敏感是對于熱點、對于事件,對于這個世界的敏感。
畢竟自媒體人終究不是作者,他們需要寫的東西更多的要直面讀者、取悅讀者,是為了獲取關注、制造話題,甚至是就是為了“嘩眾取寵”而作;而這就需要他們把握用戶的G點,拼命的迎合用戶,才有那么一絲希望成為爆款。
第三: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其實,在這里,峰少之所以沒有回復之前的那位“讀者”,不是因為我詞窮;畢竟作為一個自媒體人,一點點的不爽雖然不能拓展成像咪蒙那樣驚艷的文章,但至少幾百字上千字的“自白書”那是最起碼的修養。
而峰少之所以沒有這么做的原因,也僅僅只是:我們每一個自媒體人你都必須為自己的文字,自己所流露的價值觀背鍋點贊。
峰少一直信奉:一個人所寫的文字那里有著他靈魂的樣子,所以你的文字背后不管是成果、還是誹謗,那都是你所應擔。
仔細思考,先前那篇《新海誠“你的名字”是如何一步步規避抄襲的命運?》的文章雖然我確實有些“居心不良”,用了一個“聳人聽聞”的名詞“規避抄襲”來描述《你的名字》成功的內涵;雖然我最后的觀點是新海誠沒有抄襲,他用創新的基因“變身”改變了自己抄襲的宿命,但是有些讀者他不看;他們看到的只是這里面的舉證分析,這里面的義正言辭也確實有些“過分渲染”;可我所想表達的擔憂周杰倫被抄襲、所謂的“細思極恐”卻沒有人看到。
而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自媒體人幾乎都會犯的錯誤:為了追熱點而追熱點、為了擦邊而擦邊,甚至為了博取眼球像羅爾那樣。
于是這個時候,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不是為自己開脫,不是為埋怨“讀者”,而是一力承擔頭頂皇冠的重量。
第四:自媒體人要有底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自媒體人也一樣。
我們可以看見很多自媒體人完全靠著宣泄負能量而獲得了成功、也有些自媒體人為了蹭熱點腦洞大開不顧真相、甚至還有些自媒體人完全就無視道德倫理在朋友圈里消費大家的信任……
但不出意外的是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可是那些老老實實的自媒體人每天關注的卻已經不是自己的這篇“公文”是不是又過了十萬加、甚至于連打賞都成千上萬;他們關注的卻只是每天的閱讀數有沒有破百、每天的投稿有沒有被收錄,又或者只是今天的這周新增的粉絲為什么又是負數。
有人說“成功的人都有套路”,可是面對她們成功的那些套路,我們卻怎么也學不會。
當然,或許會有些文人的風骨作祟,我們不想抄襲別人,走進別人的套路,昧著良心腆著臉喪失了文風;當然我們也研究過她們的套路,只是這字里行間的卻竟是自己稟性難移的傲骨。
或許會有人恥笑我們明明有著這么一本萬利的“套路”,我們卻為了那可憐的自尊沉默在低谷,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可是如果那“可憐”的是我們最后的底線,我們絕不認輸。
因為峰少始終覺得一個自媒體人要有著他的底線:你可以思考,但最好不要傳播負能量。
而底線也決定了一個自媒體人最后的高度。
那么為什么這四點僅僅只是一個剛剛“及格”自媒體人的自我修養,因為在及格之上還有合格、超格和神格之說啊!
而那個每天都徘徊在生死邊緣的自媒體人,你真的覺得他合格呢?
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自媒體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KPI和遠方的炙手可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